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独治大明 > 第四百四十章 江南反噬,军动九州

独治大明 第四百四十章 江南反噬,军动九州

作者:余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4 07:41:21 来源:书海阁

舆论的攻势一直都是江南官绅集团的利器,针对此次对他们十分不利的新政,亦是进行了一轮又一轮的声讨。

刚开始鼓动江南士子围攻江宁县衙,仅是一道开胃菜。

在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他们继续展现自己的实力,由江南各位大儒纷纷出手,更准确是由他们出笔。

“齐有女文姜,乃华夏之耻也!”

“吴得西施,至百万百姓流离失所!”

“盛唐长安何其美哉?因羞花而亡其国!”

……

江南大儒们不再是口号声讨,而是纷纷彰显自己的才学,通过一篇篇引经据典的文章对这个偏颇于女性的新政进行抨击。

大儒其实相当于后世的大v,他们亦借助自己在读书人中的影响力,从而对舆论的走向进行了引领。

经历后世互联网都清楚,一些粉丝确实十分不理智,对自家偶像几乎是盲从。且不说大儒说的话会有几分道理,哪怕没道理都是“圣旨”。

这帮大儒所发表的最新文章中,主要是借红颜祸水的观点来阻挡新政,走的其实是男女对立的路线。

在这个男权社会上,可谓是政治正确了。

他们很擅于舆论战,倒没有将重点放在拐卖上,而是仅仅认为朝廷偏重女性。在疯狂抹黑女性祸国后,显得十分自然地要求朝廷停止这道新政令。

在这帮大儒的声讨浪潮中,反倒是一个名气不怎么大的儒士李正儒最为出彩,只因他提了一首诗:“青竹蛇儿口,黄蜂尾上针。两般由是可,最毒妇人心。”

虽然引经据典更有说服力,但并不是人人都是史学家,像很多人便不知晓“齐有女文姜”竟然是兄妹顽耍。

反倒是这种直白易记的诗句更易于传播,偏偏这诗句简直说到了江南官绅集团的心坎上,所以很快得到了更多的推广资源。

“说得好!”

“如此女人,岂能偏之?”

“因一毒妇而灭一门,当废!”

……

江南的官绅仿佛找到了至宝一般,面对这一首新鲜出炉的绝世好诗,当即将这首诗顶到了舆论浪潮的最高处。

一时间,仿佛整个江南的女子都成了毒妇一般,而李正儒亦是因一诗而名动江南。

“李正儒乃江南文人之楷模也!”

“如此精彩之诗句,当为江南诗圣!”

“此等才情竟然屡试不中,朝廷欠李正儒一个功名!”

……

江南官伸集团经过合计后,当即决定将李正儒打造成为他们江南文人的代表人物,故而江南士林出现越来越多的赞美声音。

或许是因秋闱将近的缘故,有人将李正儒屡次不中的原因直接归咎于朝廷,却是认为朝廷不懂得识才。

“李兄,你出名了!”

“今后还请多多提携!”

“听闻侯侍郎对你的诗篇是赞美有加,今后必定前途无量也!”

……

李正儒一举成为整个南京城的名人,之前看不起他的同窗纷纷前来,更是将他请到了最好的金陵酒楼款待。

原本因李正儒屡次不中而轻慢的人,态度已经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变化,毅然是将李正儒当成了江南新领军人般。

“女人就一个尿壶矣!”

李正儒原本打骨子里瞧不起女子,而今因此获利更是找不着北了,便十分得意地举起酒杯朗声道。

“李兄说得好!”

“尿壶,今晚我就试试尿壶!”

“朝廷的新政令简直就是胡闹!”

……

在场的同窗知道李正儒已经得到江南官绅集团的青睐,却是纷纷进行恭维起来,而后更是对其频频劝酒。

李正儒出生于南京,是当地的名门望族,家财万贯,令人羡慕。

虽然他年幼便已经开启学业,一度还被人称为神童,但在科举的路途并不顺畅。即便日子衣食无忧,亦能请来名师教导,但偏偏屡屡不中。

只是好在,虽然没有能够考取举人功名,但家底足够丰厚,亦是娶了一个如花似玉的妻子,让旁人十分的羡慕。

酒足饭饱的李正儒在仆人的搀扶下,显得摇摇晃晃地回到府上,只是房间里面很快便传出了一个女人的哀嚎声音。

外面的仆人似乎早已经习以为常,但还是忍不住摇了摇头,连他们亦不明白自家老爷因何得到这么高的赞誉。

咚咚咚……

正当李正儒还在想着飞黄腾达的美梦之时,结果朝阳刚刚升起,江宁县衙的鸣冤鼓被李夫人敲响了。

李夫人年约四旬,生得眉清目秀,皮肤十分白皙,一个美丽的江南中年女子的形象。只是现在的脸已经肿起,嘴角处还挂着血迹,一只眼窝已经黑了,连走路都不再利索。

她本是大家闺秀,从小习得三从四德,在嫁到李家后,亦算是本本分分。原本大家都以为她嫁了一个好人家,殊不知自己时常遭到家暴。

昨晚她再次被李正儒酒后家暴,而这一次却是变相加厉,更是逼得她张嘴接受新花样羞辱。

李夫人决定不再忍耐,而是前来江宁县衙告状。“本县对你的待遇深表同情,然家暴之事,本县不能受理!”海宽升堂受理,但显得无奈地表明立场道。

在这个时代,相公打娘子是天经地义,他亦是能断这种家务事。

“民妇知晓,然此次民妇是要状告李正儒弑兄夺家产!”李夫人轻轻地点头,却是语出惊人地道。

在场的师爷和衙差都愣了,却是没有想到刚刚风头无二的李正儒如此丧心病狂。

“可有证据?”海宽倒是平静,显得十分认真地问道。

李夫人点了点头,便将一段骇人听闻的家族秘史公之于众。

原来李正儒还有一个胞兄李正文,跟李正儒有所不同,李正文是一个痴于学业之人,亦是深得李父的喜爱。

李父深知李正文才是家族振兴的希望,便有意将李氏家业交给李正文。

李正儒在得知李父的心意后,故意邀请李正文一起游山玩水,最后让自己的忠仆假装强盗将李正文杀害。

李夫人在诉说完毕后,亦是规规矩矩地叩头道:“请知县老爷明察!”

她终究还是忍不住这种残忍的家暴生活,所以决定揭露了李正儒当年谋害兄弟夺取家产的罪行,至于后面的路只能见一步走一步了。

“简直是禽兽啊!”

“这真是江南的文人楷模?”

“朝廷欠他一个功名?我看幸好朝廷英明!”

……

当事情迎来了如此反转后,堂下旁听的百姓纷纷摇头,却是看清李正儒其实是一个禽兽。

至于江南官绅集团的“造人设”简直就是一个笑话,在他们大力想要扶持李正儒的时间,谁能想到事情迎来如此大的反转。

一个杀兄夺家产的衣冠禽兽,哪里还有资格指责女子“最毒妇人心”,反倒他更像“最毒男人心”。

“即刻擒拿李正儒!”海宽在得知事情的始末后,亦是当即愤怒地下达命令道。

李正儒在美林中被人押到堂上,原本他还想着抵赖,毕竟这个事情已经过去多年,却未必还有证据。

李夫人这些年可谓是忍辱负重,早已经拿到了这个案件的证据。

随着一份份证据出现,还有当年受李正儒挟迫的杀手上堂作证,李正儒再也无从抵赖,只能乖乖承认了罪行。

“斩立决!”海宽看到李正儒招供后,当即进行了判决。

虽然他对李正儒进行了判处,但李正儒的案件还得送到刑部核实,而后上呈皇帝得到允许后,他这位知县才能行刑。

不过如此的恶行,自然是罪责难逃了。

“文人都是这个德行,那这天下没有救了!”

“新政的量刑重是重了点,但亦没有错啊!”

“何止没错!若不是重刑,今后卖给海外给蛮夷为妻,当真不可理喻!”

“他们男人如此反对,不过是没有将咱们女人家放在眼里,认为贩卖海外亦不打紧!”

……

江南官绅集团早前为李正儒所做的宣传,什么江南文人的楷模,却是第一时间遭到了反噬,沦为了整个天下的笑话。

其实他们忽略了一个群体,那就是同样生活的江南的女人们,而这些女人其实同样生活在各家各户中。

她们或许只能沦为男人的附属,但亦有着她们的思想,却是并不认为朝廷这一道保护她们女人的政令有何不妥。

正当南京这边由内部矛盾而出现自打嘴脸的乌龙事,整个江南其实都不在平静,亦是激发了一些普通人的怒火。

事情还得从一个名叫赵六四的贫苦人说起!

在嘉兴府的城郊,住着一个叫赵六四的贫苦人。

他年过半百,背已经驼得像一张弓,由于五官比较丑陋,所以有人开玩笑称他有“帝相”,只是他的双眼依旧闪烁着坚毅的光芒。

赵六四的一生凄苦,但上天赐给他一个十分漂亮的女儿,名字叫小翠,是他在这个世界上唯一的亲人。

小翠长得一点都不像赵六四,从小聪明伶俐,而且还有着一手精湛的织布工艺,是十里八乡都小有名气的女织工。

然而,就在去年将近年底的时候,小翠喜匆匆带回了五两银子,说已经谋得了更好的去处,要前往松江府谋生。

赵六四原本是想跟着一起前去,但又放心不下家里的鸡鸭和几亩薄田,便跟小翠相约年后等她那边安顿放再前往松江府。

只是他在家里左等右等,始终没有自己女儿的消息。

虽然有村民调侃他说小翠是丢下他这个累赘,但赵六四知晓自己的女儿从小乖巧懂事,绝对是因为出了意外了。

赵六四在五月夏收完毕,便火急火燎地来到了松江城。

只是他找遍整个古城,四处打听女儿的下落。由于所携带的盘缠很快花光,亦是只能露宿街头,只期盼自己女儿能够平安归来。

一日,老六四在一家茶馆中无意听到有一批女人被带到海外的消息。他的心里一动,赶紧凑上前打听,结果越听越心惊。

原来竟然有人将熟练的女织工拐卖到日本,赵六四心中升起一股不祥的预感,隐隐感觉自己女儿小翠便在其中。由于有了新的方向,老六四经过一番的调查,终于从一个同乡嘴里得知,自己的小翠真的被人骗到了海外。

这个消息如同晴天霹雳,让赵六四几乎崩溃。

赵六四毅然决然地告到了松江府衙,跪在官府的大堂上,声泪俱下地诉说了自己的遭遇和女儿的失踪。

徐鸿听到赵六四的控诉,对为非作歹的江南商号又加深了几分深恶痛绝:“赵六四,你已经不是第一个受害者!你且放心在本府安排的地方暂且住下,咱们皇帝不会不顾子民的生死,必定派军队前往日本替你找回你的女儿小翠。”

原本大明朝廷指望江南商号这帮海商能够开拓海外市场造福万民,却是谁都没有想到,他们为了利益竟然不惜迫害自己的同胞。

经历了这么多,徐鸿亦是越来越觉得庆幸,幸好大明迎来了一位真正的暴君。

参治岛,大明城。

这里是东海总督府的驻地,而今成为一个重要的港口。

只是不知为何,今年以来通过这里前往日本的大明商船明显减少,反倒是绕过这里直接从事走私活动的商船越来越多。

一艘军航从西边而来,在船只停泊在码头上的时候,三个太监在锦衣卫的护送下,正匆匆朝着大明城的总督府而去。

东海总督徐世英最近显得十分的安静,每日都显得是无所事事般,却是跟着几个得力干将在这里喝闷酒。

“朝廷来消息了?”

“世子,不知是什么消息呢?”

“说了多少次了,咱们得称总督大人!”

……

霍光明等武将的眼睛纷纷亮起,却是忍不住进行打听道。

近段时间以来,虽然他们一直在强化自己的实力,但他们心里始终是憋着一口气。作为掌管东海的东海总督府,不仅遭到大内家的挑衅,而且还被自己人背刺了。

“咱们即刻启程前往九州岛!”

东海总督府徐世英在看到信件的内容后,那张阴沉的脸终于展露出灿烂的笑脸,只是眼睛闪过一抹狠厉之色。

这一天,他和他的将士们等得太久了,而今是时候撕碎那一座小小的岛屿了。本章完

喜欢独治大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独治大明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