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独治大明 > 第二百二十章 帝有袖质,国大担当

独治大明 第二百二十章 帝有袖质,国大担当

作者:余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6 21:46:36 来源:9书院

安南的问题不仅仅是西南的安定问题,亦是大明棉布进入中南半岛所需要扫清的阻碍,所以现在是该着手征讨安南。

礼部尚书徐琼等人虽然对安南这些年的所作所为感到愤慨,但听到朱佑樘要对安南用兵的时候,心里还是不由得咯噔一声。

若打了胜仗则多了一块要管理的蛮荒之地,若打了败仗则很可能招来无尽的麻烦,无论哪个结果都是出力不讨好的麻烦事。

正是如此,虽然他们早已经效忠于眼前高高在上的帝王,但心里其实还是不希望征讨安南而惹来麻烦。

“陛下,今大明当以稳字为重,不宜劳财伤民兴战事,还请收回成命!”刘健的眉头不由得蹙起,当即站出来劝阻道。

户部右侍郎吴裕看着刘健竟然要阻止,当即便蹙起了眉头。

礼部尚书徐琼等官员即便知道眼前的帝王不太可能被劝阻,但看到刘健站了出来,还是免不得生起一丝希望。

朱佑樘知道有些事情可以由他们慢慢商量,但有些事情却需要自己拿定主意,当即进行表态地道:“朕不是跟你商量!且不说安南好战,令中南半岛占城等藩国生灵涂炭。今我大明西南边民被屠,采珠船遭黎朝官兵洗劫,而大明之宝——南珠王落于安南皇室之手。大明可以厚恩于四海,但敢犯我强明者……虽远必诛!”

说到最后,这四个字咬得很重。

茶女娇躯微震,那双美目带着几分痴情地扭头望向朱佑樘。

“犯我强明者,虽远必诛?”

吏部尚书李裕等人听到朱佑樘如此强硬表态,刚刚那种对未知的担忧突然间消失,却是有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

或许,这才是最合适的帝王。

面对国家大事出现分歧的时候,朱佑樘能以强硬的姿态站出来统领大家,然后一起朝着某个方向前行。

终究而言,一个帝王终究需要领袖,而朱佑樘简直就是天生的一位领袖。

“安南以下犯上,当诛!”

“我大明百姓岂可无辜枉死,定要安南血债血偿!”

“泱泱中华威震四海,黎贼夺我朝重宝焉有不征讨之理!”

……

刑部尚书杜铭等官员在打消心中的那份担忧后,当即打算跟随朱佑樘的脚步,便纷纷进行表态地道。

“媚臣满朝,亡国之兆!”

礼部左侍郎刘健看到杜铭等官员纷纷表态支持,而自己所主张的和平却是孤立无援,心里不由得暗暗地骂道。

只是面对这一位强硬表态的皇帝,即便他算得上是帝师的身份,但早已经无法跟朱佑樘分庭抗礼。

朱佑樘看到在场的官员几乎都附和自己开战的决定,便一锤定音地道:“大明征讨安南已定,此事无须再议,诸位爱卿议一议该如何用将用兵和备战吧。”

虽然自己这位皇帝可以敲定对安南开战,但具体该如何去执行,其实还需要拿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案。

特别安南并不算小国家,黎朝一直坐拥十万常规军队。现在大明想征讨安南,自然是要慎重对待,更要提前制定好军事战略。

“陛下,大军出征以主帅为首重!臣以为此次可效仿太宗,遣英国公领军出征!今英国公张懋早年在西苑检阅骑射,三发连中,足见其骑射本领,已有定兴王之遗风,故臣以为此次可由英国公张懋戴罪出征!”兵部左侍郎吕雯依照以往的惯例,当即便推荐京城仅剩的英国公张懋道。

跟疯掉的定国公和废掉的成国公不同,而今英国公张懋是闲住在家,反倒是京城三大国公最好的一个。

大明一直都有重用武勋的传统,特别是在重大的军事行动中,朝廷通常都是任命国公来担任统帅。

英国公张辅四次出征安南都取得圆满的战果,却是给英国公一脉加上了一份神秘的色彩,甚至还透出几分玄学的味道。

纵观现在大明的武勋成员,无疑是英国公张懋最为符合统领大军征讨安南的武勋人选。

“臣反对!”户部右侍郎吴裕彰显年轻官员的干劲,显得旗帜鲜明地反对道:“英国公张懋虽地位尊贵,亦是定兴王之后,但从未出京领军作战,如何能统领数十万大军?岂能胜任此等要职?”

咦?

吏部尚书李裕等官员纷纷扭头望向吴裕,发现还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这般得罪人的话都敢说出来。

“英国公家风严苛,从小便熟读兵法,又擅骑射,在中军都督府多年,如何不能效定兴王之勇?”兵部左侍郎吕雯心里暗怒,当即便大声地反驳道。

户部右侍郎吴裕深知武勋早已经不堪大用,仍是坚定地反对道:“刘侍郎,英国公张懋究竟有没有定兴王之勇,这只是你个人的无端揣测!今大明要对安南用兵,若由从未领兵作战之人出征,臣第一个反对,相信陛下亦不会同意!”

只是他最后一句话说出来的时候,大家都不约而同地扭头望向朱佑樘,同时意识到吴裕很可能已经说对了。

朱佑樘登基之后,这位新君一改成化帝通过武勋掌控十二京营的做法,而是选择将整个武勋集团通通踢出京营。

现在包括英国公张懋在内的武勋都没有兵权,武勋的地位可以说是降临冰点,而这一切都是朱佑樘做成的。

虽然朱佑樘超常规地重用定国公世子徐世英担任东海总督,但徐世英之所以得到青睐,主要还是徐世英在种棉花和建织布厂上已经绑定了贸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独治大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独治大明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正是如此,现在要将大军交给一个从没有领军经验的英国公张懋,且张懋还是戴罪之身的武勋,想必眼前这位不太可能会同意了。

朱佑樘的嘴角噙着一丝不屑,当即便淡淡地询问道:“除了英国公,难道就没有其他人选了吗?”

由于是居高临下,所以能够将大家的表情看在眼里,而自己的目光淡淡地瞥了一眼自己的吏部尚书。

“陛下,两广总督王越可担此重任!王越不论是在军中的声望,还是其领军才能,都是目前最佳的人选!”吏部尚书李裕知道朱佑樘在人事上倚重吏部,当即不辜负信任地站出来举荐道。

在听到这个人选后,刑部尚书杜铭等官员知道已经没有什么悬念了。

若抛开王越结交宦官的成见不提,王越的军事才能早已经得到证明,确确实实是此次主帅的最佳人选。

“王越当年作诗怨望朝廷薄恩,今朝廷若许其军权,恐生吕布之忧,还请陛下三思!”兵部右侍郎张海咬了咬牙,当即旗帜鲜明地站出来反对道。

张海出身于德州士族,于成化二年考得进士,初授户部给事中,官至太仆寺卿,因弹劾王越、汪直和万贵妃而受杖贬为云南鹤庆知府。

成化帝过世后,徐溥将张海从云南直接提拔回京,而最近成功运作到兵部右侍郎的位置上。只是王越一旦受到如此重用,对他的处境无疑是不利。

正是如此,他跟王越注定是处于敌对阵营,故而想要阻止王越担任征南军的主帅。

“张侍郎,诗词本就是游戏之作,作诗怨望不过是有人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今王越有统军之才,人又身处于两广之地,如何还要舍近求远,还要进行百般猜忌呢?”户部右侍郎吴裕视王越为偶像,当即便站出来反驳地道。

“吴侍郎,大明人才济济又何须非王越不可?”张海却是故意贬低王越,当即显得十分不屑地反问道。

吴裕发现这个简直就是在这里故意找茬,只是还不等他争辩,旁边的刑部尚书杜铭已经表态道:“张侍郎,朝廷已经为王越平反,你这是在质疑朝廷的审判吗?而今王越屡建奇功,你竟然还要陛下对王越如此猜忌,你又安何居心?”

“下官……知错!”张海意识到自己犯了逻辑的错误,这般泼脏水却是会得罪刑部,便选择认错地道。

户部尚书李裕等人早已经看穿这位兵部右侍郎那点心思,却是不由得轻轻地摇了摇头。

这个人还是秉承着以前的那一套,却是以为只要疯狂泼脏水,那么皇帝便不敢用。只是这个人似乎已经忘记,是谁力排众议复起了王越,又是谁给予了王越最大的支持。

王越能够从西斩到东,又从北斩到南,其实离不开朱佑樘对他的那份信任,亏这位兵部右侍郎还以为能上眼药。

朱佑樘并不喜欢这位没有半点军功便位居兵部右侍郎的张海,只是这个朝堂终究不能太过和谐,便淡淡地回应吏部尚书李裕道:“吏部所荐之人甚合朕意,那么便由王越挂帅出征吧!”

“陛下圣明!”吏部尚书李裕带领自己的两位副手,当即恭恭敬敬地道。

“陛下,老臣想再举荐一人!”万安通常都选择沉默,而今突然开口道。

朱佑樘已经坐回到茶案前,便端起刚刚泡好的热茶淡淡地道:“万阁老,不知你要推荐何人呢?”

“若朝廷让王越挂帅,老臣以为可效仿当年宣府和大同那般,由南京镇守太监汪直担任监军,不知陛下以为如何呢?”万安知道搭档的重要性,当即便举荐汪直道。

这……

张海不由得咽了咽吐沫,对汪直感到更加的害怕。

毕竟汪直一度是掌管西厂的厂督,若汪直卷土重用,焉有自己的好果子吃?只是面对堂堂首辅所举荐的人选,他却完全没有勇气进行反对。

虽然现在内阁的地位下降,但万安终究是现任的内阁首辅,不仅门生故吏遍布朝堂,而且还深得皇上的恩宠。

正是如此,这是自己招惹不起的大人物,压根不敢跳出来阻止。

朱佑樘吹了吹热茶,而后品了一小口,却是将问题抛给在场的重臣道:“诸位爱卿,由汪直监军,王越兼任总兵官,如此安排可有异议?”

若说王越的安排是自己早已经决定的人选,现在再加上汪直充当监军,这个安排无疑正合自己心意。

虽然后世都在刻意贬低汪直的人品和才能,但汪直在军事方面并不弱,甚至可以说是王越的最强辅助。

“臣等无异议,陛下圣明!”吏部尚书李裕等官员知道这是一个最强的军事组合,当即便表示支持道。

朱佑樘喝了一口茶水,便一锤定音地道:“既然大家都赞同,那么便这么安排吧,由内阁拟旨任命两人!”

“臣等遵旨!”万安和刘吉一直负责草拟圣旨,当即便表态地道。

朱佑樘将茶杯轻轻放下,对美艳不可方物的茶女做了一个暂停的手势。

茶女知道自己今日的工作恐怕到此为止,只是为了能够一直伺候在这个男人左右,显得规规矩矩地伏身跪礼,只侍某日这位帝王能够临幸自己。

朱佑樘重新来到阁楼的护栏前,目光直接落在户部尚书李嗣身上道:“日前王越陆续上奏,粤西四府常平仓均有差额,主要是由历任知府不法所致!今其奏请增发粤盐引,粤盐行盐区域向北至长沙诸府,令粤盐商中盐于新设西南仓!户部,此法可解军粮之困乎?”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独治大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独治大明更新速度全网最快。“陛下,户部已经集议,王越此法甚为精妙,行之定能夯实西南仓以支大军所需!”户部尚书李嗣出列,代表整个户部表态道。

现在新朝六部的地位明显提高,但六部衙门的权责更加分明,故而对他们的专业性明显要求更高。

“户部尽快拿出一套具备的执行方案,在雷州建西南仓以开中法纳粮,夯实西南仓以备军需!”朱佑樘知道王越的方案可行后,当即便一锤定音地道。

原本淮盐的销售区域的划分并不科学,特别毗邻广东的湖广诸府食粤盐更加方便,而今既然能解决西南的军粮问题,自然还是要执行最优的方案。

至于王越在此次重划食盐区中是否存在一些私心,这其实是一件不需要太过在意的事情,只要一切朝着发展的方向前进即可。

“臣等领旨!”户部尚书李嗣带领两位侍郎恭恭敬敬地表态道。

朱佑樘的一只手放在护栏上,目光落向右侧的礼部尚书徐琼道:“徐卿!”

“臣在!”礼部尚书徐铭当即跪下回应道。

朱佑樘的眼睛闪过一抹杀意,便淡淡地开口道:“礼部草拟一份檄文,除了列罪对黎朝进行征讨外,勒令黎朝将所占的国土全部归还各外藩国!”

这终究是一个礼法时代,而今想要征讨安南,那亦需要将征讨的理由讲得明明白白,甚至还要讲明他们的战略目标。

此次的军事目标并不是要开疆拓土,仅仅只是重创安南,同时重塑中南半岛新局势,打造属于大明的藩国体系。

当然,想要达成这个政治目标,却是需要在军事上狠狠地重创安南的十万大军。

“臣等领旨!”礼部尚书徐琼知道是他们礼部拿出文字功底的时候了,当即带领两位侍郎恭恭敬敬地道。

朱佑樘深吸了一口气,居高临下地望着在场的重臣道:“朕知道你们中还有一些人并不愿开战,只是此战并非是朕好战,而是大明既然是天朝上国,便要有大国的担当!欺我民者,讨之;夺我藩主者,伐之;黎朝所犯俱全,焉有不战之理?黎朝亦非洪水猛兽,实为西南一边陲之地!太宗能征之,朕相信咱们君臣同力,必能为天下人除此大害,大明藩主圣光当普照整个中南半岛!”

此次讨伐黎朝不是目的,整个的企图是通过强硬的军事手段宣扬大明国威,进而跟中南半岛上的势力重新缔结藩服关系。

“陛下圣明!”面对朱佑樘再次表明开战的缘由,吏部尚书李裕等官员亦是识趣地进行响应道。

朱佑樘看到事情已经安排完毕,便朝着位于北边的楼梯走过去道:“六部侍郎退下吧!”

虽然六部侍郎能够参加最高会议,但涉及到国家最顶级的机密,那么朱佑樘通常都会将六部侍郎打发离开,只有尚书和阁臣能够在这里继续商议。

现在的大明朝廷,六部侍郎的含金量其实有所下降,特别侍郎想要晋升为尚书需要到地方担任总督过渡。

不过他们亦没有什么不甘心,毕竟一些六部侍郎是超迁上来的,加上他们能够参加最高会议已经是天大的恩赐。

“臣等告退,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户部右侍郎吴裕等人知道已经是自己不能再参与商讨的内容,便恭恭敬敬地告退道。

朱佑樘沿楼梯走下来的时候,淡淡地吩咐道:“将地图挂起来!”

“遵命!”一直守候在楼梯口的韩牛急忙取出早前绘制的地图,而后便将地图悬挂在中央那面墙上。

由于兵部尚书缺员,故而现在是两位阁老和五位尚书在场,算是大明王朝最核心的七人组。

“陛下,这是安南的地图吗?这绘制得亦太精细了吧?”户部尚书李嗣来到墙前端详刚刚挂起来的地图,显得满脸难以置信地震惊道。

(本章完)

喜欢独治大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独治大明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