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独治大明 > 第二百一十五章 东海之城,纷争在己

独治大明 第二百一十五章 东海之城,纷争在己

作者:余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6 21:46:36 来源:9书院

时值夏末,参治岛的树木郁郁葱葱。

虽然这座岛屿现在归朝鲜管辖,但由于历史遗留的原因,岛内人口结构十分的复杂,甚至朝鲜现在其实仅统治岛内的一部分区域。

首先是耽罗岛原住民,这座岛最早孕育出一个名为耽罗的国度,于唐时遣使入朝,麟德中,其国王来朝从帝至泰山。只是耽罗国实力过于弱小,后来被高丽国所灭。

其次是蒙古人,元朝击败高丽国的驻军,将耽罗岛收为本国版图,设立总管府,屯镇边军一千七百人。初为对日本远征的跳板,后演变成为重要的流放之岛。

而后是华夏人,明初并没有放弃耽罗岛,沿用元朝旧制,将耽罗视为流放之地,如将陈友谅之子陈理、明玉珍之子明升等流放耽罗岛。

朝鲜真正治理这里的时间大约是百年前,高丽于139年派遣军队击败岛中的蒙古势力,取得耽罗岛的统治权,在济州牧内设大静及旌义二县。

只是这座岛的区域不可谓不大,统治情况类似于大明的海南岛。

朝鲜所设置的大静及旌义二县覆盖区域有限,不仅有耽罗的土着势力盘踞于汉拿山周边,而大明和蒙古的势力一直残存。

参治岛的东边是一片开阔的平原地带,水草特别肥美,故而很适合养马。

今年年初,大明朝廷派遣大批工匠前来,在这里修建一座码头和一座砖城,象征大明王朝的龙旗在这片土地高高扬起。

在明初之时,这座岛的归属权实质是大明,只是现在大明朝廷并没有将这座岛据为己有的打算。

朝阳初升,金灿灿的阳光从东边洒在这座绿意盎然的海岛上,岛中部的汉拿山向阳而生,东面山体生长着各色花朵。

一支船队在平静的海面画出一条洁白的痕迹,由西面的海域而来,然后徐徐地驶入海港中。

码头这里停泊着大大小小简陋的海船,这些海船大多都是由朝鲜半岛而来,载着人参、药材和皮货等商品。

虽然互市的日期要在中秋佳节之后,但很多朝鲜商人都选择提前到来。

任何时期的资本都是逐利的,很多精明的朝鲜商人都从次互市中看到商机,故而纷纷组建船队前来淘金。

跟蒙古的情况相似,朝鲜的手工业全面落后于大明,虽然不像蒙古那般受困于铁锅,但亦向往着大明精美的瓷器、丝绸和物美价廉的农具等商品,故而一直都渴望朝鲜能跟大明开通贸易。

由于大明采用海禁政策,以前只有前往京城的使团才有贸易机会,而普通的商人压根想都不敢想。

现在得知在参治岛开市后,他们都想要淘得第一桶金,故而纷纷派遣家奴或亲自前来。

“拜见大明皇帝!”朝鲜商人看到一众官员和将士都朝着那位持旨的人跪下,亦是纷纷跟着跪下来道。

锦衣百户持旨出现在码头上,便朗声宣读圣旨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本朝与朝鲜国于参治岛互市,既恩泽于良藩,亦为两国互通有无,故遣贤臣驻于东海。定国公世子徐世英文有治理一方之才,武有中山王之遗风,故授职东海总督。凡我朝东海之臣民,悉听其令,钦此!”

徐世英此时已经换上明朝二品文官的官服,正是缓步从海船下来,眉目间多了一抹上位者的气息,这一路过来已经慢慢进入角色。

他终究已经不再是借助祖辈的荣耀,顶着定国公世子光环的武勋子弟,而是受到皇帝恩宠而被委任的东海总督。

此行带领一千军队由天津押粮和棉布而来,而他将代表大明入驻这里,成为整片东海真正的话事人。

“下官拜见总督大人!”四夷馆少卿李济光充当外交官是最先一批前来的,此刻显得恭恭敬敬地施礼道。

“卑职拜见总督大人!”两千驻军已经先行到达这里驻扎,两位千户带领部将显得恭恭敬敬地跪礼道。

徐世英的目光在几个官员中扫视一番,最后落到负责前来建城的刘柊禹身上道:“刘员外郎,大明在参治岛开港设城如期完工,你功不可没,此番辛苦你了!”

“此乃下官职责所在!总督大人,还请入城验收吧!”刘柊禹虽然对东海总督选用武勋感到很意外,但显得公事公办地道。

受皇帝的信任,他此次被委派到参治岛开港设城,现在已经正式完工。

在理论上,只要这位新总督验收完毕,那么他便可以带着自己手底下的工匠们返回京城交皇差了。

咦?

随行千户霍光明看到刘柊禹竟然是如此态度,仿若间感觉眼前这位工部员外郎十分不近人情,不由得扭头望了一眼徐世英。

徐世英听到刘柊禹的语气中透着冷漠,自然觉察出一种拒人千里之外的态度。

他知道眼前这个小小的工部员外郎因考核出色而被陛下看重,但自己跟他并没有结怨,甚至都没什么交集。

徐世英并没有发怒,却是不动声色地道:“好,请引路!”

新筑的大明城在前面的高坡之上,那里确实是一个易守难攻的好地形,一条台阶从码头延伸到城门处。

来到城门前,眼前的城墙高一丈多,皆由青砖垒成,只是城门之上还没有命名。

徐世英知道现在的工部在贾俊的引领下,建筑方面的水准已经超越往日,而今看到这座新修的城池,亦是暗暗惊叹自己大明工匠的鬼斧神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独治大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独治大明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从城门进入,再登上城头,看着城内鳞次栉比的房屋,顿时有一种身处大明内陆一个县城中的错觉。

这里城其实并不大,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毅然是一座军事向的大明城池。

在参观囤放物资的仓库后,又前去察看三千驻军的训练和布防工事,最后返回位于中央的总督府。

四夷馆少卿李济光显得十分的殷勤,却是充当了向导的角色。

刘柊禹是一个直肠子的年轻人,显得心直口快地道:“总督大人,下官在这里再留三日!你核定一下工部所绘的图纸,若你确定已经没有什么遗漏,下官便率工匠返回京城!只是你事后才发现出现什么疏漏,还有什么建筑物没有修建的,那便与我们工部无关了!”

“刘柊禹,你这是什么话?这座城皆由你全权负责,若是出了问题,不找你找谁啊?”四夷馆少卿李济光一直看刘柊禹不顺眼,当即便严厉地责备道。

刘柊禹是一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主,亦是将声调提高道:“下官已经表达得很清楚了!现在你比对工部的图纸,若发现有什么遗漏,现在即刻弥补,咱们将权责敲定下来!若工匠回国再来一趟不易,现在有问题提前解决不好吗?咱们都是大明的臣子,别想着整天拖后腿,各自做好自己分内之事不就行了吗?”

“刘员外郎,注意你的身份,这么大声跟谁说话呢?”四夷馆少卿李济光的脸色顿时一寒,便大声地告诫道。

徐世英已经看出来,刘柊禹板着一张臭脸敢情不是冲着自己,而是他跟这位自恃官阶高的四夷馆少卿不对付。

只是刘柊禹的思路并没有错,自己现在认真比对验收,不说权责分明,而且真出了纰漏现在弥补的成本会低上很多。

徐世英不想介入两人的纷争,便进行表态道:“工部早前的图纸我已经看过,这里衣食住行都考虑得很充当!好,你给本督三日时间,本督再认真比对!若没有什么纰漏,本督便会用印,不会耽误你跟工匠回京!”

“如此甚好!下官便回住处了,若有什么事,差人叫我即可!”刘柊禹没有搭理李济光,对徐世英拱手离开道。

“真不明白陛下怎么会重用这个愣头青!此人仗着陛下的恩宠,在这里谁都不放在眼里,还好马上就回去了!”四夷馆少卿李济光看着刘柊禹离开,便愤愤不平地咬舌头道。

啪!

突然间,一个清脆的耳光骤然响起。

众人纷纷寻声望过来,脸上不由得感到一阵愕然,却是惊讶地望向行凶者徐世英。

“你打我?”李济光捂着生疼的脸蛋,显得一副难以置信的模样道。

徐世英面对众人惊讶的目光,当即便沉着脸道:“自今日起,凡胆敢妄议陛下者,本督定杀无赦!”

且不说他从不怀疑陛下的用人眼光,像王越、刘忠和汪直哪个不是政绩卓越之人,甚至自己都是因陛下恩宠而重用的,啥时陛下用人需要眼前这个小小的四夷馆少卿来质疑了?

“遵命!”在场的官员和将领都被徐世英震住了,当即纷纷恭敬地表态道。

李济光被打懵了,只是对方确确实实掌握着自己的生杀大权,便连连称是。

徐世英知道李济光其实是清流一派,虽然这帮清流嘴里一直说忠君爱国,但心里恐怕是痛恨屠杀他们清流的弘治。

在他们的观念中,恐怕陛下要重用徐溥、马文升和王恕,还有那位太监怀恩才是真正的圣明君主。

徐世英知道现在不宜小题大做,现在申明忠君的立场后,便淡淡地说道:“三位千户留下,其他人退下吧!”

“是!”李济光虽然心有不愤,却是跟随大家纷纷拱手退下道。

“世子,听到是您过来,我跟陈山都不敢相信呢!”留下来的两位千户望向徐世英,显得喜不自禁地道。

徐世英看着留下来的三位千户,隐隐间觉得这其实都是朱佑樘的刻意安排。

眼前这三位千户都是自己祖上的旧部,世世代代一直亲近他们的定国公府,哪怕至今都有所联系。

现在朝廷将这三位千户安排担任东海卫千户,虽然不可能百分之一百效忠自己,但无疑有利于自己掌握这支驻军。

徐世英知道有些事情还得明确下来,便板着脸认真地告诫道:“今后我希望你们三个都记住一点!”

“请世子明示!”三位千户交换一个眼色,当即便是恭敬地道。

徐世英望着三个人的脸,显得一本正经地道:“你们不是定国公府的旧部,而是我大明的东海卫千户,是要替大明扞卫东海的大明将领,明白了吗?”

“是!世子!”三位千户心头一震,当即便响应道。

徐世英的眉头微微蹙起,便进行纠正道:“以后别再叫我世子,我现在是东海总督,是镇守东海的第一长官!”

“是,总督大人!”三位千户感受眼前的世子确实不一样了,当即便改变称呼道。

徐世英知道不可能一下子抹掉定国公世子的痕迹,但这是他必须要做的事情。

不仅仅是为了不被朝臣抓自己的小辫子,而且不能因为某一日他离开,结果这帮人不再服从于大明朝廷,忘记自己是大明将领的事实。

徐世英在纠正这帮人的称呼后,便进入东海总督角色并询问道:“刘柊禹和李济光究竟是什么矛盾?”

“此事说来话长,起初是因为李济光想插手新鲜肉食供应,结果被刘柊禹拒绝了,而李济光自那时起便处处刁难刘柊禹!最近则是南山部的酋长之子送来一批油料,但南山部是朝鲜的叛民,从不肯向朝鲜纳税,李济光以此为由将人抓了,还通知济州牧派人过来将人带走!”陈山是年龄最长的,便将事情的经过说出来道。

旁边的千户亦是发表自己的看法道:“其实这事还是刘柊禹做的对!像早前的新鲜肉食,南山部这边给的价格实惠且肉质新鲜,因何还要从济州牧那边买高价肉呢?”

“这油料也是一个样!济州牧压根不许普通百姓往我们这里送,他却是想要垄断卖高价,只是刘柊禹一直只要他们一小部分,而大部分还是从南山部落那边购进来!此次南山部的人直接送到联合城,结果被李济光领着人抓了起来!”陈山进行补充道。

徐世英理清了事情的经过,便一本正经地询问道:“南山部的酋长之子现在在哪里?”

“济州牧的人今天一大早便过来,现在应该将人押出城了!”陈山先是微微一愣,而后如实地汇报道。

本章完

喜欢独治大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独治大明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