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靖明 > 第509章 天下是你们的

靖明 第509章 天下是你们的

作者:冬三十娘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4 08:41:32 来源:书海阁

靖明入京继位第509章、天下是你们的孤悬于大海之中的岛国终于切身感受大陆强国的力量。

而世界岛上,欧亚大陆的东部,自古便是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的你来我往。

这一仗,至少打下了百年的安宁。

“军事,外交,贸易,文化。”朱厚熜大快朵颐的次日,是皇帝亲自出现的朝会,“现在,对中国实土周边的地缘经营才刚刚开始。”

到了这个时候,皇帝开始理所当然地讲新概念。

新格局下,要有具备新思维的大明君臣。

天下大同,也非完全一样,而是求同存异。

哪些东西该同,哪些东西该予以保留、予以尊重?

朱厚熜要提醒他们的是不可懈怠,尤其是军事方面。

重点便是:大明如今的燧发枪和火炮虽然已经很强,但在根除了心腹大患、打下来的这至少百年安宁里,唯有机枪才能真正驯服彪悍的草原骑兵。

这是只在大明内部就可以安排下去、作为长期国策确定下来的事情。

对外……

“汗庭主力既已溃败,朝鲜残兵和女真也该彻底犁一犁了。察合台、交趾、吐蕃、外滇,知道了东瀛和汗庭的事之后如何取舍,这些小事就交由卿等来处置吧。”

朱厚熜随后则认真说道:“东北要着重发展,否则将来朝鲜、女真、草原,震慑不够。西面,后套和关中,要成为枢纽。伊犁河谷要设西域都护府,重点维持一个绝对亲善大明的藩国,交通东西。西南面,缅甸要拿在手上,交趾要拿在手上,如此一来便与南洋都护府互成犄角。”

他看了看朱载墌:“明年大国策会议后,太子便参预国策。朕在的剩余日子,君臣便稳定往这个方向去努力吧。培养人才,发展科学和技术,货通天下,富国富民!”

自今以后,便是多种手段一起用,完全构建出属于煌煌盛明的第一阶段格局的过程。

之所以只是第一阶段,因为技术还没有到那种程度,还不可能推进到全球的阶段。

朱厚熜已经解决了目前的主要外患,也在削弱着女真、东瀛这种潜在隐患。

但来自欧洲的隐患,此刻鞭长莫及。

好在他还没到四十,还有时间去继续强调加强海权的重要性。

大明还有好多事要做,但剩下的,真的就是水磨工夫,是日积月累了。

大朝会之后,百官也有事要忙。

对汗庭残部的追击、绞杀,还没完成。

根据后续的局势,草原上划分几个汗国、册封何人、北庭都护府设于何处,要研究。

东瀛那边同样如此。

经过一年的动员,大明百姓先是知道了为何四面皆敌,然后迅速击败了最强的大敌,剩余土鸡瓦狗只怕是闻风丧胆,再难成事。

新年还没到,但大明威播四海,真的可以考虑去寻找新的人生机会了。

朝鲜、东瀛、南洋……新法过程中清查出来的那么多人口,大多确实不愿远离故土。

但几千年来,人口的迁徙其实从来没有停过。

以往,大多是因为天灾**又或者朝廷强令,被迫迁徙。

这一回,却是因勋戚、官员、商人的需要,自然而然带过去许许多多的人。

接下来的这一年,就是分蛋糕。

草原、东北、朝鲜、东瀛、西域,确实条件更不好。

但是九月底就从东瀛启程回京的严春生回来了,兴国公奉旨选募西征将士,旨意分明:兴国公若能打下伊犁河谷,便册封为王、建藩立国。

会随他去的,便是将来开国功臣。

大明的海贸已经大兴,但陆上丝路同样不会舍弃。

所以,去到那些偏远的藩国,未尝不是自由自在、改变命运的机会。

战争机器一旦开动,就不那么容易停止。

好在北征结束得利落,东瀛那边也告一段落。

接下来,就是已经采取防守策略一年多的西南边军和南洋海师开始行动。

目标很明确:不甘寂寞的莽瑞体所控制的缅甸、同时要为被攻灭的兰纳王朝复国;始终不曾真正臣服的南北交趾。

都是大河沃土,将来的粮仓。

几大边区、三大海师,个个都有立功机会。

安居京城的皇帝已经不用太操心剩余的事情,只用等着结果便是。

就连杨慎也已经不用太操心:根除北患也许纯粹算账算不过来,但缅甸、交趾,都是富庶之地。如今大明势头如此之强,文武、商人都两眼放光。

张经做了朝鲜总理国务大臣,虽说辅佐的是辽王,但几乎形同半个国主。

夏言同样如是,旨意是让他去做东瀛总理国务大臣,辅佐和王。

至于西宁侯、东瀛侯……那都已经是藩国国公。在天高皇帝远的藩国,只要不对大明心存反意,该是何等逍遥自在?

东瀛樱花开的时候,更多的“选婿借种”东瀛权贵女送了过来。

而其中,也有严世蕃送到宫中的五十人。

绝大部分自然只是充作宫女,但也着实让朱厚熜麻了,肾麻。没办法,打了半辈子的仗,创下了这等基业,他不享受享受,还有碍宗藩稳定、外交关系。

只不过皇帝的精力和兴趣爱好,主要放到了吴承恩这边。

无他,是时候酝酿着让大明官民看到更远的图景了。

“……那不是真的千里眼,顺风耳吗?”吴承恩果然听得目瞪口呆。

“就像陶真人说的一样,不少人求仙问道,若真能得道,举手投足不都是仙术仙法?如今科学,不是大道?大道钻研到深处,运用其道理创制的器具,能有仙术仙法之妙又有什么不妥?”

朱厚熜反正只笑着“灌输”概念,虽然他讲的内容形同科幻。

但这一次,他需要吴承恩融会贯通,把不少科技的方向、一些具体产品的大概原理融入进去。

这是他给自己后半辈子定下的一个重要任务:利用自己已经建立起来的威望,让后人手上有一份特别的蓝图。

能做成多少,那就看后人的本事了。

“……臣还是不太明白。”

“无妨,时日还长。”朱厚熜想了想之后说道,“大国策会议后朕回湖广祭拜父母,你一同随行吧。兴许沿铁路坐着火车南行,你会有所感悟。”

今年,他虚岁四十了。

大国策会议选出新一届的重臣之后,这个年,他准备在湖广过。

皇帝做成了这个样子,后面真该渐渐多放一些手,让儿子继续锻炼锻炼,他只是看着便好。

以他的功业和威望,已经不用再担心那种谋反的事。反倒是大明渐渐离开他直接的决策会出现什么新问题,要看一看。

在儿子混成了东瀛的国公之后,虚岁已六十八的严嵩终于能过一过总辅的瘾。

但是唐顺之将携功劳升任总参,海瑞也将参预国策。曾铣、唐枢、徐阶、高拱……这么多的“后生”盯着,朱厚熜也盯着,严嵩也只能兢兢业业地忠君用事、发光发热。

真真就是让他圆满一下。严嵩的这辈子,被朱厚熜榨得干干净净,连儿子也把他的那份威严跋扈发挥到更“真心臣服强者”的东瀛去了。

严嵩也不亏啊。

大概在他任上,将来也能添上一笔:大明攻克缅甸、交趾、察合台。

开疆拓土的功业,似乎只属于皇帝在位前三十年的这一批老臣。

再到年轻一代,可就没多少这样的机会喽。

十二月初,在大国策会议结束后,朱载墌再次监国。

而时隔二十余年,皇帝再一次南巡。

这一次,就不算阵势很大了,毕竟一路只沿着铁路走。皇帝南巡的主要目的,也只是为了去阔别多年的家乡看看、祭拜一下合葬在那里的亡父亡母。

蒸汽机仍没停止继续改进,现在的效率又高了一些。

“现在还很慢,还要摸索。”

“御辇”之上,车厢之中仍旧是温暖的。

朱厚熜指了指外面:“京城以南一片平坦,但纵使如此,冬日行车,铁轨之上覆雪怎么办?南方多雨,路基泥泞沉降怎么办?但是往前看的话,技术上总能进步、克服,经验上也能不断总结。汝忠,若是从北京到南京甚至到广州都能一日之间到达,不避寒暑雨雪,天下又是怎样?”

吴承恩坐在皇帝不远处,望着装了玻璃的车窗外面,一时有些失神。

那可当真难以想象。

“这还只是在地上跑,不是在天上飞。”朱厚熜也有些失神,回忆着记忆里散碎的图景,“一日之间,从京城到了南洋都护府,也不是不可能。今非昔比了,故而大明可以管得住更大的疆土,何况将来?”

“……陛下高瞻远瞩,臣钦佩之至……”

朱厚熜笑了笑:“回你的车厢歇一歇,再多看看外面,多想一想吧。”

他这一路,除了经停一些大车站时,也不会下车去扰民、打扰当地官员。

车行并不快,但可以一路少停,一直在动。

陪伴他出来的,有孙岚和林清萍。

是要祭拜父母,孙岚是皇后,该一同来。林清萍与他一样是重游故地,宫里则留下了文素云看护一下后宫。

除此之外,还有那朝鲜双姝和严世蕃送来的东瀛国色。

终究逃不过新鲜感。

“昔年朕赴京登基,一路上可走了许多天。”

吴承恩离开了,孙岚她们则从另一端的两节车厢过来。

林清萍笑着看皇帝,她儿子在昆明,孙子也有了。外滇和交趾战事正趁现在旱季开始,儿子却没有什么危险的,无非等着后面去就藩国主罢了。

孙岚则仍旧年轻,很好奇地听朱厚熜讲过去的故事。

而那朝鲜和东瀛“贵人”,在这里自然是服侍皇帝、皇后、贵妃的角色。

只不过对于她们来说,坐上火车一路前进,也是从来不曾想象过的经历,既震撼又敬畏。

当年朱厚熜花了近二十天才抵达京城,那么多的人一起已经算走得快的了。

而如今朱厚熜要回安陆,却只用五日就能先抵达湖广,更多的时间是从武昌北面的德安站转乘马车前往显陵和潜邸所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龙归故里,对湖广来说是一件大事。

而奉命前往德安站迎驾的人当中,还有今年终于考中了举人、明年将赴京应会试的张居正。

许多年不见皇帝了,张居正也有些忐忑。

当时以太岳为名往《明报》上刊了那篇文章,官场之中自然知道了:若非皇帝首肯,又岂会引导那样的舆论?

张居正没有失圣心!

当然,也有张居正本身才学就好的原因。

现在太子在监国,而湖广这边呈去迎驾、伴驾方案和祭祀仪典时,皇帝也批了一条意见:叫上张居正那小子。

张居正这小子站在腊月里的德安站外,只是作为士绅耆老欢迎队伍之中的一员。

等了大半天了,很冷。

因为从信阳那边过来,要爬一段坡。以现在的火车头,爬这一段坡很不容易。

当初修建这一段都经过专门的设计,是什么人字形,专为翻越一些山坡而研究的。

再加上现在时处寒冬腊月,为了皇帝安危起见,自然是多加检查、缓缓而行。

当御辇终于抵达德安站,今天就要歇宿于这里的驿馆了。

见过了湖广当地官员之后,皇帝果然单独把张居正叫了过去。

朱厚熜看了他一会不禁笑了起来:“刚刚二十来岁,胡子留得有模有样的了。”

“……学生叩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起来吧。”朱厚熜让他起来后就直接说道,“朕面前,你不敢打马虎眼。叫你伴驾是为什么,知道吧?”

“是。学生这几年在荆州,并非两耳不闻窗外事。湖广百姓生计如何,地方施政利弊得失,学生知无不言。”

朱厚熜点了点头,和聪明人之间的交流就是简单。

他想要了解一下如今的地方情形,张居正这种自小就在他跟前长大的人绝对不会有任何隐瞒。

他前途远大,和皇帝有师生名分、和太子自小一起长大,将来定然是能处于高位的,根本不必担心会得罪什么地方小官。

“好,那就先随朕去潜邸。过了年,再随朕回京,不耽误你应试。”

朱厚熜有些期待地看着张居正。

后半生的另一项任务,就是让这小子能深刻领悟并认同自己的理念和抱负,辅佐好儿子继续把一些事做下去了。

明年之后,他就要步入官场,朱厚熜不吝指教。

甚至于,他和吴承恩之间关于未来那些图景的畅想,也没有落下张居正。

年轻人就要更有远大目标一些。

“悟得天物人之理,朕打下了基础。那梦中所见,绝无虚假,必能成真。但朕是看不到了,叔大,朕盼你将来和太子来祭告朕的时候,说我中国已能初掌雷电之力!”

“……陛下,新岁新喜,何出此言?”

“也是。只不过……这天下如今是朕的,将来嘛,终究还是伱们的。”

张居正心中一震:再怎么说,将来也该是太子的,怎么能说是我们的?

喜欢靖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靖明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