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独治大明 > 第一百二十三章 扬州浮尸,帝遇难题

独治大明 第一百二十三章 扬州浮尸,帝遇难题

作者:余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6 21:46:36 来源:9书院

“苟火旺不在茶馆!”

“苟火旺不在酒楼!”

“苟火旺不在青楼!”

……

在客栈扑了空后,李之清发起扬州城所有衙门的衙役在整个扬州城寻找苟火旺的踪迹,结果整整找了三日都是一无所获。

凭他们在扬州城的势力,想要找一个无依无靠的灶户可以说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但事情偏偏变得如此古怪。

不管他们发动多少人手去寻找苟火旺的踪迹,但愣是找不到人,而苟火旺没有路引亦不可能从扬州府离开,苟火旺像突然人间蒸发了一般。

“现在细细想来,苟火旺的事情确实不简单啊!”李之清已经慢慢冷静下来,显得若有所悟地道。

两淮巡盐御史张溙山和杨州知府杨明远已经顾不得避嫌,此时已经一起来到两淮都转运使衙门中,只是听到李之清的结论,眼睛却充满着疑惑之色。

虽然他们亦觉得找不到苟火旺很是离奇,但更愿意相信这是底下人员的疏忽所致。

李之清看着这两个满脸茫然的猪队友,当即扭头望向张溙山询问道:“张御史,你审理苟火旺的时候,可发现有何异常之处吗”

“下官当时倒没有多想!只是经大人提醒,这个苟火旺确实是有些古怪,他不太像是一个普通百姓,亦不像是一个刁民!”张溙山略作沉思,便发表自己的看法道。

杨知府像是得到启示一般,当即连连点头道:“张御史说得对,苟火旺确实不像普通百姓那般害怕官员,但亦不像那种胆大包天的刁民!”

“其实问题便出在这里!苟火旺自称是一个灶户,但他竟然胆敢民告官,而且是逮着谁便敢于写状子告谁,你们有见过这样的百姓吗”李之清轻轻地点头,显得更加确定自己的判断询问道。

两淮巡盐御史张溙和杨州知府杨明远齐齐望向李之清,显得若有所悟的点头附和道:“苟火旺确实不像是普通百姓,亦没有普通的百姓敢如此行事!”

“本官日前已经派人前去泰州分司调查苟火旺,你可知回来的人怎么说吗”李之清伸手端起刚送来的茶盏,却是故意卖关口道。

杨明远是一个急性子,当即迫切地询问道:“李大人,你就别卖关子了,当务之急是赶紧想办法找出苟火旺,苟火旺究竟是哪个盐场的人,他父母可健在”

“泰州分司那边查了人事档案,发现根本没有苟火旺这号人!”李之清捏着茶盖子轻泼茶水,却是公布答案地道。

两淮巡盐御史张溙山和杨州知府杨明远不由得大眼瞪小眼,万万没有想到会是这个结果,毕竟没有人会选择假冒灶户,而且苟火旺长得亦像是灶户。

“若是你们两位一开始查核苟火旺的身份,咱们便不需要被他牵着鼻子走了,亦没有现在的麻烦事了!”李之清轻呷了一口茶水,语气显得有几分责怪地道。

一个根本不存在的灶户,由于公然指出泰州分司存在缩绳隐田,便让他们三个衙门一度是鸡飞狗走。

若是当时他们两人中的一个稍微摸一下苟火旺的底,查到苟火旺是冒充灶户,那么便不会有今天的乱局。

“啊既然苟火旺是一个刁民假冒的,咱们压根无须再理会了!”杨知府得知真相后,顿时喜笑眉开地道。

李之清端着茶盏,轻瞥了一眼杨知府道:“若是一开始查清,那么将那个假冒之人当场正法即可,但现在咱们还说得清吗”

“不错,早前苟炎旺的事情便已经闹得满城风雨,而这些天我们如此大动干戈找人,现在大家都在讨论此事。哪怕我们现在说苟火旺是假的,扬州城的士子和百姓都不会相信,甚至以为我们已经将苟火旺给除籍抹杀了!”张溙山的头脑灵活,当即便苦涩地道。

杨知府的眼睛顿时一瞪,便是傻眼地道:“那个苟火旺明明是假的,我们竟然还不能戳破不成”

“我们自然能戳穿,但要将正主先找出来,不然问题还是无法圆满解决,而钦差大人到时恐怕会追究此事!另外,我们要清查那个人冒充苟火旺的真正意图!”李之清捏着茶盏子轻泼着茶水,显得充满睿智地道。

杨知府发现事情变得更加复杂,不由蹙起眉头道:“李大人,苟火旺既然是别人假冒的,肯定是被幕后之人藏了起来,近期不太可能再露面。至于苟火旺冒充灶户指出缩绳隐田之事,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我看这个事情的幕后之人是山西那帮盐商!”

“言之在理!据本官所知,山西很多盐商拿盐引却提不到盐,哪怕提到盐所费亦是不少,怕早已经心生怨恨,所以才想着将缩绳隐田的事情捅出来好让我们自乱阵脚!”张溙山听到杨知府的分析,当即表示赞同地道。

杨知府对自己的判断更加自信,便十分肯定地道:“正是如此,所以本府才认为是山西那帮商人干的!虽然山西一些大盐商跟咱们的关系处得不错,但很多山西盐商却提不到盐,所以他们想要通过检举泰州分司缩绳隐田,从而迫使我们恢复早前的食盐产量,好让他们持引便能够顺利提盐!”

食盐的蛋糕着实是太大了,虽然他们可以通过卡盐引的方式从盐商那里捞得好处,但各个盐场的官吏亦想要分得一杯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独治大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独治大明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官场的官吏自然不敢过来跟他们抢食,但却可以通过手上的权力压榨底层的灶户,不仅占据到更多的盐田,而且还会迫使灶户背负更多的生产任务。

面对逐年下滑的食盐产量,官场的官吏将责任推给被逼得背井离乡的灶户,但这些事情能瞒得住朝廷,却是逃不过那帮山西盐商的眼睛。

若是将事情捅破出来,一旦朝廷清理盐田缩绳隐田的问题,那么持着大量盐引的山西盐商无疑是得益方。

“听你们这般分析,此事确实像是山西商人干的!”李之清发现自己似乎是将事情想复杂了,便轻轻地点头道。

杨知府的脑海闪过一抹亮光,当即学着李之清卖起关子道:“此事跟那两个人恐怕亦脱不了干系!”

“谁”李之清发现杨知府像是突然变聪明了,当即便追问道。

张溙山虽然没有吭声,但亦是好奇地望向杨知府。

杨知府得到两人的关注,不由暗自得意地道:“两淮都转运使司同知王春来和扬州钞关南京户部员外郎关峒都是山西籍官员!”

在两淮都转运使司中,除了李之清这位转运使外,下设同知、转运副使和判官等职。由于扬州是京杭大运河的重要交通枢纽,这里设扬州钞关。

“杨知府,按你的意思是王春来想要图谋两淮都转运使司的位置”张溙山听出了杨知府的言外之意,显得若有所思地道。

杨知府扭头望向李之清,显得充满智慧地道:“依本官之见,山西商人捅破泰州分司缩绳隐田是想解决提盐难的问题,但未尝不是有人想趁机谋取两淮都转运使之位!山西籍的进士现在是越来越多,而今山西乡党亦不容小窥!”

“此事你们先不要声张,本官会处理妥当!”李之清意识到问题极可能出在自己副手身上,当即便包揽下来道。

次日清晨,有人在小秦淮河发现两具尸体,据调查是两淮都转运使司同知王春来和扬州钞关南京户部员外郎关峒因醉酒失足溺水而亡。

即便是太平盛世,亦是免不得有着各种各样的阴暗面。

北京城,乾清宫。

自从上次借日食展开一场杀戮后,无论是宫里还是宫外,所有的人都突然变得平静了很多。

文武百官重新审视他这位帝王,而宫内的太监和宫女亦重新重视他们的这位主子,至此都摆正了位置。

即便最“得宠”的宫女牛蒙蒙说话都变得小心起来,而藩金铃不敢晃铃铛和解纽扣,但那双眼睛分明写着想要朱佑樘霸道一回。

只是朱佑樘的生活依旧,继续努力做一个真正勤政爱民的好皇帝。

东暖阁的檀烟袅袅而起,淡淡的檀香充斥房间的每个角落。

刘瑾领着两名小太监从外面走进来,手里拿着一份奏疏恭敬地送到御前。

他现在已经不再是那个倒夜壶的小太监,而今已经成为乾清宫的带班太监,毅然成为皇帝身边的红人。

经过郭镛的点拨,他亦是加强自身的学习。虽然不可能天天到内书堂学习,但一旦有空,便会翻阅一些算术方面的书籍。

两京十三省的奏疏经由司政司送到文书房,一些不是特别重要的奏疏会送到内阁进行票拟,而后便会送到乾清宫。

只是王越递上来的奏疏,却不会送往内阁进行票拟,而是直达御前,以供皇帝能够第一时间进行御览。

缩绳隐田

朱佑樘翻开王越通过南京守备太监汪直送上来的奏疏,在了解到扬州最新情况的同时,亦是感到一阵惊讶地喃喃自语道。

由于前世是网络文学的爱好者,故而对网络治国那一套自然早有领教,清丈田亩似乎成了救国的良方。

朱佑樘自然知道清丈田亩能够增加大明的税收,但终究是涉及到一千一百多个县的丈量,这种事情不可能是坐在紫禁城发号施令便能解决得了,而且做这个事情亦需要一个契机。

由于惯性思维的原因,他一直觉得缩绳隐田这种弊端只会出在田亩,却完全忽略盐田亦可能存在同样的问题。

只是细细想来,盐政出现这个弊病倒不应该感到惊讶。

毕竟灶户同样处于底层群体,而盐田的产值比稻田的产值不知高出多少倍,故而这些官吏如何不进行压榨呢

更为甚者,王越早前花费很长时间一直寻找的大型私场盐压根不存在,这些由官吏所控制的隐田才是“场私”私盐最大的供应端。

如今看来,大明的盐政问题确实存在很多问题,而生产端同样存在很大的问题,起码跟后面那个朝代的产盐量就不在一个级别。

朱佑樘意识到“缩绳隐盐田”是一个重要契机,当即进行回复道:“隐田之事关乎社稷民生,关乎天下公尺!此事务必查核清楚,罗以实证昭告天下,方能使民有公尺,官吏不敢欺民也!”

缩绳隐田的最大症结是官吏掌握公尺,不说百姓压根不懂公尺,哪怕知道亦是只能乖乖向官府纳粮。

现在想要真正解决缩绳隐田的顽疾,那么就需要将泰州分司打造成一个标志**件,这样才能成为清丈天下田亩的一个重要契机。

当然,能不能办成这个事情,还得依靠这个王砍头,希望他能在扬州砍出一片天,让华夏重新焕发勃勃生机。

即便是高高在上的帝王,同样不如意事常九八。

“陛下,十二营现在对兵饷的事情怨气极重,此事怕得给一个说法!”十二营提督太监钱义几乎每隔两三日便汇报一次军务,今天显得苦涩地汇报道。

朱佑樘想要打造的神盾营又是遇到了难题,问题倒不是出在神盾营,而是十二营中出现了提高兵饷的声音。

历来都是不患寡而患不均,神盾营的兵饷原本已经让普通的将士眼红,结由文官集团和武勋集团残存势力鼓动,十二营已经出现了比较强烈的提高兵饷的声音。

现在的问题摆在面前,朱佑樘想要迅速平息这些声音,要么将十二营的兵饷提高,要么将神盾营的兵饷调回十二营官兵的水准。

朱佑樘发现若真的垂拱而治,很多问题都不会存在的,亦或者说隐藏得很好,就像是泰州分司的缩绳隐田。

只是你真要去做或揭开的话,那么就像是薛定谔的猫,谁都不知道打开箱子会发生一些什么样的事情。

朱佑樘可能被文官集团或武勋集团坏了自己的强军计划,当即做出决定地道:“你安排一下,明日朕亲至神盾营巡营!”

喜欢独治大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独治大明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