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独治大明 > 第四百七十二章 预言成真,帝国动荡

独治大明 第四百七十二章 预言成真,帝国动荡

作者:余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4 07:41:21 来源:书海阁

京城,已经大雪纷飞。

即便再冷的冰雪天气,亦挡不住那些无孔不入的流言飞语,京城百姓更有一颗熊熊燃烧的八卦之心。

“东方神仙真的这么说?”

“此话千真万确,陛下南巡有血光之灾!”

“若真是如此的话,陛下当初便不该南巡啊!”

……

有关东方道对朱佑樘南巡的凶吉预测,不知是哪个环节出了差错,这个消息竟然从宫廷流传到民间,导致京城百姓亦是议论纷纷。

特别是一些算卜的老道,似乎是想要蹭东方道的热度,高低都是整上两句,都认为天子此次不该南巡。

寒风在外,但受悬挂门口的帘子阻挡,但帘子掀开便有寒风钻了出来。

毛澄从里面钻了进来,因是南方人的缘故,对这种天气颇不适应。在拍掉身上积雪后,便跟着同伴一起上楼。

原本他在成化二十二年于应天乡试高中,但因生病而未能到京城赴考。

在弘治元年恩科之时,因父亲过世而丁忧三年,弘治三年因不愿给人话柄而选择继续在家丁忧守孝,而今是他第一次参加会试。

他今年已经三十出头,虽然对很多士子是不可超越的存在,但他七岁便能写诗传诵乡里,而今这个岁数才第一次参加会试并不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

跟其他性情活跃的举子不同,他天性明粹,容止端清,行步未尝左右环顾。

“毛兄,陈兄,就等你们了,快过来一叙!”一个徐姓的举子看到两人出现,当即便十分热情地招呼道。

由于明年春天便举行会试,不论是今年的新科举人,还是往届的老举人,此时都已经纷纷云集京城。

毛澄并不喜这种热闹的氛围,反倒将邻桌的对话听到耳中,却突然打破沉默道:“此事过于古怪!”

“何事?”在场的举子有近十人之多,而今亦是纷纷望向言行举止十分沉重的毛澄道。

毛澄迎着众人的目光,却是抛出一个问题道:“天子南巡的凶吉预测一事,这个话题突然变得火热,岂不怪哉?”

“确实是,最近的酒楼都在说此事!”

“确实不合常理,此事上个月便已经开始传了!”

“何止是上个月,我十月刚刚进京时便已经听说了!”

……

在场的举子都是聪明之人,而今得到毛澄的提醒,特别最近每间酒楼都在谈论这则旧闻,让他们亦是意识到一些不一样的东西。

毛澄默默地放下酒杯,却是突然间站起身子:“诸位兄台,此事让鄙人心中颇不安宁,我还是前去面见泰山大人,告辞了!”

正当京城暗流涌动的时候,江南仍旧繁华如梦。

在西湖之行结束,皇帝的仪仗队便返回杭州的行宫。

朱佑樘从韩幼英家中的茶园带来了龙井茶,心情很好地来到静妃的庭院,亦是准备陪着这位小腹微微隆起的贵妃享受这一个闲暇时光。

冬日的阳光透过树梢洒在苏允儿的身上,苏允儿的一只手放在小腹上,斑驳的光影为这宁静的午后增添了几分诗意。

朱佑樘原本是不想惊扰静妃,但旁边的宫女已经先一步禀告静妃。

“陛下,西湖之行感觉如何?”苏允儿见了礼后,亦是好奇地询问道。

朱佑樘想到早前钓起的鲤鱼王,脸上浮起笑意道:“西湖之行,朕甚为满意,倒是爱妃不该偷闲在行宫中!”

“臣妾这般小心,还不是为了龙种?陛下,既然西湖之行已经结束,咱们可是明日回京呢?”由于怀孕的缘故,苏允儿如今期待结束此次南巡。

朱佑樘坐下来看到桌面摆放一盘新鲜的梨子,便伸手拿起一把精致的银制小刀,然后小心翼翼地替一只梨削皮。

他的动作轻盈而优雅,仿佛是一位技艺高超的匠人在雕琢一件珍贵的艺术品,嘴角噙着一丝微笑道:“不错,明日便启程返京!呵呵……离京之时,东方道曾告诫朕南巡必有血光之灾,想不到他亦是预言失灵之时!”

“陛下,臣妾倒觉得陛下对东方道该赏!幸得他如此提醒,咱们此行才如此小心翼翼,而您这一路亦是平平安安!”静妃倒是满意现在的结果,亦是主动替东方道说话。

在他看来,东方道能不能算准并不重要,重要是他们这一路没有出事。特别是运河有反贼在潜水钟藏雷,未尝不是他们小心翼翼才能洞察贼人的阴谋诡计。

朱佑樘却不是这般认为,虽然东方道确实能窥得一丝天机,但如今有失算之时,自然是要借机奚落一番。

正想要说什么的时候,他手中的刀刃突然一滑,便感到一阵锐痛从指间传来。

朱佑樘心里暗自一惊,低头一看,只见自己的手指上已经出现了一道深深的伤口,鲜血正缓缓渗出。

“啊……陛下!”

“陛下,流血了!”

“快……快传太医!”

……

周围的宫女和太监见状,顿时惊慌失措起来,纷纷上前来查看皇帝的伤势,亦有人忙着去传召随行的太医。苏允儿吓得花容失色,只是出身于商贾之家,倒是迅速替朱佑樘处理起伤口。

朱佑樘虽然感到疼痛,但并未失态,示意众人不要惊慌,任由紧张的静妃用随时的丝巾替自己包扎止血。

虽然伤口确实有点疼痛,但作为一国之君,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失去自己的威严和风度,便保持着淡定自若的模样。

本以为东方道再一次占卜错误,但眼看都要回京了,结果还真给东方道说中了,竟然真的出现了血光之灾。

只是这便是人生!哪怕他是高高在上的帝王,哪怕他轻松解决江南官绅集团的阻力,但完全无法阻止意外的发生。

“既然这血光之灾灵验了,那么京城怕是如同东方道所料了吧?”

朱佑樘突然间想到了京城,却是知晓北京城此时恐怕同样不平静,眼睛不由得闪过了一抹淡淡的忧愁。

正是这时,一个太监接到北京方面传来的消息,显得满脸焦急地跑进来汇报道:“陛下,不好了,皇后传来急件!”

朱佑樘接过京城传过来的消息,眼睛闪过一抹戾气:“呵呵……他们终究还是按捺不住想要谋朕的江山了啊!”

此次之所以南巡,既是解决禁银令无法在江南推行的顽疾,亦是想要主动离京,这样家里的老鼠才会钻出来。

他终究没有上帝视角,即便对某些臣子是有所怀疑,但亦很难掌握到确切的证据。仅仅因为怀疑便大开杀戒,这种事不是他处理事情的方式。

此次南巡自然是时刻关注京城方面的动静,这眼看都已经回程结果还没有大动静,以致朱佑樘都怀疑自己是不是想多了。

偏偏在这个时候,那些人终究是憋不住了,这大明江山的吸引力终究是太大了。

敢情他们是收到宁王造反的消息,亦或者他们一直在等着宁王造反的消息,所以直到现在才开始他们的真正行动。

静妃得到京城出了事,顿时十分慌张地询问道:“陛下,现在该怎么办?”

“朕如今已经是鞭长莫及,此次恐怕得看朕的皇后了!”朱佑樘的眼睛闪过一抹无奈,却是带着一丝期许地道。

京城,这时像一个棋盘,而京城的芸芸众生像是棋子。

在东方道为皇帝南巡占卜有血光之灾的消息闹得沸沸扬扬之时,又一则重磅消息传来,宁王竟然造反了。

“宁王是疯了吗?”

“他敢造反,那就是找死!”

“咱们陛下英明神武,弹指可灭!”

……

同样是宁王造反的消息,但传到京城这里压根没有被当一回事,甚至纷纷对这个不自量力的王爷进行了嘲讽。

自弘治登基以来,一直在走强军路线,对外的战绩更是无比辉煌。

北拒蒙古,南征黎朝,收复建州,占海西卫,今年不仅将日本的大内氏打得送女儿,而今大明的版图平添了一座九州岛。

在军事人才上,既重用了王越和铁象山这种军事奇才,亦是通过武科和京卫武学来培养了大量的中低层武将。

宁王现在造反,且不说大明王朝的军事实力已经达到恐怖的状态,而今的弘治皇帝受到天下万民的拥戴。

正是如此,在这个消息传来的时候,整个京城的百姓都没有将宁王造反的消息放在心里,只当是一个跳梁小丑王爷的作死行径。

“陛下南巡之劫不在宁王,那该在何处呢?”

京城早已经是暗波涌动,就在大家都没有将宁王造反的消息当一回事的时候,京城突然出现了一个尖锐的问题。

是啊!

如果宁王造反不是劫数的话,那么天子的劫数又在哪里呢?

京城的百姓似乎是受到刻意引导般,原本是毫无相关的事情,却是开始引人思索。只是偏偏地,竟然还给出了答案。

仅是一日,更加重磅的消息传来。

天子弘治在回程的路途中,由于过于乏味,便是邀请花魁尔香演奏。

原本每次演奏完毕,兰香都安排离开,但此次天子却是来了兴致。却不顾兰香的苦苦哀求,硬生生将人拖上了龙床。

事情到这里应该就结束了,但谁晓得天子弘治在跟兰香在龙床翻滚的时候,天子竟然被尔香挟持了。

尔香将天子挟持到船头,却是突然推着天子一起落水,正当大家纷纷跳进河里拯救天子的时候,竟然天子连带尔香都不知所踪。

原本秩序井然、各司其职的六部官员,突然乱作一团。

各个衙门的官员面色凝重,交头接耳,议论声此起彼伏。一些忠诚耿直的老臣,眼中含泪,痛心疾首地叹息着国家的不幸。

一些心思活络的官员,则已经暗中揣摩着这场变故可能带来的政治格局变化,心中盘算着自己的利益得失。

京城的大街小巷也充满了紧张和不安的气氛。百姓们纷纷聚集在茶馆、酒楼等公共场所,谈论着皇帝的安危和国家的未来。

与此同时,京城的军队进入了高度戒备状态,却是提防着随时可能出现地动乱。正是这个突如其来的变故,整个京城和朝廷都陷入了一片混乱和不安之中。

京城的百姓都在等待着进一步的消息,希望皇帝能够平安归来,恢复这个国家的稳定和繁荣。然而,等待他们的始终是未知数。

眼看着时间一天天过去,南边竟然迟迟没有消息传来。

“请皇后出席早朝,讲明陛下无恙,以安天下民心!”在十二月初八来临前,内阁首辅刘吉进行请求道。

常皇后看着自己半岁大的海霄公主,这阵子亦是心力交瘁。

只是她知晓事情一旦到了最糟糕的状况,那么她亦得为天子争下该属于的东西,却是不能真被兴王夺走了。

面对这位首辅的请求,她还是选择了同意,同时将自己的弟弟常凤叫到皇宫传递消息,同时要求加强皇宫的巡逻。

十二月初八这一日,风雪初晴,天刚蒙蒙亮。

在寒冬上早朝,这是最为折磨人的事情,但今日的早朝却不得不来。

天际泛起一抹淡淡的苍白,皇宫的金碧辉煌在薄雾的笼罩下若隐若现。

文武百官纷纷从温暖的府邸来到空旷的午门前广场,在他们踏出轿门的时候,便感受到寒风吹过带起一阵阵刺骨的寒意。

“吏部尚书李裕昨晚中毒?”

“何止吏部尚书,还有兵部尚书!”

“这个事情是不是有些过于巧合了?”

……

文武百官聚到一起的时候,一些消息便是纷纷传了过来,而两位重量级的朝廷大佬出事,亦是让这个氛围突然变得紧张起来。

“肃静!”

站在最前面的内阁首辅刘吉身穿着皮裘,却是满脸不快地道。

在场的官员交换了一下眼色,却是默默地闭上了嘴巴。由于皇帝南巡,所以内阁的权柄越来越多,而今刘吉的权势是水涨船高。

这亦是没有办法的事情,皇帝在的时候,自然不需要这位首辅率领百官,但现在皇帝是离京南巡了。

偏偏地,新近还传来了皇帝落水的消息,让这些首辅说话更具分量了。

咚咚……

随着午楼上的钟鼓声响起,宫门便是缓缓打开,不少官员已经嗅到了硝烟的味道。本章完

.

喜欢独治大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独治大明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