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独治大明 > 第二十八章 狼人君主,以退为进

独治大明 第二十八章 狼人君主,以退为进

作者:余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6 21:46:36 来源:9书院

“此事无须再议!”

简简单单的六个字,朱佑樘便给这个事情定了性。

只是朱佑樘这番话落在众官员的耳里,大家的反应显得十分的微妙。

在他们的构想中,这位性情宽厚的新君是要听从他们的。新朝遇到什么样的事情,这位新君都会擅于纳谏,从而成为一位贤明的好君主。

但现在的情况并不是大家所预想的模样,这位新君显得颇具主见。

若如今就已经这么刚了,再等上几年的话,这位新君岂不是得上天?恐怕又会变成第二位成化帝?

偏偏地,朱佑樘声称这个事情是先帝的临终遗言,还真不好强硬反对,起码现在不好跟朱佑樘直接产生正面冲突。

正是如此,大家都意识到这位新君变得不一样,甚至可能会脱离他们的掌控。

刘吉和万安是正统十三年的二甲进士,当年一起以庶吉士的身份进入翰林院,而后一路从翰林院到礼部再入阁,在京城共事时间已经长达四十年之久。

两个人敏锐地察觉到朱佑樘很可能是一个十分有主见的君主,显得十分默契地对视一眼,然后便扭头望向台下广场中的徐溥。

“皇上,王越当年作诗怨望被先帝谪居安陆,今乃戴罪之身,此人不宜重用!若皇上执意要派人总理盐政,可交九卿廷推!”徐溥深知王越的性情,当即亲自站出来阻止道。

一旦由王越那个老匹夫前去整理盐政,不说自己弟子李之清难以保全,整个盐政体系的官员恐怕都要被斩尽杀绝。

正是如此,哪怕是让万安或刘吉的派系官员前去总理盐政,亦不能让王越这种不懂和光同尘的官员前往。

“徐师,你怕是有所不知!先帝说王越乃大明第一军事奇才,然越性情孤傲,故而当年以作诗怨望之罪进行惩治,好消其锐气。然王越在早前的陈情疏中说得明白,其本意并无怨望,先帝并无怪罪之意。今刑部可平反王越之罪,然诗句终有不妥,暂改免爵降职,可为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前往淮北总理盐政!”朱佑樘知道想要解决盐弊非用王越不可,当即再度搬出成化帝道。

梁芳忍不住扭头望向满脸认真的朱佑樘,若不是自己一直侍奉在成化帝榻前,自己恐怕是真要信了这番鬼话。

万安想到王越做事从来不讲人情世故,心里不免生起几分顾虑,当即递向吏部尚书李裕一个眼神。

李裕心领神会地出列,对朱佑樘行礼道:“皇上,平反王越一事关乎大明法度,请下旨廷议。任王越为都察院左副都御史事关朝廷重臣去留,请行廷推!”

尽管朱元璋将文官集团视为打工人,但大明王朝迎来一个年仅八岁皇帝的时候,文官集团终于夺得了梦寐以求的人事任命权——廷推制度。

廷推,又称会推,由三品以上京官和九卿一起推选官员填补出缺的文武大臣,候选人名额不等,由皇上最终定夺。

自明英宗开始,廷推便走上了历史舞台,成为时下大明任命大臣最重要的方式。虽然决定权仍旧在皇上手里,但他们已经牢牢地掌握了推荐权。

“那就这么办吧!”

朱佑樘通过历史网络小说的权术已经有了自己的见解,加之自己性情确实十分沉稳,故而并不打算操之过急。

即便这帮文臣最终不同意廷推王越,那亦得给自己一个合理的解释,但王越的罪名已经被自己巧妙地抹除了,任用此人无疑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万安等官员看到朱佑樘并不是独断专行的君主,不由得暗松了一口气,同时已经开始盘算着该如何应对此事。

终究而言,盐政系统是他们最重要的经济来源,若是盐政系统真被清理了,那么他们冰儆和炭儆恐怕要打上五折。

朝阳慢慢升起,金灿灿的阳光落在文武百官的身上,此时让人显得十分的舒服。

张升作为不入流的左庶子,而今前来早朝自然只能是个听众,但看到朱佑樘今日的表现,发现这位简直是天生的帝王。

早朝有着固定的汇报顺序,各个衙门轮流启奏。

户部尚书李敏汇报的是山东灾情,向朱佑樘请旨派十万石太仓粮赈灾。

“准奏!”朱佑樘面对区区十万石的赈灾,便眼睛都不眨地大手一挥道。

今通州粮仓的储粮超过二千万石,谁能想到后世很多人眼里的昏君成化帝,竟然能给儿子留下这么一个充盈的国库。

正所谓“家有存粮,心里不慌”,面对这种小额度的赈灾,压根都不算事。

在刑部汇报完后,便轮到翰林院和詹事府,而后到了六科。

明太祖朱元璋按六部建制,设立吏、户、礼、兵、刑、工六大科,分别置左右给事中等官,其**五十余人,专门负责监督六部,在运作的过程中相对独立,是明朝独立于都察院之外的相对独立的监察系统。

虽然六科都给事中是正七品,而六科左右给事中和给事中均为从七品,但是大明职轻言重的典范。

吏科左给事中王质被推举出来,代表六科上疏道:“臣吏科左给事中王质上陈四事!一曰:斥异端。欲将僧道衙门额外官员,并真人禅师之类,尽黜罢之……。二曰:罢进献。欲将近年以来,进献宝石玩器诸物之徒通行,察究追夺……。三曰:汰冗官。欲将近年传奉官员,文职不由铨选;武职不由军功者,通行裁革……。四曰:礼大臣。欲乞朝参之后,不时召见文武大臣,咨询治道……五曰:告老疾。年老有疾恋职不去者,许令自陈休致,不尔许科道官,指名劾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独治大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独治大明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这……

万安一直秉承着隔岸观火的态度看戏,只是突然注意到王质在说到第五条的时候瞧了自己一眼,不由得愣了一下。

看着这个后辈眼神的意思,这是分明是要剑指自己这位老首辅啊!

只是这些年轻人就喜欢做白日梦,自己怎么可能会主动请辞,这首辅位置占着不香吗?

“异端、进献、冗官,着令各衙门查处,但不可一而概之!年老无为者,许令自陈。召见文武大臣,朕自有决断!”朱佑樘已经摸清这个早朝的流程,便将昨晚已经敲定的答案进行回复道。

按说,朱佑樘对他的奏疏进行了回复,那么王质便可以回班了,但王质仍旧跪着道:“皇上,臣有补充!”

咦?

在听到这话的时候,大家都纷纷望向了王质和朱佑樘。

按着一贯早朝的传统,都是按着昨天呈交的奏疏副本进行汇报,而今这种行为无疑是要进行加戏了。

当然,能不能进行加奏完全取决于朱佑樘了。

“准奏!”朱佑樘倒没有多想,便直接允许道。

终究还是低估了世道人心,王质显得正义凛然地道:“六曰:慎政令。皇上初登大宝,政务多有不通,今贤臣在朝,遇事可交廷议,用人当由廷推,若是独断专行,防隋朝之训也!”

以史为鉴,这是历朝历代的习惯。

明朝正是吸取了汉朝外戚乱政的教训,所以一直提防外戚做大。又吸取隋朝君王独断专行二代而亡的教训,故而明朝亦提倡君王纳谏,朝中大事要跟大臣相商。

王质现在补充这一条,无疑是针对朱佑樘早前在盐政和王越事情上的一个指责,强调了本朝廷推和廷议的地位。

徐溥对刚刚的事情一直心存芥蒂,此时不由得默默地向王质竖起了大拇指,还真是科道言官的榜样,就是应该让皇上摆正好自己的位置。

“此事朕自有决断,退下吧!”朱佑樘没想到被这么一个小小的吏科左给事中警告,但还是忍着脾气挥手道。

倒不是他不想快意泯恩仇,只是自己既然在这个位置上,而且所面对的是这个时代最聪明的一帮人,自然亦是要进退有度。

人家勾践都能卧薪尝胆十年,自己现在最聪明的做法是适当的蛰伏,而不是早早地亮出自己狼人底牌。

王质原本计划是挑衅朱佑樘博得好声名,甚至已经准备好据理力争,只是看到朱佑樘朝自己挥手便只能乖乖退下。

随着六科代表吏科左给事中王质奏事完毕,便轮到最后的吏部启奏,今天的早朝似乎即将画上圆满的句号。

喜欢独治大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独治大明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