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独治大明 > 第三百零一章 欲速不达,谋世君臣

独治大明 第三百零一章 欲速不达,谋世君臣

作者:余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6 21:46:36 来源:9书院

呈现在大家眼前的鲤鱼谷口,已经不再是那一座破破烂烂的木栅栏寨子,而是一座雄伟的青砖方城。

夏风正由东往西吹着,城头的龙旗正迎风招展,旗下伫立几名身穿甲胄的将士,而旁边则是一个个黝黑的管子。

“什么时候这里冒出来一座砖城?”

跟在脱原保后面的几个头领同样看得目瞪口呆,在看到眼前这座青砖方城显得震惊万分,良久才疑惑地询问。

事情便是如此的诡异,这个鲤鱼谷本属他们的一个地盘,甚至算是他们建州女真的一个重要哨所。

虽然被大明军队占领是情理之中,但让人想破脑袋都不明白,为何过去仅仅数月便已经伫立起一座城。

只是这个事情注定没有答案,毕竟以他们的建筑能力而言,这种事情简直就是神迹。

脱原保慢慢反应过来,却是苦涩地轻轻摇头。

虽然他接受绕道偷袭鲤鱼谷的战略部署,但他父亲恐怕无论如何都想不到这里竟然修起了一座砖城,里面似乎还有大明军队把守。

所幸,他们此次所率领的人数高达一万,却是未必不能将这一座青砖方城攻陷。

八月的京城繁华依旧,只是天气已经慢慢转凉。

由于秋闱在即,京城对建州战事的关注度明显减弱,转而开始猜测今年的秋闱将由谁来问鼎解元。

备考,成为时下考生最重要的事情。

虽然京城淡化对建州战事的关注,但很多考生都不敢掉以轻心。

随着最近几期《明》刊频频提及建州,另外还有朝廷所推出的建州己酉工程,大家知道今年的秋闱题目恐怕离不开建州。

像去年的顺天秋闱,主考官顺天府尹宋澄巧妙地借用“刘春藏图,止汉犯越”,从而影射刘大夏匿藏安南档案的行径。

正是如此,众考生苦苦打探着建州战事的最新进展,却是想要进行精准押解。只是除了王越仍旧在率宾江安营扎寨,却是没有任何战事的消息传回来。

西苑,养心殿。

身穿龙袍的朱佑樘端正地坐在案前,整个人显得越发成熟,正在兢兢业业地处理两京十三省的事务。

虽然建州的战事十分重要,但想要管理好这个国家,却是不能将视线仅仅放在建州,而是要统揽全局。

最值得欣慰的是,湖广总督刘忠仍旧兢兢业业地继续在清丈田亩。

这种亲力亲为的清丈模式虽然进度缓慢,但能够让所有隐田无所遁形,亦暴露出很多官绅仍旧抱着侥幸的心理。

或许,这个世界真的没有什么捷径!

刘忠这种亲力亲为的清丈模式才能真正摸清大明真实田亩,才是解决隐田的最佳良方,更是打击不法官绅的利器。

“朕闻卿中暑,心甚为不安,故遣一太医随治!卿为朕的肋骨之臣,更当爱惜身体,方能助朕开创盛世!”朱佑樘面对忠心的臣子都会亲自执笔回信,对刘忠认真地叮嘱。

虽然没有亲眼所见,但自己在这个夏天都不愿意在户外呆上一刻钟,这种闷热的天气简直是要人命。

只是刘忠风雨无阻,始终贯彻亲自丈量的准则,今夏的进度并没有因为酷暑而减缓。

朱佑樘从湖广方面得到的情报亦是证实刘忠并没有弄虚作假,始终踏踏实实地履行着清丈的职责,所以自己是捡了一个良臣。

现在关心起刘忠的身体,除了要笼络人心外,亦是由心而发。

得益于刘忠的榜样作用,现在各地很多官绅都不敢再隐瞒田亩,甚至很多知县效仿刘忠亲自下田测量。

正是这帮地方官绅的自发登记,加上地方官员自发纠查田亩,致使大量的隐田开始进行登记造册。

亦是如此,今年的粮税已经突破四千万石大关,却是比原本的历史增加了一倍之多。

儒家提倡的轻税赋思想并没有错,但农业社会想要成功转型,却是需要国家资本的引导。现在大明想要迈过这一步,却是离不开粮税的支持。

若大明清丈田亩的计划进展顺利,大明王朝的财政必定变得越来越富裕,远比整顿盐政的收获要多得多。

单论功绩,现在的刘忠比王越要差上很多,但将来的功绩恐怕能够后来居上。

“陛下,工部的官员已经到齐,正在御书房恭候!”刘瑾从外面轻步走进来,显得恭恭敬敬地汇报。

朱佑樘处理奏疏完毕之后,通常都会给封疆大吏回信,正好结束东海总督徐世英的回信,便将手中的毛笔直接放下。

“臣等敬请圣安!”工部尚书贾俊带领工部的几位核心骨干官员等候在这里,见到进来的朱佑樘当即见礼。

朱佑樘并不重视这些虚礼,便开门见山地道:“建州的工事进展如何?”

尊卑终究是刻在大家骨子里,在场的工部官员纷纷扭头望向贾俊。

贾俊是一个身材高大的小老头,胡须已经花白,但眼睛显得炯炯有神,却是透着几分智慧的光芒。

术业有专攻,由于在工程上有着出色的天赋和表现,贾俊成为有明以来第一位举人尚书。

贾俊面对朱佑樘的询问,便认真地指向沙盘道:“陛下,这是我们工部最新的建筑进度,请移步一观!”

工部管辖百万工匠,其中不乏能工巧匠。

建州的沙盘在缩小后,便直接被他们搬到这里,沙盘的东边已经耸立五座城,其中四座已经竣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独治大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独治大明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朱佑樘看到进展比预期还要快上很多,不由满意地点了点头,便指向一条裂谷认真地询问:“这里可是鲤鱼谷?”

“陛下英明,此次正是鲤鱼谷!按陛下的指示,十万计的工匠已经全部进入建州筑城,现在建州的城池占地均为一平方公里!”贾俊的腰一直弯着,却是带着几分自豪地道。

建州的战事是兵部的事情,而今他们工部最重要的工作便是在建州筑城,让所修筑的新城宛如蜘蛛网般散落在建州,形成犬牙交错之势。

从古至今都是如此,若是没有城,那可能是随时可以放弃的土地。只是一旦筑了城,往往是城在人在。

若说东征军是在收复地盘,那么工部现在则是通过筑城的方式,正在将收复的建州地盘纳入大明的版图。

朱佑樘看到事态往良好的方向发展,便伸手从沙盘拿起一个方形城池模具:“现在都是使用水泥吗?”

这时代的粘合剂主要是糯米法,光听名字便可以知道成本很高,而且十分浪费粮食。只是跟鱼线相似,合适的材料从来都是千金难求。

有鉴于此,朱佑樘提供了水泥配方。

工部经过多番的尝试后,终于用石灰石进行简单烧制,从而得到了粗略版的水泥。

这种粗略版的水泥性能自然无法跟后世的水泥相比,甚至效果比不上现在的糯米法,但胜在水泥的成本很低。

最为重要的是,只要找到石灰石矿便可以就地取材,从而大大地减少从北京城将糯米运输到建州的成本。

“建州的石灰石矿颇多,夜不收早前便已经摸清地形,所以现在所筑的五座城都采用水泥来筑新城!”工部尚书贾俊的眼睛泛起亮光,显得自豪地回应。

朱佑樘端详手中方形城池模具,发现这小小的模具亦采用了水泥,便好奇地询问:“现在一座城的成本大概是多少?”

“回禀陛下,由于我们是塞外修筑,且给工匠和工人发放粮票和布票,所以一座城的造价已经达到五万两!”工部尚书贾俊咽了咽吐沫,显得小心翼翼地道。

大明有着完善的徭役制度,若这种筑城的事情放在国内,修建一座砖城通常二万两白银便已经足够。

只是现在的情况比较特殊,即便有了水泥这种物美价廉的粘合剂,但工匠和流民都需要支付工钱。

正是如此,此次建州筑城的成本颇高,却是给大明财政带来一定的负担。

朱佑樘的眉头微微蹙起,显得无奈地发出一声叹息。

他知道不选择压榨自己同胞的话,这便是正常的造价,但却不得不去做。其实修城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却是有利于大明王朝持续掌握建州。

像辽西走廊,这已经是山海关外的地盘,但因为有宁远城和锦州城的存在,致使大明王朝一直延续掌握。

只要现在能够在建州筑城扎根,凭借大明王朝强大的军事力量,接下来将小小的建州女真驱离或歼灭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朱佑樘知道只有付出才能有回报,便是认真地叮嘱:“建州是大明东北的粮仓,为了华夏的千秋伟业,咱们勒紧裤子亦要将建州城网修建完毕。”顿了顿,又认真地强调:“朕不会吝啬投入,但诸位臣工务必做好预算,力争将银两都花在刀刃上!若是事成,你们人人有赏,但想要从中谋取私利,那么便休怪朕不讲情面了!”

“臣等谨遵陛下教诲!”工部尚书贾俊等官员知道这是朱佑樘的底线,且心里已经没有贪墨的念头,便是认认真真地表态道。

若是在往朝,或许有着谋取私利的念头,只是现在的皇帝英明神武,而都察院更是虎视眈眈,故而他们都愿意为王朝出力。

在不经不觉间,虽然弘治朝死的文臣数量仅次于洪武朝,但反而越来越多的文臣愿意对朱佑樘唯命是从。

由于君臣同心,加上大明的财政尚且富裕,一座座城池宛如雨后春笋般在建州拔地而起。

山海关自然不必多说,而关宁锦走廊早已经成型,在这个基础上,正在悄无声息地向整个建州延伸。

假以时日,只要触动伸向建州的每个角落,那么建州这片肥沃的土地将会正式纳入大明的版图中。

至于东北粮仓的计划并不是一个口号,越来越多的河南灾民陆续到达建州,更是主动投入修城的工作中,致使这个计划同样有条不紊地进行。

很多人其实都理解错了一件事情!此次大明出征并不仅仅是要击败建州女真,而是要夺下整个建州的地盘。

为了达到这个战略目的,稳步推进才是最好的做法。

王越并没有急于清剿建州女真的主力军,一则是没有必要轻易涉险,一则大明一直在默默地“收复”建州。

轰隆!

随着一声炮响,一枚重若十斤的铅弹从炮口窜出,夹带着尖锐的破空之音。

经过这些年的秘密研制,大明不仅在枪械下功夫,而且火炮同样经过了不断改良,现在重炮的射程已经达到一里地。

咔嚓!

一棵油松树被铅弹击中树干,树干当即断裂,而后轰然倒地。

噗!

一个蒙古骑兵面对迎面而来的铅弹,脸上露出震惊的表情,而后整个身子被铅弹击中,体内传来骨头碎裂的声音。

啊……

一个蒙古骑兵虽然侥幸逃过一劫,只是自己的坐骑被打得血肉横飞,致使整个身体重重落地,直接摔得骨折。

怎么会这样?

脱原保正在率领自己的部下准备强夺这座大明城,只是面对大明城头飞来的炮弹,特别是自己的军阵大乱,顿时心乱如麻起来。

虽然大明王朝无比强大,但自身的**亦是显而易见。

却不知从何时开始,大明王朝似乎脱胎换骨一般,不仅军纪更加的严明,而今让人震惊的事情是层出不穷。

“杀啊!”

就在脱原保所率的女真军队大乱之时,城门突然被打开,一支训练有素的重骑从城中直接杀了出来。

“重骑?这怎么可能?”

“完了,这是大明的神盾营!”

“神盾营怎么会在这里,难道他们知道我们偷袭不成?”

……

面对突然间杀出来的神盾营,跟随脱原保而来的几位头领顿时傻眼了,当即嗅到了一股阴谋的味道。

在骑兵之中,重骑无疑所向披靡。

只是重骑的造价太高,不仅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打造,而且平时的维护都是一个十分耗钱的事情。

在他们的原本所搜集的情报中,因现在建州的天气过于闷热,所以神盾营此次并没有跟随东征军而来。

却不知是经过王越的拖延战术到了夏末的缘故,亦或者神盾营一直隐藏在这里等待他们,而今却是给予他们迎头痛击。

“杀!”

铁象山身先士卒,率领五千神盾营杀出,宛如利箭般刺向已经混乱的建州女真军队。

喜欢独治大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独治大明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