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三国之夏侯弃子 > 第282章 许都的风云

三国之夏侯弃子 第282章 许都的风云

作者:黑千羽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4 09:49:18 来源:书海阁

曹操还没有到许都,就有人开始在刘协面前说着,大军南征,结果却大败而回,必须要曹操自己上表谢罪,并且废除丞相,恢复三公制度。

一时之间,原本就恐惧曹操的许多人也纷纷在推手的鼓动之下,纷纷跳出来上书,刘协也是难得的看到了自己的龙案上堆满了奏章,而且全部都是纸质的。但是刘协看到了这些之后,心中却并没有多少的高兴,经历过了董卓、李郭,还有现在的曹操之后,他深深的知道,自己的手中若是没有军权,没有军队,这些弹章对曹操来说,根本就无法造成任何的影响。

如果口水和怨念,能够杀了这些乱臣贼子,那么这些人早就不知道死了多少遍了。

留中不发。这就是刘协采取的态度,一切都等着曹操回来之后决定。

荀彧看着这个局面,心中也是不断的在权衡着,这段时间以来,他也是四处拜访,又或者在办公的时间召集相应的人过来谈话,目的也不过是想要维持住眼下的局面,甚至是对有些人直说,就当是为了汉室保存元气。

有些人听着荀彧的劝说,面上应下了,至于内心是如何想法,却也是不得而知;有些人觉得荀彧也不过是和曹操沆瀣一气,言语之中不断的讽刺着荀彧也不过是曹操帐下的一走狗罢了,明言若不是荀彧当年劝说,陛下也不会成为曹操的傀儡。

至于说,回家之后,那又是和自己家中的长辈不断的商量着,有的长辈觉得时代不再了,还是暂时伏低比较好,有的人则是不甘心原本的风光和权力不能就此失去,尤其是如同曹洪等人,不过是一介武夫而已,居然还敢打上门?这让自己累世两千石的面子又哪里放?若是不给这些人一些教训,日后还不知道会怎么样。

没有了如同那日官渡战胜袁绍归来时的那种大排场,天子也没有出城迎接,这让曹操的心中还是有些不爽。但还是在安顿完所有的军务之后,按照礼制立刻进宫面见刘协。

“臣曹操,奉命征讨不臣归来,特来复命。”即便此时的曹操已经取得了赞拜不名,剑履上殿的资格,可依旧是恭恭敬敬的行了大礼,让人挑不出一点错处来。

“丞相远征辛苦。快快请起,快快请起。”即便刘协心中对曹操再恐惧,再不乐意,也不得不在面上做好文章,露出一副君臣相得的模样。

“丞相举大军南征,不知情况如何?近日听闻市井之间有传闻,说是丞相乃是大败而归,还口口声声的说着要朕下诏责罚,丞相且看看,朕的案台上的弹劾文书都已经堆得那么高了。”即便是刘协已经知道了结果,即便他知道这些弹劾对曹操来说根本就没有任何的作用,刘协还是想要拿出来显示一下,让曹操看看,朝中,或者是这大汉天下,有多少人是对曹操不满的,有有多少人是支持自己的。

“未能为陛下一举攻克荆州,甚至拿下江东,此乃臣之过错,然则将士在前方用命,却有人在背后如此作为,这些人也不怕伤了前方将士的心。此战,虽然北军士卒多不习水战,但是却依旧被我军在赤壁一把大火烧了孙刘逆贼大部分兵马。眼下正稳占荆州,臣也已经责令曹仁都督荆州,让文聘、甘宁、魏延等人加紧操练水军,待水军大成之日,再为陛下平定孙刘逆贼。”反正在曹操的嘴里,刘备和孙权一样,都是不服从朝廷的逆贼,什么皇叔不皇叔的。

“朕怎会不知爱卿在前方督战辛苦,这些弹劾的奏章,朕自然不会放在心上,所以就全部都留中不发。”刘协也是讪讪的笑笑,想到自己依旧不是曹操的对手。

“此战多赖将士用命,还请陛下不吝封赏。”曹操依旧不提自己的封赏之事,只是说着麾下将士的封赏。至于说自己的封赏,呵呵,自己官位已经到了丞相,已经是位极人臣了,什么封邑这些赏赐,对于自己来说也根本就不算什么,自己想要的,刘协若是不想给,那么自己就想办法自己拿,甚至于如何拿,他都在回来的路上已经想好了。

一番虚伪之后,曹操也是退出了皇宫,却并没有直接回家,而是来到了荀彧这边。

“文若镇守许昌辛苦。”曹操见到了荀彧之后,也是立刻亲热的聊了起来。

“明公在外征战更是辛苦,此战士卒多有水土不服,单单是因疫病而亡的就有近三成,军心士气如何,自不必说,还有黄盖诈降,也是多亏奉孝看破,不然我军伤亡更大。”也不知道是出于什么原因,曹操给荀彧的书信中,将夏侯信的功劳全部都放到了郭嘉的身上。

“唉,区区周瑜,又何足挂齿?来日等水军练成,必然能够一股而下。”

“听说此次出征,子义跟随在明公身边,想必也是建功不少,为何明公来信中却毫无提及,这表功的文件中也是没有他的名字?”荀彧看了书信,即便是甘宁等人,也是在书信中会提及,没理由夏侯信就什么也没做,也不符合他的性格啊。“此战子义多立功勋,但子义自己说了,他既然是永不叙用,那么要这些功勋也是没有任何的作用,反倒不如将这些功劳全部让出去,故而这叙功的奏表上没有他的名字。”曹操也是淡淡的解释了一句。

荀彧既然是听了这话,也不会继续深究和追问下去,只是觉得夏侯信有些可惜了。而且眼下来说,还有比夏侯信更加麻烦的事情。眼下许昌也好,冀州也好,又或者是关中,都因为此次曹操并没有大胜而归起了别样的心思,那些弹劾的奏章就是一个态度。

“不知明公,对于眼下朝中的局势有何看法?”荀彧还是主动提起了这个话题。

“些许跳梁小丑而已,此战虽然士卒多染疫病,可是军中主力尚存,朝中之事,也有文若你在,一切都稳如泰山,谅他们也翻不起什么风浪。”对于这件事情,曹操虽然回来的路上也是想过,可是夏侯信却说,只要眼下军中将校和支持自己的这些士族不造反,那自己也将有一战之力。

“如此就好,只是明公此次征战归来,也不知朝廷该如何封赏?”荀彧又提起了这个话题,这既是为了刘协问,更是为了自己问。

“文若,你又何必如此?我现在已经位极人臣了,几乎就是封无可封,就不要让陛下为难了。”在回来的路上,曹操在脑海中设想过无数次,却没有想到荀彧居然会来问自己这个问题。但是长年以来的习惯和本能却让他选择了对荀彧说谎,因为他也不知道如果自己真实的想法展露在荀彧的面前,荀彧会有什么反应。

“明公,也不是封无可封,既然已经位极人臣,那么可以在封邑上补偿。”荀彧还是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之所以没有提出爵位,也是因为曹操眼下已经是侯爵了,再往上一步是什么?那就是封公了。按照礼制,一旦到了公爵,就有了自己的封国,就可以开府,可以组建自己的班底。那是什么?就相当于一个国中之国,而眼下曹操麾下的人马又有多少?一旦开府建衙,那曹家和夏侯家的子弟就不说了,恐怕就连乐进张辽等人,也会接受曹操封的官职,还有一部分丞相府的属官,也会为了自己的前途而投效曹操。

在曹操发布求贤令和唯才是举之前,这些人也不过是寒门子弟,察举和孝廉这种上升的通道也都被士族豪强掌握,这些人根本就没有出头之日。桓灵时的童谣早就传唱遍了:“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黄巾乱起之后,大汉的军队在一开始被那些手拿木棍和农具的黄巾军打的大败就是一个明证,若不是后来实在是没办法,光靠北军五校已经平不过来了,估励地方豪族自己组建军队反抗,恐怕这大汉江山都可能已经易主了。

眼下曹操的麾下,曹氏和夏侯氏都是豪族出身,乐进这样的是普通的小卒,于禁李通等人是地方豪强,张辽这些人投降之前,也不过是边军的中下层军官,而那些之前的北军五校,鲍信淳于琼等人,坟头的草都不知道多少高了。

他们也都是因为遇到了曹操,所以才得以加官进爵,就这么一代代的发展下去,那将又是一个四世三公,甚至五世三公,可是曹操会满足于此么?

曹操并没有对荀彧坦诚,荀彧君子之风,也不会多问,而且也怕刺激到了曹操,让他一时情绪上头,作出什么不好的事情,要知道,曹昂的死,曹操至今都没有发泄过,甚至于只是杀了伏完,而他的家人也是放过了。

这还是那个会直接起兵屠了徐州的曹操么?

喜欢三国之夏侯弃子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三国之夏侯弃子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