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三国之夏侯弃子 > 第248章 书店开张

三国之夏侯弃子 第248章 书店开张

作者:黑千羽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4 09:49:18 来源:书海阁

当荀彧翻看着手中的书籍的时候,内心却是无比的震动。

“明公,这,这是何人的手笔,这字虽然匠气重了点,可是每一页都是如此的工整,想必也是花费了不少的时日。”

荀彧打算将这些书给放下,可是心中却又是回过神来。

“不对,这书不是抄录的。”

“哈哈哈,文若你也看出来了?这是子义弄出来的,弄了个印刷术,这书籍就像是盖大印一般,一页一页的印出来的。”曹操也是说着,这是自从曹昂死后,自己得到的第一个好消息。印刷术在技术上已经成熟了,而且所产的书籍也是越来越多。

“此举,乃是造福天下有志学子的大好事情,按理朝廷也应该重赏,只是可惜了。”荀彧还是记得自己去夏侯信家中送天子诏书的事情。

“唉,子义却并没有将这事放在心上,他前段时间还在和我说,打算办个书院,这些四书五经,可以拿来作为教材。我在想,到时候将少年营也一同并入书院,这些些将士们跟随我在前方征战,对于家中子女也是疏于教导,这几日我在城中也是听到了多家子弟仗势欺人之事,满伯宁送过来的案卷也都还是在上面放着呢。”曹操说着,也是指了指堆在自己案头的那一叠纸张。

“子义此举也是为明公分忧,即便是彧,平日里也是多忙于政务,对于家中子弟也是疏于管教。只是不知子义对于书院的办理有何章程,又会选择哪些大儒为书院讲学。还有,子义如此作为,天下人可愿意接受?”办理书院当然是好事情,可是这外界都在说着夏侯信就是一个乱臣贼子,各家又有谁会将自己的孩子送过来呢?毕竟谁家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被问起师承之后,会被人鄙夷一句: 你居然拜一个祸国的反贼为师?这样的师承会给自己的孩子带来多大的影响?今后的仕途是绝对会受到打击和影响的。

“今日不说这些,就只是说说子义想要办个印刷坊,然后就是刊印四书五经这些书籍拿出来贩卖,文若觉得这事如何?”曹操却是扯开了书院的事情,只是将这话题拉回到了眼前的书本上。至于夏侯信办书院,曹操也是在思考着他的目的,但是从他直接想要将少年营也并入书院,那至少说明他还没有反的想法。这些子弟可都是曹家和夏侯家的嫡系精锐,以后若是培养得当,也会充实到各个岗位上去,一旦面临选择,家族重要还是老师重要,这还真的是不好说。

“此时当然是好事情,只是不知道这些书籍作价几何?”荀彧也是问着,看着这书籍的质量,以及不同于竹简的轻便,荀彧的心中也是拿不准到底该卖多少钱。

“这个子义倒是说了,一本一贯左右。”曹操也是报了这个价格。曹操初听到这个价格的时候,也是吃了一惊,居然这么便宜么?往日里就算是竹简也不只是这个价钱,而且看起来,这书籍薄薄的一本,里面包含的字数可是比竹简多多了,而且价格还这么便宜。

荀彧突然间感觉到,一种巨变正在袭来,这大汉的读书人往后也会越来越多,也就更能教化百姓。

“子义此事,可真的是大汉百姓之福,书籍如此便宜,也不知道将来会造福多少百姓。若是用度不足,彧也可以想办法筹措一些。”

“这倒是不必了,之前子义这边给了一个晒盐法,所得分成利润他也将全部投入到书院之中。”说着,曹操又从自己的案上拿了一碟纸张出来递给荀彧。

荀彧接过来看了之后,也是惊奇不已:“明公,这晒盐法能成?”

“已经教徐元直在北海试行了,据说产盐还是不错的,比起煮盐来,不知道要节省多少炭火,另外啊,子义也还将继续扩大纸张的制造,除了供应刊印书籍之外,还打算供应官府的日常办公所用,这纸张的价格么,肯定是比竹简是要便宜的。”这是夏侯信想到的第二件事情。

生意的事情还是要谈清楚的,可以友情价,但是绝对不能亏本,即便是在这处亏本了,那么也必须在其他地方找补回来。

“哎,子义如此,可是打算从事商贾之业?”荀彧听完了之后,也是不由得一阵惋惜,这样的人才去从事贱业,可惜了。

“文若啊,这事就由着他去吧,这些年来,他特立独行的时候还少么?”曹操也是随口的说着。

荀彧出来之后,就立刻回到了自己官署,然后又让人去将夏侯信请来,两人就供应官府纸张的事情进行了磋商,约定了今后每月供应朝廷纸张数量。

许昌城即便目前是大汉的政治中心,可是商业依旧不是太过发达,并没有太多的后世的其他特色,除了最基本的米粮、盐铁这些老百姓最必须的店铺以外,就是一些布匹和首饰店铺,以及青楼楚馆,只是这一日,皇宫大门直接对出来的朱雀大街上,有一家店铺在装修着,地理位置也是极好,熟知许昌城内的人都知道,这是丞相府中的产业,只是眼下装修,也不知道接下来会干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来,你们看看,这四周就摆满书架,到时候将这些书全部都放上去,至于这中间,也不能空着,就放一个半人高的台子,上面可以做成宝塔状,也放一些书上去。”夏侯信正在里面不停的指挥着下人们不断的说着自己这家书店 应当如何布置。

“还有,这上面可有办法弄个天窗,既要透过光线,不影响室内的视线,这雨水又不会泼进来?”这这布置,也是考虑到了后世的许多书店等布局,既要光线通透,又要一目了然。

“另外,这边就放一个柜台,只负责收钱。到时候若是你等喜欢看书,则也可以自己取了店内的书翻看。”

这个时代,一贯钱一本书还是有些贵的,真正能买得起的人也不会很多,但是凡事都有个开头,只要人们体验过纸质书籍的好处之后,这竹简恐怕也就看不下去了。更重要的是,店内目前也就只放一些常规的四书五经和春秋等书籍,至于兵书战策、法墨典籍,夏侯信还是不敢随意的放出来的。即便是放出来,这价格也绝对不会太便宜。

就这样忙碌了一个多月,夏侯信终于将书店开了起来,当纸质书籍出现在众人的眼前时,所有人都惊呆了。自从去年纸张造出来之后,也不是没有人制作纸质书,而且还是采用最原始的抄书方式,价格更是不低,对于字迹还有要求。可是在印刷书籍出现之后,所有人看到了这个价格的便宜,也足以让许多人趋之若鹜了。只是开业的第一天,夏侯信店铺中准备的一千多套四书五经和历史典籍就被人抢购一空,许多来晚的人也是纷纷懊悔,只是询问掌柜什么时候上第二批书籍,有着急的人则是直接问明日能不能上架。

有鉴于此,夏侯信也是让掌柜的写了一块牌子,只说明日停业一天。

许多人看到了之后,也只能是散去,此刻的他们还不知道这书店是夏侯信所开。

“大哥,想不到这书店的生意居然如此的好。”薛明听得下人来报,也是觉得惊奇,“只是家中书籍不少 ,为何明日还有停业一天?”

“这许昌也就只有这么大,而且这些书籍若是有人从我们这边以一贯钱买走,再高价卖到外地,这么以来,获利的也就是这些人而已。再说了,也免得这些人觉得这书刊印很方便,我们先将许昌填满,然后再将书店开到宛城、合肥这些地方去。”夏侯信却是有不一样的想法。

“另外,明天让掌柜的再写一块牌子,承接书籍刊印工作,价格好说。”

“大哥,承接刊印我可以理解,眼下这些书籍都在世家手中,你也是想从他们手中拿出来,到时候充实书院,可是开到宛城合肥,这两个地方都是前线,随时都有战事发生,开到那边,会不会不安全?”薛明也是有些好奇,为什么要开到那两个地方去。

“荆州文华之地,江东人才也不少,这两地只推出四书五经,若是要其他的书籍,就都让他们到许昌来。”夏侯信就是想要网罗和拉拢那些现在还不得志的寒门子弟,从而改变后期的人才结构,只有改变了人才结构,才能尽可能的避免被士族要挟的局面,这也是为什么后来李世民会在去看了科举考试之后说出: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只要读书人多了,小小的想办法开一个科举的口子也不是不可以,比如,搞个试点,却依旧大范围保留察举、恩荫等制度,任何东西,只要基数够大,只需要给一个小小的口子,那么自然会有人不断的将这个口子撕开,然后让它越来越大。

喜欢三国之夏侯弃子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三国之夏侯弃子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