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靖明 > 第349章 天子怒叱勋臣

靖明 第349章 天子怒叱勋臣

作者:冬三十娘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4 08:41:32 来源:书海阁

打哈的陛见,不像他以为的就像过去一样,在大明的众臣面前于大殿之上恭敬朝拜、远远地看汉人的皇帝两眼。

在某种程度上,朵颜部在大明这里还算是一个羁縻卫,他的父亲有都督职位、有大明官服、是大明之臣。

如今大明刚刚在宣府阵斩了博迪,济农衮必里克也没在大同讨到好处,打哈谨记着父亲的叮嘱:大明兵部尚书遣人来密议时,说的可是比以前朝贡给赐更好的开市贸易,要称颂大明的天子,表现出臣服姿态。

他陛见的地方,竟是国务殿,在那最巍峨的大殿之后。

大明天子也离他很近,更是在他要下跪参拜之前就先说道:“止住。正德十年朵颜侵掠马兰峪,你就来过一次。当时皇兄允了那次朝贡,结果先有朵颜再次入寇,大明参将魏祥全军战死;后有去岁博迪率诸部寇边,你父亲又率大军助其进逼古北口。今日,革朵颜三卫,罢朵颜三卫左右都督等职。你是朵颜部使臣,不必以明臣之礼见驾。”

打哈只不识新的简字,却能听懂大明官话。

闻言他呆立当场,这是什么意思?

“……尊贵的皇帝陛下,臣……”

朱厚熜摇了摇头:“朕只是提醒伱,你朵颜部,乃至泰宁、富余部,既然过去一直不曾安心臣服于大明,从今日起也是以外臣身份来大明。开市贸易,照旧商谈。这次谈好了,朕的旨意会送去你父亲那里。谈不好,也会送去那里。既然并非大明之臣,便谈不上朝贡给赐。”

刚一见面就被打乱了节奏,打哈甚至不知道该怎么行礼。

说实在的,他愿意为了部族,行足臣子礼仪、把汉人的皇帝哄得开开心心的。

可是现在大明天子明显还记着朵颜部的仇,却又同意与他们开市贸易。

打哈同样没资格也不敢在这里说朵颜部仍旧臣服于大明,万一大明对他们提条件呢?

严嵩在一旁开了口:“大明是希望朵颜、泰宁、福余三部能与大明放下刀枪的,既然封官授职之下仍屡犯大明边境,除官夺职也是应有之罚。王督台既已许了你们开市,就盼贵使以和为贵,仔细斟酌朵颜三部将来在大明与蒙元汗庭之间的处境了。既是开市,便要互市互利,这便是陛下的意思。”

打哈知道王守仁已经以新建侯之位,离开了大明朝堂的中枢,去了宣府。

现在听这意思,怎么像是惹得大明皇帝不高兴似的?毕竟朵颜三部确实屡屡侵犯大明,他却要收买朵颜部……

朱厚熜静静地坐在御座上,等打哈以“外臣之礼”参见了他,这才说道:“去年,博迪也曾先遣人出使,要做朕的兄长,向大明大肆索贡。后来,他就兴兵犯禁,最终死在了大明。这次你到大明来,随后便遣人回去转告花当一句:朕再给他个机会,好好琢磨跟着大明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外臣听清楚了。”

“此次互市,你恐怕也做不了主。严嵩,你和刘龙去会同馆,先把大明的意思向他说清楚,让他修书回朵颜部,等花当做决定吧。”

“臣领旨。”

朱厚熜站了起来:“起驾,回养心殿。传令王守仁,又快入秋了,宣大那边要准备好。”

打哈的心情很凝重:王守仁是稳住了古北口之后又创造了合围博迪战机的人,因而才得了首功获封新建侯。现在宣大要准备什么?

不管宣大准备什么,如今核心驻牧地已经在宣府东北面不远的大宁地区的朵颜部,都会感受到压力。

这次的陛见如此简单,打哈只是来当面听大明天子对朵颜三部态度的。

等严嵩和他一起出了宫时,刘龙已经等在了那里。

“这是礼部右侍郎刘龙,这次与你朵颜、泰宁、福余三部开市的商谈,由刘侍郎来主要负责。当然,本官今日会先向你再详细说说大明的意思,先去会同馆吧。”

商谈的地点就定在了会同馆,打哈回到这里时,离中午还有很久。

刘龙只是默默地陪在一旁,严嵩既然还在这里,那就是严嵩来说话。但刘龙也已经得过皇帝的召见,在他亲家崔元的陪同下明白了皇帝的意思,后面要一步步谈好。

崔元告诉他,今非昔比,这次要好好表现、立个功劳了。

会同馆中专门安排了一个会客的偏殿,现在也布置好了。中间放着一张长桌,礼部安排了两人坐在两头做记录,严嵩则左到了左侧的中间。

“请。”他笑着示意打哈,还有蹭着朵颜部一起来京的另外两部的人。

就在刚才,他们都已经听打哈转述完了大明皇帝的意思。现在严嵩虽然笑容可掬,他们却感觉局势不明、惊惧交加。

“请容本官先给诸位说说草原局势,诸位听听是不是这个理。”

严嵩随后严肃地开了口,博迪死后汗庭权力的争夺,左右翼形势的变化,朵颜三部所处位置的尴尬,被他清清楚楚地说出来。

“俺答获封汗号,新汗打来孙将如何为左翼带来利益、使他们都臣服、慑服右翼?要么犯我大明,劫掠人丁财货;要么清剿草原,让左翼有更多的驻牧地。”“犯我大明,不说打来孙如今有没有那个能耐和胆子,就算有,他要么继续倚重右翼,攻宣大。要么再买通你们三部,从大宁、蓟北、辽东来攻。”

“本官以为,他是不敢再倚重右翼的。若要买通你们,那这开市也不必谈了。所以朵颜三部第一个要向大明说清态度的,是还要不要像去年一样帮蒙元。只有不帮,才有互市。”

刘龙静静地听完,这就是陛下说的,先把朵颜三部表面上做墙头草的便利空间斩干净。大明不再接受他们的假意臣服,先让他们过去可以倚仗的朝贡变成与他们立场直接绑定的东西。

接下来,就该他们思考利弊了。

严嵩只给了他们消化这些的一点点时间,随后又笑了起来说道:“既然是互市,自然是既让你们三部得利,大明也要得利。这一回,在哪开市,怎么互市,交易哪些货物,交易多少,这些后面可以细谈。但是大方向上,大明要得到的大利,既是你们三部从此真心的臣服,也是让你们免于受蒙元左翼攻击,让蒙元汗庭把主要精力放在右翼身上。”

这话打哈坐不住了,他凛然问道:“汗庭为何会攻击我们?”

严嵩轻笑一声:“在打来孙长大之前,还有多久?这么长的时间,能征善战的俺答将在草原上建立何等威望?我大明已经连年大捷,今后不管是俺答还是打来孙,他们都难以再从大明身上占到什么便宜。既然如此,除了在草原上四处征讨,还能怎样?俺答要征讨,只怕汗庭都得暂避其锋,让出一些西部的牧场。他们若要找新牧场,能找向哪里?还不就是从大宁一直到辽北的肥美之地。”

打哈沉默不语,他不得不承认这个大明礼部尚书所说的目前草原形势,是真实的;后面的变化方向,也是大有可能的。

严嵩止住了口,和刘龙互望了一眼,然后缓缓喝茶。

这些分析,确实是可能的方向之一。但大明的重臣们,本身也并不是很确信这一点。虽然先有嘉靖五年朔州大捷,再有嘉靖六年阵仗博迪之威,但俺答经此一战却是壮大了不少的。谁敢说,俺答将来就一定不能再从大明身上讨到好处了呢?

但皇帝后来的话让他们认可了:就算俺答后来还能偶尔从大明身上讨到好,俺答终究是鞑靼一部的领主。他安身立命之处,在草原。他同样有着黄金家族的血脉,有达延汗之志,更不缺勇谋。所以,俺答必会以土默特部和右翼为基础,在草原上扩张,这一定会逼得左翼和汗庭另寻他路,甚至东迁。

朱厚熜说的话本就是事实。现在博迪死得更早了一些,细节上虽然有变化,但俺答面临的机会只会更好。汗庭只怕更早东迁,朵颜三部只怕也会更早被察哈尔、喀尔喀、科尔沁等部吞并。

“严大人这是危言耸听了……”打哈思索了一会,也只能先打个哈哈。

“是不是危言耸听,贵使大可去信令尊。”严嵩只是微笑了一下,“朵颜三卫毕竟曾与大明有过和睦的时日,陛下也不忍你们独力面对汗庭左右两翼的攻伐。这次陛下恩准开市,就是最后再试试看了,看你们有没有那个远见,看到朵颜三部背靠大明、在大明治下才会活得更好。”

严嵩指了指桌上的一叠纸,刘龙站了起来,走过去拿起来递到打哈那边。

“首先,只做买卖。大明可以卖到你们三部的,货物能有哪些,要的价格换成相应数量的货物是多少,就在这里了。你们三部能因此壮大多少、富裕多少、如何在左右两翼之间逢源避祸,看你们的取舍。陛下气吞四海,并不惧你们壮大之后反而又成大明之敌。”

打哈赶紧开始看,这回不是简字,他识得不少。

匆匆看下去,打哈的心情并不好:明码标价,诸多大明货物,包括丝绸布匹、盐、茶在内,换成草原上有的东西,这比例比以前朝贡给赐能得到的利益差太多了,虽然也并非没得赚。

而后,他看见了几样东西:铁锅、铁锄……

心神剧震之下,打哈抬头看向严嵩:“铁器也在互市之列?”

“在。”严嵩很干脆地说道,“本官不是说了吗?陛下是要看你们有没有那远见,知道永为大明忠臣实乃利大于弊,陛下也不惧你们壮大之后成大明之敌,甚至不惧你们再转卖铁器到汗庭左右两翼壮大他们。当然,只要你们能按价格也拿出相应的货物。”

打哈心里回忆着他们列出的朵颜三部可以拿出的货物:马匹、毛皮、牛羊、草药、粮食、煤石、铁石……

粮食?

粮食的价格,好像是更高的……只要朵颜三部能拿出米麦,能换到更多东西……

但朵颜三部哪有那么多会种庄稼的人?

他们怎么面对这么一个大方向、后面怎么讨价还价,严嵩就不管了。

他的工作已经结束,因此微笑着问:“贵使可还有疑惑之处?本官公务繁忙,趁本官还在这里,你们快些问明,然后回报各部,让你们的父亲们拿主意吧。哦对了,还有一点。”严嵩脸色一板:“若谈好了互市,三部随后再又寇边,那就会立时停了,再不开市。陛下有言让贵使转告花当,本官也有一句话:花当年纪已经很大了,他不妨替儿孙想一想,将来好不好抵挡汗庭与我大明的两面夹击!”

打哈脸色一变,沉默不语。

养心殿里,张仑跪在地上,也是脸色数变。

“会犯错很正常,对你们来说,这些企业也是新东西。”朱厚熜淡淡地开口,“这实践学、辩证法,你们有的没那个才能,有的没那个耐心,总之是都没用心琢磨一二,朕就再教教你。”

“……臣恭听圣谕。”

“这次没做好,就好好想一想,下次该怎么做,避免这次的错误。下次也许还会犯错,那就继续想。慢慢地,总会走到正确的路上。”朱厚熜说道,“愿意琢磨,是好事。想着挣钱,也是好事。但是既然这次有一些人走得太偏了,你在资产局任这总干事,你觉得该怎么纠正过来?”

“臣……臣必助余驸马清查账目,有错的罚,有罪的办!”

朱厚熜摇了摇头:“这是细枝末节。”

张仑这下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惶恐地抬头看着皇帝。

“你是总干事,不是总油条。这边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那边行个方便不好推脱,一众勋臣倒真以为朕是用这么些企业帮他们敛财了。”朱厚熜指了指脑袋,“是思想的问题。你说,朕愿意在他们爵位俸禄之外又给一份企业里任职的官品俸禄,还比在朝廷里办差的同品官员更高一点,是为了什么?”

“……臣记起来了,是陛下说的,担负着推动技术进步、稳固要害产业、繁荣大明商业的重任。”

“技术进步在哪?好工匠都被藏到帮自家赚钱的作坊里去了。要害产业稳固了吗?去年鞑子寇边,国战当前,朕还要派唐顺之去筹粮!大明商业是怎么繁荣的?就勋臣之家大赚特赚、企业交了那么一些税之后仍旧亏损、民间商人都被你们盘剥?”

“……臣有罪!”

朱厚熜问他:“那么该怎么纠正过来?”

“臣……臣……”张仑心情是乱的,他就算不乱也想不清楚。清查惩办只是细枝末节,那首要之事是什么?

朱厚熜看了看余承业。

“……臣建议,请英国公把各家总裁、各家企业中在险要位置任职的勋臣之家都召入京,再用心体悟圣训,明陛下设诸企业之宗旨。”

“余驸马说得对!”张仑连声赞同,“臣这就叫他们来开会,开体悟!”

余承业又说:“臣则与黄公公所遣熟悉账法之内臣,清查一下各家账目。做假之处,宜该斧正;避逃之税,宜该追缴;犯律之人,以该惩办。”

朱厚熜叹了一口气:“去年初开会的时候,今年初开会的时候,朕就说过了,叫你们把眼光向前面看,结果还是有这么多人把眼光往银钱上看。但凡朕说的那些有所成,便是有功,世袭不降等甚至爵级更进一步,都由这些决定。结果呢?郑魁倒是升了县爵,你们就没几个想着在这些方面立功。”

“……臣愧对陛下信重!”张仑现在只能疯狂表态,“臣一定洗心革面……”

“那就要做到,别说朕没再给你机会。”朱厚熜盯着他,“那么多的勋戚之后,那么多走各种门路进来的人,风气不正,你们永远做不到朕希望的那样。这一**清查,该办的办、该让贤的让贤。哪些人能把朕交待的那些事办好,就用哪些人。”

“臣一定做到!”张仑好歹松了一口气,陛下并不准备直接办他,而是要他去办其他那些做得更过的人。

“朕非不允许各家再另开公司赚些钱,但只要堂堂正正,难道便赚得少?不把油水榨得干干净净,就不叫发财?完全不想着子孙可以不降等,就想着趁现在还有爵位大捞特捞,有一丁点远见吗?”

“你张仑蒙朕信重坐在这位置,既然不能再像郭勋一样去上阵拼杀了,难道准备百年之后见到河间王、定兴郡王,只能说一句你家后面只有侯位了?再这样下去,侯位变伯位,张忠烈公脸还要不要?”

张仑眼泪都彪出来了:“臣愧对列祖列宗……”

“工匠都能因功升到县爵,朕难道只是一心削你们的爵?给你们机会,一个个不中用,朕不削你们,天下人都要戳你们这帮不肖子孙的脊梁骨!”

张仑弯腰跪在地上哭,虽然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但是被骂得好惨。

“三年了。再有三年,资产局底下这么多企业若还没改观,你就让贤。”朱厚熜冷冷说道,“回去好好教训一顿你那儿子张溶,不敢上马立功,倒喜欢踩着个自行车摔到会同馆门口,让朵颜使团看了好大一个笑话!”

“臣领旨!臣回去后,必定好好教训他……”

“退下吧。”

朱厚熜挥了挥手,又留下了余承业。

“清查账目之外,让陆炳调各省特勤队的人手,暗查一件事。”

朱厚熜眼中闪着寒芒:“查一查清丈田土、官田发卖的过程里,勋戚和宗室借粮储号与合伙富商之名,又买了多少田,雇了多少人。转运行转来转去,是怎么在各个受灾地方发财的。”

余承业领了旨,随后犹豫了一下才问:“陛下,若辽东开市,想要这许多企业不因之资敌、发财,臣是否还要遣人于各地寻访贤才,延请到各家企业任职辽东?”

朱厚熜赞赏地看了看他。

这就是区别,有进士出身的余承业,段位高出那些勋臣废物点心太多,他已经想到这事与北境大战略有关。

“今时不同往日,你大可举荐贤才,由商道建功。”

本章完

喜欢靖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靖明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