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靖明 > 第464章 自寻取死之道

靖明 第464章 自寻取死之道

作者:冬三十娘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4 08:41:32 来源:书海阁

不可一世的蒙元,两度在日本折戟。

在岛津贵久内心深处,他并不相信大明当真能征服日本,但萨摩恐怕要经历苦战。

这样的形势下,如何转危为机?

一日之后,从萨摩出去了很多人。

有人远赴琉球,要再从那边证实一些消息。

有人去了北面大内氏、尼子氏和毛利氏的领地,确认那边的形势。

还有人,去往了天皇和幕府所在。

如果真要做什么,也许通过已经式微的天皇、幕府将军的委任,他会获得明面上的重要职位,至少可以借机名义上统帅九州抗御外地的大军。

琉球那边,国王尚清在首里城的王宫正殿里坐着。

此刻,殿内一片寂静。

琉球国的王宫虽然规模小了些、建筑风格略有差异,但仿的是紫禁城形制。不同的是,他们的正殿朝着西面。

此中原因,除了首里城南北有山、东西通风之外,另外则是“事大”。

这种事大,体现在今天上午:尚清带着群臣,在首里城正门欢会门那里跪着欢送了大明宣交使启程回大明。一起同行的,还有他的嫡子尚元、重臣毛龙吟。

现在回到了王宫里,四十五岁的尚清心头沉重。

“孤见过那台元人的事,只怕上国宣交使也知道了。最近这一两个月,从那边漂洋过海逃难至此的人已经不少。琉球万国津梁,全凭海贸。如今上国设边区剿抚台元,又传来将征讨日本的消息。琉球首尾两端战火一起,商路断绝。更不知将来……”

大明要把台元纳为实土,琉球当然没什么话敢说。

大明要征讨日本,琉球也没有置喙的资格。

但万国津梁这个说法的由来,就源于琉球所处的位置。

过去,由于大明市舶司限制颇多,琉球实际是东洋一带海上贸易的中转站。大明的走私商人,来自日本、朝鲜、吕宋、暹罗、亚齐、爪哇、满剌加等不知多少小国的海商,很多都会到琉球汇聚。

现在,大明大兴海贸、边贸,琉球的地位虽然下降了一些,但只要日本这个目前唯一被排除在大明边贸体系之外的国家还有需求,琉球的存在价值仍然不算小。

八十三年前铸造的万国津梁钟,还悬挂于王宫正殿的门口。

可后面呢?大明究竟有什么目的?

尚清身为小国之主,是有自知之明的。

多年以来,对大明的恭顺堪称大明诸藩国之中最诚心的。

大明开国时,琉球就接受了太祖赐闽人三十六姓、迁徙到琉球的三十六姓大明子民。这么多年来,明人之后甚至有做琉球国相的。

每一年,大明都会把次年历法从福建颁到琉球。

去年定了今年开始改公元纪年,大明天子赐的计量标准器皿也被尚清供奉在了王宫里。琉球用的是汉文,用的是大明历法和纪年,如今流通的是大明的通宝、银元。

现在,大明皇帝要求各国遣使订立公约,这个事情已经让尚清和他的臣子忧虑了几个月。

从去年底使团回来,他们就在开始忧虑。

宣交使访查藩国政风民生,尚清不敢阻拦。

今年要派遣要员重臣去,他派出了自己的嫡子继承人,派出了官员之首。

现在尚清发问,群臣中另一个真名便叫做和为美的便说道:“王上不必担忧,毛大人必定能处置妥当的。”

“不知允见了那台元人,上国天使知不知晓孤是受了蒙骗。他诈称是赤尾寨社家臣,孤这才接见,岂知赤尾屿已被台元贼军夺了,他们到了孤面前哭诉求援,孤这才知道……”

“昨天夜里才知道,毛大人途中也会向天使说明的。”

所谓寨社,是琉球这种群岛国家的特有产物。没办法,岛和岛之间天然被海洋分割,岛上自有本地豪强,小的岛上实则是地方自治,大的岛上也都是宗室分藩。

琉球一统的保证,是民间禁止私藏兵器,军事都由中央把控,形成了一种库理军制。首里城附近,设立了诸多亲军卫队,分别隶属于三个库理。

这三个库理的卫队,也只是轮流守卫首里城附近一带。

而其他岛上,大体上其实就是没有正规军队的状态,只有一些乡勇民夫。哪怕这样的乡勇民夫,也只是允许一些地方大族酋长组织起来结寨自保,这就是寨社一词的由来。

所以尚清看似有“北征”的武功,实则不算什么。

当此之时,整个琉球军队的装备,不过五百余张弓,三百余杆铁枪、三百余领甲胄及一些刀、矛。

这样的武力,在大明面前除了躺好,又能怎样?

那霸港外,十四岁的直王子兴高采烈地登上了大明东洋海师护卫着的大明封舟,官名法司、统领其中一库理的重臣毛龙吟则凝重地回望了一下港城。

以他现在看到的斩浪级大明战舰,这样的船只要来三五艘,这群岛之国就将毫无抵抗能力。

而码头边,久米士族正与大明宣交使话别。所谓久米士族,就是百多年前迁徙到琉球的闽人三十六姓。这些人,大多是士子、匠人或其他有一技之长的人。在琉球,他们聚居于一个名叫久米的地方,受到上至王族、下至平民的尊重。

他们崇信的是佛、道,而琉球本地人大多崇信的则是神道,是龙宫、妹神、御岳、祖灵。

今天的码头上,高僧、老道,还有琉球的祝女都来为远航做法、祈福。

那祝女,是琉球神道信仰体系中地位最高之人,是神女们的首领。在过去,祝女的势力曾经很大。而从七八十年前搞了祭政一致的改革、国王的女儿被任命为祝女之后,祝女的宗教地位开始低于国王,而且也往往由王女担任。

如今的祝女,正是尚清的长女。她身后,还有同行的妹妹,年仅十一的尚清次女也在准备成为祝女。

启航的仪式过后,王宫里传来邀请,久米三十六姓都受邀到王宫赴宴。

尚清坐在王座上,面朝西面。

在晚宴对那久米三十六姓施恩、探听立场之前,他还在和大臣们商议着可能的发展、对策。

直到黄昏时,夕阳照进了殿内,尚清一时恍惚。

太被动了,没有头绪。

琉球的未来茫然无比,他望了望被夕阳染成桔色的宫阙,不知何去何从。

数日后,当尚元和毛龙吟目瞪口呆地看着大明护航战舰顺路消灭了几只从台湾岛上往东边逃的小船时,岛津贵久派出的家臣刚刚抵达琉球。

到了离台湾岛更近的这里,许多消息已经不难查证了。

作为日本诸国中与琉球来往最密切的一国,萨摩守护家臣的身份在这里也很好用。

这一次,他在琉球盘桓了近十日,而后就启程返回萨摩。

等到回到岛津贵久面前时,已经是八月初。

更多的信息被汇总到了岛津贵久这里,他和家臣们再度面色严峻。

“宗晴康果然成了大明的狗!他派了儿子,求见了天皇和将军,转达了大明皇帝的诘问。选择的理由,还是十几年前大内氏和细川氏使团在大明大打出手、杀害明人的事!”

“贵久大人,看来大明是真的要讨伐我们日本诸国了!那琉球的尚清已经吓破了胆,既不肯助我们的船在琉球补给,更不愿和我们一起帮助台元人!”

岛津贵久点了点头:“在你去琉球的这一个多月,消息已经传开了。足利义晴大将军刚刚在和细川晴元管领的战争中落败,逃到了近江坂本一带。知道了大明皇帝的诘问,他反倒大肆宣扬,说要迎接大明王师擒拿乱国之臣细川氏、大内氏两家。这样的态度,已经惹得诸国异动纷纷。现在,细川氏斥责幕府卖国,正在谋划对幕府的包围战!而幕府则在大肆封官……”

“……一个多月的时间,竟有这么多变化!贵久大人,那么我们萨摩?”

岛津贵久咬着牙:“谁都清楚大明如果来了,肯定不会只是带回所谓罪酋!足利义晴受家臣蛊惑,只怕暗地里已经和宗晴康商议好了!九州四国,都是他可以舍弃的地方。但大内氏和细川氏一贯不和,只怕会各树大旗,无法合力。先削弱诸雄,他才有重振幕府声威的机会!更大的乱世,来了!”

强大的外敌正在虎视眈眈,而有野心的群雄都准备在这一次剧变里火中取栗。有的人不惜与外敌合作,有的则想在抵御外敌的过程中获得更大的声望、更强的实力。

“那我们怎么办才好?”

面对忧心忡忡的家臣,岛津贵久眼中寒芒乍现:“大明若要攻来,无非自对马岛,又或者琉球!如今细川氏正在拉拢我,幕府也派了人过来。但在幕府心目中,恐怕宗晴康比我们萨摩要重要多了。他主要是想攻灭细川,岂能不经过九州、数面合围?相反,细川氏一向与大内氏也不和。”

“大人的意思是……”

“那个台元人说的至少有一点没错!明军若要来,萨摩国就在最前线。不管是为了马上就会到来的危险,还是为了将来,萨摩都避不开!但首先,我们要为自己争取时间,不能成为第一时间被明军攻击的方向!”

“请大人吩咐吧!”

岛津贵久眼中坚定了起来:“既然你说琉球如今那么孱弱,那么……先劫毁琉球!不论如何,不能让明军轻易到达九州而无后顾之忧!仅从对马岛那边过来,途中的尼子氏、大内氏可不会坐视!让他们顶在前头!如今大明已经有了讨伐日本之意,也有不少人不再畏惧惹恼大明。我听说,已经有浪人出海,想让大明不得安宁,首尾难顾!”

刚刚大致平定了内乱的萨摩武士们,开始筹备着偷袭琉球。

大风暴当前,有些惯常便蓄养海盗劫掠财富的人,也准备更无遮掩地搞事。

如果搞出来什么大动静,在群雄之间反不失豪杰之名,也许便在乱世之中冒头呢?

农业和渔业都很一般的琉球,这么多年依靠转口贸易其实积攒了不少财富。

虽然随着大明大兴海贸而地位有所下降,历史上更是在隆庆开关后真实地陷入了衰落、财政无以为继,但琉球现在就开始提前面临危机、提前被萨摩入侵。这一次是因为别的原因。

这一次之后,琉球也不会成为将来日本的冲绳。

这一切,已经到达了宁波的尚元和毛龙吟并不知道。

他们正在感慨于宁波双屿港的繁华。

而在双屿港的岛上,三个年轻人也刚刚抵达这边。

看到封舟入港,朱载墌惊异地问:“那是琉球的使臣?”

张居正瞧了瞧那些人的服饰,点了点头:“去年万寿大典上,琉球使臣正是穿成那样。”

戚继光则提醒了一下:“大哥二哥,听说双屿岛上鱼龙混杂,还是小心为上。咱们三人一路上已经被盯上过四回了!”

张居正笑了笑:“元敬武艺高强,那不是都有惊无险吗?”

戚继光无奈:“这双屿岛可不比陆上。小弟听说,这里是有自南洋买了火铳私藏着的歹人的!”

“……说得也对。我们三个看着年轻,又自有气度,看着确实像在外游历懵懂无知的富家子弟。先寻个旅舍安顿下来,见识一下如今海贸之盛便从福建陆上去广东吧。若不是海师正在台元剿匪,不少匪贼流窜附近,自海上去广东倒是最好。”

戚继光服了:“这双屿岛也不该来!小弟就算身手再好,若是海船遇了风浪又能奈何?”

张居正却不同意:“恩师他老人家,必定是盼着明兄能有些胆气的。再说,原本也是准备坐海运局的大船,更会请元敬兄弟先提前安排好,哪会有什么大问题?”

朱载墌点了点头:“无碍,张风说得对,我岂能不见识一下海疆?要知道父亲那里,常常提到海防、海贸之要!”

他们在双屿岛上开始“体察”大明海贸,在海洋的东南面,有前往琉球贸易的商船,也有他们雇佣的海上长城公司护卫舰船。

而浩渺的海上,也有已经被指名道姓为“罪酋”的细川氏、大内氏及一些其他有心人派出的海盗们,想往朝鲜、对马岛、琉球甚至大明偷袭,在海上劫掠财富。

大战当前,多一些财富,就多一份实力,多一份名声。

朝鲜也派出了资格够重的大臣:在大小尹之争中、甚至在小尹兄弟俩之间目前都已经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尹元老。

而小尹兄弟本来力主派出王世子,在尹任的全力反对下没能促成这件事。

王世子如果在途中出了什么问题,那朝鲜王储就不用争了。

最后,还是海安君李被派了出来。

两人刚刚抵达九连城,身后就传来消息:荠浦港再现倭乱,尹元衡请派兵平乱。

尹元老既盼着弟弟能够借机拉拢一些将领,又担心弟弟的实力更加强大。

这上国之行,一别朝鲜数月,不知回去后是不是局面又会被动一些。

他看了看与王位不可能有关、这些年里只是辅助打理李怿设的王业局的李,脸上带了些笑容:“上国天子早年便对殿下多有赞赏,这一次到上国都城,还请殿下多多美言。此前王上受奸臣蒙蔽蛊惑,竟有向上国请兵清君侧之失礼举措。如今我亲为使臣,自辩之余若有殿下美言为证,待归国后,殿下在王业局自然更加稳如泰山。”

李心中其实触动很大。

父亲都被逼迫得要向大明求助了,可见处境何其凶险。

他虽然身在王业局,但与大明边贸的事,先是金安老把持;金安老一家身死族灭后,如今又被小尹兄弟把持。

李名义上在督管王业局,实则还不是只能做个甩手掌柜。每年呈上来的账目,他只是直接署印而已,如何能真正管事?

眼下尹元老是允诺他回去之后的利益吗?

他其实本就起不到作用……

至于在大明天子面前美言小尹兄弟之“忠”……李想起许久不见的大明皇帝,只是先对尹元老点了点头。

上一个陪他一起出使大明的金祺,现在大概已经投胎了。

北京城今年没有万寿大典,召见诸国使臣一同订立公约的事是在十月。

现在,军务会议上已经讨论到最终的将卒调动方案了。

琉球那霸港外,夜色中有许多小船迫近,船上满是握着武士刀目露贪婪的人。

双屿港东面,也有倭寇趁着大明海防战舰巡视的夜间缝隙,正在等待良机。

乾清宫里,朱厚熜看着严世蕃送回的奏报不由得笑了:“尊皇攘夷大将军?御守大将军?”

“陛下,阳武侯再上请罪疏。未能合围台湾,以致残匪逃亡、走漏消息,此事……”

朱厚熜看了看陆炳:“他请罪还要你来问?托伱说情了?”

陆炳有点尴尬。

“你又不是不知道,朕并不在意,也不会惩办,顺水人情你倒是会做了。”朱厚熜再看严世蕃的奏报,嘴里则说着,“台湾岛毕竟很大,上面也只是陆战兵剿匪练兵,难道当真派战舰过百巡岛封锁?走漏些人,那很正常。只不过贪功冒进,他手底下的将卒这回总该长点教训才是。”

等到看完之后,朱厚熜才搁下了那密奏。

“朕的大军还没去,日本有些人倒是已经开始利用朕了。足利义晴想利用朕,大内义隆和细川晴元也想利用朕。现在倒好,日本有了新的变化,三个大将军啊?”

朱厚熜颇为有趣地感慨着自己给日本带来的变化。

在日本,大将军这个名号是能随便用的吗?那是幕府专属。

如今嘛……

朱厚熜开心起来:“看来日本已经寻到取死之道了。”

本章完

喜欢靖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靖明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