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汉末,没有三国 > 第26章 戏志才

汉末,没有三国 第26章 戏志才

作者:牛排煎着吃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4 08:55:02 来源:书海阁

六千精骑,分别由三人统领。也就是王冲的虎贲军,赵云的骁骑军,和太史慈的狼骑军。

刘元比较喜欢狼骑之名。自然也不会去管吕布,是否已经启用。反正这个时候,也没有什么侵权之说,用就用了。

精骑训练两年有余。虽未经历血战,但也围剿了不少黄巾乱匪。这也让青州黄巾,不敢再对东莱有任何非分之想。更引得刘元惋惜,丢了最好的练兵之机。

骑兵的训练,最初是同训。不仅习练骑射,还要和步卒一样,训练队列、方向、刺杀。直至分成三军之后,方才细化。

王冲的虎贲、赵云的骁骑,都是以骑射为主的轻骑,每人配置五支标枪。而太史慈的狼骑,则是多了一千重骑兵。当然,这也耗费了刘元大量的金子。

“师兄,这件事一定要办的稳妥。不能出现半点纰漏。”

刘元对着史阿交代一番后,又再次叮嘱。

“喏。”几年下来,史阿没有丝毫改变,依旧是一副人狠话不多的模样。说完,便转身离去。

太史慈走了已经有些日子。刘元也为此担心了很长一段时间,虽然明知于事无补,却兀自放心不下。

十月的东莱,已经冬意甚浓。不知从何时起,天空竟已飘起了雪花。

闲来无事的刘元,正烤着自制的火炉,坐在自制的躺椅上假寐。不知不觉,天色已见昏沉。

“主公,有客求见。”赵虎并没有大声通传,只是悄步走近刘元,轻声禀报。

“哦?”刘元略微惊讶,这冰天雪地的,会是谁呢?

“来客可报姓名?”

“未曾,只说绢帛留书”

刘元初闻茫然。想了想之后,霍然起身推门而出。急的赵虎拿着大氅疾呼主公。

“哈哈,本侯没有猜错,果然是志才。”刘元看到戏志才,一阵大笑。

“草民怎敢当侯爷亲迎。”显然,戏志才有些受宠若惊的同时,也有着丝丝感动。

“志才自然当得。外面冷,随我进屋叙话。”说罢,不管戏志才是否应允,直接拉着戏志才的手,直奔内厅。

“时间过的可真快啊,自你我上次相见,都快五年了吧。”

宾主落座,刘元感慨万千。

“过了岁旦,便是五年整。”

戏志才此时,不仅仅感慨,更是想起了打开绢帛时的震惊。

“乱起,将不出二月,遂天下州郡将募兵平叛。数年后,拥兵自重将为常态。

志才身负旷世奇才,元不敢奢盼。却依旧会在牟平,留位以待。不论经年,元可等、愿等。”

一副绢帛,戏志才曾看过多少次,自己也记不得了。只是对刘元的远见,震惊不已。

“志才,本侯等你、盼你,可是足足五年了。”刘元眼神直视戏志才,仿佛在问询。

“侯爷。志才能来,只有一问不吐不快。”

“志才,但说无妨。”

“不知侯爷,如何看待、对待寒门和士族?”

戏志才出身寒门,对士寒之别甚为不喜。思索再三,还是将此一问说了出来。

“志才,回你的问题之前,本侯也有一问。若黄巾乱匪,有党人、士族相助。或者说乱匪若是联合士族、党人,这大汉将是什么结局?”

“这…”戏志才倒真的没有想过,闻言便细细琢磨起来。却是越想越惊、越想越恐。

“侯爷。若真是这样,恐汉室怕是要颠覆了。”

“嗯,志才说的没错。”刘元肯定了戏志才的说辞。

“我对士族向无好感,但并不会以偏概全。士族的形成也并非一日之功,打倒旧的,依旧会有新的士族滋生。

好比志才你,若你高官厚禄,飞黄腾达之后,再经过一两代人的经营,一样会成为新的士族权贵。所以,堵不如疏。”

戏志才仔细咀嚼刘元的话,深以为然。

“侯爷,如何疏?”

“科举改制。所有任职官员,必须经过考试,杜绝举荐。寒门士族一视同仁,谁有本事谁来。

还有,土地一样要改革。大量的土地,掌握在士族权贵手里。这本就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民无可耕,缺衣少食,不造反才是怪事。”

刘元说完,喝茶不语。

“侯爷,要行这些举措,将会产生很大的阻力,甚至会引起暴乱,也未可知啊。”

“哈哈,志才还要试探本侯的决心吗?我不瞒你,若真的到了那一日,即便是杀的人头滚滚,本侯也在所不惜。”

这是刘元必行之事,任谁也阻挡不了。

“好。”戏志才也被刘元的豪气感染,起身走到厅中跪倒。

“戏志才,拜见主公。”

“哈哈,我的子房来了。”刘元笑着上前,将戏志才扶起。

“主公,戏忠一名您如何知晓?”像是想起了什么,戏志才随即一问。毕竟这个名字,自十岁后就没再用过,连郭嘉都不曾知道。

“五石散是毒非药,志才你必须弃之。这一点,我会派人监督。”

刘元并未回答,说完之后好像又想起了什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还有,色之小道,怡情尚可,切不可放纵。你我既为主属,你的身体我也要管束。虎子,这件事交给你来负责!”

“喏。”

戏志才脑子一片空白,好像自己在主公面前毫无**可言。

话说太史慈初次领兵出海,心里虽稍有忐忑。却也压不住随之而来的兴奋。

随行船只,都是尖底福船。长不过二十步,约二十三、四米。宽不足七步,约八米。

放在内河,算得上巨舰。可航于大海之上,却又显得甚是微渺。

福船配有多桅硬帆,亦有划浆。但并不适合航海远行。只是刘元心有所急,也是想做一番尝试。而倭国距大汉尚不算遥远,这才不得已而为之。

一路沿着海岸线航行,倒也平安无事。在抵达吴县海域后,太史慈遣人上岸,添置了一些补给之后,调整硬帆向东而行。

这时期的司南,也就是指南针,还只是雏形。行于陆地之上,准确度尚有十之**。可用于海航,刘元并没有十足把握。

东行第八日,太史慈正百无聊赖的躺在甲板上晒太阳。虽然海风较冷,好在阳光灿烂。

“将军,你看。”亲兵叫醒了太史慈,指着北面方向。

太史慈侧首望去,一个激灵爬了起来。想起刘元叮嘱的诸多言语,猛然间大呼:“传令各船卸帆。上桨全速向东。快!”

亲兵依言传令,旗手飞快的在主舰桅杆上发起了旗语。甲板上的太史慈,心里暗暗祈祷。

不消片刻,黑压压的飓风挟裹着气流,直奔太史慈身后海面呼啸而至。正当太史慈暗自松了口气之时,船体开始剧烈的摇晃起来。

虽然躲过了飓风中心,可即便是留下的余波,也不是那么易于抗衡的。顷刻间,瓢泼大雨袭面而来。

“快,入仓。”太史慈大声喊叫,可是此刻,风雨声已经掩盖了一切。

眼见言语无用,太史慈深感无奈。若自远处观望,飓风周围的诸多船只,就好像风中柳叶,兀自摇摆晃动。仿佛随时随地都会倾覆。

喜欢汉末,没有三国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汉末,没有三国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