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独治大明 > 第二百七十八章 有宴荣恩,武将乱文?

独治大明 第二百七十八章 有宴荣恩,武将乱文?

作者:余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6 21:46:36 来源:9书院

今日的风光属于状元郎刘存业、榜眼钱福和探花靳贵三人,三人沿着御道中走出紫禁城,又在无数百姓的欢呼声中骑马行走在西长安街道上。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旷荡恩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

这种风光的背后自然不是他们三人多么优秀,亦不是他们三人给这个王朝带来了什么功绩,而是帝王需要通过优待他们三位士子来换取天下读书人的向往之心。

只是到了后世,在各地仍旧迷信各省状元的时候,政府果断出手遏制这一种不良现象。毕竟给国家带来贡献的是科学家,而不是这些只能在考试上交出高分答案的学霸。

其实随着华夏的发展,读书早已经不再是世家士族的专利,而今王朝的供需关系易位,官位早已经是僧多粥少的状况。

即便王朝不如此厚待状元,即便王朝对读书人减少优待,天下读书人又能有几个人愿意做碌碌无为的隐士高人呢?

都说朝廷官员的俸禄低,但哪怕这种低俸禄,无数的读书人同样争得头破血流,一生都醉心于功名。

当然,现在终究还是文人主控的朝廷,这种厚侍状元和读书人的传统做法将一直延续下去。

有关优侍新科进士的游戏还在继续,除了一甲三进士的御马夸街外,其实最隆重的还是接下来由皇帝牵头举办的荣恩宴。

宋太祖规定:在殿试后由皇帝宣布登科进士的名次,并赐宴庆贺。因赐宴都是在琼林苑举行,故称作“琼林宴”。

只是到了元明时期,官方的叫法已经改为荣恩宴。

自宣德八年起,朝廷规定:赐宴于行在礼部,以后进士恩荣宴均设在礼部举行,并命大臣一员待宴。

时间悄然来到下午时分,位于东江米巷的礼部衙门热闹非常。

“状元郎来了!”

“呵呵……恭喜斩兄摘得探花!”

“钱兄,你诗比李太白,文能治国安邦,吾辈楷模也!”

……

六百零一名新科进士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在看到一甲三进士出现的时候,亦是纷纷上前进行祝贺。

面对周围人的恭维,状元刘存业显得有些“社恐”,榜眼钱福则是呈现“社牛”,至于探花郎靳贵则是始终保持一脸谦和。

靳贵出身于江南望族,其父为温州府经历,曾师从杨一清。虽然只有二十五岁,但整个人已经显得很是稳重,面对周围的人祝贺显得彬彬有礼。

一甲三进士,却是恰好反映出了三类读书人的性情。

“刘阁老和李尚书过来了!”

先前闹哄哄的宴厅,突然间安静下来,却是纷纷扭头望向到场的大人物们。

除了六百零一名新科进士外,出席这场宴会的人员还有一众读卷官,如此多的重臣出现可以说是排面十足。

按着礼制,状元刘存业独坐一席,榜眼钱福和探花靳贵同坐一席,其他的进士则是按着排名四人同坐一席,座位的顺序有着极为严格的等级制度。

徐鸿等广东新科进士亦是已经来到这里,原本高魁想要挨着徐鸿而坐,但遭到二甲第二名进士的眼神杀。

在这个时代,座位的次序关系着地位,关乎他们的等级高低。现在榜单已经张贴出来,按官场的潜规则,哪怕同为三甲进士亦已经有了高下之分。

高魁遭到那位进士的死亡凝神后,一度怀疑自己昨晚睡的女人是不是他的老婆,便灰溜溜地返回了自己的位置上。

“哪一位是吏部尚书李裕呢?”

“哪一位是户部尚书李嗣呢?”

“什么?你还找刑部尚书杜铭?早辞官了!”

……

在场的六百零一名进士看到出席的重臣,亦是纷纷进行交头接耳,却是认真地辨认着这朝中的各位重臣,其中最受关注的是吏部尚书李裕和都察院左都御史王越。

至于有人提及的刑部尚书杜铭,虽然宋澄查清杜铭是被会昌侯孙铭构陷,但杜铭儿子图谋钱宅同样是真事,杜铭因教子无方而辞官归田。

不过这并不影响众进士在辨识各位朝廷大佬,却是纷纷记下这帮大佬的样貌和官职。

现在大家都即将步入官场,不管早前有关系或没有关系的新科进士,现在都想想方设法在朝堂中找到一个靠山,从而为自己的仕途保驾护航。

历史早已经证明,站队比努力更加重要。

最典型当数刘大夏,原本刘大夏跟大学士杨溥就已经沾亲带故,由于抱紧了自己老师彭时的粗大腿,从而官路亨通。

哪怕现在的当朝首辅万安和次辅刘吉,其实亦是有幸得到他们老师高谷早些年的保驾护航。

只有真正身处在官场中才会明白,几乎所有官员的提拔都不会是无缘无故的爱,而是各方势力所重点栽培的成员。

成化朝的文官集团之所以那般强烈地反对宪宗的传奉官制度,正是宪宗夺回原本属于文官集团的人事任命权,致使他们后续很难将自己的人提拔到重要的岗位上。

在场的六百零一名新科进士在通过会试的时候,便已经慢慢得到官场的游戏规则,自然是不想错过此次抱大腿的机会。

他们先将各位大臣认清楚,等会争取机会给对方留下好印象,而后再寻机狠狠地抱住自己心仪的粗大腿。

值得一提的是,首辅万安在元旦被弹劾后,却是不再热衷于收门徒,以身体不适为由拒绝出席了这场宴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独治大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独治大明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正是这时,一个身穿麒麟服的中年男子一声不吭地走了进来,那一双独特的军靴及身上的杀气证明他是一位高级武将。

“这人是谁啊?”

“不认识!未曾见过!”

“好大的派头,咱们大明的武将何时敢这般乖张了?”

……

看到突然出现在这里的高级武将,席中的新科进士不由得议论纷纷起来,眼神透着浓浓的困惑之色。

且不说现在堂上坐着当朝次辅刘吉和吏部尚书李裕等重臣,哪怕仅仅是面对他们这帮新科进士,大明亦不该有如此嚣张的武将出现。

偏偏地,这位突然出现在这里的武将竟然没有理会坐在这里的重臣,完全是他自己当成此次宴会的真正主角。

“来人,将这张案几搬放到最中央的位置上!”中年男子显得语出惊人,指向摆放在左边的空案命令道。

闯进这里的武将年约四旬,生得浓眉大眼,眼睛显得十分的锐利,双臂显得孔武有力,透着一种不俗的气质。

两个随行的亲卫闻言,当即便上前准备将案几摆放到正中央。

啊?

在场的新科进士顿时傻眼了,显得难以置信地望向这位武将,完全想不明白这位如此嚣张的武将是谁,而他又凭什么敢在这场宴会居中而坐。

“慢着!”礼部左侍郎刘健像是气炸了一般,显得脸红脖子粗地站出来制止。

“呵呵……有好戏看了!”

“哪来的武将竟然自寻死路!”

“礼部左侍郎出手,此人是要自取其辱了!”

……

新科进士看到堂堂的礼部左侍郎站了出来,顿时像是打了鸡血般,且看这位礼部左侍郎如何收拾这个嚣张的武将。

虽然武将在刚刚开国时期一度主导朝堂,只是自土木堡之变后,哪怕京营的兵权都已经落到他们文官集团手里,武将早已经是抬不起头了。

中年男子面对刘健突然喊停,显得十分平静地反问:“何事?”

“按惯例,钦命武臣居左,内阁坐右,读卷官按图次坐,你这点规矩都不懂吗?”礼部左侍郎刘健板着脸质问。

钦命武臣?

此话一出,一些新科进士这才后知后觉起来。

按宴制,自明朝开科取士以来,每逢荣恩宴,皇帝虽然不会亲自到场,但会派一个武臣前来侍宴,以确保天威泽沐。

只是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而今武勋和武将的地位骤然下降,现在派过来的武勋或武将压根没有存在感。

正是如此,现在派过来“侍宴”的武臣真的只是“侍”。

对新科进士而言,派过来的侍宴武勋或武将是谁,其实可以用甲乙丙丁来代替,甚至都不晓得有侍宴武臣的存在。

不过此次的荣恩宴终究出现了变数,这位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侍宴武臣一改以往侍宴武臣的软弱,竟然要求居中而坐。

“次辅大人,这人如此不遵礼制居中而坐,终究是谁啊?”一个礼部官员看着这个面生的中年武将,当即找上次辅刘吉进行打听道。

刘吉将一切都看在眼里,端起酒杯无奈地道:“武靖伯赵承庆!”

赵承庆跟朱佑樘其实是同乡,其祖赵德胜随太祖朱元璋争夺天下。虽在争夺的过程中战死,但洪武二年配享太庙,追封梁国公,世袭指挥同知。

四世孙赵辅在任济宁担任左卫指挥使的时候,于土木之变率部北上,而后参与北京保卫战,因功以左参将出守怀来。

成化元年,赵辅以都督同知佩征夷将军印,与左都御史韩雍征讨大藤峡瑶民起事,因平瑶有功特封武靖伯。

成化三年,赵辅以总兵官随左都御史李秉东征,大破建州女真,进封武靖侯。

成化八年,由王越总督军务,赵辅挂平虏将军印,率军出三边搜套,然行至榆林发现鞑靼诸部已经深入太行,故而跟王越一起请求朝廷增兵。

言官纷纷弹劾赵辅畏战,给事中郭镗更是给赵辅扣了一顶养寇自重的帽子,但宪宗最终没有采纳。

不久后,宪宗将赵辅召回京城提督京营,此举又遭到言官的极力弹劾。

赵辅虽然顺利提督京营,但终究抢的是文官的兵权,不久便以身体为由辞掉职务,并决定辞去侯爵换取世袭伯爵。

成化二十二年,赵辅去世,追封容国公,谥号:恭肃。

赵承庆是赵辅的嫡子,从小便喜欢武艺,熟读兵法,一心想要像父亲赵辅那般为大明王朝建功立业。

武靖伯府固然立下了汗马,但赵辅生前不被文官集团所喜,亦没能真正融入武勋集团,故而武靖伯赵承庆被排挤到了南京任职。

现在终究不是文官集团所主导的朝廷,武靖伯赵承庆被朱佑樘从南京召了回来,而第一个皇差正是前来荣恩宴主宴。

赵承庆知道这个皇差必须办得漂漂亮亮,面对刘健的质疑淡淡地回应:“本伯接到的旨意是前来主持荣恩宴!既是代表陛下而来,又是主宴,岂有居左之理?”

虽然“侍宴”和“主宴”仅是差一个字,但意义却是完全不一样了。

以前“侍宴”,早期的武勋自然还能高高在上,但现在早已经沦为小透明。但现在奉旨主宴,那么就没道理像吉祥物般龟缩在角落,而是要大大方方地坐在最中央。

最起码让这帮眼高于顶的新科进士知晓,他武靖伯赵承庆得到了皇帝的恩宠,而今前来这里主宴。

赵承庆知道汪直说得对,好好揣摩皇帝的心意才是他们臣子最该做的事情,同时还要无时无刻维护皇威。

现在皇帝既然指派自己前来主宴,那么他便是这里最重要的存在,却是可以堂堂正正地居中而坐,同时向六百零一名新科进士宣告他武靖伯赵承庆的存在。

“有明以来,武臣出席恩荣宴均载为侍宴,未曾有主宴一说!”刘健没想到一个小小的伯爵竟然胆敢如此硬气,当即进行质疑。

赵承庆打量着眼前的三品官员,却是淡淡地询问:“这位大人,你是不信本伯的话,还是在质疑陛下?”

其实他知道这是一个考验,若是这点小事都办不好的话,自己别说到辽东了,明天便得乖乖滚回南京继续“养老”。

咦?

吏部尚书李裕等官员纷纷扭头望向刘健,发现刘健的反应过激,亦或者又准备跟皇帝公然唱反调了。

“即便皇帝派你前来主宴,亦当循例居左而坐!”刘健知道朱佑樘干得出这种事情,却是坚持自己的立场道。

如此多的重臣在这里,一个小小的武勋有什么资格居中而坐,简直就是天大的笑话。

喜欢独治大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独治大明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