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黄袍加身,你们可害苦了朕 > 第248章 教育改制

大明:黄袍加身,你们可害苦了朕 第248章 教育改制

作者:东方笑笑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4 09:55:32 来源:书海阁

大明三年一度的科举考试正式开始。

一些考生纷纷走进京师南京科举考场江南贡院。

考场内,有百十个小的考间,每个考间只有半丈大小。

仅能容下一个人进出。

考生们各个拎一个小篮子,小篮子中放有笔墨纸砚,以及食物和水。

当然,科举考试连续考三天,这期间是不允许出考场的。

因此每个空间都有一个马桶。

为了防止作弊,所有的考生在进去考场前,都要脱光衣服。

以防止将考试有关的答案,书籍带入考场。

大明的科举,向来以严格着称。

考生不仅要脱光衣服,甚至连肛门都要检查,以防夹案入场。

凡是携带书籍入场的,一律取消考试资格,永远不得参加科举考试。

每一个考生都很珍惜这来之不易改变人生的机会。

不过,第一天也有几个带书进入考场,被抓到的。

这个处理起来相当严厉,几个作弊被扒光衣服,吊在考场的坪地上,被鞭子足足抽打了五十鞭,最后被移交给了刑部,按大明律,科举考场作弊者将要在菜市口问斩。

这几个人运气不好,他们成为最后一次科举考试被问斩的人。

今年的第一个考题是《论新政的优势》。

上午亥时前一刻,考题送到考场。

考题是封装在铁匣子中的,由百十名武士押送到考场。

考官跪接铁匣子后,当众拆开,然后当着所有考生的面宣读考题。

自训读之后,考生就要开始考试,不得喧哗。

如果发现考生在考场,探出头,与他人交头接耳,或者打瞌睡,立刻打出考场。

取消考试资格,终生禁考。

第一场考试到下午酉时结束,考生必须老老实实的交卷子。

并且待在原来位置上,该吃饭吃饭,该拉屎拉屎,但绝对不能探头与他人交头接耳。

饭食都是考生自带的。

一时间,屎臭味与饭香味夹杂!

让人很不舒服。

甚至主考官的伙食也是自带的,不容许出考场。

所有人备足三天口粮。

晚上,考生们坐在考间里睡觉,地方太小,不能躺卧,只能端着着趴在板桌上睡觉。

一时间,打呼声响彻考场,各种奇怪的打呼声应有尽有。

有蛙叫声一片的,有牛鼾声一片的,有猪吼声一片的。

第二场考题由上午亥时前一刻送到考场。

题目为《如何支持新政》。

很多考生因为长期读四书五经,脑子里只有孔孟子曰,对当下时政问题不是了解。

仅仅凭借民间百姓的反应,做出自己的见解。

导致很多考生拿起笔就不知道如何作答。

很多考生家里都是小资产,地主阶级,一看到“新政”二字,脑袋就掌的很痛,根本不知道如何作答。

第一场考试,竟然有很多考生看到考题之后,紧张的呕吐起来。

第三场考试同样准时开始。

考题为《提出自己对新政的补充见解》。

第三场考题,直接让大部分考生无从下手。

有的考生家里是地主阶级,看到考题实在忍不了,当场破口大骂。

结果被现在主考官派人打出考场。

整个人被打的鼻青脸肿。

三天煎熬终于结束了。

走出考场的考生大部分都萎靡不振。

主要是这次考题实在太难了,根本无从下笔。

只有个别几个考生比较轻松,他们答起来毫不费劲,主要原因是他们是普通百姓人家,对新政深有感触,而且很愿意接受新政。

一些考生考试结束后,来到秦淮河边。

以往,每当考生走出考场,都会到周围妓院潇洒一番,以缓解压力。

然而,这次不同往常。很多考生走到秦淮河边。

任由秦淮楼上的女子如何喊叫,勾引,撩骚……

他们就是无动于衷,可能被考题恶心到了,目前大部分人的状态都不太好!

甚至有的考生想不开,一头跳入秦淮河,想要自杀。

幸好秦淮河河水不深,也就到肚脐这样,跳下去也只是洗个澡。

阅卷工作在紧张的进行中。

最后有十张答卷报送到周鉴那里,由周鉴挑选本届的状元,榜眼,探花。

结果周鉴看了答卷之后,全部叉掉。

这届考生表现太差,状元,榜眼,探花一个没有。

考试成绩出来了,前五十名全是农民子弟。

那些地主儿子,一个没考好,主要是对新政不满,造成他们考试的时候特别别扭,写的内容不符合考题主旨大纲,因此落榜。

周鉴对这一届的考生表示失望,整体水准不高。

虽然家庭条件是农村的考生整体水平可以,但还是达不到周鉴的要求。

周鉴决定,要建立新式学堂,由朝廷出资办理。

新式学堂分为小学,中学,大学,研究生四个阶段。

小学类似秀才的文凭。

中学类似举人的文凭。

大学类似进士的文凭。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研究生类似大学士的文凭。

而四书五经只作为语文科目来考试。

在小学阶段还要增加算数,人文科学。

在中学阶段,要增加科学原理,地理,生物。

到了大学阶段,则重点学习科学知识,人文知识,培养科技,人文等人才。

到了研究生阶段,主打研究某一些细分的领域。

而研究生毕业后,可以作为朝廷的高参直接进入朝廷任职。

而普通的中学毕业既可以在地方上做一些小官。

而大学毕业可以在地方上做大官。

小学学制五年,中学学制五年,大学学制三年,研究生学制三年。

当然,一开始大明没有那么多懂科技的人才,这些教书的老师基本上都是从西洋聘请来的,一般由传教士担任。

后期大明人才越来越多了,就会担任老师,增加学堂。

后期,大明不再举行科举考试,而是由全国统一出卷子,送到地方学堂考试。

因为考的内容太多,所有不可以临时出题,而是要出题组提前一两个月就要开始研究考题。

因此,像秦淮河畔的江南贡院也就成为百姓观光的地方,不再作为特定考场了。

当然,淮安府工业区已经发展很快,急需大量的科技人才到生产一线。

那些小学毕业的就可以直接到工厂里当管理者。

而那些低于小学文凭的人只能在工业区干最基本的苦力工作。

不过这也比那些整体游手好闲的强!

起码淮安府工业区那都是朝廷的工厂,进入那里相当于有了铁饭盒,上岸了!

喜欢大明:黄袍加身,你们可害苦了朕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大明:黄袍加身,你们可害苦了朕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