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独治大明 > 第二百一十三章 帝设新考,状元武魁

独治大明 第二百一十三章 帝设新考,状元武魁

作者:余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6 21:46:36 来源:9书院

明朝采用的是卫所制,卫所官兵皆是世袭,所以武举制度一直没有形成定制。

直至成化十四年,汪直意识到大明军队的中高层军官已经走向腐化,故而这位被后世史学家以“竟良死”来表达不愤的权监请求成化帝参照文举设武科乡、会试。

虽然明朝武举由此正式走向常规化,但其实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武举所面对的群体仅仅只是各地的军户,由于武举文试门槛和卫所高级军官可以轻松打击,所以很多卫所出众的军丁压根没有参加武举考试的资格。

朱佑樘自然能够看到这种武举的弊病,但武举的功效显而易见。

虽然明朝武举有所不足,但在大明武举中走出不少大名鼎鼎的名将,如俞大猷和戚继光都是武举出身。

正是如此,即便大明的武举有所不足,但还是能够从中挑选出不少实用性军事人才,故而只需要进行微调即可。

有别于文举考试几乎固定的考试时间,武举考试时间则显得更加的灵活,且时间跨度亦会大大缩短。

此次武举恩科是弘治元年二月在两京十三省举行武举乡试,而本月则在京城举行武举会试,跨度不足半年时间。

在考试的具体内容上,朱佑樘同样做了一些改革。

跟传统“先之以谋略,次之以武艺”有所不同,此次恩科会试更着重于武艺,从而减少权力的寻租空间。

其实这个时期的大明军队恰恰不缺少擅于兵法的将领,毕竟很多世袭的高级军官都是从小熟读兵书,军队反而少了那种敢于跟敌人玩命的勇气。

至于原本武举定考核的四书题,学习儒家的那套仁义道德的思想,却是被朱佑樘毫不留情地取消,改为默写武经。

正是如此,此次的恩科武举其实更加注重考生的“动手能力”,而不是他们所喜欢的“理论能力”。

另一方面,武举还暗藏着一场选拔。

以前不懂儒学和兵法理论的军丁,几乎是没有出头之日,但此次武举会试则给这些群体一个机会。

朱佑樘在年初时,便下旨着令各县不限出身,推荐能运八十斤大刀者,故而各地有很多目不识丁得以前来京城参加武举的会试考核。

其实大明各地卫所并非真没有骁勇之士,只是他们通常出身穷苦,不说很难拿到武举乡试的机会,而且他们压根没有钱读书识字。

此次仅仅以力气为门槛,不仅底层百姓中的大力气有机会赴京,很多在卫所中不得志的军丁亦有了参加武举的途径。

只是有别于传统的武进士功名,这些特招的大力士仅仅只参加运刀和武艺比拼,而他们得到的是朝廷特别授予的恩科武生功名。

武生,这将是源自弘治朝的全新功名,而这帮人将作为一种特殊的群体活跃于大明的军队之中。

八月初一,一个阳光明媚的好天气。

西安门外,一百名恩科武进士和一百名恩科武生已经等候在这里多时,每个人都身穿一套崭新的武服,脸上显得既兴奋又紧张。

武进士的表现还好一些,但一百名恩科武生则是感受到了命运正在悄然发生改变,脸上更是喜不自禁。

他们都是来自社会的最底层,有普普通通的农民、工匠学徒、船夫、小商贩和郎中,但在这一场百年难遇的机缘之下,却是即将会成为大明军队的中低层将领。

由于此次选拔没有设置年龄限制,而今这帮群体年纪最高达到五十岁,而最年纪最低者则是一位十三岁的少年郎。

“进!”

礼部官员在得到里面太监的反馈后,便进行宣布道。

一百名恩科武进士和一百名恩科武生不由得咽了咽吐沫,却是知道哪怕这座皇家园林都有颇多规矩,显得紧张地跟随礼部官员由西安门进入。

从外面走进这座皇家园林,看着周围的景致,顿时有一种来到另一个时空的错觉。特别沿着宫道来到太液池边上,沐浴着迎面而来的湖风,眼前的湖光山色变得不真实。

“武进士按早前抽签的顺序在北边垂钓,武生在南边垂钓!此次比试并不会影响你们武进士和武生的功名,但将会很大程度决定你们授职的高低,亦将决出本届恩科武举的武状元和武魁!”吏部尚书李裕主持这场比试,显得脸无表情地说道。

武举的地位终究还是低上不少,除了没有县试、府试和院试外,亦是没有殿试这一环节,武状元其实就是武举会试的第一名。

不过这一情况到本朝有所改观,虽然没有设立真正意义上的会试,但亦是在西苑太液池边上举行一场钓鱼大赛。

这种比拼方式难免让一些不懂钓鱼的武进士感到不公平,但真要通过会试的文试来挑选武状元同样不公平,所以倒也不是完全不能接受。

何况此次比试的是谁钓的鱼又多又重,故而有着很大的运气成分,比仅仅依靠一篇文章或家世背景来定武状元要公平得多。

正是如此,大家看着已经安排好的钓位,不由得纷纷摩拳擦掌地寻找自己的钓位,却是想要通过这种相对公平的方式博取武状元功名。

李裕现在已经是皇帝身边的红人,而今亦是越来越受到重用。

跟喜欢结师生关系的文举不同,武举则是纯粹得多。而今李裕算是本场武举的主考官,而作为吏部尚书深知人才的重要性,亦是漫步在各个钓点观察考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独治大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独治大明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受到朱佑樘的影响,他亦是开始改变以前的选才思维。

而今已经摒弃那些文章妙笔生花但治理地方则一塌糊涂的地方官员,而是更乐意提拔那些真正为民做实事的官员,一切都以政绩为衡量标准。

像最近针对湖广地方官员,若是能够配合刘忠清丈田亩的官员会评为优等,但县内的清丈没有进展便不考虑提拔,甚至要用放大镜认真考察这个官员。

虽然他对朱佑樘是百分百效忠,但心里对朱佑樘通过钓鱼的方式来决定武状元,心里还是觉得略显草率。

很快地,便有几名武进士被刷了下来。

“你的鱼钩怎么没有鱼饵?”

“卑职是姜太公钓鱼,愿在此待陛下!”

“撵出去!”

……

“你离河边那么远怎么钓鱼?”

“卑职从小怕水!”

“撵出去!”

……

“你怎么将钓上来的鱼又给放了?”

“上天有好生之德,卑职不愿杀生!”

“撵出去!”

……

钓鱼看似一项简单的运动,但对人性却是一种考验,特别急躁或优柔寡断的庸人会被刷下来,亦会暴露出各种各样的奇葩。

李裕看到那个最后被撵出去的身材魁梧考生,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

因为这个信奉“上天有好生之德”的考生在武举会试中是成绩第一,若是按以往惯例,这一位可是要钦点为武状元。

李裕艰难地咽了咽吐沫,显得后怕地望向紫禁城。

若不是陛下要求增加今天这一场垂钓比试,大明王朝真要出现一位不敢杀生的武状元,焉有不衰之理?

太液池,这无疑是钓鱼人的天堂。

一百位武进士提前知悉最后一场的考试内容,虽然其中有不少人是初学者,但现在已经钓得像模像样。

其实这个时代钓鱼的入门门槛很低,无非就是钩上鱼铒丢进湖中即可,鱼儿咬不咬钩就全凭天意了。

当然,起鱼的时候需要一定的技巧,特别现在的鱼线存在不小的弊端。

好几个武进士由于拉得太猛,以致鱼没有被钓上来,却是将鱼线直接扯断了,从而被迫终止考试。

“正堂大人,此次武举的状元怕是诞生了!”待李裕来到最南边的时候,一个官员显得欣喜地汇报道。

一个二十岁出头的年轻人正在起鱼,一尾两指大的鲤鱼被提了上来,很快这条鲤鱼便被这个年轻人丢进旁边的木盆中。

此时此刻,木盆都差不多满了,跟其他武进士已经拉下了一大截。

这个带着几分儒气的年轻人在挂好鱼饵后,便熟练地甩杆下水,所有动作都是一气呵成,浑身有种说不出的成熟。

李裕没想到这一百名武进士中竟然有钓鱼高手,从这个收获量来看,恐怕比陛下都不弱多少了,不由得满意地捋了捋胡须。

“这是最后一盆鱼饵了!”

“少来,你刚刚明明说不限量供应!”

“原本是这样没错,但现在准备的鱼饵几乎都送你这里了,现在想给也给不了了!”

……

一个负责鱼饵供应的太监送来一盆鱼饵,对这个索取无度的年轻人直接摊牌地道。

年轻人的眉头微挑,得知几乎所有鱼饵都已经送到自己这里后,仅仅留下小部分,而后做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动作。

哗啦啦……

随着大半盘鱼饵被抛出湖中,水面当即溅起无数的小水花,宛如是下雨般。

大液池拥有七百亩水域,由于很快进行捕捞,故而这里的资源不可谓不丰富。在看到这里抛下大量的鱼饵后,顿时一个鱼群直扑这里而来。

哎呀……

李裕万万没有想到这个年轻人如此浪费鱼饵,一个激动不小心扯下了几根胡须,疼得他亦是龇牙咧嘴。

由于更多的湖鱼闻食而来,这片水域的鱼情泛滥,而年轻人连连中鱼,跟其他武进士的距离是越拉越大。

如果没有意外的话,本届新科武举的武状元非这个年轻人莫属,但这种钓鱼的方式闻所未闻,而且像是在取巧。

“这是怎么回事?”

“他刚刚询问鱼饵是无限量供应,现在已经这样干了三回,这个法子还真好使!”

……

李裕对自己的属官问明情况,只是得知这个年轻人如此浪费这么多鱼饵,不由得一阵肉疼,同时隐隐觉得这种做法不合规。

只是这个年轻人终究是在规则范围内做的事情,还真不适合当场将他撵出西苑。

现在只能将事情禀告陛下,若陛下没有异议的话,那么本届恩科武状元恐怕就是这个高高瘦瘦的年轻人了。

二十余岁的武状元,本朝还真是少见。

李裕心疼刚刚不小心被扯掉的胡须,便是由南往北,继续观察武进士的表现。

只是他早前认为的武状元种子选手,却是表现得差强人意,而今在这里钓不着鱼且频频出错,故而心里对这些理论知识扎实的文生感到了失望。

其实不仅仅是那些武状元的种子选手,武进士的整体表现都不太理想,一路走来又遇到好几个武进士因失识而退赛。

李裕原本对朱佑樘安排武生有所异议,只是看着这帮武进士的表现后,发现军队还真是需要一些意志坚定的将领。

像刚刚那些因一点点小小的不顺,便气得摔鱼竿子的人,又怎么可能率领军队克服重重困难取得胜利呢?

今天的天气有点晒,故而容易让人变得急躁。

武生都是底层百姓出身,而且都经过苦难磨砺,像那个年纪最大的老者宛如石头静静地垂钓,而收获并不算少。

这边武生的表现明显要好得多,虽然没有谁将鱼饵不当钱般抛下湖中,但几乎每一个武生都能够中鱼,木盆或多或少有收获。

单从收获总量来看,武生其实要强于武进士。

“哈哈……这条草鱼说什么都有十几斤,谁能跟我比,武魁非老子莫属!”

当李裕走出最北边的那个钓位的时候,一个身材异常结实的中年男子举着一条大草鱼嚣张地炫耀道。

一直盯着的吏部官员的嘴角微微抽搐几下,在看到李裕来到这里,当即便将事情的经过向李裕汇报。

李裕上下打量这个全身湿辘辘的中年男子,嘴角亦是抽搐几下。

很显然,现在的鱼竿压根无法支撑起十几斤的巨物,何况在场所有考生所采用都是统一的竹竿,又有什么理由钓起这种巨物呢?

只是武举这最后一场考试像是中了邪般,武进士和武生都出现不走寻常路之人,偏偏都搞到了可观的渔获。

抱歉,最近状态不好!

本章完

喜欢独治大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独治大明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