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独治大明 > 第三百五十七章 帝亮重器,斩头有声

独治大明 第三百五十七章 帝亮重器,斩头有声

作者:余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4 07:41:21 来源:书海阁

正月已经过去,京城迎来了姹紫嫣红的二月。

一大清早,一辆囚车从都察院衙门缓缓驶出,车轮碾压在露水未干的青砖街道上,浩浩荡荡的队伍朝着西市的方向而去。

“包子,香喷喷的肉包子!”

“面条,新鲜出锅的面条!”

“云吞,皮薄馅大的云吞!”

……

西长安街上的百姓已经早早起床忙碌,由于现在大清早上工的人员越来越多,致使街道两旁出现很多冒着热气的早点摊子。

一个城市的兴盛,往往只需要一个行业崛起即可,比如后世赫赫有名的东莞。

一个身穿新棉衣的老汉麻利地拉扯面条缠挂起来,嘴里跟每日过来的老顾客闲聊:“此次有匠坊招募人员,随行前往吕宋干活的话,月薪是三张布票。若是再年轻十岁,我亦要报名前去!”

“少来!你的摊子现在生意这么火爆,一个月赚得可不少了,你怎么舍得这里的买卖!”年老的食客住在附近,却是带着酸味地道。

老汉将面条放到滚烫的大锅里,露出满口黄牙道:“近些年的光景确实不错,不过真像以前的话,给我一个月三张布票,我是肯定要到吕宋干上几年的!”

“整天念道吕宋,真不知吕宋能有什么好,咱家最小那对夫妇昨天又嚷着要到吕宋支个摊子卖面汤!”一个老妇走过来端起刚刚捞起的面条,显得满脸不高兴地插话道。

老汉往面汤里添加调料,对自己妻子进行责怪道:“你这是妇人之仁。吕宋是一座大金矿,少说亦能采上二十年,儿子到那里好好干上几年,赚得必定比我们要多得多!”

刚刚之所以谈起前往吕宋,他并不是真要前去做工人,而是想将面摊支到吕宋那里。

只是他现在年纪终究是大了,而且家里还有娘亲要照顾,所以自己是打消了这个念头,但十分支持小儿子夫妇前往。

“今天的押囚队伍这么大阵仗,究竟是要砍谁呢?”一旁的老顾客注定到经过的押囚队伍,便好奇地打听。

老汉像是一个百事通,当即盛起一碗面条神秘地笑道:“还能是谁?那个不取一文,这种伪君子就该斩!”

“明明就是一个大贪官,结果还有人洗,当真可笑!”

“何乔新收了十万两的贵重之物,当真以为天下人都糊涂不成?”

“还好现在的皇帝圣明,不然还真给这种欺世盗名之徒得逞了!”

……

听到今日被推上断头台的死囚是原刑部尚书何乔新,这里的食客纷纷参与讨论,无一例外地将矛头指向了何乔新。

此时此刻,身穿囚服的何乔新被困在囚车中,一直引以为傲的听力反倒给他带来了负担,这一路清清楚楚地听到两旁百姓的议论声。

原本标榜在自己身上的“不取一文”,而今从这里的百姓嘴里说出来,却是透着一种满满的讽刺味道。

只是他仍旧不明白,事情怎么会变成这般模样,自己怎么就成了过街老鼠了呢?

“金榜得意三十载,家中行乐署中眠。漫劳海内传名字,谁信今朝染恶名?”何乔新知晓自己的清官人设破灭,故作惨然地吟诗道。

他的父亲是高高在上的吏部尚书,所以刚一出生便已经衣食无忧,不仅有着享受不完的荣华富贵,而且还有着让人羡慕的读书天赋。

在顺利考取功名后,他便成为了他们何家的兴盛的新希望,更是他们何家未来几十年的保护伞。

他亦是不负众望,从小小的礼部主事起步,而后一步步来到刑部尚书的位置上,掌管全国司法和刑狱。

只是一切,宛如一场梦般。

明明他已经成为文官集团的核心人员,更是花费几十年成功为自己立了人设,但现在仿佛一夜之间便成为了过街老鼠。

原本他在牢中还不相信儿子带来的消息,不愿意承受自己在百姓心中的形象,但现在已经是不得不信了。

“这诗虽然平仄不通,但还算有几分味道,只是可惜连死到不知道输在哪里!”身穿一品官服的王越策马随行,却是忍不住轻捋胡须评价道。

由于考虑到官场险恶,为了不再被科道言官趁机发难攻击,他已经很久没有作诗了。只是对于诗词的喜爱已经深入骨髓,故而亦是忍不住进行了点评。

何乔新扭头望向眼前风头无限的王越,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的境遇跟一个孤臣差若天壤:“输在哪里?大概是我们都小瞧他吧!”

这倒是一句心里话,他们在看到成化帝无法掌控后,便是将大量的精力放在了储君身上,对当时还是太子的朱佑樘拼命地灌输仁君想法。

不仅在教育上下功夫,而且还策动是他们文官集团抵死维持朱佑樘太子之位的舆论,更是安排跟徐溥关系密切的张玉娇成为皇后。

按说,朱佑樘登基后,便要着手处理万安、刘吉和尹直等媚臣,但谁知道那把刀偏偏落在他们的身上。

现在暴君已经羽翼丰满,即便他明明已经是天下共知的“不取一文”,结果此次还是给暴君推上了断头台。“这只是其一,最重要的是那里!”王越轻轻地点了点头,而后指向前面的一间书店道。

虽然现在时间尚早,但书店已经开了门。

自从弘治登基以来,科举名额大大增加,而国子监得到朝廷财政划拔后,便增设了很多务实的学科。

正是如此,现在京城的文风渐盛,各间书店的生意亦是变得兴隆起来。

在书店门口处,竟然张帖着宣传画报,最显眼位置则是:《明》刊弘治元年第一期今日隆重上市,欢迎订购。

“还是谢学士说得好!不取一文,腹入万两!”

“以前都说那个不取一文冤枉,但那种人怎么算冤枉呢?”

“听说是何乔新花钱邀名,不然哪有那么多不分青红皂白之人?”

……

此时书店门口站着几个书生纷纷张望,看到经过这里押囚队伍,对囚车里面的何乔新同样是指指点点。

何乔新望向对自己指指点点的读书人,显得十分愤怒地道:“那帮愚昧的百姓被蒙蔽则罢,怎么这帮读书人亦已经青红不分,当真是世风日下!”

“不是世风日下,而是你们那一套已经玩不转了!以前老夫不过作一首诗,结果因跟你们不合群,竟然被冤枉成作诗怨望!”王越望向那张宣传画报,仿佛已经看透一切地道。

一直以来,舆论其实掌握在士大夫手里,所以他们往往能够给人物和事情定性,哪怕皇帝都不例外。

此次何乔新明明收了足足十万两的贵重之物,结果在这帮文人的鼓动之下,何时新竟然是一个无罪之人。

只是所有人都没有意识到,一些事情正在悄然发生转变,而舆论权已经不再是文官集团所独有,而横空出世的《明》成为了最大的舆论武器。

何乔新的眉头微微蹙起,却是保留着旧观念道:“你想要表达什么,我怎么听不明白?”

“《明》刊将你的事情刊登在上面,前几天上市后,京城便没有人再敢为你喊冤,而是对你人人喊打!”王越看到何乔新是真不清楚缘由,便索然直接告知道。

就在何乔新为自己成功重新造势而高兴的时候,殊不知而今的舆论权早已经不完全被文官集团所掌控,而《明》早已经成为最畅销的刊物,亦是帝国最大的宣传武器。

在最新一期的《明》刊上,由翰林侍讲学士谢迁亲自主笔。

跟文人喜欢那种捕风捉影的传播形式不同,谢迁选择罗列大量的数额和罪证向天下人揭示了何乔新的罪行,更是有了最新何乔新赠给费宏的那两根人参为证。

没有了那么混淆视听的声音,没有那么多的胡搅蛮缠,让到事情的真相可以原原本本地呈现在大家的面前。

且不说民众的目光是雪亮的,而今《明》刊成为时下最广泛的读物,致使所有人都通过《明》看到了一个伪君子的何乔新。

当然,最为关键还是皇帝通过经营《明》刊,已经成功打造了大明王朝最强大的舆论武器,现在的舆论不再由文官集团主持。

何乔新听到答案后,一副难以置信地道:“《明》刊有这么大的影响力?”

“你们是站得太高了,完全看不到现在的读书人亦是在改变,而今帝国不再是你们这帮人说什么便是什么了!”王越抬头望向慢慢变得敞亮的天空,轻轻地摇了摇头道。

何乔新看到四周对自己指指点点的读书人,根本没有人再维护自己,知道自己此次已经败得彻彻底底了。

囚车离西市越来越近,大家已经远远能看到刑台。

何乔新知道自己是在劫难逃,望向王越忍不住感慨地道:“真不知你是哪来的狗屎运,而今连一品官服都已经穿上了!只是你都察院干的都是得罪人的活,哪怕皇帝给你一个太子太保的虚衔,亦是保不住了你善终!”

“你这是在故意挑拨我跟陛下的君臣关系吧?”王越何等聪明,当即便看穿何乔新的小伎俩道。

何乔新直接被问到了心底,但仍旧嘴硬地道:“以你的功绩原本可以封伯爵,但结果现在仍要做人家的刀,你当真甘心如此吗?”

“封爵便不能入九卿,更不能入阁,老夫为何要迷恋于小小的伯爵呢?”王越虽然知道这是挑衅,但还是表明自己的态度道。

虽然明朝的世袭爵位很诱人,但这属于小富即安的追求。

若不是后代个人能够出众,往往只能每年领取一点禄米过日子,却是很难在朝堂有所作为,更是跟九卿的位置无缘。

话又说回来,若是后代个人的能力出众,特别自己孙子王煜现在是越来越出色,接受小小的伯爵反而限制他的成长。

正是如此,他的心底压根没有因为伯爵的事情而介怀,亏眼前的何乔新还以为能通过这事使自己心里不痛快。

何乔新看到确实无法激起王越的不满,却是突然选择嘲讽地道:“你非翰林官还想入阁,当真是痴人说梦,可笑至极!对你而言,最好的结果是求一个伯爵!”“老夫荣升文渊阁大学士一事,你还不知晓吗?”王越看到何乔新越说越像那么一回事,当即决定给对方不痛快地道。

何乔新的眼睛顿时一瞪,显得不可思议地道:“这……怎么可能?你非翰林官,焉能入阁拜相,这太荒谬了!”

“先帝起用传奉官,陛下比先帝更有改革的魄力,登基便推崇——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现在你竟然还看不清,还以为陛下跟你们清流侃侃而谈却毫无作为!”王越将何乔新的反应看在眼里,却是轻轻地摇了摇头。

他总是有一种奇怪的感觉,这帮重臣明明是朝堂争斗的老狐狸,但到现在何乔新都看不清现在的皇帝。

虽然他对入阁拜相十分震惊,但亦是意识到现在的帝王用人不再迷信夸夸其谈的词臣,而是青睐于能够做事的能臣。

何乔新听到这一番言词,心里不由得涌起一份寒意。

早前他之所以不畏死,很大程度是一直安慰自己,认为自己死后将会像于谦那般平反。只是现在的舆论已经落到皇帝的手里,甚至内阁都将不再由清流所掌握,他还有什么机会翻盘呢?

正是如此,他此次一旦死去,那么很可能永远地被钉在耻辱柱上。

囚车已经来到刑台前,何乔新被胡军亲自押上了刑台。

“斩!”

在听到报时官报时后,王越亦是掷下了一支红签。

他并不同情何乔新,虽然普遍以为的贪污是拿了银子,《大明律》亦是以银两数额定罪,但何乔新不过是一个钻了空子的大贪官。

现在皇帝不仅下令杀掉何乔新,而且以何乔新为反面教材,在即将颁布的《问刑条例》亦将贵重的龙涎香、百年大参和千年灵芝等物加了进去。

“爷,请上路!”

身体健硕的刽子手高举大刀,而后奋力朝着何乔新的脖子处斩了下去。

噗!

随着大刀落下,一道鲜血高高溅起,而何乔新的人头滚落到地上。本章完

喜欢独治大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独治大明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