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独治大明 > 第十六章 巧破朝局,新君新观

独治大明 第十六章 巧破朝局,新君新观

作者:余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6 21:46:36 来源:9书院

奉天门前,随着文武百官散去,这里又重归安静。

只是登基大典结束,但新朝拉开了序幕,而这份《即位诏》注定要掀起一场轩然大波。

《即位诏》由礼部衙门分抄,经由通政司下发南、北直隶和十三省布政使司,相关衙门需要即刻执行。

这份即位诏颁布,对大明的其他方面还算温和,但对盐政无亚于一个重磅炸弹。

新君的聪慧,这已经远远超出大家的想象,更是颠覆了很多人对这位新君的观感。

除了《即位诏》中盐政的挥棍方向出乎意料外,有关内监根本没有按他们所设想的那般将太监的权力回收,而是有所选择地回收。

只是有心之人却是知道,这种手段其实很高明。

虽然撤销了一些提督大岳太和山的太监,但对各地市舶提举司的太监并没有召回,更没有收取他们辖海的权力。

正是如此,预想中宦官被新帝全面收权的时代并没有到来,这位新皇帝似乎没有想象中的好忽悠。

洗了这么多年的脑,却不知是皇上突然开窍,还是背后另有高手指点?

皇帝不受掌控,最为着急的还是文官集团。

随着成化帝的离世,万安的地位急促下降,底下很多官员早已经选择改换门庭转投徐溥门下,这亦是徐溥敢于嘲讽万安脸上黑斑像豆的原因。

只是饿死的骆驼比马大,一帮身居要职的官员纷纷聚到了万府。

万安是正统十三年的进士,以庶吉士进入翰林院,而后一路升迁,于成化十三年接替商辂为内阁首辅,至今已经有十年之久,现在挂正一品少师衔。

“元辅,今日的即位诏如此改动,您怎么看待此事?”总督京储户部右侍郎李衍是万党的核心成员,便率先开口询问道。

周洪谟等人听到这话,亦是纷纷望向万安。

万安端起管家送来的茶盏,却是长叹一声地道:“或许咱们所有的朝臣都看走眼了,皇上其实一直都在蛰伏,他像先帝一般聪慧!”

“元辅,何以见得?”李衍的眉头微蹙,当即便追问道。

万安捏着茶盖子轻泼着茶盏,便是抬头望向前院的蓝天道:“老夫在朝已经几十载,对盐政败破早已经了然于胸,此事《即位诏》亦是参与其中。只是若问及老夫该如何破局,老夫即便敢指出官商勾结,亦是不会想要可放宽盐商准入门槛来化解压力!”

说到这里,似乎是意识到自己说得过于深奥,特别自己刚刚以翰林庶吉士入仕的孙儿万弘璧在场,便进行归纳道:“事关盐事,今即位诏已可破局,单此一点便已胜先帝!”

“爷爷,此事不符常理!且不说皇上在东宫一直有贤名,然五经难通,今若爷爷都无法破解政弊,皇上何以破之?”万弘璧深受万安疼爱,亦是在这里发表看法地道。

“弘璧言之有理,此事不该是皇上所想,背后恐有高手指点!”周洪谟轻轻地点头,亦是表态赞同地道。

万安并不是一个固执的人,便是轻轻地点头道:“璧儿的推理亦是合理!只是皇上确实跟早前咱们所观察得不同,老夫在皇上身上看到了先帝的身影,不过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好事?”周洪谟听到这个结论,便是疑惑地望向万安道。

万安慢悠悠地喝了一口茶,这才展颜微笑地道:“若皇上真如先帝那般,便不会轻信所谓的清流,所以他还会继续重用我们制衡清流,甚至还要依仗我们帮他实行抱负!”

都说人老成精,而今这位纵横官场十年的老首辅已然不容小窥,现在似乎已经将这时局看得十分的通透。

周洪谟等人一直都以为他们要遭到以徐溥为首清流清算,而今听到万安的推断,亦是纷纷暗松了一口气。

徐府,书房中。

徐溥的脸色显得十分的难看,只是并没有叫来自己的朋党相商,而是仅仅将自己的得意门生谢迁叫来。

他在官场纵横几十年,眼看就要成为百官领袖执掌朝政,结果事到临头却是突然间出现了重大的偏差。

现在细细想到,自从皇上即将要继位后,那位一度对自己言听计从的太子确实变得有些不一样,特别眼睛和气度都不似当年唯唯诺诺的太子。

“老师,皇上倒没有什么举止古怪,只是突然跟张升倒变得密切,入主乾清宫后,前后召见张升三次之多!”谢迁亦是感到事情变得不受控,当即便透露道。

人都难免会有妒忌和攀比的心理,他跟张升同为太子府讲师,自己比张升还要更早进府,平日还显得更加亲近,但偏偏张升突然间受宠,而他竟然一次都没有被召进皇宫。

徐溥一直不将张升放在眼里,现在听着谢迁透露此事,当即若有所思地道:“若非这一切是张升所为,是他在背后为皇上出谋划策!”

只是话音刚落,当即便如同拨浪鼓般摇头否认道:“不对!张升没有这种才能,定然是另有高人!”

“老师,张升是成化五年的状元郎,且此人确实聪慧!”谢迁一直都将张升视为假想敌,当即便认真地强调道。

徐溥却是断定不可能是张升,便是轻轻地抬手道:“你且先回去,此人定然是在皇宫之中,我会着人调查!”

“遵命!”谢迁没有想到自己老师在皇宫竟然有眼线,显得不动声色地拱手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独治大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独治大明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徐溥看着谢迁离开,却是想到《即位诏》的第三条例,不由得暗自头疼,当即便修书一封给那个位居两淮都转使运使的弟子李之清。

虽然自己历来都是以冰儆和炭儆的名义收钱,但保不准那位弟子咬上自己一口,而今还得让这个弟子小心行事。

不过倒亦不用太过紧张,毕竟这种政令出了京城便会失效,地方上的官员还没有谁不长眼到处咬人的。

夕阳下,紫禁城显得美轮美奂。

身穿便服的朱佑樘坐在东暖阁中,外面的阳光透着薄薄的纸窗映照进来。

这里既是处理政事的地方,亦是放着大量书籍的书房,还是一个可以直接面见朝臣的场所,甚至还能在这里传膳,却是一个多功能的办公室。

朱佑樘坐在书房前,只是已经登基就不能天天翻看《资治通鉴》,而是要翻阅两京十三省的奏疏。

所幸,成化帝算是一个合适的父亲,早已经有意培养他处理政务的能力,故而对于如何处理政务已经有了心得。

现在结合着这一颗来自现代的脑袋,所遇到的问题便能够迎刃而解,亦是为何他此次能够巧妙修改《即位诏》。

“皇上,刚刚奴婢听到一个消息!”黄盼从外面走进来,显得神色复杂地汇报道。

朱佑樘伸了伸懒腰,便是抬头道:“何事?”

“太后将怀恩召回,现在怀恩到了清宁宫!”黄盼知道一些事情的内情,便是小心翼翼地汇报道。

朱佑樘听到这个消息,眼睛当即闪过一抹厉色。

喜欢独治大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独治大明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