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靖明 > 第492章 灭国神风

靖明 第492章 灭国神风

作者:冬三十娘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4 08:41:32 来源:书海阁

即将到达东瀛人面前的是:

嘉靖朝顶级名臣夏言,以军务总参谋之职拥有收服青海、河套、宣宁的功劳,降服外滇,驱逐葡萄牙人增设南阳都护府,大明权力系统中皇帝之下实际第一人。

嘉靖朝顶级名臣唐顺之,大明一众升迁记录的保持者,文状元兼武制科魁首,靖边侯,王守仁、杨一清一同教诲,如今大明在世勇将俞大猷的良师益友,鸳鸯阵的开创者。

嘉靖朝顶级名将俞大猷,大明首位殿试武状元,黄崖山一战名震天下,北征收复宣宁受封瀚海侯,鸳鸯阵的实践者。

嘉靖朝顶级二代严世蕃,世人暂不知晓他的功绩,但他在后世的名声震耳欲聋。

嘉靖朝抗倭名臣胡宗宪,在经历了基础官职的积累历练后,现在他将遇到他命定的功业根基。

嘉靖朝不世勇将戚继光青春版,王守仁的关门弟子,严春生的特战弟子,而如今他终于要和他生命中同样重要的两个老师唐顺之、俞大猷一起在战场相遇。

在他们面前,朱纨虽然官品够高,那只是现在的朱厚熜给了他更多机会,让他的才干不致被埋没。

朱厚熜答应夏言和唐顺之的自请,就是为了一定办成这件事。

将来新法可以有往复,东瀛必须彻底征服!

“朕不会怕你功高,让你暂居京城练兵,是时机未到。”

朱厚熜仍觉不够,乾清宫西暖阁中,面前还站着一个令蒙古人闻之色变的人:大明兴国公严春生。

刚过四十的他,其实年富力强,正处巅峰。

“陛下有命,臣面前即便是刀山火海,也会跨过去!”

朱厚熜点了点头:“拿出你的老本事,深入敌后!东瀛关西南北夹击、水陆并进,但东瀛关东纵深不小,豪杰也不可小觑。大明东征,不可旷日持久。伱率精锐特战将卒,到了关东,依形势开展斩首攻势。关东群贼无首,才方便王师初战后摧枯拉朽,务必给东瀛一个大明不可战胜的印象!”

“……臣不与王师主力一同作战?”

朱厚熜摇了摇头:“你国公之尊,在主力方向不便出面。朕派你去,知道的人不会多,你也只能以战养战。朕这么安排,是让你先这样练一练。此去,朕不为你叙功;待你凯旋,将来西域有你一国之地!”

严春生心头剧震:“臣不敢!”

“朕说可以,便是可以!”朱厚熜看着他,“将来再次北征后,鞑子必定仍旧西迁。你威震草原,将来便如同黔国公一般,世镇西域中亚之地,扼陆上商道,筑大明至善金瓯!”

“……臣必效死,以报君恩!”

朱厚熜笑了起来看着他。

这是因为自己的出现而涌现出来的勇将,是真正得益于朱厚熜所创造的时代机遇的人。

不必放着他不用,而以他已经立下的功劳,再用就要给予足够的回报。

朱厚熜可以给他一个顶级回报,换一个大明完美疆域。

西域高原群山,必须成为大明实质上的天然长城,被真正消化而非羁縻。

这个异姓王,朱厚熜舍得!

至此,他排出了对付东瀛的顶级阵容。

在那边本就处于“战国”的形势下,一支已经有过战场经验、有着顶级目标渴望的、当今最成熟精锐的特战部队,将深入到大明兵锋暂时无法触及的关东,随机点选幸运豪雄。

让大明与东瀛的初战,便是终战。

此后,无非将力量一步步投射至那里的全境。

要再加上后方斩首乱敌的安排,只为一战功成,不要再因那边多灾的环境和险乱的地理出现变数、战争时间拉太长。

夏言和唐顺之都能去了,严春生何必留着不用?

“路过朝鲜时,带上李源。”朱厚熜最后说道,“他也是你的徒弟,他父亲和你一起在赤城斩博迪、夺大纛。你带着他,千百年后,史书上必有君臣战友一段佳话!”

“臣领旨!”

严春生大礼谢恩,站起身来之后有如同出笼猛虎一般的威势。

十年了。北征还京、受封国公后,他再没踏足过沙场。

去朝鲜,没有他。

征东瀛,一开始也没有他。

被皇帝“压”到了现在,原来是有这样一番计较。

此去不叙功,只考验忠诚。

他愿意去涉这个险孤军作战制造混乱,才会收获最无上的褒奖。

一国之地。

敢不敢?敢!

皇帝眼神里毫不见冷酷,严春生再次抱拳:“臣去点兵!”

“去吧,朕信你定能凯旋!”

……

碧蓝蓝的海上放巨鲸,朱厚熜坐在北京望东瀛。

就这样了,接下来对于他来说,是等战报、等结果。

安排了这些事,等毛伯温抵京、替代唐顺之的国务大臣确定之前,朱厚熜开始为儿女操办婚事。

压力自然只给到东瀛。

现在是暴风雨前的平静,陶隆房越来越焦躁,因为大内义隆越来越悲观。

对怀疑可能是“内鬼”的毛利元就,打不得,也轻易打不赢。打了他,尼子氏的其他降将可能也人人自危,御守联军现在难道先解散,只由他们大内氏作为大明点名的罪酋之一单独顶着压力?

还是说敌军未至,先安内?

想赢也很难的啦,毛利元就可是一路扛过来的人物。

现在,大内义隆倒是很信任陶隆房,把大内军都托付给了他这个总大将布防。

但他自己这种及时享乐的做派是怎么一回事?

养伤结束、再次出现在家臣和其他盟友面前的大内义隆,名为加强情谊共御大敌,但不商议军事安排,只是饮酒赏妹有啥用?

御敌靠感情?

大敌当前,陶隆房不理解大内义隆怎么总是容易在挫败后一蹶难振、逃避现实。

好在这个展开里,大内义隆不得不应大明这一战,没有“重文轻武”,最终导致陶隆房下克上。

眼下陶隆房感觉指望不上大内义隆站出来鼓舞士气、指挥大局了。

“壹岐、五岛列岛、草垣群岛、种子、屋久,岛津家还请在九州外围布置前哨,及时探知敌军何时出现!联军第一要务,仍要阻敌军登岸!他们的火炮火枪虽然厉害,但神风仍会庇佑我们!就算无法阻止登岸,中国山地和九州山地,同样易守难攻!”

陶隆房和岛津贵久的家臣商讨着策略,而后又盯向了毛利元就的家臣:“安艺不是前线,对马岛和琉球都离九州更近,还请毛利桑尽快遵从大将军命令,派遣精锐前去福冈协守!”

“请陶桑放心,毛利大人正在大军准备兵器粮草,很快就会出发。”

陶隆房并不放心,但不管怎么样,要先削弱毛利元就在这边的实力。

假如他不听从命令,那么在御守联军内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但是陶桑。”毛利元就的家臣又问道,“如今看来,恐怕战事开始要等到冬日。我们安艺的大军去了福冈,这几个月的粮食真的没问题吗?毛利大人也担心这一点。”

台风季已经来了,明军仍旧在对马岛和琉球按兵不动,就连九州和本州外围的壹岐岛这些岛链附近,也不见明军战舰的踪迹。

难道真要等到台风季过去、深秋之后才开始进攻?

“对援军,岛津桑当然会供应充足的粮食。也不用担心,我们在消耗军粮,明军更只能依赖海船运送粮食!时间越长,对我们越有利!”

陶隆房的眼底还有一些盘算。

如果距离明军真正攻来还有三四个月的时间,而毛利元就仍旧以各种理由推脱,那么是不是赌一赌,利用这段时间提前清除内忧?

这些决断,需要大内义隆去做。

陶隆房也只是区区一个家臣,无法像大内义隆那样,通过拉拢毛利元就的家臣和安艺国的国人众迅速消化掉安艺国。

再次协调完几方的作战布置,陶隆房去寻找大内义隆,他果然又和相良武臣在讨论佛法和文学。

相良武臣名字里虽有个武字,却是大内义隆家臣之中民政的最高负责人,是“文臣”。

陶隆房不是很喜欢相良武臣,因此过去之后就大声喝退了一旁献曲献舞提供雅兴的女人:“都什么时候了!相良武臣,你这家伙,难道现在不应该和大内大人一起商量怎么征收钱粮、造办兵器吗?”

“失礼!”相良武臣板着脸,“怎么能够在大内大人面前这么跋扈!”

大内义隆叹了口气:“是五郎啊……身为总大将,作战由你来安排就行了。”

“在下只是家臣!大内大人,这个样子下去,怎么能让联军里的大将和武士们相信我们能赢下这一战!还有相良武臣,你这家伙,要让我怎么面对他们对于军需后勤的担心?难道你没有需要忙碌的事情吗?”

被陶隆房连连直呼名字,相良武臣脸色难看:“相良桑”也就罢了,你甚至不愿意勉强称呼一声“武臣君”?

“五郎,武臣,你们说……”大内义隆忽然有点眼神迷离,“也许,我们能先去京都吗?”

陶隆房闻言宛如晴天霹雳:“大内大人,你在胡说什么?”

“趁他们要躲避台风,去京都吧!”大内义隆的眼神反而明亮了一些,充满期待,“我是御守大将军,当然要守卫京都!”

“开什么玩笑!”陶隆房愤怒了,“谁能为我们让出地盘?难道想就这么放弃中国?”

“当然不是……交换嘛。石见银山,数国之地。蒙古人办不到的事,大明也办不到的。再说,只有九州是真正的前线,可以实现的,对吧武臣?”

陶隆房觉得他已经疯了:“既然您深信大明也办不到,为什么不振作起来,堂堂正正地赢下这一仗,赢下威望,赢下所有啊!”

“……五郎啊,我有些累了。”大内义隆的眼神又迷离起来,“所以说,都交给你吧。武臣,继续跟我说说那个僧人后来的故事吧……”

主公有向宅男发展的趋势,刀架上的刀很久没动过了,他的坐垫旁反倒堆散着许多书。

陶隆房无可奈何地从大内义隆那里离开,回首望去时,感觉自己也被他传染得有点绝望。说什么大明也办不到,是用来哄骗别人,想用大内家数国之地与人交换一两国,逃避即将来临的大战压力吗?

这样的主公,真能带领大家兑现御守大将军许下的诺言?

掌握着大内家军务大权的陶隆房不禁迷茫了。

如果真要打赢这一仗,莫非除了剪除毛利家这个隐忧,还要推开这个一蹶不振的联军首领?

这是什么人间苦楚?

……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蒙元面对的是当时还有效控制着东瀛的镰仓幕府,当时的北条时宗也可称英雄。

大明面对的,是已经乱战数十年、内部就已经矛盾重重的所谓“战国”。

“神风”能让东瀛在蒙元的兵锋下侥幸躲过两次,而这次大明顶级阵容来袭,它还能护佑东瀛第三次吗?

风已经起了,从内部开始。

御守联军在对马岛南部海域的大败,让大内义隆看到了差距,产生了极度的悲观,触发了他性格里受不得巨大挫折的一面,昏庸地在陶隆房面前说出了那样的话。

大内氏的家臣、尼子氏的降臣,他们的利益全在这大内家掌握的诸国之内。

乱世出豪杰,重大的抉择摆在陶隆房面前。

他其实是相信能御敌大胜的,就算会很艰难,但远征就是远征!

现在他要抉择的是:就这样先尝试打赢第一仗,看看能不能鼓舞大内义隆的信心,还是干脆自己站出来力挽狂澜?

不,他的威望不足,一定不能让其他所有人臣服的。

这一点自知之明,陶隆房清楚。

目光看着夜幕下的山城,陶隆房沉默着,然后缓缓将目光看向了西南面,又看了看东面。

抵御大明,需要更多力量。

岛津家屠灭琉球,九州必定是最前线,岛津贵久最没有退路。

而还有一个人,也是绝对没有退路的:自号尊皇攘夷大将军的细川晴元。

陶隆房站了起来:“去内藤桑家!”

辅佐大内义隆却在击败尼子氏后被排挤的大内氏家臣宿老内藤兴盛,对如今的局势又是怎么看的呢?

大内义隆想用石见银山和数国之地换个安稳避祸的所在,陶隆房不答应!

他能换,陶隆房为什么不能用来换些别的?

夏言、唐顺之、严春生他们才刚刚出发,九连城、大沽、宁波通往东瀛的陆海货物络绎不绝,东瀛本岛上已经邪风阵阵。

这邪风的根源,归根结底是大明。

“战国”风暴从未停歇,但因这一源邪风,终究要酝酿成不一样的一次“神风”。

此风,灭国。

本章完

喜欢靖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靖明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