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独治大明 > 第九十八章 开中有弊,群臣保廉

独治大明 第九十八章 开中有弊,群臣保廉

作者:余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6 21:46:36 来源:9书院

在行军打仗中,后勤人数往往是作战人数的五倍以上,这样才能保障军粮供应,故而保障军需历来都是费人费力的事情。

洪武三年,因山西等边地急需军粮,朝廷财政捉襟见肘,便决定让商人到大同仓交米一石或太原仓交米一石三斗,则给淮盐一小引,然后凭盐引换盐运销获利。.??m

由于此次成效显着,故而大明全面推行开中法,从而解决九边的军粮问题。

因运粮的路途遥远,朝廷不得不断减低纳粮比例来吸引商人中盐,永乐十八年户部决定:河东盐每引米三斗五升,淮盐每引四斗。

只是到了如今,边商持引到盐地提盐越来越困难,不得不花钱打点关系才能拿到盐,故而朝廷已经将纳盐比例降至二斗五升。

开中法发展到现在,确实已经出现一些问题。

首先是兑付的问题,若像叶富贵那种有背景的盐商持引提盐自然可以畅通无阻,但普通盐商过去则是九成提不到盐,需要额外花钱打点已经成为了共识。

其次是滥引的问题,由于各地潘王讨赏,加上朝廷选择降低盐引比例的减低纳粮比例来吸引商人中盐,这种饮鸩止渴的方式容易制造滥引。

最后则是盐引不断贬值的问题,以前一石三斗一引都是趋之若鹜,但而今只能二斗五升一引,这里反映盐引出现了信誉危机。

若是一套健康的开中法,无疑是边商运一石粮换一引,到产盐地顺利提盐,而后将盐卖到指定荡区获利。

只是现在开中法已经处于不健康的状态,而最大的问题是边商持引到产盐地,却是需要花费打点盐商才能提到盐。

叶淇针对这套不怎么健康的开中法,开出的新方是:朝廷废掉“边商”,由淮商加价购廉价盐引,盐商继续赚好处费。

“若行新盐法,朝廷进账几何”朱佑樘深深地打量眼前这个皮肤白净的小老头,若有所思地瞥了一眼徐溥,这才不动声色地询问道。

叶淇心里暗自一喜,便上呈奏疏道:“陛下,上面已罗列详尽!若朝廷改行新法,以课银四钱二分计,淮盐一百万引则可得银四十二万两,而臣以为每引可再抬高一点课银价,如此获银则会更多!”

“一百万引便有四十二万两”

“如此一来,太仓则充盈矣,神盾营可成!”

“今年户部以引折银行于两淮,盐商趋之若鹜,确是可提价银,此策果真谋万世也!”

……

在场的官员听到叶淇的账目后,想到一百万盐引便能换得白花花的四十二万两,不由得暗暗地瞠目结舌起来道。

“如此说来,边地入仓二斗五升米便得一引,这盐价属实是太低了!”朱佑樘想了一下,亦是轻轻地点头道。

叶淇的眼睛微微一亮,显得欣喜地询问道:“陛下,您这是采纳臣的新盐法乎”

吏部左侍郎徐溥等官员深知这将是改写大明盐法的大事件,不由得纷纷投去了关注的目光,而叶淇抛出的时机无疑是刚刚好。

只要弘治点头同意,那么大明的盐法将会改写,而他想要花巨资打造的玩具“神盾营”亦是可成。

其实大家倒不是非要反对组建神盾营,但你瞎胡闹可以,那得分给大家一点好处。

“叶淇听差!”朱佑樘将叶淇的欣喜看在眼里,当即便是淡淡地道。

叶淇看到胜利的曙光已经近在眼前,而他毅然成为整个两淮地区盐商的大英雄,显得喜形于色地道:“臣在!”

“即刻从户部押解十万两银前往山西储地购秋粮五十万石夯实边仓,事成有赏、事误当罚!”朱佑樘自然早已经识破对方的小伎俩,显得面无表情地下旨道。

啊购粮

在场的官员初时还以为弘治是要同意这个能生财的新盐法,但听到朱佑樘竟然是要叶淇前去山西购买五十万石秋粮,顿时不由得愣住。

叶淇本以为自己的计谋得逞,但听到朱佑樘让他去购粮,不由得将眼睛瞪得大大地道:“陛下,臣……”

“今边地粮贱,明年确是不宜输粟中盐,速去速归!”朱佑樘如何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当即蛮横地下令道。

叶淇在这里其实玩了两个小手段:一则过度渲染边地米贱,二则故意忽略引贱。

九边今年的米贱,这是受多重原因影响的。

从东南将米粮运到边仓,这路途的花费并不是一笔小数目。边商意识到自己种植比运输要划算得多,故而他们开辟土地雇人种植,导致出现大量的商屯,从而保障了边地的粮食供应。

另外,自开中法以来,九边每年都有充足的米粮供应,故而现在的边仓的能够一直处于饱满状态,故而对粮食并不再饥渴。

最重要的原因还是今年遇上了一个丰收的好年份,由于粮食的产量高了,故而导致米价跌到了一石两钱。

另外还有一个问题,边地很难大量供应足够的廉价边粮。

就像某人因特殊原因无法前去现场观看某明星的演唱会,他固然能够同意以一折的价格将票卖给你,但你要一千张,那么他只能竖起中指行国际礼仪了。

正是如此,九地的粮食从几两一石跌到两钱一石,并不是粮商开了善堂,而是大明推行开中法的一个成果。

一旦将开中法废除,那么粮价势必会迅猛回升,而早前的“两钱一石”的粮价压根没有参考价值。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独治大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独治大明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至于引贱,这才是确确实实真的贱。

正是盐官抬高了边商提盐的门槛,每个人前去提盐都要花钱打点关系,最终反倒让朝廷来买单,将原本一石三斗一引贬到了二斗五升一引。

所谓的“一引得八引之获”,不过是叶淇玩的障眼法,本质还是有窃国家的盐利,毁大明边粮的基石。

叶淇看到朱佑樘完全不上套,反倒搬起石头砸自己脚趾头,突然眼睛一亮地解困道:“陛下,今太仓无银矣,购粮之事请还请容后再议!”

“叶侍郎,户部存银一百三十万两,京仓存粮二千二百余石,这点银子咱们户部还是能拿得出来的!”正是这时,户部右侍郎陈坤眯着小眼睛站出来表态道。

且不说他是陛下亲自提拔的人,事到如今,怎么可能还看不穿叶淇这点小伎俩。

虽然按新盐法,户部确实能够增加了一大笔盐税收入,但改由朝廷承担运粮往边仓的开支,这收上来的盐祼压根不够花。

叶淇之所以想要推行新盐法,无非是纳银更有利于淮商群体,亦方便底下的盐官能够中饱私囊。

淮商都知道将粮食运到边仓不划算,若是改为课银,这帮人便将轻松得到盐引,从而牟取巨额盐利。

“若区区十万两都拿不出的话,咱们户部当真是给你看扁了!”

“不错,十万两而已,咱们浙江司的账面便可以直接拔过去!”

“若是不够,我们福建司的账面还有十三万两的存银,亦可划拨!”

……

户部的官员在看到陈坤一步登天后,加之他们并没有忘记朱佑樘早前所说的话,几位司职郎中纷纷落井下石地道。

且不说,他们一直都不喜欢叶淇这个外来户。按陛下早前的说法,一旦户部侍郎出缺,那么陛下将会从他们十三司郎中选拔。

而今叶淇竟然已经自寻死路,还认为眼前这位英明神武的少年帝王好糊弄,那么他们不介意从背后捅上一刀,从而谋求那个梦寐以求的户部侍郎之位。

这……

兵部左侍郎何琮等官员看到户部已经生乱,不由得面面相觑。

叶淇没有听到这帮家伙竟然在背后捅刀子,这一刻气得咬牙切齿,这根本是不可能完全的购粮任务。

“户部的银两既然没有问题,叶爱卿即刻动身前去,事成有赏,只是办砸了休怪朕治你的罪!”朱佑樘看着户部这帮家伙发现并没有白费自己的苦心,便一锤定音地道。

叶淇此时的脸比哭还难看,但面对朱佑樘严厉的目光,却是只好打碎牙往肚子吞道:“臣领旨!”

自作自受啊!

谢迁远远看着这边的动静,对叶淇的新盐法显得十分不解,同时十分困惑地望向自己的老师徐溥。

“陛下,若李尚书无法从户部太仓中调银,臣所管京仓存粮二千二百余石,可跟米商折银以供筹建神盾营所用!”陈坤针对李嗣早前的托词,便是直接表态道。

这……

李嗣的眉头微微蹙起,万万没有想到被这个胖子在背后捅一刀。

只是这又能怪谁呢成化帝留下的家底着实是太丰厚了,这京仓还有两千多石存粮,而各地秋粮即将漕运而来。

“京城入冬米贵,今放粮可平抑京城粮价,奏准!”朱佑樘发现被文臣所痛恨的昏君其实挺靠谱,当即便采纳地道。

至于组建神盾营,自己是势在必行,毕竟这将会是自己的真正王牌部队。

神盾营的事情解决了

在场的官员看到事态的发展,不由得面面相觑。

原本他们想要一起逼得朱佑樘收回成命,不承想万安站出来帮着陛下打擂台,而这位新任的户部右侍郎李坤更是扫清了障碍。

只是再这般给这位少年天子胡闹下去,将来还有谁能制衡住他,说好的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呢

朝阳未显,寒风习习从东边而来。

徐溥等官员站在风中,却是发现今天的晨风格外的冷。

新任大理寺少卿宋澄衣着单薄,只是站在风中伫然不动。虽然他不明白陛下组建神盾营是何用意,但在他的认知中,陛下绝对不是一个胡闹的人。

“这朝会还要不要开了若是今后再找这种奏外之事来胡闹,朕亦得效仿父皇罢朝专于实务了!”朱佑樘看到事情已经解决,显得不耐烦地责备道。

虽然争吵有利于形成科学的决策,但他早已经清楚这帮文臣的德性。若不是自己并不昏聩,继即位恩交继承税后,又得废开中法用盐利来滋养这帮蛀虫。

咳!

徐溥的喉咙似乎感到不舒服,突然轻轻地咳嗽了一声。

吏科都给事中宋琮犹豫了一下,便是硬着头皮站出来道:“陛下,臣还有本奏!”

“宋科长,你这又想要唱哪一出啊”朱佑樘看到这帮文臣当真是没完没了,却是气极反笑地道。

吏科都给事中宋琮深知开弓没有回头箭,当即便急忙奏事道:“陛下,微臣以为您下旨查抄原户部尚书李敏一事有所不妥!李尚书任官数十载,一直奉公克己,执掌户部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乃文臣之典范也。岂可因一份来历不明的账册便认定李尚书有罪,行下狱抄家事,此等做法本朝从未有之,请陛下收回成命!”

“请陛下收回成命!”兵部左侍郎何琮等官员似乎早已经约定,当即纷纷附和地道。

身穿蟒袍的万安一直躬着身子侯在上面,此时听到吏科都给事中宋琮强行替李敏求情免罪,显得若有所思地望向下方的官员。

当日李敏被刑部收监,而查抄的圣旨都已经下去好几天,结果这帮文臣现在突然站出来求情,这个情况明显不合常理。

在场的官员都不可能是蠢蛋,要么李敏确实是无辜之人,要么这帮家伙已经断定此次查抄将一无所获。

李敏可以说是最贪的漕运总督,这个人又怎么可能是无辜呢所以现在只有最后一种可能了。

当真生变

刑部尚书杜铭看到何琮站出来的时候,亦是迅速地捕抓到这其中的异常,显得若有所思地望向徐溥道。

“百官跪,退朝!”

正是这时,朱佑樘已经转身离开,而郭镛则是大声地唱道。

朱佑樘其实亦是已经想到了这一点,只是现在亦不好妄下结论,还得等待已经前往河南的刘忠回复。

虽然不明白这帮官员唱哪一出,亦是不明白李宅怎么空空如也,但他当真不相信李敏到了如今还能脱罪!

万安和刘吉两位阁老看到朱佑樘负气离开,不由得面面相觑,但急忙率领百官跪送这位少年天子离开。

此次确实不能怪这位少年帝王拍拍屁股走人,实在是这帮文臣没事找事,更是没有想到这帮人竟然想要保李敏。

喜欢独治大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独治大明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