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靖明 > 第507章 荒诞的胜负手

靖明 第507章 荒诞的胜负手

作者:冬三十娘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4 08:41:32 来源:书海阁

靖明入京继位第507章、荒诞的胜负手“集宁城到了最危险的时刻!那些地雷已经拉响,俺答退无可退,哪怕心存忌惮也可能孤注一掷!”

听到朱厚熜的话,郭勋点了点头:“传令各营,结阵,往前!”

他们花了三天,行进了区区数十里。

而就在昨夜深夜时分,陆炳护卫着皇帝,急行军赶到了京营主力之中。

现在,老臣和他的君主当真是并肩作战了。

要在野外的野战之中,扛住虏骑可能最疯狂的冲击。

那不是少量的虏骑,那是号称的数十万。

皇帝动了,后续的边堡、京营援军,靠南的这些自然将源源不断地急行来援。

陆炳说了,他已经传令凉城、大同、张北等地。

但是要先顶住。

如今这种形势下,先主动推上去,分散虏骑的注意力保住集宁,那才是犄角之势。

没有退路可言,这也是守城之法。

让这么多的力量毫无顾忌地围攻集宁,迟早建功。

劫营、扰敌,本就该做。

现在,是有天子坐镇军中的京营亲自来援,亲自去劫营、扰敌。

集宁城西的虏骑也集结了不少到了南面,现在,这个方向上的虏骑共计两万余。

这个人数,少于南面的京营大军。

但是他们,也不能就此放开这个阵地。

他们得到的军令,本就是遮断西、南,牵制守军。

若让明军控制住了南面和西面,那么兵力、物资,就都不会成问题了,守军士气也必定大振。

可是怎么做?

他们还在等着俺答的命令。

取舍两难,这是俺答现在的状态。

集宁真的能很快攻下吗?

也许能吧。但大明的皇帝都来了,援军之中岂会少了炮火?

夺得集宁,城中火炮火铳,俺答麾下却不擅使用,更不擅守城。

但是趁大明皇帝身边的兵力还比较少、更多援军还没到来之际舍了已经填进这么多人命的集宁城,若是不能在分兵继续围困城中守军的情况下一战冲散来援明军,后面就越来越难了。

冲散来援明军,阵斩甚至生擒那个老对手……

想到可能的战果,这种成功带来的巨大收获,俺答的心跳很剧烈。

然而必须冷静……必须冷静……

那不是他想不想的问题,是能不能的问题。

上一次野战,在大明那个军务总参谋一心想逃入城中的情况下,那战力交换的比例……

而现在老对手身边的,只怕是最精锐的部队,最不可能轻易败溃的部队。

那老对手敢自己跑出得胜堡,难道一点准备都没有?难道是跑来演一出逃命戏码的?

取舍两难。

哪怕先挡住援军拿下集宁,后续不容易守住,也将被迫停留在这里。

舍集宁直奔大明天子,不容易成功……

“先拿下集宁,就是要打援军!”

俺答忽略了野战已经不占什么优势的事实,更必须面对刚刚那一轮挫折给麾下将士带来的惊疑不定。

“留下三万精兵、所有民夫,拿下集宁,封万户!其余精兵,随本汗冲杀援军!阵斩汉人皇帝,封万户!”

他觉得不用再犹豫了。

本就是趁如今形势放手一搏,打出个新局面。

如今既然有这个机会,尽管这个机会很难把握住,但能够在这里杀了老对手甚至生擒他的战略成果太大了。

容不得他不搏。

他也没有退路可言!

战局形势突变。

尽管已经鏖战了这么久,可此刻战场里投入了新的刺激物,所有人都得透支自己的精神、意志和体力。

毛伯温看着城外的动静,胆寒不已。

守军已经疲惫,现在是万难出城夹击的。放弃了城防的优势,以如今的状态去野战接敌,那才是不智。

何况鞑子竟没放弃攻城,眼下当真是要血战到底了。

可是看着大纛往城南迅速移动,毛伯温的心已经提到了嗓子眼。

面对万规模虏骑的冲击,京营挡得住吗?

这种规模的凿穿,真的大概率能成功。

一旦被截断、分割,明军军阵的威力就会减弱。

而要保护皇帝,哪一营将领不会分心?

太阳完全升起,集宁海上鳞光点点。

俺答许诺封万户的消息传到集宁海西面、北面,这是给同样疲惫的虏骑注入的新刺激。

大明皇帝就在那里。

经过这么多年,有那么多事实在,又有俺答不断的宣扬在,那个人已经成了草原部族心目中的头号恶魔。

就是他,给各大部族带来了最大的苦难。

这么多年被迫呆在冰天雪地,是拜他所赐。

肥美的河套、丰州滩、锡林郭勒草原,都必须舍弃了,是拜他所赐。

如今仍不得安生,知道他还会继续驱逐长生天的子民,因此必须放手一搏到这里来血战,也是拜他所赐。

杀死了他,一切就都结束了!

杀死了他,大明一定会像百年前一样开始乱起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杀死了他,可以扭转一切!

“杀!”

“杀!”

“杀!”

异族之人的呼喊之中,浸润了一生的郭勋总算给出了一些颇有见解的道理。

“集宁海畔虽平坦,却也容不下十数万大军展开冲杀!背水,结阵!此战不惧穿凿,大明军阵,有来无回!”

毕竟旁边有个不小的湖,难道虏骑还能踏水?

现在又没结冰!

这毫无疑问将是血战。

但想要灭杀一族一国主力,不经真正的血战又能如何?

“他们已经战了这么久,只是最后一口气吊着!一旦不能一举建功,从此就走不了了!”朱厚熜同样给出了他的许诺,“此战功成,封侯拜公,不在话下!朕不会走,把大明的声威打出来!”

“陛下有旨,此战功成,封侯拜公……”

战前的最后动员开始,三万京营内外结阵,咬紧牙关看着越来越近的虏骑。

他们是被兴国公严春生练出来的。

他们虽不如边军一般平常也多经历练,可他们现在兼有护驾重任,更需为了自己的命、自己的前程而搏。

在骑兵面前,溃逃便是死。

皇帝在身后,惧逃也是死。

何况皇帝都说了不会走?

为什么皇帝要玩命呢?

只不过他们很快也来不及多想了,因为对面看得到一面大纛,草原鞑子的皇帝也在玩命。

他甚至如同一代代草原雄主一样,在随军冲锋,身先士卒的模样。

杀了他吧!

杀了这俺答,北患就真的除了,从此天下太平。

于是,双方的将卒在此刻都达成了共识:干掉对面的“罪魁祸首”,这一仗大势便定。

在靠近明军、将要突入军阵之前,俺答嘴上喊着话,脑子里却突然转过一个念头。

本来是要以机动优势和人数优势尽快拿下集宁,然后主力仍旧合兵一处肆意冲突河套、宣宁搅破大明北面防线,为什么这么快就陷入了真正的决战?

就要在集宁这里决战了吗?

然而老对手都到面前了,真的不与之决战,反而要先退走吗?

其实可以这样选择的,毕竟骑兵还是能来去如风的。

望着前面的三辰旗,俺答忽然把所有情绪都转为一声呼喊:“杀!”

长长的嘶吼声中,他这才发现自己“逃”了这么多年,“躲”了这么多年,真的已经快到极限了。

一个这样的老对手常年存在于他的梦魇之中,令人窒息。

他是那么稳,那么有条不紊。

内政、军务、财计、军备、外交……大明越来越恐怖,还要等到何时?

难得他突然不稳了。

难得他竟敢冒险来此。

不成功便成仁吧,不会有更好的机会了!

随他西征这么多年的精锐劲骑,迎头撞向明军的军阵。

“轰!”

“轰!”

“轰!”

炮兵营先开始,鸳鸯阵在前,铳枪阵和车兵营居中,血战开始。

朱厚熜身边的赵贞吉也没有任何退缩余地了,他的性命也只能依靠明军将士。

现在,他只能睁大了双眼,与皇帝一起看着战局,看着明军的战法。

不纯粹是火器部队,但火器很多。

此外,明军甲胄、冷兵器,也配备齐整、品质更好。

当下时刻,是最外围的一道防线散开。鸳鸯阵一团团切割战场,让出了一些通道让虏骑进入。

而在后面,有一窝蜂火箭的战车,有被刀牌手保护着、排成数列的铳兵杀敌。

第二道防线之中的炮兵营,则把火炮调到射程更远的射角,先行轰击远处的虏骑,尽量让他们的队形乱起来。

最里面的,则是陆炳和郭勋的亲兵,团团护卫着最要紧的大明皇帝。

这是一个巨大的磨盘,分布在集宁海西面、西北侧。

血肉磨盘。

虏骑进来了不少,有的已经被碾碎,有的还在四面冲突。

他们艰难地向大明皇帝旗帜所在的地方冲击。

这样的血肉碾压进行了快一个小时之后,大明皇帝脸无愧色地忽然说道:“可以一起喊了!”

赵贞吉顿时喊了起来。

“俺答战死了!”

“俺答战死了!”

“俺答战死了!”

话是用草原语言喊出来的,还在重重保卫中往前突的俺答忽然一愣,随后突然心一沉。

他气得要吐血,这时却终于回过神来。

被算计死了。

那老对手来了,就是赌他必定会亲自领军冲杀他吗?

不管实情如何,俺答清楚麾下对汉人骨子里现在已经积累起来的忌惮。

攻守早就异形了。

所以俺答需要一场胜利。

可俺答经不起再一次失败。

是真是假重要吗?

一切情绪现在只需要引爆罢了。

狡猾的朱厚熜到了京营之中,夜里传令下去让他们学的话现在被最内围的护卫军喊了起来。

“俺答战死了!”

“俺答战死了!”

“俺答战死了!”

越来越多、越来越整齐的呼喊声让虏骑心生迷茫,让明军心领神会。有些人还没死,但他已经死了。

因为这是广阔范围内的战场,视线投射不到太远的地方,注意力还很分散。

因为这是大明皇帝的护驾大军,也许精锐程度令人难以想象。

因为……大明军中还有一个人,那个人于乱军之中射杀过博迪,那人曾……

“俺答战死了!”

“俺答战死了!”

“俺答战死了!”

声音传到了集宁城,毛伯温不知真假,但哪管那么多?

城东、城北的城墙上甚至屋巷间正陷入血战,而后是同样此起彼伏的呼喊。

这是学习的力量。

“正直”的鞑靼骑兵不来这一招,明军却懂得兵不厌诈。

大明的皇帝还亲自安排了这一招。

“大汗还在战!”

“大汗还在战!”

俺答身边,亲兵不得不一边奋力拼杀,一边还要奋力“辟谣”。

但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

不知道为什么,可能是由于明军操练的过程中早就习惯了喊口号,因此他们反倒找到了在操练的感觉。

明军喊得更熟练、更整齐,不那么影响作战。

“俺答战死了!”【蹩脚但整齐】

“大汗还在战!”【流畅但稀拉】

“俺答战死了!”【震耳欲聋】

“俺答战死了!”【南北呼应】

赵贞吉眼看着战局变化,心里霎时感到有些荒诞。

胜负手怎么会是这个?

他一边跟着喊,一边看着皇帝。

朱厚熜脸上笑眯眯地,继续在那里同样喊着造谣。

战争,可不只是打打杀杀那么简单。

明军在汉城外都能玩那么久的攻心战,难道在这里会忘记这一点?

集宁海见证着这一场画风突转荒诞的战争,然而背后是人人不容忽视的根本。

这根本是:二十年来,攻守易形,双方对自己君王和自身实力的认知有本质差别。

在苦战之后,在关键时刻,只有足够精准的谣言才能一举击溃许多人的心理防线。

乱军之中,俺答的眼中渐渐浮现出绝望之情。

太快了……

他的一切谋划、一切后手,都还来不及施展,就突然到了这样的决战。

他苦心孤诣、努力一生、倾国而来,带着如此强大的力量,却忽然崩溃于一句战场上的谣言之下。

俺答听到了一阵往北而去的杂乱马蹄声,他知道已经完了。

能逃得了吗?北面肯定有一张网。

逃走了再去哪?

这世间,智者还是太少了。

仅凭他和区区数人,带不动那么多愚蠢的长生天子民。

而大明……老对手的底下,怎么就有那么多聪明人呢?

……

集宁那边的战局发展瞬息万变,留守京城的朱载墌和杨慎等人每天面临的都是新情况。

最新的情况,是朱厚熜决定不到得胜堡,而是直接前往集宁前线。

仿佛天要塌了一般。

“战况未明之前,这个军情万不能让百姓知道!”

主张公布军情的严嵩现在也吓坏了。

陛下啊,您要是有个三长两短,我那总理国务大臣之位还有戏吗?

他不由得看了看太子。

这样的情况,太子是担忧父亲安危多一点,还是阴暗地期待有什么变故多一点。

“毛总参无能!翼国公无能!陛下……”杨慎咬牙切齿,“九五至尊,岂能如此行险?”

在这里发怒已经无济于事,杨慎立刻继续说道:“殿下,当令麦公公加紧戒备,以防有变!”

提到了御马监掌印麦福,要防的当然是皇帝有个万一引发的变故。

而当此情况,还要全力急令宣府、大同等地。

既要驰援,又要布下以防万一的新防线。

杨慎觉得当这个家太难了。

京城外松内紧,重臣们在窒息的状态里艰难地熬着。

往来传递军情的急递不断。

俺答开始攻打集宁。

俺答丧心病况,竟以奴隶、民夫、兵卒堆成尸山,集宁危急。

俺答四面围困集宁,城破在即。

京营大军抵达集宁,陛下御驾随军直面北虏大军。

俺答兵分两路,既攻集宁,又欲擒杀陛下。

俺答战死了。

俺答被生擒了。

这个消息传到目瞪口呆的朱载墌和杨慎等人面前时,京城已经陷入欢乐的海洋。

这样的捷报,当然是露布入京。

“集宁大捷!陛下御驾亲征,率军于集宁城外大败北虏,生擒俺答!”

“陛下万岁!”

“北患绝了!”

喜欢靖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靖明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