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独治大明 > 第一百七十五章 夷狄奉中国

独治大明 第一百七十五章 夷狄奉中国

作者:余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6 21:46:36 来源:9书院

五月的大草原,显得绿意盎然。

大同的边墙横亘在这片大草原之上,经过开凿的石块和烧制的城砖组成一段长达三百多公里的长城,成为大明抵御蒙古的最强防线。

“杀!”

“杀!”

……

茫茫的大草原突然杀气冲天,两万骑兵宛如饿狼一般,手持蒙古的弯刀策马朝大同这边的城墙而来。

由于长年狩猎,加上如今蒙古诸多部落征战不断,这帮身经百战的蒙古骑兵身上弥漫着肃杀之气。

令人十分意外的是,领兵的竟然是一个身材结实的少年,眼睛充满着杀意奔向了城墙而来道:“杀!”

经过岁月的侵蚀,这一条长达三百多公里的城墙在某些地方已经渐渐出现溃口,宛如一段水坝出现了缺口般。

偏偏地,这种溃口总是不合时宜出现,且修补需要花费大力气和钱财,故而成为蒙古骑兵的突破口。

“怎么办?”

大同的将士虽然已经提前探到草原的动静,但看到朝着这里飞奔而来的蒙古骑兵,亦是不由得惊慌地道。

尽管他们近些年没少跟蒙古交锋,但面对如此大规模的进犯,却是十分罕见的情况。即便宣府军会前来支援,但亦是仅仅在来的路上而已。

“怎么办?”

大同巡抚左钰是一个年近六旬的老头子,正眯着眼睛看着卷起滚滚烟尘的蒙古骑兵,双手不由得颤抖起来。

虽然他入仕已经三十余载,曾经在地方平定民变,但从来没有独面蒙古骑兵的经历,更别说是这种大规模的骑兵寇边了。

一个处理不当,不仅是他项上人头不保,而且还有可能累及家人。

左钰原本还贪图权势,只是现在的新君是一个重实务的君主,而自己注定很难得到重任,不由得后悔自己为何不早些递辞呈回山东老家享福。

“兄弟们,准备迎战!”大同副总兵陈坚虽然意识到此次事态十分严重,但还是第一时间组织大同将士进行防御道。

在这一刻,他多么希望历史可以重来,将时间直接拨回到王越和汪直主政的时期。

那个时候,大同不仅拥有悍不畏死且精明的两位主帅,而且两千精锐还没有被大同监军太监蔡新和大同勋贵总兵许宁坑死,可谓是将强兵壮。

凭那时的配置,何须惧怕这帮鞑子?

即便他们大同真要跟蒙古骑兵开战,那亦能重挫来犯之敌,凭借大明的家底更是可以再次直捣蒙廷。

只是造化弄人,他们大同最有军事才能的两位主帅在东南任职,而两千的精勇之士已经成为了亡魂。

“杀啊!”

蒙古的两万骑兵离溃墙越来越近,那一把把高举的腰刀闪现白色的光芒,仿若一股铁流朝这里涌来。

大同巡抚左钰的嘴巴哆嗦,却是突然做出决定地道:“退,咱们退回镇城,再……再与之周旋!”

在这一刻,他已经感到了害怕,早前的勇气早已经是消失得无影无踪。

他没有汪直的勇气,没有王越的军事才能,此刻仅仅只是想到贪生怕死的蔡新,却是知道龟裂在镇城中可以保命。

“巡抚大人,咱们可以借由此处的地利防御,不宜急退伤士气,还请三思!”大同副总兵陈坚没想到左钰这般贪生怕死,当即便站出来劝阻道

“此处地势平衍,寇至无可御,本官领主军返回镇城以守大同无恙,你在此负责防务!”大同巡抚左钰看着这里并没有山体地势之利,当即便是溜之大吉地道。

两位参将都是左钰的心腹,且同样害怕蒙古的铁骑,当即便欣喜地护送左钰返回镇城。凭借镇城的城墙,可以保他们万无一失。

大同无恙?

大同副总兵陈坚看到无法阻拦左钰离开,脸上不由得泛起苦涩的微笑。

左钰要保的其实是乌纱帽,他选择屯兵于大同镇城,自然不用担心蒙古骑兵。凭借大同城墙的坚固,蒙古骑兵压根不可能攻下来。

“大同无恙”仅仅是“大同镇城无恙”,但大明周边的地区却无法独善其身,必定又得遭到鞑子的抢掠。

陈坚知道自己所守的溃墙不能失守,当即便扶刀怒目望向来犯的蒙古骑兵,打算跟靼鞑部殊死一战。

且不说早前所结下的种种仇恨,单是在四年前的那一笔血债他们大同将士就要跟靼鞑部不共戴天。

吁!

达延汗在离城墙仅仅只剩下几百米的地方勒紧马缰,正虎视眈眈地望向那个溃墙口子,同时望向如临大敌般的明军将士。

他本是一个遗孤,由于身上所流的是黄金家族血统,所以被满都鲁的遗妻满都海哈屯接纳。在迎娶满都海哈屯后,年仅七岁的他便继承汗位。

从一个籍籍无名的遗孤到蒙古最大势力的可汗,这种际遇简直像是一场梦。

早年前,他是被妻子满都海哈屯绑在背后作战,这让他混得十分靓眼的战功。现在他已经是十四岁的少年,所以拥有了独立作战的能力。

此次他亲自率领两万骑兵前来,算是他真正的独立领军作战,而矛头正是指向这个实力强劲的中原王朝。

“弟兄们,驱除胡虏,扬我国威!”

大同副总兵陈坚看到已经兵临城下的达延汗,当即便鼓舞士兵地大声道。

“驱除胡虏,扬我国威!”大同将士并没有受到大同巡抚左钰撤退回镇城的影响,当即便纷纷响应地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独治大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独治大明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出生在这片土地上,他们世世代代都注定要成为军人,更需要跟蒙古作战。经过这么多年的交锋,早已经积下了血海深仇。

所幸,现在开中法已经得到恢复,他们并不需要过度地为军需所担忧,而今其实具备跟蒙古骑兵作战的能力。

咻!

正是这时,达延汗派出一匹快马朝着这里飞奔而来,在近处当即弯弓搭箭,便朝天空射出了一支箭。

不愧是马背上的民族,那一支箭不偏不侈地落在了城墙上。

陈坚初时以为是蒙古大举进攻的信号,但很快便注意到那支箭带着东西,等部下送过来才知道是一封锦书。

锦书是丝质,而上面用汉字和蒙古字所书,竟然还有着一个大元玉玺印。

“我们此番前来并不是要进犯大明,而是要求两国通贡互市!我们大汗说了,六月十五日再来,等大明皇帝的圣旨来复!”一个蒙古首领显得十分倨傲,便对着城墙进行喊话道。

陈坚手里拿着锦书,便认真地说道:“六月十五日,这个时间太过于仓促了!”

“本汗不是来跟你们商量的!六月十五日,是战是和,等你们大明皇帝答复,咱们走!”达延汗的下巴抬起,显得满脸倨傲地道。

虽然此次足足率领两万骑兵而来,但主要是要恫吓大明皇帝,逼着大明皇帝承认自己大元皇帝的身份,同时开启两国间的通贡互市。

尽管他想要恢复先祖的荣华,重新入主中原,但现在的情况根本不允许。

首先是蒙古内部。虽然自己是黄金家族的后代,亦是翦除同部的太师癿加思兰、亦思马因,但像异姓领主乜克力部一直反对蒙古统一。

其次是外部问题。虽然他们得知大同的两位主将王越和汪直先后被调离,满都海哈屯便趁机派兵进犯,只是利用十骑充当诱饵便将愚蠢的明军诱出了自己的伏击圈,但大明终究拥有王越和汪直之流,且明军采取防卫的战略仅仅只能洗劫府城周边的村落而已。

最后是物资问题。在经历这么多场的蒙古统一战后,他们的物资消耗十分严重,故而需要用马匹大明换取物资渡过难关。

正是如此,他跟满都海哈屯希望将精力放在统一内部上,逼迫大明承认自己天元大可汗的地位,同时通过大明完成物资补给。

说着,达延汗并不理会大同副总兵陈坚的反应,当即便带着两万骑兵北归,显得是来去匆匆的模样。

只是可惜,已经吓破胆般的大同巡抚左钰压根不敢留在这里应战,而是宛如缩头乌龟般躲回铜墙铁壁般的大同镇城。

大同镇城周长十三里,高四丈二尺,壕深四丈五尺,以砖外包,设四门:东曰和阳、南曰永泰、西曰清远、北曰武定,四门外均有瓮城。

由于这些的军户和边民众多,故而这座城具备座城和边防重镇的双重规格,而大同巡抚衙门自然坐落在这里。

大同巡抚左钰在得知达延汗的来意后,顿时是大喜过望地道:“达延汗只是想要跟大明通贡互市?”

“巡抚大人,他自称是大元天可汗,这分明是要我们大明承认他是大元皇帝的身份!”陈坚的眉头微蹙,当即纠正道。

大同巡抚左钰如获至宝般,拿着那份锦书道:“这个不重要!即刻将这个喜讯上报朝廷,草原小王子是要向我们大明臣服了!”

臣服?

陈坚不由得一愣,总觉得这个用词十分不恰当。

大同巡抚左钰压根不注重这些细枝末节,当即便将这个消息通过塘报汇报给京城。

只是此次让他吓得着实不轻,再三思索后,意识到大明有可能不肯承认达延汗大元皇帝的身份,当即便决定递上辞呈。

这些年已经积下丰厚的家资,犯不着继续呆在这个位置承担这种掉脑袋的风险,现在急流勇退才是上上之选。

五月的京城,注定是一个多事之秋。

“通贡?我看那个小王子是包藏祸心、探我边军虚实!”

“咱们历来是薄来厚往,蒙古所图无非是咱们的贡品!”

“这种人终究是狼子野心,本公子以为直接拒绝不给便是!”

“对,不跟蒙古通贡互市,若是他们真要战的话,吾辈当弃笔从戎!”

……

随着消息在京城中传开,达延汗请贡的事情很快便引发朝野的议论,而京城舆论方向倾向于不答应。

“夷狄者声教所不加,其潜称名号,自其故态。于中国无预其,虽辞若骄倨,然自古御戎来。则不拒在我。先朝亦累赐包容,今彼既在边候,旨宜且降敕大同守臣宣谕其酋长果诚心入贡,则以小王子所遣应入者名数上,请遣内外重臣迎之如故事。若观望不来,亦听之,仍严我兵备相机战守。”

“自古驭夷之道未尝不以怀柔为上策。今小王子以皇上嗣统感恩向化,遣使入贡,若不俯顺其情使之怀,惭意沮则。外为强肤所胁,欲来不能,欲往不安,非大举入寇,计无所出。”

……

这个时代的掌权者终究不是气血方刚的士子,而是那些喜欢共享太平之福的重臣和武勋,他们很多人却是想要以和为贵,共享太平之福。

“谓瓦剌精兵数万,岂无窥觎中国之心?特以小王子部落隔绝其间,往来必假道而后得入。朝廷能与小王子通和,若汉之呼韩,唐之突利,使为外藩。瓦剌虽强,岂能越小王子而入哉?”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独治大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独治大明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今逆虏外称纳贡而内畜奸谋,恐译字通事官,拜虏中,走回人等贪其贿赂,以中国事情告之,为害非浅。乞敕兵部榜谕。”

……

当然,对大明跟达延汗通贡一事,朝廷亦是存在一些反对的声音。

只是不管主战和主和如何争吵,现在真正做决定的是朱佑樘。朱佑樘现在已经彻底掌握朝局,特别在江西的事件后,张蓥和徐溥已经彻底安静下来。

朱佑樘作为事件的真正决策者,面对这个事情亦是感到犯难。

他知道只要此次同意达延汗的请求,由于达延汗需要继续统一蒙古事业,故而接下来的几年都不会骚扰大明。

只是事情亦有隐忧,毕竟达延汗一旦取得蒙古统一,不仅会频繁进犯大明边地,而且蒙古将会成为大明王朝贯彻始终的毒瘤。

正是大明的此次退让,致使达延汗顺利统一蒙古,从而结束蒙古分裂的局面,导致今后蒙古频频南下抢掠边地。

更为甚者,他们数次进犯山西,更是杀到北京城下逼得嘉靖帝同意互市,而后又用抢掠来的金银珠宝购买生活物资。

朱佑樘知道不能只专注眼前的得失,而是要将目光放得长远,便在纸下写道:“自古帝王临御天下,皆中国居内以制夷狄,夷狄居外以奉中国,今小王子欲称帝自立,罔不臣服,非我强明所能忍也!盖我中国之民,天必命我中国之人以安之,夷狄敢犯我强明者,虽远必诛之!故兹告谕,想宜知悉。”

喜欢独治大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独治大明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