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靖明 > 第383章 南北两开花

靖明 第383章 南北两开花

作者:冬三十娘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4 08:41:32 来源:书海阁

消息自然要回报京城的,日夜不停。

杨慎担忧不已:“寒冬腊月于塞外固守,凶险至极!靡费至极!俺答欲擒故纵,他正愁大明粮草军资不运出边墙!”

朱厚熜却开心了:“一炮未发?这么说,俺答还不知道大明新炮的厉害?”

人的名树的影,俞大猷还当真就一面将旗两三千兵卒让俺答疑神疑鬼,竟没有仓促抢攻。

就这么轻易地放弃了土城,那却是大大一步错棋。大概他认为大明这次的胃口不止土城,还会进攻得更远一些,会有一条长长的粮道能够抢到更多东西,弥补他本身也是大军出征的损失。

只不过,大明并没有一口吃胖的意思。那么多炮铳架到了土城,土城就已经回来了!

“俺答已经想通了。”王守仁点评道,“如果只是把大明逼回边墙以内,他纵有俘获,也是得不偿失。就算声威更振,然边镇禁绝私市后,他只要不是真能一统右翼,便越过越穷。反之大明若要守住土城,粮饷、军资,必定要不停歇地往那里送。再有半个来月,到过年之时,边军也必须犒赏饱食,土城定是一块肥肉。”

夏言心头大定:“战机一失,俺答已经败了此仗。本是野战败我王师之局,眼下却又要攻城了。只要那三十余里粮道不失,俺答无可奈何!”

“怎么保粮道不失?”已经转任财税部尚书的杨慎心烦意乱,“拿下土城,北虏守军未失一兵一卒。晾马台那边虽也是朝发夕至攻其不备拿了下来,此刻猫儿庄一带却还有近两千鞑子。土城仍是孤悬于外,若要保住粮道,西起破狐堡,东至镇羌堡,都要于大雪之中前出至少二十里,扫荡土城南面残余或隐藏起来的鞑子!此后要守住土城、晾马台,新防线何止两百里?还没有边墙!”

这就是攻出去之后的问题,防御体系要重新构建,钱粮将像流水似地倾泄过去。

夏言却笑了起来:“怎么保粮道不失,杨尚书已经说了出来。陛下,此前也是这么布置的,郭总兵本就已在镇羌堡,俺答既然不抢攻,郭总兵定然已经依策行事。”

杨慎不由得张了张嘴。

你杀了我算了!

不是就俞大猷一部出边墙吗?那本身大概只是五六千人的事。现在这么搞,规模又要过万了!

过万大军出动,却只是为了拿下小小的土城和晾马台。

管家汉杨慎陷入了只算经济账的斤斤计较当中。

在大同北面,土城被拿下来之后,由腹地守军前来换防后,破狐堡立即前出至旧边墙东段,俞大猷则移防土城。

助马堡和拒门堡一共千余将卒出了边墙,梳篦拒门堡至土城一线保粮道。

而郭勋虽仍旧没出去,但拒墙堡、镇羌堡守军前出二十里在御河南面西岸准备扎下临时营帐,防备猫儿庄鞑子西扰。

至于晾马台,就只是阳和卫增援固守。

俺答是随后才收到晾马台也失守了的消息,这才知道杀虎口那边所谓的动静是旗帜假装的。

大明的目的,就只是把大同北面的防线往外推个三四十里。不用说,下一步的想法就是从杀虎口经土城、猫儿庄一直连到大青山、虞台岭。

嘉靖年之前,边墙这边还没有拒门、镇羌这些堡,它们就是昔年大同巡抚张文锦所奏请修筑的外五堡。而所谓外五堡,也只是在边墙以南、紧贴边墙罢了。

现在,大明更是踏足了边墙以北的塞外。

以俺答对大明实力的认识,恐怕只要一两年功夫,又会出现塞外诸堡。虽然不可能又仓促筑起数百里边墙,这塞外诸堡也将是难啃的铁钉子。

更主要的,这是从东面蚕食土默特部的举动。若是不拔除,将来归化的东面将有来自大明更锐利的兵锋。

“满受秃若回来了,让他立即率兵去猫儿庄,夺回晾马台!”俺答面沉如水,“绕过下水海,到土城北面!”

既然发觉明军没有进一步深入的想法,俺答知道了凉城无忧,反而绝不能让大明就这么达到目的。

塞北既出征,必定还是有一场硬仗的。

这场硬仗的时机,正如俞大猷所料的一样,俺答准备选在过年的时候。

那时候,明军将卒和民夫必定都在寒冬腊月里忙碌了半个多月,冰天雪地了修整军寨收效有限,却疲惫不堪。

明军既然要守住土城,必定要粮草军资管饱,让将卒有信心、不喊苦。

而过年时节,是明军情绪最容易产生波动的时候:为什么别人可以在家平平安安过年,他们却要在塞北死战?

……

“正旦节是他们最重要的节日,从他们腊月的中旬就会开始准备,收回大量的钱财,购买大量的物资,得到一年之中最大的享受!”

“也就是说,现在是收获的时候!”

听到阿方索的介绍,葡萄牙商人的雇佣联军更加兴奋了。

“可以这样说。”阿方索说道,“来自旧朝新国王的使者和雇佣合同都已经见到了,除了这么多白银的定金,还有攻破清化后劫掠的默许,只用等他们的军队进入了清化就能一路往南,帮助他们扮演一个赶走我们、得到他们的子民爱戴的角色。”“亲爱的阿方索,从今天开始,你就是我最信赖的朋友!那么,我们是不是先带一点丝绸装到船上再出发?占不了多少地方,这些白银留在身上并无用处。”

“当然,我这就去找汪直阁下,我们留下一两艘小船就够了,他们可以直接回马六甲。”

葡萄牙人规模庞大的商队自然也引起了交趾的注意,好在他们在吉婆岛短暂停留做完了“生意”就启程往南,消失在了海洋之中。

消息传到了升龙城内的皇宫,莫登庸越来越焦急。

“还有十四天?”

“……不,若算上臣再赶去吉婆岛的时间,还有九天。”阮文泰战战兢兢地纠正他,但这也是提醒。

“欺人太甚!欺人太甚!”

围剿阮淦的进展并不顺利,实在太难以将他们在那哀牢山中找出来、尽快消灭。

他们东躲西藏,但莫登庸需要阮淦的人头,需要那所谓黎氏后人的人头!

北面,大明的广西总兵官、年初刚刚在外滇大破孟密的平南伯曲志南陈兵边境,证实着严世蕃的恫吓。

阮文泰带回的消息,大明的海师水军已经出发。

莫登庸急需营造一个交趾已经大局已定的形势,至少让那严世蕃和王学益仍旧简称的要与交趾国王黎氏相谈的托辞找不到正主。

至少也要不再有后患地应对大明可能到来的出兵。

他并不知道大明的北境又开始了战争,大明不可能在这个时候也同时出兵交趾。

可是六天后,清化那边传过来的消息让他眼前一黑。

“你说什么?不是大明的战船?是西洋夷人?”

“千真万确,全是黄毛鬼、红毛鬼,还有满剌加那边的土人,甚至黑不溜秋的野人!”逃回来的是治理清化的文臣,他狼狈不堪,“丢了清化,臣有罪。只是陈将军带走了大部分守军去哀牢剿匪,他们船坚炮利……”

莫登庸如坠冰窟。

他头两个月刚刚为了应对大明的威胁,调兵遣将北防西剿,水师都布置在了安兴防备大明,却万万没想到会碰到规模那么大、足以攻城的西洋人。

而他们,之前还先去了一趟吉婆岛。

看上去只是行商,可现在局势的发展,还用细想吗?

让他如坠冰窟的,不是清化被破城,而是大明“不择手段”之下显露出来的决心。

偏偏大明还做得干净,只是暂时不承认他这个“篡灭之臣”。对交趾,他们仍旧做着生意,交趾有不少大族甚至百姓觉得大明好,他们从大明手上赚到了钱。

至于清化……出手的是西洋夷人,跟大明有什么关系?

莫登庸能血口喷人吗?有证据吗?

清化城内外,称不上形同炼狱,但雇佣军能有什么底线?

“阿方索,现在该快些联络他们了,我们可不想这里土着的头目再次聚集军队前来。”

“放心吧,无论如何,在他们过春节的时候也很难动员士兵作战,我这就出发去吉婆岛。我的仆人还在这里,伱们可不能吞下属于我的那一份!”

“怎么会呢?我们还会多为了寻找一个这里的美人。她们虽然矮小,但是也很棒啊,哈哈哈哈!”

阿方索参与了这一战,也就获得了更高的信任度。

现在,他可以开溜了。

交趾中南部,来自西方的雇佣军果然如同预料一般地端着他们的火枪开始作恶。

莫登庸进退两难,终于决定答应严世蕃的要求。

只要有了名正言顺的册封,阮淦就不再是问题。但是如果坐视西洋夷人肆虐交趾而不管,那他才是真的人心尽失。

临近春节,吉婆岛上简陋的临时宣交使驻所内,竟迎来了三波人。

严世蕃一只眼笑眯眯:“阮兄,你来得可有些晚了。向你介绍一下,这位是黎氏国主所封兴国公的女婿、翼郡公郑检,他昨日刚到,奉国主黎维宁之意请天朝助其扫平逆贼。本公子和王宣交使刚刚行文呈去京城,请陛下做主。这位嘛,则是我大明海师参将谭勇,他今日刚到。”

赵俊大部队在后,为了与这边沟通好,派遣的先锋只率一艘五百料大战舰提前赶到了这里。

阮文泰的手都在哆嗦,而郑检则破口大骂:“逆贼伥臣!”

刚三十岁的郑检中气十足。

更年轻的严世蕃摆了摆手:“你们的是是非非,本公子不管。既然你们都到了,还是先在这里过完年,等陛下圣裁到了再说吧。”

“王钦使,严公子!”郑检大声道,“夷人劫掠清化,荼毒我交趾子民,吾王于心何忍?外臣艰辛前来,力有未逮,恳请王师战舰兵发清化剿灭驱逐之!”

“严公子,吾王已点选精兵强将……”阮文泰顿时大惊,不希望事情走向大明实质出手帮助黎氏的那一步。

严世蕃翻了个白眼:“笑话!谭参将只是先行赶至,我大明战舰虽利,如何以一敌百?只是没想到那西洋夷人船队到了吉婆岛,见我大明仍记着他们昔年进犯广东之仇不予通商,竟于归途沿岸劫掠以免一无所获。”当着他们的面,严世蕃先把许多事撇了个干净,反正后面是会扎实打他们的。

“要打,也是等赵提督到了!既奉大明为主,交趾百姓也是大明臣民。依本公子看,眼下你们两边莫不如想办法,让这伙西洋夷人再在交趾流连上十天半月,等赵提督到了再一举剿灭。阮兄,你们的水师是要继续停在安兴防备大明,还是去断这伙贼人的归路?”

“……这。”阮文泰哪能做这个主?

难道让交趾宝贵的水师去到险地?万一被西洋人和大明联手剿灭了呢?

“篡灭旧主之臣,毫不将百姓生死放在心上!可恨吾主和家岳大军,还被逆贼围剿于哀牢,不能救百姓于水火!”

严世蕃不以为意,任由他们争吵。

有人去断后路是一种留,没办法仓促反攻、让那些夷贼被毫无抵挡的利益所诱惑也是一种留。

何况,那些人还惦记着所谓黎氏使臣的另外一部分雇佣费用、前去接手清化城呢。

反正谭勇说了,赵俊大部队只在身后最多六到八日的路程。

“既如此,你们也别争了。”严世蕃淡淡说道,“王大人,您看,黎氏势微却是正主,莫氏兵强也愿臣服,交趾如今又添外患。谭将军既至,可否请其会同海贸行护航战船先潜至清化南面断夷贼南归之路?”

王学益毕竟还有明面上的身份,他故作思量,随后看向了阮文泰和郑检两人:“你们争来争去也有数年了!如今内不能服众,外不能御敌!大明助交趾百姓免于外辱,陛下圣意到后,你们都要听陛下圣裁,不可再战乱不休,害人害己!莫登庸以篡臣窃位,若还不知足,那我便奏请陛下,传檄西南剿灭之!”

阮文泰脸色再变,郑检也欲言又止。

他们每个人,想要的都是交趾全部。

但听现在的意思,大明皇帝并不这么想。

阮文泰实在不肯再传信回去告诉莫登庸:大明答应了他做交趾宣尉使,但只是一半的交趾。

十一天后的嘉靖十一年正月初五,清化城东面的港口上,留守于商船上的葡萄牙水手刚刚睡醒。

他揉了揉眼睛后,推开了被带到船上来供他们享乐的本地女人,笑嘻嘻地再抓了两把,准备爬上桅杆看看动静。

等他爬到了桅杆上面,费力望着远处时,有些疑惑地再擦了擦眼睛,眯了眯眼。

过了一会,他瞳仁一缩,扯起嗓子喊了起来:“警戒!警戒!”

远处的影子还很小,但那不是寻常的民船。毕竟数量不少,还隐隐是战斗的阵型,直扑这边而来。

当初南下广东、参与了屯门海战的赵俊站在大明新造出来的唯一一艘已经服役的一千二百料旗舰上,手里还端着最好的望远镜。

“比外厂那边传来的数目少了四成,那就是还有一些去了南面劫掠了。”赵俊平静地下令,“既然敌人更少了一些,而且应该都还在清化城里享乐,就直扑过去,一个不留!”

船行不快,海上一览无余。葡萄牙人是提前发现了他们,但他们也需要紧急备战。

而这样庞大的战舰上可以用的炮,比陆上为了便于行军而铸就的虎蹲炮大多了。

“轰!”

不知多少年后,大明战船重新在这遥远的南洋出现,以仓促赶来的葡萄牙人头目们窒息的吨位。

阿方索没有骗他们,大明真有这样巨大的战船。

但是,他妈的阿方索骗了他们!

这次不是站在大明这一边、帮他们做事吗?

“轰!”

多年以来,大明的边墙以北也再没有响起这么大、这么密集的明军炮火。

嘉靖十一年的正月刚开始,大明南北两开花。

俞大猷站在土城矮小残破的城头,拿望远镜看着远方。

在他的身旁,他的身后,都是炮。

在他身前的低矮土墙外,五十步内都是鸳鸯阵兵,直将土城围了一个圈,延伸到左右两翼的两处临时营寨。

有了外滇一战之后更多的射表数据,这一次的守城战,大明又是倾泄炮火的路数。

而城外鸳鸯阵兵中的铳枪手,土墙上的鸟铳手,构筑着扎实的防线。

蒙古骑兵确实悍勇,炮火不足以拦下全部的人,但这鸳鸯阵兵构筑的五十步防线,却宛如最后一道天堑。

他们就是没办法成规模地来到那不到一丈高的土墙下。

土城之战是从正月初三就开始的,俺答以为他选了好时机,因为他发现就算是临近除夕,明军也仍旧在紧急加筑土墙。

寒冬腊月,过年的时间,破冰凿图加筑城墙,士卒民夫能不生怨吗?

在压力下连一个年都过不好,从除夕干到正月初三,该疯了吧?

可俺答没有望远镜,他不知道转运行是怎么用马拉着雪橇车,直接从边墙以内把怀来那边转运过来的预制砖和粗劣的水泥拉过来的,更不知道大明运过来的军资中包含了多少炮弹和小型的虎蹲炮。

已经在大雪之中呆了这么久的马芳呆呆地看着蒙元精骑玩命冲击然后人仰马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这还是他熟悉的草原勇士,是他印象中怯懦弱小的大明边军吗?

战事发展成这样,马芳都找不到什么好的机会逃过去。

他忽然感觉在鞑子这边学骑马、射箭好像没什么大用了。

“一!二!三!放!”

土城东北角城墙内的这一组炮兵阵地,尽管面前有一重不到一丈高的土墙阻挡,但放置于堆起来的炮台上的新式炮仍旧按照射表仰起足够的角度,将炮弹抛向城外。

一阵轰鸣之后,旁边有人用铁锹铲起堆好的雪洒向炮管。

“先生说,这样极易让炮管开裂啊!”负责日常养护火炮的人心疼不已,他是在兵学院进修过的,知道一些知识。

“管那么多做什么?多用!多造!这才能不断改进!”

总军备部的随员不以为意,反正他印象里,总军备部的钱是管够的,陛下对总军备部只有一个要求:让兵仗局、军器监、宝金局他们,拿出越来越多类型、越来越强、越来越实用的火器!

这不仅仅是为了不用命去填,而是必须创造更多的需求,让大明的火器技术能不断改进。

土城北面,俺答的心像如今的天气一样寒冷。

他自然看出来了,大明的火器威力上了一个台阶,而现在又是他们最擅长的守城战。

这么一座残破的小城,这么短的时间,大明凭什么能运来这么多的火炮?

这还只是现在,将来呢?

“吹响号角,回去吧。”

俺答终于做出了决定。

他手底没有那么多工匠,没有那么多人才。最重要的是,他的土默特部没有那么大的领地。

以他现在的实力,当然有能力击破这样一个小小的土城,但是代价太大了。

“可汗,我带人冲到南面,把他们围起来!他们这是孤军啊!”

才打了两天多,俺答的部将想不明白。可汗明明是调兵遣将,准备彻底吞下明人胆敢出边墙的大军的。

“没错,那样是能赢!”俺答突然暴怒起来,“土默特部能打赢这一仗,但是将来呢?要丢下多少儿郎的性命在这里?”

俺答说的不是真正的心里话。除了不能把整个土默特部的主力堵在这件事上,他更知道只要稍被阻隔,也许就会被大同的明军围在那方圆二十余里的圈内。

“难道就让他们白白占了土城?”部将双眼血红,极不甘心。

明明还有得打,能打赢!他不相信明人的炮弹无穷无尽,他也注意到了明军之中有些火炮自己炸了膛。

“退兵!”俺答知道这里不是讲话的地方。

这一仗,他只是彻底看清了一个无可奈何的局面。

退兵的号角声回荡在雪原上,俺答回头望了望那座矮小的土城,再回头时目光已经坚定。

只有愚蠢的汗庭和他愚蠢的哥哥还不明白时间有多么紧迫。

这才只是又过去了四年,明军的战力又比嘉靖六年时强大了这么多。他们的军队里自然还有许多窝囊废一般的将领,可是也有了俞大猷这样的人物,而大明的天子敢用他、肯用他!

成吉思汗的后裔们仍不明白他们应该舍弃手上那一点让他们甘于苟延残喘的权力,尽快迎接一个真正能带领他们躲过这一劫的雄主。

不将那些虫豸扫除,怎么抵抗越来越强大的大明?

本章完

喜欢靖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靖明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