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独治大明 > 第二百六十七章 凶案落锤,暗处谋毕

独治大明 第二百六十七章 凶案落锤,暗处谋毕

作者:余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6 21:46:36 来源:9书院

朝堂暗流涌动,京城则呈现一片欢声笑语。

会试的榜单正式张贴出来,高中的六百零三人对外公示。

虽然有很多考生失意,但六百零三个名额足够让整个京城疯狂起来,特别一些有钱家的子弟则是宴席不断。

一个进士功名,包含太多的东西。

即便是普通出身的进士,将来在地方上注定会成为官绅领袖,而有背景和财力的子弟则有很大的机会问鼎权力宝座。

在没有皇帝强力干预的情况下,文官集团的权力传承从来都不是由皇帝所决定的,通常有着一条看不见的关系网在主导这一切。

像后来鼎鼎有名严嵩的老师是杨廷和,而张居正的老师是徐阶,张四维的老师同样还是徐阶,致使万历在舍弃张居正又只能选择张四维,却是不存在真正的“草根逆袭”。

正是如此,不管有没有背景的新科贡士,他们现在像做了一场美梦般,地位骤然提高了无数倍,更是陷入一种疯狂之中。

只是欢乐终究是短暂的,虽然他们已经成为新科贡士,但半个月后还有一场同样关乎命运的殿试。

在吸取举子张元投靠西夏的教训后,明朝殿试同样不设淘汰制,不论考得好还是考得差都能拿到进士的功名。

只是进士功名分为一甲、二甲和三甲同进士,且不说关系到彼此的资历和座位次序,而且亦会影响到“工作分配”。

正是如此,很多新科贡士并没有被高中的喜悦彻底冲昏头脑,亦是纷纷投入于殿试的备考中,期望在殿试中取得好成绩。

树欲静,风不止。

跟任何时代一般,总会有一些好事之人煞费其事地传播消息,而很多消息显得真假难辨,到最后你偏偏又不得不信。

“恩科武举考钓鱼,此次殿试会不会要我们垂钓?”

“一语惊醒梦中人,前天我看到刘阁老的远房侄子买渔具!”

“那货肯定是提前得到内幕消息,我这就去买渔具冰钓练手!”

“有备无恙,武举的考生都考了,我们文举殿试怕亦得考钓鱼这一项!”

……

随着殿试考钓鱼的消息传开,越来越多的其他小道消息传来,致使很多考生再也坐不住了,便纷纷决定要练习垂钓。

上有所好,下必附焉。

这句话一点都不假,弘治喜欢钓鱼的事情早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不仅万安偷偷在家里练钓鱼,很多官员都以此为时尚,甚至很多地方官员都成为了垂钓的爱好者。

随着消息不断发酵,虽然现在河面已经结冰,但郊外和北海子纷纷出现了不少“冰钓爱好者”。

徐鸿等新科贡士原本是打算专心备考,但看到这一股突然刮起来的垂钓风潮,亦是纷纷跑向渔具店。

只是他们的条件终究有限,并不能前往北海子或郊外的江河实践,却是只能在庭院进行假想练习。

海宽和陈寿都懂得如何钓鱼,特别海宽的村子坐落在“传说仙女下凡沐浴”的白石溪边上,便做起了其他四人的“老师”。

就在新科贡士投入殿试备考,同时跟随风潮练习钓鱼的时候,一直受到京城关注的会昌侯案终于有了裁决。

城西,会昌侯府。

孙铭被关了一个月后,终于被顺天府衙释放出来。

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孙铭虽然得到优待,但呆在那种监狱那种糟糕的环境中,整个人明显变得削瘦,脸上还有着明显蚊虫叮咬的痕迹。

孙铭从马车下来,看着会昌侯府气派的广亮式大门,顿时有种仿如隔绝的感觉。

“侯爷,请跨火盆!”

孙铭看着仆人拿过来的火盆,却是知晓最糟糕的时刻已经熬过去,接下来迎接自己将是财源滚滚,便自信地迈了过去。

“恭迎老爷回府!”一妻三妾已经等待多时,当即便是盈盈地施礼道。

孙铭的目光在最年轻的妾室身上一扫,心里不由得一痒。

按说,孙铭此次逢凶化吉并不光彩,毕竟孙铭手里确实是染了十七条的命,但会昌侯府却是决定摆宴席庆祝,更是请来京城最有名的戏班子助兴。

刘瑾持旨而来,对会昌侯孙铭等人大声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经查会昌指使胞弟孙铎于弘治元年大年三十屠杀钱府十七口,证据确凿,罪大恶极,按律当斩。然英宗皇帝授郯国公丹书铁券,恩荫爷孙三代免一死……今死罪已免,世券收回,削爵为民,钦此!”

会昌侯府的丹书铁券其实存在一个漏洞。虽然英宗皇帝同意更改,但这终究仅仅只是口头同意,并没有更改丹书铁券的文本,而宫廷的记载亦是可以不认账。

弘治经过一番慎重的考虑后,还是选择认了这一笔账。

一则是尊重丹书铁券的特权地位。毕竟丹书铁券的出发点是奖励有功之臣及后代,一旦丹书铁券有所失信,这不利于底下的人替王朝卖命。

二则是皇帝的诚信问题,虽然可以否认宫廷记载的存在,甚至可以偷偷毁掉宫廷记载,但这种做法不够帝王。

最后才是考虑到关乎孝的声名,虽然英宗皇帝的口头承诺可以不给予理会,但现在借着此事确定孝的地位,那么自己的政令亦能一直持续影响下去。

正是如此,朱佑樘免除会昌侯孙铭灭杀钱府全家十七口的死罪,承认会昌侯府所持丹书铁券的效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独治大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独治大明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罪臣领旨,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会昌侯孙铭看到旨意正式降临,嘴角不由微微上扬一个弧度接旨道。

虽然自己被皇帝关了一个月,吃了整整一个月的苦头,但现在事情终究如自己所料般发展。

作为外戚本就没有什么前程,至于会昌侯爵位终究是世袭,虽然自己因此事彻底倒下,但会昌侯府必定能变得越来越好。

现在自己扛下了所有的事情,不说接下来可以享受京债更大的蛋糕,而且亦能够得到相应的经济补偿。

有了钱后,自己便可以天天花天酒地,亦能将早已经看上的花魁带回家,这种日子却是神仙不换。

刘瑾将圣旨交给孙铭手里,注意到这里竟然正在举办酒席,便淡淡伸手索要:“孙铭,你将丹书铁券交出来吧!”

“刘公公,能不归还吗?”孙铭一直将丹书铁券视为宝贝,显得有点不舍地询问。

刘瑾的眉头微微蹙起,当即表明态度:“刚刚圣旨已经很清楚,丹书铁券要收回。何况这份丹书铁券已经失效了,为免日后争端,自然要将丹书铁券还回来!”

“本侯想留着做个……好,我还!”孙铭原本还想做最后的挣扎,但看到刘瑾严厉的目光,最终便改变态度道。

“告辞了!”刘瑾将丹书铁券带走,似乎一刻都不想在这里多呆。

孙铭知道自己是要退居幕后,而今这位太监对自己的观感并不重要,亦是冷冷地道:“刘公公。慢走不送!”

刘瑾的前脚刚走,这个事情当即在北京城传开了。

在会昌侯两难的案子上,当今圣上选择承认会昌侯府所持的丹书铁券的效力,从而免除会昌侯徐铭一死。

“终于结案了,只是这个结果真令人失望!”

“人家拿出英宗皇帝的丹书铁券,总不能不当回事吧?”

“要我说,朝廷就不该承认丹书铁券的效力,直接斩了便是!”

“我不跟你吵这个,有脑子的人都晓得这是一个两难的案子!”

……

经过会试的考题后,所有举子都不再热衷于会昌侯案子的争论,很多举子很理性地结束话题,甚至他们本就提倡尊重丹书铁券的特权。

无论是释放会昌侯,还是要治罪会昌侯,他们都知道这两个选择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现在皇帝选择免除会昌侯杜铭的罪行,这个做法只不过是承认了会昌侯府的丹书铁券,一切做法其实亦是合理。

丹书铁券终究是英宗皇帝派发,且英宗皇帝确实同意免他们祖孙三代一死,现在的皇帝不过是履行英宗皇帝的诺言。

事情真要责怪,那亦不该责怪当今圣上,而是该责怪英宗皇帝对郯国公孙继宗太好了。孙继宗不仅立下那一丁点功劳,竟然给会昌侯府授出丹书铁券。

现在一昧指责皇帝包庇会昌侯,只能说是罔顾事实为黑而黑。

谁都清楚,一旦当今圣上执意斩杀会昌侯,那么又是当今圣上不敬英宗皇帝,更是失信于皇帝所授的丹书铁券。

正是如此,消息传到举人和新科贡士耳中的时候,并没有出现进一步扩散开来,而是在这里消化于无形。

“灭门惨案罪不容恕,当斩无赦!”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孙铭之罪不可削爵了事!”

“如此包庇恶徒的行径,人神共愤,不斩会昌侯不足告慰十七条人命!”

……

虽然京城的舆论风波不及预期,但躲在幕后的马文升等人再度出手,借助四大书院的普通生员制造京城的舆论风波。

一时间,一种不满的情绪在京城迅速弥漫开来,一些人终究还是想要朝廷要背负过错,由皇帝承担包庇会昌侯的“恶果”。

京城的天空阴沉沉的,权力的斗争显得无休无止。

大时雍坊,一座神秘的宅子中。

马文升仍旧坐在首座之上,此次又多了一位老者。

新增的老者并不是别人,正是谏议学院的山长吴远征,一个白白净净的小老头,显得颇有威严的模样。

由于头发已经秃了,固而常年戴着一顶帽子,狭长的眼睛透着一抹阴恨。

吴远征端起茶盏,亦是主动参与话题:“其实他如果聪明的话,应该选择斩杀会昌侯,而不是承受丹书铁券的效力!”

“两相其害取其轻,这个道理都不懂,看来咱们是高估咱们的皇帝了!”最年轻的老者手持一把纸扇,透着几分轻视道。

马文升将他们的反应看在眼里,只是并没有吭声。

他原本亦小瞧那位年轻的皇帝,结果得知朱佑樘将案子放到会试的试题上,自作聪明地想要制造会试舞弊案,结果锦衣卫百户马恕直接被拿下了。

现在的京城舆论确实不利于那位帝王,但经过这么多次的暗自交锋后,心里涌起了一种隐隐的不安。

“马大人,你可是有心事?”吴远征突然注意到紧锁眉头的马文升,当即便认真地询问道。

马文升知道吴长征是一个自视甚高的人,至今还觉得自己是怀才不遇,便淡淡地点头透露一则消息:“刚刚得到的消息,马恕已经被抓到都察院提审了!”

“都察院抓锦衣卫,这是唱哪一出?”吴远征当即一愣,显得有些混乱地询问道。

另外三位老者亦是颇为意外地望向马文升,一直都是锦衣卫抓官员,但现在竟然出现都察院抓锦衣卫的情况。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独治大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独治大明更新速度全网最快。马文升轻叹一声,便是认真地回答道:“这是陛下的命令!从现在所得到的情报来看,恐怕醉翁之意不在酒!”

“你的意思是皇帝想要除掉朱骥?”吴远征发现事情比自己所想要严重,当即便试探性地询问道。

另外三位老者知道朱骥至关重要,不由得担忧地望向马文升。

马文升发现这些人的眼界还是过于狭窄,便是轻轻地摇了摇头:“若是仅仅对付朱骥,紫禁城那位就不需要等到现在,此次恐怕是计划一网打尽!”

早前他已经猜到朱佑樘一直盯着锦衣卫,之所以没有撤换朱骥,恐怕是想要通过朱骥干一票大的。

只是“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就在自己不经意露出破绽的时候,朱佑樘竟然在这个时候动手了。

“马大人,你是不是危言耸听了?若真要对锦衣卫大清洗,那一位恐怕早就动了,为何等到现在才动手?”年纪最长的老者并不认可这个判断,便进行反驳。

马文升苦涩一笑,当即指出其中的关键之处:“此事只是一个推断!为何要等到现在,我猜是因为王越回来了,而且他觉得王相做好了接手的准备!”

“王越跟皇帝都没有交集,你是不是太高估王越了?”吴远征压根不将刚刚归来的王越放在眼里,当即便是怀疑道。

马文升亦是不明白朱佑樘为何如此眼光毒辣地重用王越,却是不愿意继续争辩地道:“此事亦是一种猜测!只是现在马恕落到王越手里,现在不论是解救马恕,还是要除掉马恕,此事需要现在拿出章程!”

“即便如此,马恕便交给我解决吧!”一直很少吭声红鼻子老头突然间表态,眼睛闪过一抹凶狠。

吴长征等人默默交换一个眼色,却是知晓这个“解决”代表着什么。

马文升知道这个红鼻子老头的能耐,却是突然开口:“若是可以的话,你让你的人一并除掉王越吧!”

一般提及除掉通常是让对方倒台,但马文升在说话的时候,却是做了一个抹脖子的动作。

京城仿佛被一层迷雾所笼罩,谁都无法预测下一刻会发生什么变故。

虽然举人群体不参与话题,但现在的舆论被士大夫所掌握,有关朝廷包庇会昌侯的舆论越演越烈。

咚咚咚……

当天下午,就在会昌侯府一片欢声笑语、孙铭喝得酩酊大醉的时候,顺天府的鼓声突然响起,一个女子拿着鼓槌用力击打鸣冤鼓。

本章完

喜欢独治大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独治大明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