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独治大明 > 第五百零七章 贯彻思想:神君上民下夷

独治大明 第五百零七章 贯彻思想:神君上民下夷

作者:余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4 07:41:21 来源:书海阁

面对此等国家大事,当即有好战分子即刻表态:“一个小小的琉球竟敢对我朝出尔反尔,此风不可长!”

“若因三千斤生铁便挥师征讨,未免过于劳师动众?”户部尚书何琮的眉头微微蹙起,亦是提出异议道。

虽然现在大明拥有了铸币权,但执掌这个国家财政大权的他比任何人都清楚,现在大明的财政面临着比较大的压力。

世人都盯着明缅公路和京津铁路两项重大工程,但大明为了打造一张大明的交通网,花到地方基建亦是已经超过了千万之数。

若不是朝廷的税收得到大幅提升,加上皇家钱庄发行的国债得到民众的认可,大明财政恐怕都要走大明宝钞的老路了。

只是现在美洲那边的金银没有消息,各处花钱的地方越来越多,何琮亦是不由得伸手捏紧自己的钱袋子。

以前的文臣口口声声爱国爱民,但面对边民受欺辱,亦是装着视而不见,甚至如同当年大同惨败那般极力隐瞒。

王越倒是老僧入定般,显得十分欣慰地看着眼前的一切,看到了这个朝堂的朝气澎湃。

特别是后者,现在满朝文武都知晓唯有高高在上的帝王不容冒犯,而一切国家要事都需要经由皇帝裁决。

虽然这里可能存在一点潜在的风险,但潜在的收益着实是太过于诱人,让朱佑樘都不由得已经心动了。

正是如此,亦不怪眼前的后辈像打了鸡血般,他们纷纷表达主战的立场。

由于小王子的年纪过小的缘故,而今北元不仅出了亦不剌因,亦是有不少部落已经宣布脱离北元,这亦是为何满都海要将小王子送到京城的原因之一。

现在虽然是打打杀杀,看似文臣眼里的劳财伤民,但反倒是在关心着民生,谋求着国家不断向前发展。

……

虽然他向往集议,但涉及军国大事,他更加信赖以王越为首的军机阁。何况一些军事行动,亦不该将议事的范围如此扩大。

铁象山自然不需要多说,在神盾营表现十分惊艳,以平辽伯坐镇东北更是打得野人女真闻风丧胆。

“今日他琉球言而无信,他日南洋与东海诸国跟风,又当如何是好?”

现在大明派遣军队横渡太平洋收拾印加帝国,这种劳师动众的事情并不太可取,但收拾眼皮底下的琉球简直是不费吹灰之力。

“陛下圣明!”面对弘治皇帝的决定,众重臣亦是纷纷恭敬地施礼。

虽然这看似新的议题,但其实是第一个议题的延伸。毕竟若是选择开战的话,那么就会涉及到方方面面的事情,而主帅人选更是重中之重。

他的心里其实是想倾向于北妃省亲,一则是伊克锡恳求自己想要见满都海最后一面,二则小王子还在自己的手里,三则自然是此次掌握北元的良机。

现在的六部侍郎原本就气血方刚,加上亦是想要在这里表现出自己的才能,自然积极地想要表现自己。

在某种程度上,这种模式既达到了集议的目的,亦是扞卫着皇帝的无上权威。

“一百零三!”

“朝廷每年养这么多银子养兵,眼皮子底下的小琉球为何收拾不得?”

自从徐世英和赵承庆等武勋崛起后,而今武将的地位是越来越高,甚至现在很多战事都由武勋直接挂帅。

王震东已经四十多岁,正是年富力强的年纪,由于生得浓眉大眼,整个人显得十分的威风,而板着的脸给人一种威压。

“臣等领旨!”王越等军机处的成员当即起立,显得规规矩矩地行礼道。

即便面对高高在上的户部尚书,一众好战分子一点都不怵,而是纷纷据理发表自己对事情的看法道。

这一场争论并没有持续太久,很快意见统一下来,针对琉球王国的出尔反尔,大明需要对其进行打击。

……

在得到绝大多数人表示北妃可前往北顺国省亲的时候,内阁首辅尹直又是进行上报,由弘治皇帝做最后的裁决。

现在满都海病重,一旦满都海过世的话,那么北元的权力必将出现动荡。

针对天花的疫情,大明自然已经有了解决之法,现在只需要将更多患牛痘的牛调往优先调往云南即可。

“臣等领旨!”众臣听到朱佑樘的表态,亦是恭恭敬敬地施礼道。

虽然北元名义上的大汗是小王子,但实际的控制权一直落在满都海手里,满都海已经掌握北元军政大权十几年了。

特别在东海和南洋之间,福建方向早已经反映这里有海盗出没,现在正好可以借此在那里派驻一个军队,从而彻底控制那一片海域。

“一百一十二!”

朱佑樘面对这项决议,亦是十分干脆地选择同意。

“伱好不容易放假在家一日,平日天天拿你那帮学员撒气,现在又拿儿子撒气,就不能让他消停一日吗?”王母端起酸梅汤过来,却是为自己儿子说话道。

王虎的脸上都是汗水,但还是咬着牙回应:“孩儿谨记!”若放到以前,这些文臣都恨不得息事宁人,即便是小小的琉球国必定是畏首畏尾。哪里像现如今,满朝都是主战的声音。

王震东原是山海关的一个小小守备,但在征讨海西女真三卫立下赫赫战功,在担任建州总兵期间表现出色,随军出塞为大明疆土向北扩张二百里,因为被封为镇东伯。

这两位武勋其实是各有千秋,虽然王震东的个人战力不及铁象山,但要论智谋的话,出身将门的王震东要更强。

朱佑樘没有过多的犹豫,便一锤定音地道:“既然如此,那么便选镇东伯吧!至于此次动用多少兵力,从哪里调遣兵力,又如何补充粮草,该从哪条路线进攻,此事便交由军机阁了!”

……

“练体固然重要,但亦得练脑,还需要练心!为父不管你将来是成龙还是成虫,但给老子记住,绝不能做苏灿那种二五仔,不然老父在泉下亦提刀斩了你!”王震东居高临下地望着地上的儿子,又是认真地告诫道。

“此事怎么看都是利大于弊,老夫支持北妃归国省亲!”

王越的嘴皮没有动,因为现在的氛围已经不需要当年那般争得面红耳赤都没有结果,而今只需要静静看着即可。

虽然他们这帮重臣已经形成决议,但需要经由内阁首辅将在场的官员决议上报弘治,由弘治皇帝亲自拍板才能生效。

面对这个皇帝的家务事,大明看到的是彻底吞并蒙古的可能性,当即纷纷打起鸡血般进行表态道。

礼部尚书张升是一个十分传统的词臣,亦是很罕见地表态支持,不过他的理由是借此向天下人宣扬孝道。

这是一座新宅子,虽然位置已经偏离王府街,但在这个寸土寸金的京城,已经算是十分难得的赐宅。

今日京卫武学那边没有安排课程,故而他亦是忙里偷闲训练自己的儿子,扮演着一个严父的角色。

按说第三项是皇帝的家事,但这里其实牵涉北元的政治动荡。

特别琉球王国在得知生铁一事上,亦说了一些不敬大明及皇帝的话,单是这一点便得让对方知道祸从口出的道理。

……

内阁首辅尹直得到答复,便是对着阁楼之上的朱佑樘行礼:“陛下,臣等对琉球一事已有决议!琉球乃我朝藩属,前有对陛下不敬之言,今敢出尔反尔,恳请陛下免其封号,出兵讨伐!”

似乎受到了刺激般,王虎亦是继续坚持着,眼睛闪过对建功立业的渴望。

“咱们大明崇尚孝道,北妃当归国省亲!”

有鉴于大明朝廷实施官员年轻化,在排除那些年老不能出征的将领后,便是如今战意高昂的新晋武勋。

“若北顺国动荡,北妃或可助大明执管北顺!”

“一百一十一!”

京城,镇东伯府。

虽然琉球那个地方确实鸟不拉屎,但如果事事都考虑得失,那么现在便没有东北粮仓,亦没有鱼产丰富的九州岛等。

虽然他觉得自己被削了面子,但这个会议不分大小,亦是默默地检讨自己的立场是不是存在问题。

“慈母多败儿!”王震东瞪了一眼自己的夫人,便是无比认真地道:“现在圣君在朝,正是吾辈建功立业的大好时机!赵承庆不仅是靖国公,而且如今进入军机阁,连铁象山那家伙都封了侯,咱王家如何能懈怠!”

其实大明现在公认最厉害的主帅人选是王越和汪直,只是汪直已经出任印度洋总督,而王越现在执掌军机处,而且年轻已经不小了。

跟士大夫共享太平之福的政治理念不同,而今真要总结是“神君上民下夷”。即便一个小小的夷长敢轻视大明,不肯为大明王朝的建设出一份力,那么他并不介意亮了亮自己的铁拳。

“这不是铁的问题,而是关乎咱们大明的国威!”

哎……

一旦满都海病逝,那么北妃便是长姐如母,他们大明便可趁机扶持小王子成为傀儡,从而一步步将蒙古纳入大明的版图。

最重要还是大明现在军事实力大大增强,而打击琉球既能让大明立威,又可以趁机好好地练一练兵。

这些年跟随父亲南征北战,让他远比同龄人更加成熟,既希望能够为大明开疆拓土,亦是希望帮助父亲更进一步。

……

“一百零二!”

朱佑樘面对众重臣推举上来的两个人选,一个是晋升为平辽侯的铁象山,另一个则是镇东伯王震东。

“正是!”面对这个决定,兵部尚书刘宣等官员自然纷纷点头。

“今日琉球对咱出尔反尔,他日便有人敢上屋揭瓦,此风万万不能长!”

“一百零一!”

王虎艰难地练着俯卧撑,额头不断地渗出汗珠子,而整个人都被自己的汗水打湿,但还是咬牙坚持着。

正是如此,满都海突然请求跟伊克锡见上一面,这既是家事亦是一件国事。

户部尚书何琮看到群情激愤的好战分子,不由得暗叹了一声。

正是这时,管家急匆匆地跑过来汇报:“老爷,刚刚宫里来人,请您即刻随他入宫面圣!”在狙击亦不剌因部的时候,杀得亦不剌因溃退而逃,因而晋升为平辽侯,更是得到了平辽伯的世袭。

“财政自然需要考虑,但咱们大明可是称霸三洋!”

既然是立志成为称霸占据全球七成面积的海洋国家,那么就不能过分眷恋那些贫瘠的土地,毕竟留给自己的时间已经不算多了。

内阁首辅尹直主持会议,显得十分平和地道:“既然大家的意见基本一致,那么咱们便定议征讨琉球了!”

朱佑樘的声音从上面悠悠传来,显得十分简洁地道:“准群臣所请!再议,谁可挂帅?”

在接下来的最高会议中,第二项是有关于云南天花疫情的预防,第三项则是满都海病重,希望北妃伊克锡回去省亲。

“明缅公路之所以开建如此顺利,亦幸印度洋总督汪直绕海道攻其白古王城!”

最高会议并不会受到品级的限制,毕竟在皇帝的面前都是微不足道的臣子,只要你言之有理便可跟内阁首辅拍桌子。

在敲定一些细节后,省亲的事情便落实了下来。

养心殿沐浴在夏日的阳光中,御书房的檀香袅袅而起。

“一百一十!”

虽然堂堂贵妃前去不太妥,但满都海总不至于杀害自己的女儿,反而伊克锡可以打着帮小王子坐稳汗位的名义,从而间接掌控北元。

随着众重臣纷纷从西苑离开,此次最高会议的决议便下达各部,而征讨琉球国成为时下最重要的国事。

“来了!”王震东得知皇帝召见自己,心里顿时一阵狂喜。

虽然他并不反感皇帝在免去他蓟镇总兵一职后,将他安排进入京卫武学对优秀的生员授课,将自己的知识传授给这帮朝廷培养的优秀人才,但相对于这种平静的生活,更加渴望上战场为朝廷建功立业。

本章完

喜欢独治大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独治大明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