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执剑长安 > 第十六章 《礼经》的故事

执剑长安 第十六章 《礼经》的故事

作者:鸡脚芝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4 06:53:51 来源:书海阁

次日巳时,太学院。

‘太学者,贤士之所关也,教化之本源也’……唐帝兴文教,在登基五年的时候他将太学院的规模扩大数倍。原本太学院只收五品以上官衔的文武官员子孙、期亲,或是三品及以上官员的曾孙,那次之后凡七品以上官衔的文武官员子孙、期亲,或是五品及以上官员的曾孙皆可入院求学,是以太学院这机构是愈发壮大,院内博士人数连年增加,学院弟子数量也与日俱增。

近年北魏虽繁盛,但文教却始终不如新唐,历经千年新唐依然是中原文化的标杆,可谓文骨铮铮。加之近年寒门初试被太学院所承办,是故太学院隐隐成为新唐立于中原的一面旗帜。在新唐鼎盛时期,邦邻小国的皇室往往以将自己皇亲国戚送于新唐求学为荣,而今在面对魏强唐弱的大势下,依旧更愿意将皇子皇孙送于新唐太学院内求学,这点一直也是新唐学士们引以为傲之处。

此时,太学院门口已然人山人海。前来参加寒试的弟子们在太学院门口焦急而又兴奋地等待着。有的人双手环抱于胸前无聊地站着,一言不发地看着太学院的大门;有的人蹲在地上,手中拿着小枝条儿,在地上画着什么;有的人索性坐在地上闭目养神。

不一会儿,只听见一阵开门的“吱吖”声,院前弟子投目而望——

太学院的大门终于打开了!

人群一阵骚动。站着的学子第一时间冲向大门,蹲着的学子如青蛙一般从地上弹起,坐在地上的学子略显吃亏,赶忙双手撑地爬了起来,也顾不得去拍屁股与手上的灰,跟随在其他学子后面,往门口走去。

只见一名博士从院中走出,他淡定地看了看院门口的景象,仿佛对此习以为常。博士捋了捋下巴处一指长短的胡须,而后从背后拿出一本《千字经》,熟练地将其卷成筒状。紧接着他一挥手,两名稍微年轻些的博士迅速搬了张台子过来。这名博士提了提衣袍,在另两名博士的搀扶下艰难地爬上桌子,清了清嗓子,将那卷好的《千字经》放于口前,深吸一口气,从丹田处将浑身之力发于喉部,喊道——

“肃静!肃静!各位学子肃静!”

连喊三个“肃静”之后学子便不再喧哗,并同时告知身边其他人噤声。不一会儿,刚刚如同赶集市场一般的太学院门口便鸦雀无声。

看着这般变化,长须博士微微点头,显得极为满意。接着,他又大声喊道——

“各位学子,承上天之德、感圣上之恩、托先生之福,我大唐太学院有幸承办这寒试初试!今日为报名日,诸位学子听老夫安排,我大唐学子皆汇于太学院大门中央处列队排好!北魏学子皆汇于大门左侧石狮处列队排好!其余列国学子,皆汇于右侧石狮处排好!待会儿太学院博士会在院内喊你们,务必排队逐一进入,若乱了次序,则乱棍打出!”

众人听了博士的话,瞬间如蚂蚁迁徙一般,各自排队,不再喧哗。

……

街道上,秦敬卿领着四人不紧不慢地向太学院走去。一路上,他兴致勃勃不停地向伊鸿雁四人介绍着长安的一切,看样子一点都不着急。

“长安乃我大唐国都,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他日若有空闲,敬卿愿做向导,带大伙儿逛一逛这千年古都......”

“就是这佛家高僧也看中我大唐国都甚有佛缘,当年玄奘高僧西游天竺,将佛像、舍利与梵文经典带回藏于城内东南角慈恩寺中的慈恩寺塔内......诺!这慈恩寺西边的大街就是朱雀街,沿着朱雀街往正北走便是太极宫了,官家便在这太极宫里......千百年前周天子定都于此,赐名为‘镐京’,长安百姓也喜欢将国都称为‘京都’,是以......”

秦敬卿滔滔不绝地介绍着,英平和伊依在一边听得津津有味,他俩时不时还提些问,秦敬卿也都能对答如流。

伊鸿雁倒是打心底对这秦公子十分佩服,自打昨日见面他这嘴就没停,关键是他说的这些话你听着还觉得......挺有趣?所谓三寸不烂之舌不过如此吧!

而一旁默默不语的叶长衫则没多少心思去听秦敬卿说什么。此刻他心里依旧十分茫然,当下只想着快些能到太学院报名。

秦敬卿一边口若悬河,一边余光时不时瞄着叶长衫。他的侧重点虽在英平,但像他这样八面玲珑的人又怎会看不出英平与叶长衫情同手足?所以他一直没忽视叶长衫。一路走来,秦敬卿见叶长衫若有所思的模样,他便找了个空隙走到他身前,问道:“叶小公子似乎有心思呐。”

叶长衫没想到秦敬卿会走过来关注自己,当下倒有些懵,只得随便找了个理由,道:“哦……没有没有……我只是想快些到太学院去报名。我看这一路上学子纷纷向太学院走去,报名处定然人多,怕去晚了得排队……”

“啊?哈哈——叶小公子不必惊慌,一切敬卿自有安排,大可放心!”秦敬卿胸有成竹地说道,语气略带神秘,眼中满是得意。见秦敬卿如此说道,叶长衫也只好点头示意,不再说什么。

时近午时,烈日已正当头顶。

一行人慢慢悠悠地摇晃到了太学院东侧。拐过樯角,四人皆被眼前的景象惊得目瞪口呆——只见三条长龙排在太学院门口,颇有绵延不绝之势。各位学子在这骄阳下以袖遮阳立于队伍之中,为了心中梦想,忍受着莫大的痛苦。不过所有学子出人意料地都很守纪律,无人大声喧哗,更无人敢插队,显然格外珍惜这最后的机会。

这......这是是排队领钱么?这也太夸张了吧!英平心惊道。虽说之前做好了心理准备,但仍然被这场面吓到。信徒之众多、阵仗之庞大、太学院之重视,中原第一门派的名头寒门实至名归。

感叹归感叹,眼下来的晚,英平心中不免有些无助。他望‘人’兴叹道:“这么多人可怎么办,这要排到猴年马月呐?”

“公子莫慌,敬卿自有办法。”

秦敬卿不急不慢地说到。随后他走向那个刚刚站在桌子上喊话的博士,双手作揖,道——

“陈夫子,好久不见!近来可好?”

姓陈的夫子似乎与秦敬卿相熟,见是他上前来,一直板着的脸竟露出些许笑意,只是陈夫子年老,脸上的皮肤已经皱成褶子,这一笑竟比哭还更难看。

“原来是秦公子啊,怎么?你家老爷子不是已经帮你报好了名么?为何还亲自前来此处?”

见陈夫子皮笑肉不笑的模样,秦敬卿连忙补充道:“近来晚辈对这《礼经》中些许字词尚有不解,特来请教夫子!”

“秦公子早不来晚不来,偏偏要此时前来太学院求教《礼经》,没看到老夫正忙着么?”

“嘿嘿,若是小事晚辈定然不会此时叨扰夫子,但晚辈在家中研读《礼经》,不想有些字词不知其意,思来想去不得而知,以至于茶水不进、夜不能寐,是以将《礼经》带于身上,前来太学院求教一番。”

“这么说来……你是将‘礼金’带来咯?”

“正是正是,晚辈把‘礼金’带来了。”

说罢,秦敬卿不知从哪摸出一粒小碎银,神不知鬼不觉地将它弹入陈夫子袖中,手法熟练至极,看样子练过无数回了。

陈夫子轻轻抬袖掂了掂重量,而后脸上的笑容逐渐舒展开来。

“即是秦公子如此好学,那便随老夫前来院中。”

见陈夫子转身向院中走去,秦敬卿连忙转身挥手,示意叶长衫与英平二人跟上。

英平、叶长衫见状赶紧跟了进去,伊鸿雁在一旁似乎想起了什么,带着伊依也跟了进去。

走进太学院,只见已经进来的各国学子正在桌前登记着信息。登记后,学院博士便递给他一根竹签,说道:“明日拿着这竹签,来太学院东门换考牌”。

诸位学子领了竹签,欢天喜地地走了出去,口中不忘连声道谢。

秦敬卿带着两人跟随着陈夫子走到内院。行至一间房门口时,陈夫子便停下了步伐。他抬手指了指那房间,示意秦敬卿自己进去。

秦敬卿连胜点头道谢,随后领着四人就要向房间走去。正当秦敬卿一脸得意地准备转身向英平炫耀着什么之时,忽然从房内传来了一名老者与中年男子的对话声——

“秦老爷,您不是已经为自己和秦公子报好名了么,怎的偏偏要在这太学院繁忙之际前来?”

率先传来的是一名老者的声音,听他语气似乎显得有些不耐烦。

那被称作“秦老爷”中年男子连忙笑着说道:“张夫子,好久不见!是小事晚辈定然不会此时叨扰夫子,但晚辈在家中研读《礼经》,不想有些字词不知其意,思来想去不得而知,以至于茶水不进、夜不能寐,是以将《礼经》带于身上,前来太学院求教一番!”

“这么说来,你是将‘礼金’带来咯?”

“正是正是,晚辈把‘礼金’带来了。”

只听一声“吱”的一响,似乎是什么盒子被打开,紧接着又听见“砰”的一声,似乎这盒子又被关上。

“嗯,那秦老爷是有何求教?”

“嘿……夫子啊,实不相瞒!犬子此番与我同来参试,我这一把老骨头不过是凑个热闹,以示对先生之敬。可犬子呢?虽年岁尚幼但却天资聪颖,若加以雕琢,将来必定大有可为!这寒门嘛晚生倒不奢求,但这官家的遴选......”

秦敬卿在门外听得含糊,只觉着这声音分外耳熟,不过院内略吵杂,是以一时间分辨不出这屋内之人是谁。于是,他一步当先走了进去——这一进门可把秦敬卿惊得不轻,他像只木鸡一般呆立在门口,眼中满是惊愕之色。他嘴不自觉地张开,此时若木鸡会下蛋,定能将这木蛋塞于秦敬卿口中。

喜欢执剑长安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执剑长安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