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独治大明 > 第二百九十七章 君臣佐使,己酉工程

独治大明 第二百九十七章 君臣佐使,己酉工程

作者:余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6 21:46:36 来源:9书院

御书房,落针可闻。

虽然人终究有自私的一面,但很多文臣一开始都有一颗“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心,只是往往败于虚伪的现实罢了。

如今大明王朝迎来这么一位英主,他们哪怕不为自己的前程考虑,亦想要亲眼目睹华夏的盛世,甚至还想要参与其中。

现在朝廷面临妥善安置百万级灾民的大难题,只是古往今来都没有解决这个顽疾的良方,正如刑部尚书何知新所说的自生自灭才是王朝最常见手段。

偏偏地,在场很多人跟户部右侍郎吴裕差不多的心思,却是相信这个难题仍旧难不倒这位英明神武的皇帝。

出来了!

户部尚书李嗣看到出现在阁楼护栏边上的朱佑樘,眼睛不由得闪过一抹兴奋。

经过诸多种种,现在越来越多的重臣被皇帝的智慧所折服,所以心里期待弘治能拿出方法破局。

在以往,贤臣之所值钱,那是因为皇帝事事要依仗他们。只是现在的弘治帝简直就是一位妖孽皇帝,他们最大的作用是“少空谈,多实干”,将皇帝的决策贯彻下去。

不论是整顿盐政上的果敢,还是用刁民册助推清丈田亩上的智慧,亦或者军政上的主抓精兵能将都透露着这位帝王的执政智慧。

现在安置百万灾民虽然困难重重,但他们相信在这位英主的主导下,未必不能迎刃而解。

“疯了吧?皇帝能破这种难题,真是病急乱投医!”

刑部尚书何乔新跟众臣的心思不一,看到这个踩狗屎运的户部右侍郎竟然意图求助皇帝,心里不由得一阵鄙夷。

虽然他承认这位皇帝登基以来做得还算不错,但并不见得朱佑樘多么优秀,仅仅只是朱佑樘是一个刚愎自用的皇帝罢,加上起用的王越和汪直两条疯狗。

要是自己在他的位置上,绝对比朱佑樘强十倍,启用王恕、马文升和刘大夏等贤臣,这天下必定大治。

至于自己都无法解决的难题,这个小皇帝自然不可能破解,纯粹就是在闹大笑话。

朱佑樘刚才在楼阁上接受美人伺茶,稍作犹豫便走到护栏前淡淡地道:“既然如此,那便即刻开战吧!”

开战?

礼部尚书徐琼等官员面面相觑,却是一时间凌乱了。

明明大家正在讨论河南百万灾民的安置问题,结果皇帝突然说要开战,似乎是答非所问。

至于皇帝口中的开战无疑是指屯兵辽东的大明将士血洗建州女真,只是现在国内出现重大灾情,此时不是更应该休战吗?

“果然,这小小的户部右侍郎不靠谱,这位已经大权在握的帝王简直是战争狂魔。明明大家正在商讨安置百万灾民,结果硬生生扯到辽东战事,这皇帝想战想疯了吧?”刑部尚书何知新是心在曹营心在汉,面对朱佑樘不靠谱的回答,却是暗暗进行腹议。

“陛下,可是要征讨建州女真?”吏部尚书李裕试探性询问。

朱佑樘轻轻地摇头,致使下面的重臣当即一愣,却是没有想到竟然猜错了。

朱佑樘的眼睛炯炯有神,显得语气坚定地道:“错矣!吾天朝百姓为上国之民,今建州女真内附而多不忠,数次向朝鲜献媚足见其狼子野心,先帝曾言绝其种类。今朕不愿百万百姓流离失所,所以此次是要荡平建州女真,收归我大明旧地以安我大明百万灾民。”

啊?荡平?

内阁首辅万安等人傻眼,不由齐刷刷地望向高高在上的皇帝。

就在他们苦苦思索如何补贴百姓,让百万百姓重获生计,结果这位皇帝跳出了“国门”,却是将目光落向建州的肥沃之地。

建州女真已经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游牧民族,之所以正在向半农耕社会过度,正是得益于建州得天独厚的土地条件。

若是能够将那块肥沃的土地收回来,再兴修水利,还真是安置百万灾民的好去处,让百万受灾的百姓不至于沦为奴婢或饿尸荒野。

朱佑樘不管下面的沉默是什么心思,却是知道重要的事情还得自己这位皇帝亲自拿定主意:“朕非好战之君,然壮我华夏,外则商通四海,内复我华夏之地。青史骂朕暴君亦罢,今建州非征讨,而是荡平建州、复我华夏旧地,诸卿可愿助朕一臂之力?”

“陛下以万民为重,臣等愿为陛下赴汤蹈火!”万安得知朱佑樘的真正用意,亦是忠心耿耿地表态。

礼部尚书徐琼原本是为仕途而狂拍马屁,但看到这位帝王的种种作为后,亦是不由得流下忠诚的泪水。

虽然这位帝王跟儒家所倡导的仁爱相悖,亦有违统治阶层所提倡的共亨太平之福,但却是心里真正装着百姓的帝王。

古往今来多少盛世,其实都只能是部分人的盛世,绝大多数都是在默默为这个盛世负重前行。

只是现在的帝王为了安置百万流民,不惜背负暴君的恶名,直接发兵荡平整个建州女真,如此君王岂能不誓死相随呢?

这……

刑部尚书何乔新整个人呆若木鸡,脑袋嗡嗡作响。

本以为这种千古难题是无解之题,只是这位帝王另辟蹊径,竟然通过收复旧地和投入巨资兴水利工程来解决。

但……为了安置自己国民便发动战争,如此做法有损大国礼仪之邦的名头吧?

朱佑樘感受到这帮重臣亦是装着百姓,便认真地道:“既然诸卿没有异议,接下来当议谁来挂帅出征?荡平建州又如何迁居流民、兴水利?建州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即便朝廷斥国帑五十万两兴水利,实建我大明东北粮仓,故此举近可解漕运之弊,远可筑大明兴盛之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独治大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独治大明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跟这时代统治阶层的思维不同,既然想要兴起一个地方,那么就需要前期的资本投入。

建州肥沃的土地是发展农业的好地方,但其实需要时间和人力开垦,更需要水利工程的投入,这样才能真正将建州打造成东北粮仓。

虽然前期投入预计百万两,但东北粮仓一旦兴起,京城对南方粮食需要会大大降低,届时漕弊的问题迎刃而解,亦能为整个大明提供粮食保障。

“遵旨!”吏部尚书李裕等重臣感受到这位帝王运筹帷幄,当即恭恭敬敬地施礼。

我……反对啊!

何乔新很不愿意为了安置百万灾民而做有损礼仪之邦的事,只是左顾右盼发现所有人都没有异议,不由将吐到嘴边的话咽了回来。

咦?

户部右侍郎鄙夷地望了一眼刑部尚书何乔新,却是注意到何乔新的异样,心里认定这位刑部尚书实是不忠,当即将对方视为自己的第一政敌。

由于朱佑樘定了基调,在接下来的议事中,一切都变得简单。

这帮重臣虽然打开不了格局,但由谁来挂帅以及安置流民等,这其实都是他们的老本行。

自古的难题其实都是一个钱字,只是弘治的财政还十分健康,加上刚刚查抄叶家得到大量的赃银。

由于不需要向百姓加征加派,自然不需要进行扯皮,大家只需要考虑如何花钱即可。

“我们户部振灾的钱够,但都察院必须做好反贪工作!”

“我们户部修堤的钱有,但工部选河道官员麻烦擦亮眼睛!”

“我们户部的粮仓夯实,但兵部运粮要制定好章程!”

……

户部尚书李嗣简直成为名副其实的财神爷,面对各个衙门申请资金都照拨不误,但亦是底气十足地提出要求。

弘治朝的最大特点是摒弃以前单打独斗的模式,改为各部门合作,从而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

现在可谓是君臣一心,虽然一些贪腐是防不胜防,但朝廷打击贪腐的决心是空前强大。

特别都察院的地位骤然拔高,而王越是刚直的王砍头,所以都察院正在默默肩负反贪的神圣使命。

朱佑樘听取六部官员的意见后,便将救赈和迁移灾民的工作交给户部和吏部负责,黄河河堤修补和建州水利工程规划由工部承担,其余部门从旁协助。

至于最重要荡平建州女真的挂帅人选,原本朱佑樘是倾向于辽东总督刘宣,但刘宣的军事才能还是差了一点,最终决定由都察院左都御史王越挂帅出征。

随着御书房的最高会议结束,大明弘治朝以来最大的“建州己酉工程”出炉。

在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户部和兵部成为最忙碌的部门。

户部全力承担河南等地的赈灾工作,兵部则负责辽东战事的后勤,其他部门则主要配合这两项工作。

只是消息传到外界,特别大明任命王越联合监军太监张永和新任辽东总兵武靖伯赵承庆,反战情绪突然间高涨。

“因鹿筋不足便征讨,非大国所为?”

“大明乃礼仪之邦,如此行径可为暴君!”

“失得者寡助,贤臣必不事君,贤士当请辞!”

……

外界的读书人并没有理会百万灾民,在得知朝廷征讨建州,当即群情激愤地反对道。

在有心人的推波助澜之下,京城的舆论几乎呈一边倒,很多读书人纷纷将矛头指向了朝廷。

更为甚者,一些人鼓吹有贤之人应当请辞,离开这种失道之君。

这些声音自然传到了皇宫,朱佑樘虽然知晓京城反对自己的力量不降反升,但却并不打算将精力放在这群跳梁小丑身上,而是专注于荡平建州和赈灾。

城东,东升客栈。

徐鸿和高魁是留在京城的两个幸运儿,有空则会在这个改变命运的地方相聚。

虽然离顺天院试还有一月左右的时间,但陆续已经有考生前来备考,而这些“好动”的考生最喜欢抨击时政。

反战似乎成了政治正确,中间的一张桌子正在侃侃而谈,矛头直指“意气用事”的皇帝。

徐鸿自然是听到这些不和谐的声音,只是注意到高魁先一步到达,便朝角落处的酒桌走去。

高魁看到徐鸿到来,亲自替徐鸿斟酒道:“咱们两人倒是巧!本以为只有我留京了,不想我亦被派往河南办差!”

“你们都察院是越管越宽了,现在六部官员都说最怕你们,生怕被你们的检查厅抓了!”徐鸿在桌子前面坐下,便端起酒杯。

高魁的嘴角噙着一丝嘲讽,显得刚正不阿地道:“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真怕我们的人,必定是心里有鬼,做了不法之事。像此次赈灾款真敢伸手,我定然是六亲不认,绝不做同流合污之事!”

“此次因河道的豆腐渣工程,致使大半个河南沦为汪泽,数百万百姓流离失所。以前还觉得陛下给你们都察院的权柄过大,只是经历此事,方知陛下实为英主。然事到如今,这京城竟有人称陛下为暴君,真是恨不得啖之!”徐鸿喝了一口酒,微微皱起眉头。

高魁抬头望了一眼刚刚抨击皇帝的几个读书人,却是一本正经地询问:“征讨建州一事,陛下以鹿筋为由,其实是借口吧?”

“要是我猜得没错的话,这个确实是借口!初时陛下怕是图谋建州之地,但现在数百万百姓流离失所,此战是势在必行,而且是势在必胜!”

“你的意思是……”

“安民!”

此话一出,高魁的脑海当即闪过一抹亮光,而后震惊地望向紫禁城的方向。

前堂中央的几个读书人还在抨击皇帝,但这个角落的高魁震惊地望向紫禁城,而徐鸿的眼睛同样充满敬畏。

虽然朝廷不可能公布建州己酉工程,但难免不会露出一些蛛丝马迹,而一些有政治天赋的人才亦能窥得一二。

其实徐鸿聪慧是一方面,但更重要是徐鸿早前见过弘治帝,却是知晓这是一位罕见的英主。

加上早前张遂被派往辽东,那么辽东必定不是一场因鹿筋而起的战事,而是弘治帝有收回整个建州的念头,甚至是要以建州为基平定野人女真和海西女真。

结合现在河南的灾情,徐鸿完全有理由推断,此次建州战事的真正意图是安置百万灾民。

“喂,你们两个嘀咕什么呢?刚刚本案首好像听到你说英主了?”

正是这时,刚刚还在指点江山的几位童生已经走过来,为首黑痣男显得阴阳怪气地质问。

喜欢独治大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独治大明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