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靖明 > 第337章 决定大同镇命运的一晚

靖明 第337章 决定大同镇命运的一晚

作者:冬三十娘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4 08:41:32 来源:书海阁

荷叶山之战2.0变成了井坪之战。

鞑子攻势是如此之猛,夜里也看不分明。

井坪西门之外,“忽热忽热”的呼啸声中,敌骑冒着城墙上慌乱中射下来的箭矢和炮弹,然后也还以颜色。

弓弦振荡的嗡嗡声不绝,刘铠顿身躲在了墙头后。

他不是很敢看,但他的麾下还是有人敢看一眼的。

然后就也惊慌地说:“参将,鞑子要掏城墙,他们来真的了!”

“啊?”刘铠失声道,“难道他们午后离去,是去周围村里劫掠锄耙了?”

鞑子掠边,一般总会破那么一两个寨堡以震慑大明边军。

而蒙古人攻城,在当年极盛时还有投石机这种工具,到如今最常用的一招却是掏墙根。

具体做法是:由骑兵射箭压制城墙上守军的同时,派轻骑兵带着锄头等能用的工具,怼在城墙根疯狂挖出一个缺口。

人多力量大,加上北方边镇的气候土质、明朝寨堡老旧失修又不是都有护城河等原因,你还真别说,这一招挺好使。

现在,衮必里克麾下大队的骑兵纵马轮流抛射箭雨压制城头守军,而足有一个千人队已经奔到了城墙下,甩开膀子就挥舞起他们一路上劫掠到的铁锄头等农具。

那声音,一锄头一号子地,都响在刘铠心头。

“快!落石!滚油!金汤!”

“嗖!”

一支鞑子的劲箭从他耳朵旁划过,刘铠的声音都撕裂起来:“快啊!他们人都在这边,让城东的老彭带人过来!”

衮必里克同样在催促:“快一些!”

那大同总兵带着的人被他安排的哨骑一直盯着、并且骚扰着,现在是严阵以待、行军缓慢。

好消息是:他们不知道为什么,也留在了通往井坪的山口外,也许是担心自己伏击他。

坏消息是,大同总兵亲自出现在了这边,还不知道俺答那边发生了什么事。

他怎么能离开更重要的大同,亲自跑到这里来?除非俺答已经不再威胁大同了。

难道被俺答那小子卖了?他攻破虞台岭抢掠一番之后就撤了,想要把自己的鄂尔多斯部葬送在这里,用肥美的河套来弥补他去年受到的损失?

衮必里克管不了那么多了:趁那大同总兵被耽搁住的时间,他要最快速度攻破这个守将无能的井坪。

劫掠完这井坪之后,就从更好走又还没劫掠过的那条路回迎恩堡,退出去。

只有这样,才能有所收获。

总要有所收获!

这一晚,他在疯狂地攻打井坪,郭勋在安排人疯狂地前去探路:鞑子退得太蹊跷,这通往井坪的山道,别成了自己的绝命道!

现在他是睡不着的,直到凌晨四点多钟,有人到了他这临时扎营的地方。

“你是俞大猷麾下的?当真?”

“千真万确,侯爷巡边到这边来时,还……”

他做普通猎户打扮,但很快就用诸多细节证明起自己的身份来。身份可靠,说的话才会被当真。

因此等他再说完剩下的话,郭旭惊喜得跳了起来:“鞑子当真在黄崖山下吃了那么大的亏?”

“昨天午前一战之后,鞑子拿咱们黄崖山没办法,只能气急败坏往井坪去了。小的是本地人,仗着路数,被俞将军派出来查探情况。侯爷,鞑子至少还留了两千多人看着我们,但其中七成都是伤兵。只是咱们死伤也不少,粮草弹药都快没了,却也不敢轻易下山,怕鞑子是使诈。”

“好个俞大猷!真勇将也!”他赶紧问道,“你从这通往井坪西面的山里摸过来,可见到鞑子藏有伏兵?”

“没有。小人是先到井坪西面偷偷看了看的,鞑子在攻井坪,不过只有千余人。”

郭勋疑惑一问:“才千余人?”

“小人赶到的时候,确实只有千余人。不过,鞑子好像已经赢了一场,小人见到他们在烧一堆尸身,应该是井坪的兄弟。”那人咬牙切齿,“至少也有四五百兄弟!”

郭勋拳头握得嘎吱响:狗日的刘铠,这般草包!

“本侯是和虏酋在荷叶山打了照面的,他当即就回转去往井坪了,伱瞧见没有?又或者在山中听到过动静没有?”

数千人赶路,声势烟尘应当都不小才对。

“眼下鞑子斥候不少,小人冒险窥视了一下井坪状况,就回到山中了,这是准备去朔州求援。不料到了这边,就遇到了侯爷派的哨骑。”

郭勋点了点头,开始踱起步来。

“此去井坪还有近四十里……黄崖山……离井坪只有不到二十里山路吧?”

郭勋确认了一下,得到了肯定的答复就断然说道:“鞑子既然在你们手上吃了那么大一个亏,那么之前见到本侯就跑,只怕不是故意如此准备设伏。你们几个,一人两马,即刻全速跟这个兄弟绕小路去黄崖山。传令俞将军,他若还扛得住,就只带那鸳鸯营百人,再与这个兄弟一起自山中摸到井坪西南。”

他看着俞大猷这个麾下:“我这边吩咐造饭,拂晓开拔。这边两千人,到了井坪西南便会先稳守山坡。你请俞将军带将旗来,本侯要借他威名一用,吓一吓那虏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侯爷,我们苦战四日,鸳鸯营越战越少,鞑子是知道的。见到俞将军将旗,也不会信我们黄崖山上的人都跑到井坪来了。即便真去了,那我们翻山越岭两夜一日,该多累啊。况且,黄崖山那边到井坪的鞑子哨骑一直没断。”

“这你不用管,不是还有本侯爷在吗?”郭勋虽然信心十足,但还是告诉他,“你把虏酋带着五千精骑,在荷叶山遇到本侯这两千人调头便回井坪的事如实回告俞将军。不管俞将军怎么决定,本侯都不能坐等,必须尽快赶到井坪!”

井坪也已经败了一场,他怕自己去了井坪之后,井坪已经被破。

已经耽误一晚上时间了。

说罢大声吩咐埋锅造饭,另外又再派了几路传令兵。

都是再次前去催促各路援军速至井坪的,其中包括本身就从大同出发跟郭勋来的大部队。

“告诉朔州那边,加派军丁民夫,走小路往黄崖山运五百石粮食,还有炮弹火药!本侯去了井坪,鞑子打不到朔州,不用省着!在朔州好好宣扬并飞捷大同、宣府,俞大猷在黄崖山力拒套虏一万大军,毙敌三千,黄崖山安然无恙!剩余鞑子不甘败绩,分兵五千意图劫掠朔州,已被本侯赶回井坪以西!”

“……将军,这战功还没点验……”

郭勋眼睛一瞪:“让你们怎么做,就怎么做!”

从这里去朔州,快马一个时辰左右就到了。

再去大同,一路接力,也只用半天时间。

郭勋要告诉大同、告诉宣府、告诉皇帝,大同这边的虏寇不是大患。

人数虽然也不少,但吃了那么大一个败仗,锐气已挫。

他想通了,虏酋不是为了设伏,而是担心自己被伏了,这才调头就跑。

郭勋先前是不知道他们吃了那么大一个亏。

现在,他仍旧按着行军应有的步伐往井坪推进——不能快,快不得。不然以疲兵姿态出现在井坪,如果一照面就被冲干净了,那俞大猷争取出来的好局面就荡然无存。

郭勋到了井坪的消息,午前到了黄崖山。几个人不惜马力,在山间奔行,也花了近三个时辰才到达。

三个郭勋的亲兵看到寨墙外挂着的两百多首级就已经目瞪口呆了:这绝对是扎扎实实的一场大胜。

这样一座不到一个月仓促筑起的山寨,挡住了近万虏骑三天半,逼得他们不得不绕道而走。

“井坪为何不来援?”他们难以置信。

“恐怕另有缘由吧。”俞大猷听了自己派出去的哨探转告的话,琢磨着轻重,“赵师,您觉得如何?”

赵本学摇了摇头:“将军自行斟酌。此非常之时,我只能说,你下什么令,将卒都会听。”

“郭侯已令平虏卫南下?军令何时送至平虏卫?”

得到了答复之后,俞大猷盘算着时间,随后就道:“我不去!这边去回告郭侯,请他到了井坪,喊话虏酋,此诱敌深入之计。平虏卫已去迎恩堡断其后路,井坪东南北三面已合围,西路也有我俞大猷。我能败之而不能尽灭之,就是故意如此。我大明王师知道,鞑子倾巢出动却没有大收获,定会心有不甘再深入朔州。”

说罢捏了捏手腕:“我麾下将卒还要再休息一日。明日,我率人先复乃河堡,尽歼堡内数百守军及鞑子伤兵。军情传至井坪,鞑子必回转救援,经此去偏头关,这才能里外夹击破关西逃。请禀告侯爷,本将会再把那五千虏骑堵在这里。能不能一战歼敌数千,就看侯爷能不能及时率兵来夹击了。”

郭勋的亲兵听得热血沸腾。

一战歼敌数千,那该是何等功劳?

相比郭勋,他们竟更信任俞大猷的谋划。

话不多说,歇歇脚喝了水再吃些干粮,他们立刻再次回转,在应募入俞大猷麾下的当地人带领下从山间去井坪。

等他们出发了,赵本学却在私下里问俞大猷:“郭侯身边不是只有两千人吗?鞑子必不让他安然入城,他能在城外守住鞑子围攻?恐成饵,还能钓井坪守军出城救援。”

俞大猷不捏手腕了:“平虏卫本该已经到了井坪。既然还没到,那就指望不上了。鞑子之前在这吃了亏,不会放松哨探。迎恩堡在他们手上,平虏卫去没去,他们知道。既如此,他们必定只会认为郭侯是诈语。我只率一百鸳鸯营去与郭侯会师,无用。如今,只盼郭侯能有武定侯两三分本事,至少守住几个时辰。”

赵本学有些没想到,微微张口:“你这是也以郭侯为饵?”

俞大猷点了点头:“此时此刻,只有一件事能彻底乱了鞑子军心,那就是乃河堡失守,留在那里的守军伤兵尽丧!那里有近三千人,有多少大军能接受这么多兵卒的死?况且我鏖战数日,死伤也不少。如果干脆利落地攻下了乃河堡,他们才会认为这可能是偏头关方向来援了,一同夹击乃河堡,这才能做到!”

“可现在攻得下乃河堡吗?”

“别人攻不下,我却攻得下。”俞大猷肃然道,“我这将旗,他们看得还少吗?他们能战的,不足千人!”说罢就开始了吩咐:“分三队!一路绕过黄崖山背山,去堵偏头关方向。一路随我,去阻虎与乃河堡之间。剩余从黄崖山出发,直接正面过去。午后,埋头大睡,吃饱喝足!天一黑,就出发!”

天黑了。

郭勋安排传往大同、宣府的消息,是在黄崖山激战的第三天晚上才一路接力传递着到达朱厚熜面前。

杨一清不禁拍案大叫:“好!好个俞大猷!陛下圣明!”

若不是派了个俞大猷去了朔州,即便郭勋这回跟拼命似地冒险前往、要用阵斩己方将领的方式接手军队增援,朔州此刻只怕已经烂掉了。

朱厚熜同样难以抑制内心的激动,也微微松了一口气:“这下,只用专心宣府了。”

在迎恩堡被破的消息传来时,俺答终于有了动静,博迪也出现在了龙门川。

战局还在变化,俺答竟然是和博迪一起合攻宣府,而古北口外面的鞑子,其中一小半是察哈尔部的,一大半却是兀良哈部的。那朵颜三卫,就是兀良哈三卫。

正如朱厚熜之前说的一样,朵颜三卫将是谁赢帮谁。

只要宣府这里大明战败了,那么朵颜三卫即便不攻蓟州,却也将把蓟州守军牵制得丝毫不能动弹,让博迪可以将俺答作为前锋,专心攻打宣府一镇守军。

现在,宣府的压力最大。

不仅博迪来了,俺答原来是在等他的后备军。如今除了仍旧在阳和口外骚扰又或者伺机而动的三千骑,他在虞台岭这边的总兵力也在不断增多。

宣府西北面有一万五以上的鞑子,东北面的龙门诸城堡也面临着北元中央万户的过万精兵。

再加上他们后勤转运粮草的民夫,称为近十万大军也不为过。

若再让套虏打穿了桑干河谷底,那真是难以想象的局面。

黄崖山一战的战果,对如今重新布防在宣府北面、西面、东面的大军来说,是极大振奋军心的。

朱厚熜毫不犹豫地当场下旨,擢升俞大猷为大同西路分守参将。

战功还没点验,但皇帝传达了一个消息:此战立功的,都有升赏。

至于这西路分守参将是刘铠的,大家并不知道大同西路详细战况,只当刘铠可能已经战死了。

毕竟黄崖山就在井坪旁边,刘铠是西路分守参将,这应该是他布置的防线吧?

刘铠还没死,因为死亡激发了他极大的潜力。

他不是没想过投降试一试,只不过昨天晚上拼尽全力守了一夜之后,清晨稍作休整的虏骑再次跟发了疯似地开始攻城。而他们督战的人喊的话,刘铠麾下之前去鞑子帐中搞“私市”的人听懂了。

破城之后,一个不留。劫掠所得,尽归将士。

那他妈还能投降?

刘铠哭着也得守下去。

“不要心存侥幸!鞑子已经放了话,破城之后就屠城!他们发疯攻城,必定是因为知道了援军已在路上!再坚持三天!”

平虏卫,人呢?

李鉴,人呢?

在之前的军令里,这两人应该是能够最快带麾下来协守的!

所谓守十天,不是让自己一人守十天,是让这三路人马再加上俞大猷,一共守住十天啊!

现在怎么只有我一个在苦守呢?

刘铠感受到了俞大猷之前孤立无援的心情,却又忘记了他曾让俞大猷孤立无援。

这一天对刘铠来说,是最难熬的。

因为从昨天夜里鞑子大军去而复返之后,一夜苦战,他的人已经很疲惫了。恐惧之下,守城物资不要命地消耗,现在也越来越少了。

可是鞑子就好像真的疯了一样,他们竟似乎也不用休息。

总该歇一会吧?多少歇一会!

仿佛听到了刘铠的祈祷,午后时分,鞑子终于暂时停了攻势,在黄崖山出来的那山道口北面山坡上开始休整。

这期间,鞑子阵中哨骑不断去往井坪东南、北面和黄崖山方向。

到了临近黄昏时,刘铠已经很困了,可他不敢睡。

在疲惫的目光中,他看到鞑子重新整队,不由得心中狂呼:又要搞夜战?鞑子都是畜生吗?

可很快他就知道,鞑子的反应另有原因。

在井坪的西南面,从朔州那边过来的方向上,终于出现了大明军队的旗帜。

“援军来了!援军来了!”刘铠喜极,立刻让麾下鼓噪起来,“传下去,援军来了!”

在井坪城内的欢呼声中,虏骑分为两部。一部近两千人留在本营,另一部四千分成两个箭头,直扑来来援的军队而去。

趁他们刚到,立足未稳。

郭勋觉得井坪城那边的欢呼过于刺耳,只能大声下令:“列阵!列阵!哨探说过了,他们已经攻了井坪一天一夜,也只剩一口气吊着!先守稳这一阵!会鞑子话的,把那些话喊出去!”

现在他心里在对刘铠破口大骂:他妈的,就这么放着鞑子来攻击援军?你不能率兵出城牵制一下?高兴得叫你妈呢?

刘铠已经在城墙上变了脸色。

从望远镜里,他看到了来援的是谁:武定郭。总兵亲自来了,而且一来就被突袭。

救不救?

那必须救啊!自家主帅不救,这战就算是赢了也会被杀掉。

“点兵!点兵!随我出城!”

这次必须亲自去了,用自己视若性命的亲兵。

哪怕救援不及,至少要有出城救援的姿态。

郭勋支撑得很艰难,摇摇欲坠。

毕竟除了自己带了两百亲兵,其余人都是马邑守御千户所带来的。其中,也只有原先李鉴的三百多家兵算是战力不错。

可扑向他们这两千人的,足有四千骑。

“稳住!稳住!”郭勋自己也很紧张,小命已经在悬崖边上,“城中已经在开城门,援兵在路上!”

一时就搞不懂到底哪边才是援兵。

其实他是瞎说的,因为刘铠开的是东门,他这个方向根本看不到。

开东门更稳妥,但要步行越过的距离更远。

刘铠毕竟是出了城门,率领着近两千人——死伤了不少,还要留一些守城门。

等他们出现在井坪城的东南角,郭勋终于看见了:“擂鼓!擂鼓!守住这一波!”

刘铠也是:“列阵!擂鼓!守住这一波!”

他没忘记虏酋身边还有近两千人呢,井坪守军只能是接应郭勋入城的,哪能离城门太远?被包饺子了怎么办?

于是郭勋目眦欲裂:你他妈耍猴戏呢?有人理你吗?老子过得去吗?

刘铠在阵中尴尬地听着自家战鼓声,虏酋岿然不动,那四千骑仍旧只是继续冲击着郭勋的军阵。

双方互相埋怨着。

刘铠:我过得去吗?这明显是鞑子想赚守军出城,我再走远一点,他们就冲过来了!侯爷你到底是不是废物?你怎么能只带这么一点人来?

郭勋:废物刘铠!废物平虏卫!死废物李鉴!

只有衮必里克很严肃:成败在此一举了。

他像猎人一样等待着时机。

刘铠猜得一点都没错。

两天时间了,哨骑陆续回报:大同总兵官的身边,真的只有两千人,而且行军过程当中看得出来良莠不齐。其他方向,暂时没发现援军。乃河堡那边,黄崖山上也还没有动静,乃河堡安然无恙。

既然如此,他一边连夜攻击着井坪,诱郭勋快一点增援,一边趁夜让一半的人好好休息了。

再加上午后休息了一阵,眼下最疲惫的那些,也在他身边休息着。

之前就能攻下井坪更好,既然无法第一时间攻下,眼下就是最好的策略。

攻出去的四千人,别看声势很大,其实没尽全力。

现在,衮必里克在等井坪城里出来的守军再往他们主帅的方向移动。

那是他们的主帅。以衮必里克对明军的了解,只要他们的主帅不是彻底战败战死了,井坪守将是不能坐视不理的,除非主帅下令让他回城,甘愿战死。

至少阵斩这个大同总兵官,再好一点,井坪主力尽失。

无论如何,这是扭转战局最好的机会!

大同总兵官若战死了,消息来回传递、指挥混乱,至少能给自己留足一个月的时间在大同安心大肆抢掠一番,再从容退出。

天彻底黑了下来。

天黑了,马不敢跑快,怕看不清路。

那井坪守军,总该能胆子大一点,开始动吧?

刘铠不得不动了,再继续原地擂鼓,他怕擂得郭勋越来越震怒。

“都听到郭侯那边喊的话了吧?平虏卫已经断了他们后路,鞑子这两天发疯攻城,就是为此!一鼓作气,只要这一阵守下来,他们就不得不退了!都打起十二分精神,列阵,去救郭侯!”

天彻底黑了下来,黄崖山上一如往常。

但虏骑哨探不好上来的山间小路上,两支队伍冒险穿行。

人数都不多,只有两三百。

人少,动静就小。

杨博留在寨中,他很紧张。

就这么点人,还要分三路把鞑子堵在乃河堡,何等胆大?

错非俞大猷已经一战建立了难以想象的威望,这些人不敢跟着他拼命。

可是想一想,也不是不可能:不到千人,加上一些伤兵拖累。

咱朔州守御千户所对上鞑子,好像一人能换五人……

就不知这回是攻而非守,能不能也这样猛。

好歹休息了两天,也像不缺粮似地吃……

井坪那边,衮必里克看着远处分辨不清的一团黑影,冷酷地下令:“出发!”

决定这大同镇命运的一晚到了。

本章完

喜欢靖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靖明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