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靖明 > 第333章 土木堡之变莫非要重演?

靖明 第333章 土木堡之变莫非要重演?

作者:冬三十娘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4 08:41:32 来源:书海阁

宣府镇的西北侧,最重要的关隘是张家口。

这里地处太行山、燕山和阴山山脉交汇处,是华北平原与蒙古高原交界之地。自二十一日夜北虏寇边以来,宣府这边压力最大的地方就是张家口。

但也只是有压力,宣府还顶得住。

虞台岭则位于张家口西北面约摸六十里处,这里北依长城,东西环山。东南面一条河,由西北流往张家口的方向,地域开阔。路口两处,都通向长城外的张北,是张家口西面另外一处战略要塞。

驻守于此的,是新河口堡守军。大铳、弹药都不少,但此刻听着西北面此起彼伏的号角声,看着那一眼望不到头的黑灰骑兵海洋,他们的脸色正一分分变白。

“该死!快,快报去宣府!”守将声音疲惫又惶恐,“西北面而来,人数如此之多,必是俺答大军!快报王督台,俺答两万大军到了虞台岭,光我们新河口堡顶不住!速调万全左右卫和怀安卫增援!不,还有大同镇虏卫和天成卫!俺答大军在宣府,大同那边守住阳和口、杀虎口就行!快!”

不需他多催促,为了小命着想,快马立刻就疯狂往东南奔去。

“擂鼓!擂鼓!”他顾不得自己的声音都已变了调,“一定要顶住!援军已在路上!”

心里在骂着王宪:狗日的,既然要重兵守下西路和南路,为什么把原来在下西路的自己调到这上西路来?

原先在怀安卫呆得好好的,现在呢?只是之前这几日离,边墙外的不到两千骑兵轮番纵马掠过边墙射上利箭来,自己的家兵已经战死近百!

现在,俺答的大纛已经隐约可见了,敌骑正在调整阵型,冲锋在即。

看着那锋线,他脸色越来越白:仅凭自己这里不到三千的守军,更准确地说仅凭自己剩余那四百多家兵,怎么可能守得住过万草原精骑的冲击?

两千里边墙处处遇敌,只有腹地还有些兵力伺机增援。可是报信、调兵、赶到……

他又再次在心里骂起狗皇帝:御驾亲征干什么?皇帝就在来宣府的路上,难道他要成为第一个弃守的边将?即便活着回到了后方,只怕也难逃一死!

因为皇帝御驾到宣府,只怕王宪还不敢轻易抽调难免的万全右卫和怀安卫北上增援!

投降?投你妈啊!俺答这回第一次出现,岂能不立兵威?

“……杀千刀的!杀啊!”

在他的北面,俺答静静站在高处的土坡上,望着自己面前已经在马上躁动不已的将卒。

“开始吧。”

他轻轻挥了挥手,在身旁随后响起的冲锋号角声中,这只手仿佛拂动了一场大风,很快就将身前的骑兵吹成黑压压的巨浪,直向远处那不算特别险峻的边墙拍去。

“轰!”

长城上,很快响起一声突兀的炮响。

俺答嘴角露出了微笑:离得还远,现在能击中谁?

明军的心乱了。

他和博迪的亲爷爷、在草原有着赫赫声名的达延汗曾攻了七日而未竟全功。

从二十二日拂晓到今天,是五日。

“轮攻,别停。今天夜里,我要在长城南面过夜。”俺答淡淡地发出了命令,随后嘴角狞笑起来,“再传告一遍,破了门,不跑的就杀干净,跑了的不用追到底。让他们往南逃,告诉他们的人在这里败得有多惨!”

“忽热!忽热!”

回应他的,是已成锋矢状、策马冲到最前头的勇士们的呼啸声。

弓矢、炮弹……长城上抛射下来的这些武器,却只如小石子一般,投入了几乎漫山遍野的蒙古骑兵海洋中,丝毫不能阻止他们海浪一般的攻势。

在这里东南面三百里之外,是居庸关。

万五京营大军,在居庸关以内十分安全的顺天府境内,也只能做到日行三十里。

从二十四日上午开拔,如今他们也只是过了白羊口,接近了居庸关。

御辇之上,西北面的军情不断地送到这里来,杨一清和李全礼策马跟在一旁。

“……仍未发现俺答踪迹。”朱厚熜从一直掀开着帘子的窗口望向杨一清,“杨卿以为,俺答会主攻何处?”

杨一清沉吟片刻:“目前是诸边都遇敌,没有一处边堡敢懈怠。照军情来看,都是在攻关隘,却不似往常先全力攻破一口,筑堡守军也因此不敢擅动。敌骑迅捷,只怕是先看哪处疲态初显,再一鼓作气了。其后便侵掠如火,诸边就算要调兵增援,也赶不上敌骑快。”

朱厚熜沉默不语。

之前有过调度。最可能是敌人主攻方向的几处里除了李瑾,其他都是已颇有劣迹的边将。但在边堡,终归还是有不少完全身不由己的兵卒、民夫。

他通过《明报》发出来的那篇文章,至少边镇将卒心里是有不同意见的——好好的,你为什么要羞辱虏酋?

大战一起,总有人要死。

主和之所以一直有市场,只因边镇同样是都不想死。

朱厚熜很快压下自己这些思绪:不先打疼北虏一次,边镇只会年年都有人送命。最遭罪的,反而是边镇普通兵卒和百姓,毕竟每次许多边将都在他们家兵的护卫下,在寨堡里缩得好好的,任由虏骑掳掠而去。

“传令居庸关,不必因朕来了,就先闭关戒严。有百姓要南逃,放他们入关。京城扩建要用工,转运粮饷也要用工。胆子大一点的,也可以先就在居庸关外离得最近的怀来找口饭吃,怀来同样要用工。”

大战就在眼前发生,难以避免的还包括一些百姓躲避兵灾。

况且此次设局诱敌深入,宣大腹地是真的难免遭遇兵灾。不是谁都有门路和能耐躲入边镇相对安全一些的那数座城堡,拖家带口南逃的并不会少,甚至于宣大府县已经接到的任务就是疏散百姓到内外三关附近,或者敌骑极小概率会出现的非战略性山岭中。

已经有点坚壁清野的味道了。

这是朱厚熜与朝廷战略带给宣大的一次冲击。

“……只此一次!”朱厚熜加重了语气,“此战一定要胜!此后,战火不能再于我大明土地上燃起!杨卿,你先行赶去宣府吧,好让王宪能放心去大同!”

“臣遵旨!”

……

宣大总督寻常时期是呆在怀来,但现在不是寻常时期。

王宪在宣府,离张家口约六十里,离虞台岭约一百二十里。

再加上道路的蜿蜒曲折,快马不要命地奔驰,最新军情花上半个多时辰、最多两个时辰也能传到这里。

军中,一个时辰能跑出两百里的那种宝马,太少了。要保持这个速度,还得换马。

在人来人往忙碌无比的官衙里,王宪收到虞台岭军情时已临近中午。

“两万?”他霍然站了起来。

“督台,大军临头,不敢误报!”来传令的人已经口唇干裂,“即便不到两万,加上原先就在攻虞台岭的虏骑,也必定过了万八之数!”

王宪盯着面前的舆图,心念急转。

不光是军务会议,他在这大半年里也已经推演过无数次的各种可能。

只要敌军主力现身,不管主攻的是哪里,都是会有许多预案的。

要先败后胜,要诱敌深入,那也需要败得有理,败而不崩,诱得真实,诱往正确的方向。

虞台岭……如今还要根据最新的军情,去揣摩俺答的心理,评估其他边镇面临的敌军会采取什么动作。

“五日!”王宪只沉默了片刻就开口,“传令虞台岭,让新河口堡一定要守住五日!五日之后,援军必至!”

“督台,怎会需要五日?万全右卫还没动,他们今日得令开拔,最多一日就能赶到虞台岭啊!”正要去休息的传令兵听到之后差点眼前一黑。

万全右卫驻扎在张家口和虞台岭之间,离虞台岭总共就只有三十余里路。

“万全右卫不能轻动!若鞑子声东击西,见到虞台岭增兵如此迅速,便知万全右卫已经动了。敌骑趁夜转攻张家口,也只是一晚上的事!”王宪不由分说,“昔年达延汗三万大军攻虞台岭,守军犹自守了七日七夜!五天之后,万全左卫、镇虏卫、宣府两卫援兵必至!”

这下那传令兵是真的累得昏了过去。

意识还清醒时,他只是想着:这和当年的虞台岭之战一样吗?当年,那是先在张北野战、败退虞台岭,鞑子将虞台岭围三阙一,就是想一口再吃掉来援之兵,这才让虞台岭残军守了七日夜。

现在,虞台岭那边是正面攻城墙啊。鞑子速战速决之意很明显,是不惜代价也要首战立威的架势!

很快,传令兵就从宣府驰往各个方向。

调兵要有手续,傅铎和郭勋这两个总兵要下令——是的,还要调大同那边离虞台岭最近的镇虏、天成两卫中的镇虏卫,郭勋怎能不知道?

正常来说,边堡也绝没有连三五日都守不住的道理。敌军再多,毕竟也是倚墙堡拒敌。何况虏骑本就不擅攻城,十倍兵力又如何?

王宪的安排是很正常的,而这传令兵之所以晕了,是因为他知道自家守将。

从怀安那边领兵去“增防”虞台岭的他,既不敢漏了自己手底下空额实际多不少的实施,更不是能战敢战之辈。

耳听如此,他反倒松懈了下来——反正自己已经到了后方宣府城中,其他事已经顾不得了。

再回传军令之事,不用他去做,所以他在复杂的心情中昏倒了过去。

大明边镇积弊数十年,在这次非同一般的北虏大举进犯下,代价终归是要付出的。

到了这天下午三点来钟,前去虞台岭传令的兵卒刚过万全右卫不久,迎头就撞上了逃往万全右卫的败兵。

他难以相信自己的眼睛:能败得这么快?

……

皇帝还没出居庸关,虞台岭兵败。

次日上午,在虞台岭整休了一晚的俺答主力,又出现在了万全右卫的西面,人数却没有那么多了。

“张家口!”

万全右卫是张家口堡和新河口堡之间的成建制卫所,按边军规矩也是三分战、七分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能在边镇坐上一卫指挥使的,其实个个“实力非凡”。他们确实是能战的,但能战的是他们的家兵。规模再大,也难以过千。

现在眼见虞台岭昨日溃败,虏骑今日就到了万全右卫,人数更加少了一大半,万全右卫指挥使顿时做了一个决定。

“虏骑必定是去了南边,想先击溃出城来援的左卫,再绕去南侧夹击张家口。若让敌贼得逞,我万全右卫便成孤军,上西路尽落敌手!万全左卫和西边柴沟堡不容有失,否则宣府西北门户大开!兵贵神速,快去张家口报傅总兵,我与傅总兵一道救援万全左卫!”

他没有完全丢弃这万全右卫的卫城,守城重任交给了指挥同知,而他这个上西路分守参将更有自主权一些,因此便率家兵和五百精锐自东门出了城,一路向南。

此时此刻,朱厚熜刚刚过了居庸关,怀来就在前方不到三十里处,唐顺之迎到了这里。

虞台岭的军情,昨夜已经传来,皇帝的脸色很难看。

宣府迎接亲征皇帝的,是虞台岭一日之内失守。溃散逃到万全右卫城中的五百多败兵,每一个都能动摇军心。

一日攻破虞台岭,哪怕据说虏骑也死伤三四千,那也只能更加凸显俺答这一次的坚决与疯狂。

“朕知道边镇糜烂日久,不料却糜烂到了这种程度。区区几个小时……”

“……自二十二日拂晓,其实算起来也有五日了,只是俺答大军忽然现身,不要命一般正面猛攻。”唐顺之有一说一,“鞑子这次大异往常,竟不是寻边墙薄弱之处攻入,再仗骏马之速游蹿劫掠,待守军出城野战,又或攻腹地守备薄弱寨堡。”

朱厚熜不置可否,只是吩咐道:“传讯宣府,朕和京营大军已过居庸关!前线将士勿因敌贼偷袭、一时失利而懈怠,鞑子想攻坚扬威溃我军心,朕却相信宣府将卒能百敌取胜!”

旨意快马加鞭赶往宣府,宣府内此时却是杨一清与王宪当着许多人的面争执了起来。

“虞台岭败军逃到万全右卫,万全右卫指挥使跑去左卫,指挥同知率军弃守东奔张家口,上西路已经军心溃烂!”杨一清怒不可遏,“宣府就是这般布防的?王荆山,虏酋既率大军现身,为何不令万全右卫速速增援?即便鞑子声东击西,宣府驰援张家口难道不更快?傅铎又在哪里?”

“……虞台岭守军一日溃败,便是万全右卫增援也来不及!”王宪沉着脸,“所用非人,是我之罪!陛下坚持要御驾亲临宣府,这宣府三卫我能轻动吗?总参既临宣府,眼下如何办,总参拿主意便是!”

“伱是宣大总督!”杨一清冷冷地看着他,深呼吸几下后才说道,“鞑子连下两堡,西北边墙剩余寨堡已成孤军。想方设法传令过去,令他们沿边墙转移到张家口吧。西面其他援军,必须在宣府城西布防了,需要有人督帅。王督台意下如何?”

“我去督帅便是!”

王宪沉着脸转身,走到门口顿下脚步,撂了一句话:“总参也该劝一劝陛下,就驻跸怀来才最稳妥!”

三日之间,宣府战局突变。

众人不敢作声:连宣府镇城都不安全了吗?

驻跸怀来的天子,总让人想起那五个字:土木堡之变……

旧事莫非要重演?

晚了一点,抱歉

本章完

喜欢靖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靖明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