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南宋出圈记 > 第44章 奸商

南宋出圈记 第44章 奸商

作者:叫我路人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4 09:14:06 来源:书海阁

见徐天离开了,郑大妹便问郑屠:“爹,俺家胡郎他人呢?”

郑屠回过头向县衙看了一眼,满脸不高兴地说道:“跟知县老爷商量送钱的事去了!”

接着奇怪地问:“刚才你上哪去了?爹还指望着你来帮着说说女婿,咱们这银子刚到手还没捂热,他就想送人了!”

郑大妹淡淡说道:“俺刚才跟个人去了,就是那位球屎的才子;他从县衙的侧门鬼鬼祟祟去了史主簿的公事,怕是俩人要对俺胡郎不利。”

郑屠没好气的说道:“要说跟官府勾搭,你那胡郎也不输给姓裘的。”

郑大妹不乐意了:“俺胡郎又怎么惹着你了?让你说出这些酸溜溜的话来?”

郑屠气哼哼说道:“他方才跟知县老爷说,年底要上税不少于三千两!你说他败不败家?”

郑大妹笑了,笑得很自豪;

“俺胡郎他有本事,他说上税不少于三千两,那就是说他会挣得更多!”

听到这话的归正人也笑了,他们相信少主,不,是胡总裁;

只要日子过得有希望,交点税又算什么!

再说了,胡总裁又能会是吃亏的人吗?

知县老爷想收银子,这好处总要给吧!

他们想的没错,胡言确实不是个会吃亏的人。

他看中了一块地,和一条路;

地是下洋那块地,就在始丰溪边。

那地方依山傍水,地势险要,只要设上几个岗,把控住水路,就能保证他带来的技术不外泄。

胡言想把这地方建设成为一个基地,练兵设厂两不误。

路是由天台至临海的南黄古道。

要想富,就修路;

胡言打算重修南黄古道,让马车跑起来;这样,他今后生产出来的商品,就可以顺畅地到达临安。

胡言的要求薜知县当然不反对;只要肯给银子,让他完成朝廷的税收任务,不做犯法的勾当,都好商量。

所以,胡薜二人愉快的达成了合作协议,并约定好下一年的税钱,由天台贸易公司包揽。

薜知县将双方签了名且按了手印的文书收好,笑呤呤说:“小老弟,这文书都签了,可不兴反悔啊!”

胡言浑不在意的一挥手:“跟知县大人做生意,我敢反悔吗?万一你给我来个竹刑,还叫我活不活了?”

薜知县得意的嘎嘎嘎笑了起来;

然后他不解的问道:“小老弟,下洋那块地好说,只是修路是造福百姓的事,是善举,你特意把它写进文书里,叫老哥哥可有些不解?”

胡言也很得意,心道:你这个土包子,心里只记挂着税赋,哥那些条件你根本没细看。

“老哥哥,那条路修好后,路权可是在我手里;寻常百姓走,我不收他们的钱,可那些财主和商贩要走这条路,不交钱可是别想过去。”

“那能收到几个钱?外面往天台来的也没多少人,再说还有水路可走。”

薜县令不以为意地说道。

胡言淡淡一笑:“以后走的人可就多了。再说这签的可是二十年,二十年下来,不多也变多了。”

薜县令细想了一下,又嘎嘎嘎地大笑了几声。

笑毕他手指点着胡言说道:“你这厮果真是奸商,算计的长远,老哥哥不如你。”

片刻后,他又很认真地说道:“先前我观察了一下你丈人的那帮手下,可都有些剽悍啊!”

胡言当然明白他是什么意思,淡淡一笑问道:“知县大人可知他们现阶段最需要什么?”

薜知县想了一下,便笑着说:“小老弟你且说说?”

胡言整理了一下思绪,便说道:“他们与寻常百姓并无分别,若是满足了他们的需求,反而比那些百姓还好管。”

“而百姓最根本的问题是什么?是吃不吃得饱饭的问题!”

“能吃饱饭,能满足养家糊口的刚需,才会有知礼节,才会有安居乐业。”

“这些归正人过去吃不饱饭,所以他们造了金人的反;如果大宋也不给他们饭吃,他们的反心早晚还会生出来。所以,我现在做的事就是让他们饱上肚子,消除他们的反心!”

薜知县点了点头:“小老弟说的不错,不要说归正人,这天下的百姓都是如此,不给饭吃,百姓当然是要造反。”

胡言接着说道:“光吃饱了饭还不够。人都是有需求的,当满足生存的基本需求后,就会考虑精神层面上的东西。”

“你看今天来广场上看热闹的人,他们衣着还算齐整,说明他们温饱是基本解决了,但精神上空虚;精神空虚了,就会生事。所以,我们还要创造许多精神层面的娱乐活动,以避免他们误入歧途。”

薜知县听了眼睛一亮,心道:“我这小老弟明明就是治政的大才,可史康居然说他是不学无术之人,真是没长眼睛!这以后可千万别听他人之言,要擦亮了眼才行。”

胡言见对方听得专注,这话匣子就打开了。

他接着反问道:“有了上面那些是不是就够了?”

又自问自答道:“当然不够!人都有上进之心,接下来就要给他们一个上升的机会;这可以是一个名誉,也可以给一个符合他们能力的职位。”他巴拉巴拉说了有一个时辰,感到口干了才停下来。

伸手去拿茶盏,却见是个空杯子。

薜知县赶忙解释道:“老弟你一直在说,却忘记了饮茶,我那小厮薜乙见茶凉了,也只好倒掉。他现在又去煮茶了,你且稍等等。”

胡言这才想起,这时代没有炒茶而是煮茶。

煮茶很讲究,要在避风处煮,还分一沸二沸三沸;

煮出来的茶,头一碗叫隽永,最好喝;再往下的三碗,茶味就一碗比一碗差。

所以,要等下一碗茶来,还得好一会才能喝上。

强忍着口干,胡言不再说话了;

而薜知县,则讲起了他恩师的故事。

“我恩师龙川先生,太过刚直,他都两次入过狱了,却不改脾性;绍熙二年,又叫人给诬告了。他受了一年的苦,到了绍熙四年,才被当时的官家光宗亲擢为状元,授签书建康府判官公事。只是可惜,他还未来得及就任,就仙逝了。”

这一听,胡言才知道,薜知县的恩师居然是陈亮。

陈亮,字同甫,号龙川,江浙永康人;人称龙川先生,着有《龙川集》,与叶适齐名。

他与叶适一样,是代表兼营商业的中小地主阶层利益的思想家。

他十分强调“事功”,强调应用,是南宋功利学派的代表人物。

在军事上,他力主抗金,不与金人妥协;他的政论,气势纵横,笔锋犀利。

而他的词作,感情激越,风格豪放,是宋词中豪放派的主要人物之一。

胡言的嘴角勾了起来;

他算是明白了,薜知县为什么会站在自己这一边;人家是陈亮的弟子啊,只认“千涂万辙,因事作则”,实用为上啊!

“龙川先生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他的观点既大胆,又略超前;只是很可惜,他没有提出系统的理论来,所以才教朱文公压过了一头。”

听到胡言的评价,薜知县大喜过望;

“老弟,你真的认同我恩师?”

胡言很认真的点了点头;心道:我能不认同吗?这可是同盟,是可以团结的力量嘛。

喜欢南宋出圈记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南宋出圈记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