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靖明 > 第376章 南洋风起

靖明 第376章 南洋风起

作者:冬三十娘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4 08:41:32 来源:书海阁

中秋节是该团圆的,但严世蕃一点都不因为离开家了而难过,反而兴奋无比。

他与王学益是和莫登庸派来的使团一同离京的,一路上走不快。如今到了八月,他才刚过湖广。

“热!”

“来呀!给公子再拿一桶冰来!”王学益立刻开口。

严世蕃瞥了瞥他:“王大人,这可使不得。你是钦命宣交使,卑职才是卫护你的人。”

“何必见外呢?此去异国他乡,我万事还要仰仗将军!”王学益又换了个称呼,而且正色道,“一路南来,将军实在文武全才,不输靖边伯!将军本就简在帝心,在交趾立了功,我将来更要仰仗将军提携!”

当日的事,他无非“蠢”了点。

一路上把严世蕃巴结得舒坦了,现在倒没那么胆怯了。

而严世蕃听着将军的称呼感觉很开心。

“那阮文泰呢?”严世蕃自然而然发号施令,“叫他过来吧。”

要去交趾,自然是走灵渠到广西。

阮文泰很快就被带了过来,神情沉重。

他是很熟悉严世蕃身份的,所以对于眼下严世蕃为主的状态也觉得很自然。

严世蕃喝着茶,淡淡地问:“阮兄想好没有?本公子何等人物,就因你那一算计,本公子就被陛下逐出京城。伱弄巧成拙,也坏了陛下对朝局的大计,更别想着如今还有谁帮你的主子说话了。”

阮文泰知道的自然是另一个故事。

皇帝既然早就知道大赛场里有问题却引而不发,自然是有用处。如今阮文泰自作聪明捅破了这个问题,所以害得严世蕃被“流放”、英国公家世券险被降等。离京之前,京城已经风雷隐动、朝争不止。

不论别的,为很可能入国务殿的礼部尚书制造了一个阻碍,莫登庸请封交趾国主的愿望砸了。

至少短期内再无可能,没人肯替他们说话,现在这个时间节点也没人顾得上为他们说话。

相反,哪怕赚了一大笔银子,阮文泰让莫登庸的请封之路变得更难,回去之后的处境可想而知。

可是严世蕃提出的那个想法,阮文泰更不敢对莫登庸提起。

看他这模样,严世蕃翻了翻他的独眼:“你在京城呆了快一年,心里也是一面明镜。陛下赏罚分明,文臣争的只是为陛下效命的高位,武将更是个个盼着功劳。外滇一战,叙功之后大明又多了两侯一伯,成国公也复了公爵。你那主子本就是臣,本将军为他指的才是明路。”

“严将军,鄙主若如此,还如何慑服臣下?”

“臣下?”严世蕃冷笑了一声,“陛下还没册封,你们倒早已自居君臣了。也罢,这倒也确实是如今实情。只是如此一来,莫登庸拿什么证明他对大明一心臣服?就贡点财货?大明缺那点财货?”

阮文泰沉默不语。

严世蕃给他指的明路,就是让他向莫登庸说清楚大明如今的实力。以他在京城呆了近一年的见闻,阮文泰心里也确实有这样的判断:大明真的又再度中兴了。

而说明实力的目的,就是让他劝莫登庸退而求其次,别再奢望大明直接册封他为国主,而是献上田土百姓名册,请设宣尉司。那样的话,大明皇帝也不至于有鼓励篡朝之臣的顾虑。

这样一来,“本就不愿”来交趾的严世蕃就可以很快就可以因为在交趾立下了大功,升迁还朝了。

是的,严世蕃现在就是这样报复的态度。

“看来你还是不识时务。”严世蕃平平淡淡地说道,“你不先写信劝他,等本将军到了交趾,一样会当面说。我在交趾多耽搁一日,耐心就会更少一点。你犹豫不决没事,若是莫登庸也犹豫不决,本将军就奏报陛下,田汝成实则被你们喂饱了,交趾民怨鼎沸,人人思念黎朝德政。这不是黎朝后人未绝吗?匡扶正统就是了,想必平湖侯、灵璧侯、平南伯盼着继续立功,广西、广东总兵官也都争相请战。”

阮文泰脸色数变。

严世蕃的路数与田汝成完全不同,严世蕃所面临的形势和他所知道的信息,也与田汝成有天壤之别。

但是莫登庸给了田汝成不少好处,这确实是事实。

那外滇一战,灵璧伯和平湖伯因功升侯、曲志南因功封伯,他们旬月之间击溃孟养、木邦、孟密三司的战绩更容不得交趾忽视。

现在严嵩进入国务殿的路被阮文泰挖了个坑,若能不动刀兵就为大明新添一个宣尉司,那才能因功升迁。

“再说到你。害得本公子不能考武状元飞黄腾达,害得王钦使外放海外,我和王钦使一到交趾便去寻那阮淦。你那主子如何处置你,我们不管。但他若胆敢像孟养、木邦、孟密那样戕害大明钦使,那就不是还能不能做宣尉使的问题了,我看交趾不如就变成布政使司。我因功封个伯爵,那才补偿得了本公子从此没有个武状元出身的损失!”

严世蕃说完就咧嘴寒声道:“进了广西,你便知真假!平南伯迁广西总兵官,那就是陆驸马帮本公子说的情!本公子若夺了武状元,至少便可授职正五品。如今,却只能来做这个小小卫官。本公子若稍稍透点口风,你猜莫登庸会不会借你头颅来平本公子怒气?”半真半假的,阮文泰却没那个能耐分辨内情。

一路上,阮文泰早已知道这严世蕃远比他想象的要可怕。聪明这一点倒是他身上最不显眼的一个长处,最主要的就是他与大明天子的妹婿情同手足,从小一块在锦衣卫中长大。

严嵩本是皇帝最早一批拔擢的重臣,他这个儿子纯粹只因为相貌上的难处才难以走文官这一途。可他有这样的爹,有那样的义兄弟,在京城和王公贵族的后辈们交游如此密切,现在又到了交趾,真是来了一个恶魔般的人物。

这个时候,他的聪明就会发挥莫大的威力。

不管大明天子是不是本身就图谋着交趾,这严嵩父子和许多大明勋臣,眼下都有动机、也有能力做成这件事。

自己在大明的京都一招踏错,引发了交趾必须做出与大明为敌还是以更低的姿态臣服这种两难选择的困境。

他回到升龙后,生死难料。

现在面临严世蕃直接无比的威胁,阮文泰只能苦涩地说道:“外臣当日实在是走投无路,买彩所赢,公子又不肯受,外臣实不知公子如何才能息怒?”

“你这是揣着明白装糊涂了。我身为礼部尚书之子,难道还会收你贿银,让我父亲难做?我要的,是我本来光明远大的前程!”

严世蕃跋扈公子的姿态一点都不用装:“你本就是聪明人,今日我是最后一次再对你讲了。你们主仆若是识相的,就趁本公子还没到之前,速速全力剿灭那叛军,等本公子到了便献上户籍名册请封宣尉使。若不识相,本公子到了交趾便遣人去寻黎氏后人。大明本在静待交趾情势分明下来,有此变故,罪皆在你!”

……

严世蕃慢悠悠地走,每到一处都显得很不情愿离开大明。

但他从京城出发之前,皇帝的命令就已经快马往广东而去。

这个命令传到广州的速度,要快得多,所以广州那边随后也早有快船出发,赶往吉婆岛。

吉婆岛这边,那个汪掌柜此时已经有了一个新的秘密身份。

他多了一面铁质腰牌,正反两面分别写着“外三五九”和“海枭”。

坐在徽州海贸公司位于吉婆岛的这处小店里,汪直回想起一个多月前见到那个阿方索时的情况,仍然有些懵。

那一天,他听说了一个组织:外察事厂,然后他就成为了外察事厂的第三百五十九号小头目。现在,汪直有编制了,身份是从七品的锦衣卫小旗官,隶属于外察事厂。

而后,他也听说了一个故事,关于那阿方索的故事。从葡萄牙人的将军到俘虏,再到皇明大学院的供奉和陛下的西洋老丈人,最后成为“流落”至日本打点好了浙江市舶司关系后的一个海商。

汪直这才知道他这个编制怎么来的:陛下很欣赏他提出来的大胆想法,但是计划改了改。脏事不要由大明面孔去做,汪直做一点辅助,负责与前往满剌加的阿方索联络。

他觉得陛下这手段其实更脏,但他很喜欢。

虽然还不曾谋面,但他上达天听了,而陛下是个很实在的人:图谋南洋嘛,那就是用兵。兵不厌诈,自然要用手段。

何况阿方索还递给他一封皇帝的亲笔密信,上面的勉励话语中包含这些话:民间果有豪杰,朕欣赏你勇于出海博浪。广阔汪洋,大有可为!朕盼你建功还朝,一叙见闻。

不得不说是个很特别的皇帝,汪直只是这么觉得,毕竟这也算不拘一格了,竟会因为他一个想法就给他写亲笔密信。

这也显示出,至少皇明记的海贸行对皇帝服服帖帖,凡大事都会奏请上去。

汪直自然不会想到他在陛下的记忆里名声早已如雷贯耳。

“老二,老五老七有没有信来?”百无聊赖中,汪直开口问了一句。

“直哥,哪能这么快?”

作为有牌子的小头目,他当然也要有下线。而他现在最初的下线,自然就是他信得过的几个小弟。

他口中的老五、老七,跟着阿方索一起去满剌加了。

汪直算了算时间,随后皱了皱眉:“该有消息来了才是。又不是寻常跑船,一来一回,两月足够了。跟我去一趟吧,当日也是带他们几家与那阿方索子爵见过面的,总该信得过一起凑几条船去满剌加才是。到时候,让老三跟着一起去。”

表面上,他还是替徽州海贸公司干活。在这边有了一个能与满剌加那边建立一条稳定商路的机会,当然要试一试。

汪直想要和满剌加那边联络得更紧密,就需要往来的商船频率更高。

现在还处于开拓期,他准备拉更多的人。因为大明与葡萄牙曾于屯门有过大战,皇明记海贸行自己其实是没有跑满剌加的。往那边跑的,以前是广东那边受雇于皇明记海贸行的民商,如今又多了一些。

汪直明白那皇明记海贸行里,也肯定有与南洋联络的外察事厂人。只不过,汪直是新人,又是小头目,外察事厂的规矩又是对上单线联络,他没那个权限。等汪直又拜会了几家在这吉婆岛上的海商,得到的回复很无奈。

虽然是好事,但留在这边的都不是各家公司真正能做主的人,他们也需要来回请示:船是很贵的,满剌加也是很远的,去了还要带上货,很多都得安排好。

汪直回到了自家店铺时,仍旧皱着眉,随后就见店里坐着两个人。

不像是来谈买卖的,见到他之后仍旧稳坐在屋中的方桌旁,只拿锐利的眼神盯着他。

“二位是?”汪直先问了一句,随后看向留守店铺中的老三。

只见老三紧张地摇了摇头:“直哥,说等你回来再谈。”

“汪掌柜,我们兄弟二人有一笔关于鸟粪石的大买卖,那处巨岛广袤如中原一般,可否闭门详谈?”

说话的这个脸色黝黑,显然是风吹日晒漂洋过海才能有的沧桑。

而汪直闻言一凛,不动声色地说道:“哦?兄弟开门做生意,自是愿闻其详。老三,你先和老二、老四、老六他们去望海楼订好一桌酒席,我和这两位兄弟先谈谈再过去。”

支开了店铺里的其他人,汪直这才说道:“二位请到楼上,底下人不知道规矩,就让贵客在这里等着,二位还请见谅。”

“好说。”

在这岛上,如今兴建起来的一些店铺或住房,大多有两到三层,底下有高高的木桩或石桩。

汪直这店铺的二楼,既是他起居所在,也有会客的小房间,推窗可见海。

现在汪直上去之后,却先过去关了窗。

随后他才转身看着二人:“小弟也曾听闻,那巨岛似与中原不同。中原炎夏时,那巨岛却如寒冬。二位从何处听说那巨岛?”

那两人听了这些话,也就不再谨慎,而是都伸手入怀,各掏出一个牌子。

汪直看着那两面牌子,不由得瞳仁一缩。

左边这人手中牌子为象牙所制,只二字:外一。另一人,则是暗沉的铜牌,上面是外十三。

汪直顿时单膝跪地:“卑职王锃拜见厂督大人,拜见上官。”

“坐下说。”

看了看汪直之后,两人先坐在了一旁更精致的圆桌旁,汪直则先站在那说道:“卑职虽领了差使,尚无上官来指点如何行事,没想到是厂督亲至,实在惶恐。此前多有不敬,还望厂督……”

他话没说完,那人就挥了挥手:“在这海外为陛下办事,不搞这一套。我叫石宝,潜邸出身。他呢,你称呼海象,以后他就是你的上线。”

听说他是潜邸出身,汪直再抱了抱拳,随后也坐了下来:“厂督亲来,要卑职做什么,卑职这便去办。”

当日与赵俊这个锦衣卫岭南行走一同南下的石宝,在屯门海战后就此消失。

十年一晃过去,如今他出现在汪直面前,面容黝黑平平无奇。

石宝干脆地说道:“你是陛下钦命,入了南洋分厂,线头又指向满剌加,海象也是接到密令才从满剌加赶来。先说说你这边这月余的情况。”

汪直顿时先介绍了一番,随后道:“卑职惭愧,南澳县爵也只是传达陛下钦命,卑职只能先用自己的人,做些准备。”

石宝却点了点头:“很好,你再多发展一些商船南下更好。今天亲自来,也是让海象告诉你更多的下线和联络方式。本督也是接了令之后从外滇那边赶来的,接下来这一年,我都呆在这边。”

“有厂督教诲,卑职喜出望外!”

石宝却不苟言笑,一脸严肃:“既然今日刚好又拜访了一下那几家海商,明日你便再去。本督已经调了两条海船,备了许多丝绸瓷器和茶叶。海象会再调一条船,备好宝石、沉香、象牙等等。本督这里,再予你白银三千两。半月之内,你再拉上三五条船,一同去满剌加。外察事厂中,南澳县爵只知你身份。联络上南澳县爵后,你靠这些货,让他从速办好陛下交待的事。”

汪直心头一震。

阿方索毕竟离去多年,这次回去,首先还是要先获取信任。但现在要他从速办好,只怕光有这批从北面过去的货物利诱,还不够。

但这也是对汪直的考验。

“卑职领命!既已有三船,又有三千两银子,不需半月。五日内,卑职就和海象大人启程!”

“非常好!”石宝赞许地看着他,“海象在满剌加呆了六年多了,路上你们一同商议。交趾局势有变,这事越快越好。转告南澳县爵,清化会很好攻取,清化往南都会很空虚。”

汪直心头再震,朝廷又做了怎样的安排,让交趾腹地之外的清化以南会空虚起来?

“必尽心竭力,立功以报陛下与厂督信重之恩!”

“这话说得好。”石宝终于笑了,随后也说道,“这么多年来,你是陛下亲自钦点进入外厂的唯一一人,确实不能有负圣恩。海枭,得陛下另眼相看之人,如今无不名震宇内。你能成就怎样一番功业,本督也拭目以待。”

汪直不由得愕然,看着自己那上线海象眼中也没有掩饰的好奇、敬畏、羡慕,心头涌起难言的情绪。

如果石宝说的是真的,那还真让汪直意外。

皇帝另眼相看的都是些什么人?张孚敬、严嵩、夏言、唐顺之、俞大猷……

如今又多了一个汪直吗?

本章完

喜欢靖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靖明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