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三国之夏侯弃子 > 第26章 东阿城内

三国之夏侯弃子 第26章 东阿城内

作者:黑千羽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4 09:49:18 来源:书海阁

东阿县,县衙大堂。

一个年约三十的文士正坐在大堂上,安静的处理着手中的公务,边上则是一个年约十岁的小童,正盘腿坐在边上,手中则是拿着一些文书再看,只是竹简上的字歪歪扭扭的,看起来也特别的别扭,这个小童也只能是凭着想象一点点的往下看。至于看不懂的,那也只能是等着案几前的文士处理完手中的公务才能去问下。

中年文士看了看自己刚刚批改完的竹简,然后又仔细的校对了一遍,轻轻的吹了吹上面还未干透的墨迹,然后小心点卷起来,免得墨迹弄脏了竹简上的文字。然后又打开了另一卷,手头边未处理完的公文也只剩下了两三卷,用不了多久,就可以适当的休息。

小童则是拿起了陶壶,给眼前的茶碗倒了半碗茶水,然后小心点放在边上,等着茶水慢慢的变凉。简陋的陶瓷碗中,略显黄色的茶汤在红色的漆碗中,透出一种暗褐色。

中年文士的批改案卷的速度很快,很快便处理完了手头上所有的公务,小童看着文士批完了卷宗,也是赶紧将手边温度刚刚好的茶碗递上。

中年文士轻轻的呷了一口,过了一会,又呷了一口。

“你这孩子,泡茶的手艺倒是与众不同,而且这般饮茶,和我们之前也是不太一样。”中年文士将茶碗中的茶一饮而尽,咂了咂嘴,感觉还想再来一口,小童则是立刻就给文士续上。

“信啊,你就那么那么自信,你的计策和战略一定能够成功?”中年文士正是曹操麾下最重要的谋士之一,颖川荀彧荀文若。边上倒茶的小童,则是陈信。

“只能说事在人为。至于成不成,也是看天意,”陈信将事先准备好的糕点也放到了荀彧的面前,自己也是毫不客气的捻起一块放到了嘴里,“总之,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尽力就好。即便只是徐州边上的州郡稍微弄点回来,也好过此刻困守原地。”

陈信的内心中却是想着,总比到时候拿人肉做干粮的要好啊。

“不说这些了,今天的公文里面,你又遇到不认识的字了?”荀彧稍微吃了一点,然后就开始教陈信认字,这还是陈信主动要求的,而且荀彧在教学的过程中,发现陈信本身的悟性也是不错,看着眼前的公文,也是能够东拼西凑的将公文的内容大致的说出来,荀彧索性也就让陈信在自己边上给自己分类文件,文件经过分类,处理的速度也是快了不少。随着他的识字量的不断增加,分类公文的速度也是越来越快。

“也不知道主公在徐州怎么样了。”荀彧喊着外面晴空万里,没有丝毫的云朵,只是想着,若是再不下雨,接下来的兖州又是一场大旱,再加上刀兵,估计会进一步伤了元气。

“先生何必忧虑,有时候,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陈信则是说着,又给自己的茶碗中倒了一碗。说实在的,他是真的喝不惯这个时代的茶,与其说是喝茶,倒不如说是吃茶,除了茶叶以外,还会加入一些七七八八,奇奇怪怪的东西,生姜、米面等等,煮好了看起来就像是浓稠的粥一样。

“你这话倒是挺有意思的,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手边的事情也都处理完了,荀彧则是往外面走着,“我要出去巡视一番,你跟不跟来?”

荀彧也根本就没有把陈信当做下属和家仆,有点类似于学生。人到了一定的年纪,就是好为人师,尤其是遇到了一块璞玉的时候,更是想要好好的雕琢一番。

“那就随先生走一趟。”陈信毫无形象的起身,又随意的拍了拍衣服,然后跟在了荀彧的身后。

走出了县衙,陈信也是看着古代的建筑,还有街上的一些店铺,在这个商业整体都不太发达的古代,类似于东阿这样的小县城,更多的人口也是聚集在各个村庄和坞堡,至于县城之中,大多也是本地豪强有那么点住宅,还有一些原本家境还可以,不需要靠种地生活的人家。

街上最热闹的,不是酒肆,而是兵器铺和粮食铺。这种时节还能开得起粮食铺的,基本上也是本地的豪强大族了,一来普通人家也没有这么大的能力,二来普通人家更是没有多余的粮食拿出来卖。

叮当,叮当,叮当。

敲打铁器的声音由远及近,又由近及远,陈信也是跟着荀彧来到了东阿城的城头,大概高度也有四五层楼那么高,至于宽度,宽的地方大概三十多米,窄的地方也有十来米,足够铺开了军阵。

荀彧站在城头上看了一眼城外的农田,缺少雨水灌溉的田垄有些龟裂,而无风的时候,一切也都是静悄悄的,丝毫卷不起任何的烟尘。

“算了,回去吧,主公也已经出征三四天了,如果有消息,那也应该快到了。”荀彧转身,准备下城楼后回到县衙,他要考虑接下来如果曹操出征徐州征不到粮草应该怎么办,或者是再从颖川家族那边弄点?

颖川荀陈钟庾四大家族在这乱世来临之际,也并没有一棵树上吊死,自己的堂兄荀谌去了袁绍那边,自己则是选择了曹操。只是此时向家族调集粮草,真的合适么?家里的那帮子老人肯定会要求曹操拿出官位作为交换的,但是此刻的曹操只是困守三县,如同丧家之犬,也不知道家族还会不会继续投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荀彧有些拿不定主意,或者他也不相信,单凭自己一封书信回去,颖川的四大家族就会掏出粮草来帮助曹操度过难关。

又或者,自己亲自回一趟颖川?当面和四大家族的族长和族老们说明情况?

家里的这些族老,首先想到的是家族的利益,而不会考虑整个大汉如何的。

“算了,我们回去吧。”荀彧收拾了下心情,对着陈信说了一句,然后就自顾自的下了城楼,陈信也是跟在了荀彧的身后。

“信啊,你之前的事情全部都忘记了?”荀彧有些好奇的问着,按理说,像他这般聪明的孩子,如果是有家族的话,哪怕只是一个小家族,也是会考虑大肆的宣扬他的事迹的,以此来提高知名度,如果能够拜得名师,再举孝廉或者是秀才,那么今后的仕途不说一帆风顺,也是起点比其他人要高不少。

如果说只是一个贫寒子弟,那么他平日里的吃饭和作息,也是和一同被收留的几个孩子完全不同,除了那个叫陈丫的小丫头,其他几个,几乎可以一眼看出就是乡下的野孩子。

“嗯,真忘记了,您又不是没有看过我后脑勺的那个疤。”陈信快速的跟上,和荀彧差了半个身位。

“唯一留下来的,也就是后背的那个信字了?”荀彧对着守城的士卒微微的点头,和那些小士族出身不同,荀彧本身的家教也不会允许他会有过多的盛气凌人,看不起人的傲气,一直以来,也都是温润如玉。

“嗯,也就只有这么一个字了,至于自己的父母,此刻也不知道在哪里,也许死了,也许还活着,只是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还会再相见。”对于陈信来说,这个时代的**父母也许也就那样了,在生存条件如此差的情况下,能够抛下自己,说明他们也实在是过不下去了,人性的自私也就可见一斑。

不过陈信也应该感谢自己这个时代的父母,至少没有吃了自己,或者说,如同陈丫村里的那样,把自己交换出去,或者是交出去,由别人吃了。

“陈信,有没有想过多学点东西?”荀彧突然之间问了陈信这么一个问题。

“多学点东西?我现在不是正在学着么?至少先从认字开始。”陈信也是回了荀彧一句。

“嗯,从学习认字开始,不过我觉得,更应该从学习做人开始,温良恭俭让,忠孝仁义礼智信。”对于荀彧来说,他辅佐曹操也是觉得,曹操更加能够平定天下,而自己在曹操的手下,也能够更大的发挥自己的能力。相比于袁绍那边不停地制衡和掣肘,在曹操这边,他能够全力以赴,曹操也给了自己足够的信任。

对于前几天军议上,陈信提出来的造伪证,找人假扮班张闿的亲兵诬陷陶谦,这种做法其实也是君子不为,可以用计谋,但是不能这么用计谋。同时,也对陈信的这种思路觉得不可思议,攻占徐州只是为了掠夺钱粮,甚至是自己运不回来,那么就给徐州的百姓足够的好处,让他们帮自己运,更直接点就是直接散发钱粮,邀买人心,这等想法和思路,怎么看也不像是个纯良的人。

自己其实是有点想要收他为徒的,就因为他所展现出来的完全不一样的思路和能力,他也想看看,这块璞玉,自己能够雕琢成什么样子。

正慢慢的踱步着,身后的士卒也是亦步亦趋的跟着,就听到了远远的传来了一声“报——”

喜欢三国之夏侯弃子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三国之夏侯弃子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