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灵异 > 南派盗墓手记 > 第197章 隐藏密码

南派盗墓手记 第197章 隐藏密码

作者:十年慰风尘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4-05-14 10:11:30 来源:书海阁

第197章 隐藏密码

我家传承的《遁甲开山图》,就是老爷子从殷墟甲骨的残片中译出来的,也因此跻身盗门魁首行列。

说起来也是巧合。

王懿荣生病,去药店抓药,中药之中,有一味名“龙骨”。王懿荣发现,有些龙骨刻画精密脉络,隐隐呈文字体系。

便费重金,购下京城甲骨,人们便把刻在甲骨上的文字,称为“甲骨文”。

此为殷商皇族祭祀文字,有通灵之效,非帝王巫师不可用,记录着华夏上古许多重大历史事件。

然而甲骨文最初面世,并未引发太大轰动。

由于战乱,研究甲骨文一度搁浅。当时来中国走私文物的外国人,敏锐抓住这段空白,加拿大人明义士,就曾购得超过五万骨片,对甲骨文的研究超过诸多大家!

说来也是讽刺。

民国三大发现:殷墟甲骨、敦煌遗书、流沙坠简,大都是外国人第一手发掘,真品也是外国收藏最多,研究最广,国内对此甚至不如那些传教士重视!

当时,西派魁首张祭泉,正在负责保护敦煌遗书。

我家老爷子本来没兴趣和官方打交道,按理说我家这种成分,纯纯的阶级敌人。

但事情就这么凑巧。

范春清见甲骨文有利可图。

伙同高手伪造甲骨,出售给那些企图保护文物的知识分子,从而一夜暴富。

范春清,就是最早卖给王懿荣甲骨的人。

他有一个弟子,名叫蓝葆光。

仿造甲骨文最是厉害,便是国学大家,甚至明义士都无从辨别真伪。由于蓝葆光就是安阳人,甲骨文在他家乡出土,他深知如何进行仿造。

二十年间,至少十万余西贝货流入市场,攫取金银无数,更令国内外无从破译,给探究殷商历史造成极大干扰。

仿品太多。

国内外甚至开始质疑甲骨文是否存在,怀疑殷商王朝的真实性。

这对当时的国民士气、民族尊严,有着致命打击。

根据我家老爷子的回忆录。

蓝葆光仿造殷墟甲骨,用的是一招“盐醋熬土”法,此法甚至能瞒过“碳十四”检测,连明义士都看不出来。

然而猫有猫道,鼠有鼠道。

术业有专攻。蓝葆光搞仿品搞的再厉害,我家老爷子身份在那摆着。说句不好听的,我家老爷子挖的比他仿的都多,是不是真品老爷子能分不出?

所谓“盐醋熬土”。

是将粗盐在铁锅炒热,不停摩擦牛骨、龟甲表面,制造风化痕迹。再以“土醋”,也就是山西人说的醋渣子冲洗,使新鲜的划痕逐渐老旧发黄,有岁月侵蚀模样。

再用一些真的殷商甲骨,磨成粉,混合黏土,沾在仿品缝隙、表层,用核桃油打磨,反复十几次,使仿品有一层“古气”。

这样,哪怕采集样品送去碳十四检测,检测出来的,也是几千年前的古物。

最后点火焚烧,将仿品埋在死人坑子里,过半年挖出来。

甲骨之上,就有浓郁的土腥味。

用此等手段伪造,便是专家也要打眼。由于仿品太多,无法甄别,国内对甲骨文的研究处于停滞阶段。

又赶上抗战全面爆发,许多老学究一筹莫展。

当时负责保护敦煌遗书的张祭泉,推荐了我家老爷子,许诺事成之后,给我家老爷子介绍一个漂亮女人。

要说还是美人计好用。

一看女人照片,我家老爷子就走不动道了。这人就是我奶奶,张祭泉拉的媒,倒斗之王兼职媒婆,张祭泉兴趣爱好挺广泛。

老爷子到了安阳殷墟一看,这种手艺,充其量小儿科啊。白捡一个相亲机会有啥不乐意?

于是老爷子答应帮忙。

怎么甄别那些假的龙骨呢?

老爷子的办法简单粗暴。

蒸!晒!

首先,把官方购得的龙骨集中起来,表面涂抹葱姜水,洗干净后,放在大蒸笼里蒸。

或许有人不懂。

这是要做菜?

其实不然。蓝葆光手段再高,用的东西,毕竟就是普通的牛骨、龟壳,这些东西的年份不超过二十年。

真正的殷墟甲骨,至少埋了三千年!

有些还是尧舜时的占骨。

这些真品,由于长期浸淫于地下,受地气侵蚀,骨骼内部犹如蜂巢形成孔洞,除了一股土味,几乎没什么臭味。

仿品就不同。

撑死二十年,骨骼内含有大量油脂、矿物质尚未析出。

把甲骨蒸得滚烫,老爷子让人趁热,把这些国宝一股脑倒在空地,用太阳暴晒。

晒了没两个小时。

天上飞下一群苍蝇,密密麻麻盖在一些甲骨上。

老爷子伸手一戳,有苍蝇的,就是蓝葆光仿造的伪龙骨!

经过高温,新鲜骨头的油脂被挤出来,渐渐腐烂,就有一股臭味。这种臭味,真正埋了几千年的龙骨是不可能有的。

靠这个办法,甄别了市面大部分仿品,老爷子令美人心悦诚服,相亲无往不利。

后来此事惊动高层。渐渐地,老爷子便金盆洗手,从“非法”变成“正式”员工,我家也逐渐脱离南派,跟江湖恩怨没多大干系了。

这是有好处的。

没之前的“投名状”,我家族不可能避开几次大规模清洗。反而在建国后焕发新生,有了诺大产业。

当然,短板也很明显。

面对崔四奇、丘聚凤流氓式勒索,我几乎没有反制手段。家族人马,早被老爷子遣散,虽然顶着个“倒斗王后人”头衔,几乎没有老江湖愿意买账。

没不易撑着,我只怕早就倒下去。

坐在院子榕树下的摇椅,我的思绪越飘越远,渐渐便要睡过去。

我这辈子。

得意也失意,酸甜苦辣皆尝过。童年丧母,青年父亲失踪,成年后又陷入各派阴谋,青梅竹马也成了植物人。

想金盆洗手吧,又无法真正退出去。

如今面临绝境,又要为自己和家族挣条出路。

累吗?

或许吧。

后悔吗?

没得选。有时我想,命运就是一本早就写好的虚伪日记,你以为你看破了,其实什么都没破,你始终在圈子里,跳不出几千年形成的意识形态。

啪!

一台手机丢在我怀里。

我睁开眼,见白小花满脸嫌弃,搬凳子坐旁边:“我说你这人,大中午睡懒觉都愁眉苦脸,到底是大少爷。喏,手机我给你解开了,储存条也给你恢复了,自己看。”

“谢了。”

疲倦在我脸上一晃而过。

接着便是全神贯注的亢奋,我不能放跑任何一个小细节,唯有方方面面都掌握了,才能把敌人算计进去。

这部手机,属于那个断手人。

对方人间蒸发了。失踪前,这部手机领导我去了西夏王陵找不易,对方又替我揭开秦问仙的真实嘴脸。

他也不是好人,一步步引诱我越陷越深。

不过没关系,我有耐心陪他们玩下去。既然要玩,那就玩到底,谁也别想好过!

恢复了储存文件,手机多了几张照片。

我把照片打印下来,发现照片里的环境,就是坟山地宫深处,铭刻了《甘石星经》的青铜圆盘!

好家伙。

幕后主使,真是高深莫测。

他算准我要去坟山。恢复手机文件,恰恰是去了坟山之后。这些照片如同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不去坟山,你又根本看不懂。

高手啊!

白小花道:“照片上的甘石星经,和我们拓印下来的,好像不一样。”

“当然,若是一样,你也不可能这么容易恢复储存文件。你看,我们拓印的部分,比手机上的少一些,而且排列顺序不一样,手机这个是正本。”

拓印,有一种陋习。

就是拓印之后,把碑文或文物敲碎一角,表示自己拓印的是孤品,天下再无第二。

这种陋习,民国乃至现代都很多见。所以白小花说内容不一样很正常,这个人比我们早到过坟山。

或许陶万里留的书信,他也见过,就是他塞进去的!

我将几张照片对折,放在阳光下比对,又将我们拓印的拿出来参考。

发现整篇《甘石星经》,有些文字被刻意放大,偏离了书写轨迹。将这些文字配合奇怪的星象组合,形成了一种类似密码文、有规律的暗语!

白小花是黑客,对密码文有研究。

我请他仔细看了看。

“这些线条组成的,好像不是文字,是,是某种乐谱?”白小花从网上查了资料,“没错,是乐谱。宫商角徵羽,土金木火水,是上古古乐祭天的格律!”

这篇乐谱。

必须将手机里的照片,配合现在的《甘石星经》一起比对,才能发现规律。

对方这样设计,是怕别人得到它。

说明他在暗中监视我,我的一举一动,每个步骤都在对方计划内。我开始期待这个对手还有什么动作,此人不简单啊。

“你能把它破译出来吗?”我问。

白小花道:“不难。这种古乐,比殷商还古老。看风格和音律,好像要用笛子,你要有现在就可以试试,看吹出来是什么效果。”

笛子?

无瞳王尸躯一侧,就陪葬了一根上古骨笛!

华夏音乐起源非常早,不提曾侯乙编钟的一钟双音,迄今为止最早出土骨笛,已有八千余年。

上古时,笛声能通天,为仙人所闻。《山海经》记载,夏侯氏开,上三嫔于天,得《九辩》与《九歌》以下。

古乐最早并非给人演奏,乃是先民祭祀通灵的媒介,据说可以取悦“神”!

喜欢南派盗墓手记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南派盗墓手记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