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独治大明 > 第四百七十八章 斥巨资五百万两的真正意图

独治大明 第四百七十八章 斥巨资五百万两的真正意图

作者:余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4 07:41:21 来源:书海阁

路?

别说是在场的使臣,哪怕殿中的文武百官亦是当即一愣,纷纷抬头疑惑地望向殿上英明英武的帝王。

都说蜀道难,但中原跟蜀道终究已经相通。

反观西南的地方多山多沼泽和多原始森林,中原想要跟西南打通一条道,这简直跟开采吕宋金矿那般疯狂砸银子,这样才能重新开辟一条贯通两地的地方。

以现在大明的财力,自然可以做成这个事情。

只是缅甸地区有什么?花费远比开采吕宋金矿的代价,别说一座规模堪比吕宋的金矿,哪怕像样点的物产都没有。

正是如此,在听到朱佑樘这个企图的时候,很多官员当即自我怀疑起来,都不太相信雄才大略的帝王会不计成本开发大西南。

“不知是什么路?”阿瓦国的使臣先是一愣,而后好奇地打听道。

朱佑樘的眼睛顿时变得锐利,便将自己最新的大计划抛出来:“一条由云南连接整个缅甸地区的道路,朕要大明跟你们的王国紧密相连!”

这……

在听到朱佑樘的大计划之时,在场文武百官不由得哑然失色。

最坏的结果还是出现了,这往东和往南都可以理解,但却完全不理解为何会选择朝着西南进行发展。

即便再不济,亦可以重走丝绸之路,朝着漠漠黄沙前往天竺不香吗?

现在皇帝突然瞄上这山林毒虫遍布的缅甸,而且还是一帮难以教化的野夷,却是让大家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朱佑樘没有理会自己臣子的震惊,便对在场的使臣抛出诱饵:“只要你们主动帮大明修出这条道路,那么朕可以册封为王,大明亦会永世庇护!”

既然是想要利用对方帮自己修这一条明缅公路,那么自然要给他们足够的甜头。

缅甸现在处于混乱中,而大明连实力最强大的白古国仅仅给予缅甸,并没有承认他们外藩的身份。

只是现在,他们只要配合大明修出一条明缅公路,那么他不介意授予藩王的身份,而且还会给他们军事庇护。

虽然统一的缅甸一度让强大的元朝都犯难,但现在面对一盘散沙的缅甸,收拾起来并不需要太过费劲。

面对朱佑樘所抛出的诱饵,一些小型的王国顿时心动了。

他们的情况并不容乐观,即便他们属于独立的个体,但面对周围的强国,亦得担心第二天会不会被灭掉。

东吁使者那空膺注意到周围使臣的反应,而后十分果决地站出来道:“大明皇帝,缅甸的纷争由来已久,此事不劳天朝插手!”

“尔等小国,竟敢如此无礼!”靖国公赵承庆看到这个小小的使者明显是要排斥大明介入,当即便怒声道。

现在武勋集团都是充满血性的男儿,而今纷纷怒目相视,更是仗着自己身高优势俯视这个小小的使者。

在他们一贯的认知中,而今的缅甸地区仅仅只有阿瓦和白古两个大国,东吁这种小王国简直不入流。

东吁使者那空膺感受到周围的压力,却是嘴角微微上扬道:“小使这是就事论事!此等修路连通一事,小使完全不觉得有这个必要!”

他虽然是使者,但亦是东吁国现在的第一谋士。

大明皇帝突然想要修直通缅甸的路,可谓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这路一旦修成的话,那么很可能便将兵锋指向缅甸。

虽然缅甸倒不需要害怕一个小小的大明,要知道,当年强大的元朝亦是堪堪取胜,但最后其实还是给他们打了出去。

只是大明王朝真的进来的话,却是影响到他们东吁国的进展。

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阿瓦和白古两国都已经堕落,特别白古的国王虽然是一位高僧,但压根不懂得治国强军。

他们东吁通过联盟和联姻的方式稳住了阿瓦和白古两国,接下来只能吞并周围的小国,那么东吁便会成为缅甸的第三个大国。

正是如此,不管是为了防止大明王朝入侵,还是预防大明王朝给那些小国提供庇护,他作为东吁使者都有理由站出来阻止。

“若是本官所记不差,而今缅甸是各自为政!东吁若以为此计划不妥,等你们东吁统一缅甸再说,而今伱只能代表你们自己!”礼部尚书张升亦是站了出来,却是将矛头直接指向东吁使者道。

在听到礼部尚书张升的言论后,其他使者纷纷点头。

虽然他们觉得大明修出这么一条路,恐怕是不安好心。只是东吁仅仅是缅甸其中一个小国,真要进行阻止的话,那便得经过他们的同意,而不是东吁代表他们的态度。

有的使者深以为然,亦是进行附和地道:“若是不知情的人,还真以为咱们已经是东吁的附属国了呢!”

东吁使者那空膺咬紧后槽牙,发现周围竟然是一帮蠢材,难道连天下没有免费午餐的道理都要人教不成?

朱佑樘却是没有抱太大的希望,而是将目光落到阿瓦国使者身上道:“阿瓦使者,你们阿瓦国怎么说?”现在跟云南直接接壤的是阿瓦国,一旦阿瓦国同意他所抛出的这个方案,那么大明的压力将会大大减少。

一旦云南跟阿瓦国所修的公路完成,那么这条明缅公路便已经贯穿小半个缅甸地区,这将是一个极好的开端。

“大明皇帝陛下,此事关系重大,还请小使回去汇报,而后再定夺!”阿瓦国的使者是一个小老头,显得十分稳妥地道。

其实他对大明的条件十分心动,但奈何他仅仅只是一个使者,如此大的事情自然需要自己的国王来定夺。

朱佑樘心知吃不着热豆腐,亦是大手一挥:“好,朕给你们所有人三个月的时间进行答复!只是丑话说在前头,非我大明藩篱,乃我大明敌寇。”

大明王朝有着自己的意志,而今这帮人想要跟大明永世通好,那么自然是需要拿出足够的诚意过来。

至于自己刚刚所提的明缅公路,即便是缅甸境内的所有王国都联合起来,亦不能阻止自己修路的决心。

殿中的文武百官已经很长时间没有看到朱佑樘表现出如此的强烈意志,顿时打起十二分精神,显得虎视眈眈地望向这帮使者。

“臣等谨记!”东吁使者那空膺等人面对如此强势的帝王,亦是规规矩矩地行礼道。

剩下的仪式只是简单的赏赐流程,在得到大明明显赚到的恩赐后,这帮缅甸使者亦是欢天喜地地离开了。

至于要不要同意大明皇帝的条件,既然还有足够的思考时间,那么他们亦不需要纠结此事。何况,真正的决定权其实不在他们的手里。

奉天殿召见国外使者的仪式结束后,而后便宣布散朝。

其实离开的是外面的中下层官员,还是殿中不重要的官员,而有资格参加最高会议的官员都已经落了下来。

现在大明不仅限于经济改革,而是已经开始进行政治改革。

经历刘吉一事后,内阁的地位其实已经有所下降,起码已经不具备统领六部的声望。而今的内阁,更像是一个秘书处。

反倒是新成立的军情阁倒是彰显出几分威望,由王越进行负责,而今全国所有的军情都是汇集到此处。

六部的职能已经持续数千年之久,但终究无法满足现在国情的复杂性,所以新添了宣传部和农业部。

值得一提的是,武勋的地位同样得到了提高,而今晋升为靖国公的赵承庆亦是被列入参加最高会议的人员名单上。

只是此刻,不管他们的权势多大,却是纷纷充满敬意地仰望龙椅上的帝王。

朱佑樘面对在场的心腹之臣,亦是主动挑起话题:“朕已经决意开发大西南,修一条能够贯通云南和缅甸两地的公路,诸位爱卿以为此策可行否?”

“陛下,这条公路怕是消耗不少吧?”新任农业部尚书刘忠犹豫了一下,显得十分认真地询问道。

当年大明为了开采吕宋金矿,却是不得不发行国债募集资金。现在这条公路必定更加艰苦,所付出的成本将会更高,所以这个费用不得不让人操心。

其实以弘治现在的威望,哪怕浪费上百万两,大家亦是可以视而不见。但以明缅公路的规模,这明显不是一百万两的事情。

工部尚书贾俊早已经知晓此事,显得十分认真地掏出工程图:“经我们工部反复计算!若明缅公路由我们大明进行修路的话,预计要投入至少五百万两!”

在听到这个数字的时候,不由倒吸一口凉气。

虽然他们早已经猜到不可能便宜,但听到这一个天文数字的时候,还是忍不住用力地咽了咽吐沫。

要知道,云南全省一年的税收贡献顶多几十万两,而且还要养二十万驻军。

现在一直砸下去五百万两,缅甸那片土地比云南还要贫瘠,却是要到猴年马月才能收回这笔投资成本?

兵部尚书刘宣伸手摸了摸自己的鼻子,却是试探性地望向旁边的户部尚书何琮:“何尚书,这个钱……”

“若现在真要拿的话,咱们户部其实是能够拿得出来的!”户部尚书何琮知道刘宣是想让自己以没钱为由阻止,但自己却是有着自己的原则道。

经过这些年的经济改革,大明的财政不仅节节有节余,而且情况还变得越来越好。

另外,大明王朝为了让弘治新币彻底畅行于江南,亦是以修路等为由,先后向江南发了两次国债。

虽然一下子要投入五百万两确实是要伤筋动骨,但以现在的大明的财政,其实咬咬牙还是需要做成此事的。

若是到时资金确实无法解决,亦是可以通过发行国债来解决尾款。

农业部尚书刘忠心里微微一动,显得十分认真地道:“敢问陛下,开发西南如此投入,可是太祖托梦西南有金矿或银矿!”

咦?

此话一出,在场的很多重臣纷纷充满期待地望向朱佑樘。

虽然宝种的事情至今没有消息,但吕宋的金矿已经得到了印证,日本诸多银矿同样被证实,甚至南洋之南的铁矿亦有了回音。现在皇帝执意要修建明缅公路,一旦明缅地区存在一座座金光闪闪的金矿,那么亦算是一个划算的投入。

“缅甸既无金矿,亦无银矿!”朱佑樘将在场重臣的欣喜看在眼里,却是毫不留情地泼下了一盆冷水道。

其实知晓缅甸真正情况的人都明白,缅甸真要说到矿产的话,翡翠矿石还是蕴含着一定的经济价值。

只是现在的社会风气以软玉为贵,且不说硬玉的价值能不能宣传出来,这亦不可能是朱佑樘的目标。

花费五百万两不去研究飞机大炮,而是要寻找那种不能推动社会发展的翡翠,这种做法思维并不是他们的风格,亦不是成熟帝王的所思所想。

这……

在场的重臣得到否认后,不由得面面相觑起来。

一直都是英明神武的皇帝,为何面对一个毒虫遍地之处,竟然是想要砸下足足五百万两来修一条公路。

王越将其他人的反应看在眼里,却是突然站出来朗声地道:“请恕老臣愚钝!不知陛下此举意欲何为,请陛下训示!”

咦?

此话一出,兵部尚书刘宣等重臣反应过来,亦是纷纷望向了弘治皇帝。

与其在这里瞎猜和试探,还不如直接承认自己愚钝,从而听一听这位雄才大略帝王修路的真正想法。

诚如当年的建州是一处塞外之地,但经过这么多年的开拓,现在成为了大明的北方粮仓。不仅解决了北方的粮食需求,而且还缓解了京杭大运河的运输压力,从而大大减少了财政开支。

刘瑾已经早有准备,在收到朱佑樘的眼神后,亦是带着两个小太监将地图向殿中的重臣进行了展示:“诸位大臣,请看此图!”

入眼之下,这是一幅有关南洋海域的地图,不过居中位置是中南半岛。

“从南洋之东,经马六甲海峡,马六甲之西便是西洋。进入西洋沿东海岸线往上是暹罗,再往上,诸位大人可知是何处?”刘瑾化身为讲解员般,指着那一幅海图进行讲解起来。

本章完

喜欢独治大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独治大明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