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灵异 > 南派盗墓手记 > 第265章 风雨客栈

南派盗墓手记 第265章 风雨客栈

作者:十年慰风尘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4-05-14 10:11:30 来源:书海阁

第265章 风雨客栈

得了四口棺材的宝物,村里穿金戴银,养猫不是难事。从那时起,家家户户养个三五只,猫儿平日聚在一起,拉帮结伙。

见人也不怕,反而露着凶相,月圆之夜去五包坡像人一样对着血棺叩拜。

说来奇怪。

自从把血棺挖出来,村里头的人就变了。

靠着古墓盗出的冥器,家家丰衣足食。莫说白面馍馍、高粱玉米酒。便是手抓羊肉、油炸丸子、烧耗牛,也不稀罕。

伙食这么好了,按理说是神仙日子。

尤其那大灾之年,外头饿殍遍野,唯独村里顿顿酒肉,吃的红光满面,皮肤冒油。

可再好的饭菜,家家户户吃在嘴里,却仍不是个滋味。

再肥再嫩的肉搁嘴里,也味同嚼蜡,对那些香喷喷的饭菜,所有人失去兴趣,倒是对那些生的、臭的肉,开始食指大动。

张家媳妇把一块肉落在灶台缝隙。

等想起来,那肉爬满了白蛆,已发毛不能食用。

偏偏就是这东西,一家人为了吃一口打起来,好几人都分不开。

厨房再也闻不见饭菜香味。

倒是一坨坨死肉被搁在潮湿地方,任由大头绿苍蝇在上面飞。等啥时候肉上结了一层白蛆,像蜂巢一样密密麻麻的孔,才一层层刮下来,炒着吃。

再说村里的猫,也越来越怪。

西北寒苦之地,老鼠不甚猖獗。

养狗是为了打猎,养猫纯粹是消遣了。村里丰衣足食,便按棺中老尸的吩咐,养了大猫。

那猫也怪。

不怕人,不惧水,也不畏黑。

在村中招摇过市,呼朋唤友便有几百,浩浩荡荡,连人也要避让。

若有不从,或小孩用石头砸猫。群猫便一群群炸毛,嘴里怨毒咆哮,具都伸长了爪子,撩开牙齿,对着人撕咬。

非把对方咬得皮开肉绽不可。

那猫也肥。

一个个肥头大耳,肚皮溜圆,毛上一层比猪油还亮堂的白光,落水里能浸二两膏油。

猫也不在窝里睡。

每到晚上,便趴在人肚脐口。

一定要人脱光了衣服,头对着人肚脐盘身睡觉。

这时候人若不愿意,或者挪动地方,猫也会大喊大叫,将人咬出血来。

久而久之,村中老幼人人成了猫奴。

以往憨态可掬的猫儿,也成了恶猫,个个飞扬跋扈,暴戾乖张。

人倒是愈发消瘦下去,虽有满屋金银珠宝,走路都要扶墙慢行。

日记本的主人,便是这个时候,从城里回家,响应号召支边。找村里开介绍信,方才知道此事,可为时已晚。

眼见村里一个个吃腐肉,饮白蛆,又和恶猫同居,日记本的主人感觉此事非同凡响。

那个年代,谁敢说鬼怪?

便推测,棺材中藏了敌人特务,想用这种办法荼毒劳动人民。

大学生趁着夜色,想去五包坡烧了血棺。

不等靠近,便撞见月圆之夜,百猫朝拜,月光正正照在血棺,当中伸出一条满是长毛的手来!

接着被村民发现,将他捆绑,逼他吃腐肉,养恶猫。

过了几日,大学生磨破麻绳,伪造了介绍信逃出村子,发誓一辈子不再回那恶魔地方。

出来没多久,遇见大雨塌方,被碎石埋了,直到几十年后才被我们发现。

看了日记本的文字,我感觉此事非同凡响。

便和胡子商议:“瞧上面的说法,这个村子,应该便是我们要找的猫村。猫村与水村相距不远,村里藏了大墓,村民很可能是守墓人后代。”

胡子道:“如此说来,咱们还真来对地方。”

白川担心:“几十年过去,不知那口血棺还在不在,便是千年僵尸,没听说能口吐人言的。”

我猜测,那应该不是僵尸,而是传说中的阴魈。

这东西得到了地方,我看了附近的风水陈设才能判断。

所谓阴魈,并非尸体,也不是鬼魅,倒更贴近于一种猿猴,浑身长毛,心狠手辣,歹毒无比。

也有种说法。

山里头的阴魈,是前朝入山长生问道的方士。

因在山中服了水银云母,几十年来身体长毛,已和大猩猩没啥两样。

陈默在前带路。

山道崎岖,又是黑夜暴雨,看不清周围环境。

萧云抱怨了几次,陈默说,这山道难走,走了一半总不至于退回去吧?鼓励大家继续,到了水村可洗个热水澡。

胡子看了陈默一眼,对我说:“这越走越荒,看着不像有村落啊。”

青纹背了那具尸体,道:“几个大学生,能有啥城府,胡爷,你还怕阴沟翻船不成?”

“嘿,胡爷见过的风浪,比他们十八代祖宗发浪加起来还多,怕他?不过这小子看起来阴森森的,不是啥好玩意。”

“行了,别以貌取人。”我数落胡子,等把尸体还给对方家人,我们就去找猫村。

猫村,应该是建国后才有的名字。

因此查不到任何历史。

想来,那阴魈让村民养猫,绝不因为他是猫奴,怕是借猫儿吸活人阳气,用以修炼,想借此地势成仙。青纹道:“少爷,咱们把这倒霉鬼带回村子,算是积阴德,还不知这家伙姓什么呢?”

我翻了翻日记本。

嘿,通篇第一人称,确实没姓名。

便问胡子要户口登记簿。

“嗯,这家伙姓洋。”

“白羊的羊?”

“不,海洋的洋,他叫.......嘶,他叫洋灿!”大雨中,我险些咆哮出来,以为自己看错。

户口登记簿是不可能造假的,上面有水印有公章。

死者的名字,确确实实叫洋灿。

这怎么可能啊。

绝对不可能的事。

如果尸体是洋灿的,那他二十岁就死了,那民国时期,与陶万里见证中华之龙的人又是谁!

胡子道:“也许同名同姓?可也太他妈巧了吧。”

“洋姓是小姓,不似赵钱孙李,是大姓。同姓的概率就很小,何况同名?”

这件事越来越古怪了。

更敦促我去猫村一窥究竟。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姓氏千奇百怪,却都有出处。

譬方说,白川姓尸。

尸姓便是上古神巫之姓,其祖先必为帝王祭祀之巫魁,曾为蜀山氏择婚与黄帝结姻亲。

洋这个姓,也有说法。

出自“洋水”。

郦道元《水经注》曾记载,洋水为昆仑雪域发源的一条重要河流,自青海起,经陕西注入黄河,如今早已消亡,连河道也不曾见。

居住在洋水地区,负责给周天子向西王母朝贡的官员,便以“洋”姓。

这个姓很罕见。

我估计同名同姓的概率几乎没有。

除非有人刻意为之!

总之,猫村中必有诸多蹊跷。我正跟随大部队走呢,前面的陈默停下来。

他这一停,后面人的鼻子撞在前面的背上。

这一撞,刚才还瓢泼的暴雨就停了。

四下仍是黑暗,湿漉漉夹杂泥土味道。雨一停,视野开阔,道路尽头矗立一方古碑,沧桑漫灭,古篆晦涩。

水村!

陈默道:“就是这里了,咱们进村吧。”

胡子道:“这黑灯瞎火的,上哪找他家属。依胡爷看,咱们先找住的地方,等天亮了去趟村委会说明情况,才算有理有据。”

布丁道:“这办法确实周全。”

胡子道:“咱们淋了雨,先洗热水澡才重要,再吃几口热乎饭。这兄弟土里埋了几十年,也不差这几小时。瞧,前面不有旅馆?”

这村子很穷。

四面土房,少数有青瓦。

大部分是石棉瓦,很明显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老农村风貌。

村口附近,便是二层木质楼房,几乎是村中最高建筑,应该是招待所。

门前吊着两个大红灯笼,幽幽发光。

夜里冷不丁瞧见,灯笼像血染出来,真有些吓人。

灯笼下头,是一间单独堆砌的土房,好像就是厨房。烟囱在冒烟,我看了看表,现在是凌晨一点。

走过去,看见红油漆的牌匾。

方正写着:风雨客栈。

当地的习俗,厨房就在门口,方便过往人买熟食。这也是因为当地天气冷,你要从后屋把熟食拿出来,指不定就凉了。

“干啥。”

声音幽幽,从我们后头冒出,冷不丁吓众人一跳。

一个蓬头垢面的女人。

脸部浮肿,大手大脚,穿着花袄子,半脸让头发遮住。这模样,这环境,你胆子再大也顶不住。

胡子踩在门槛:“我去,大半夜你吓唬谁啊。”

“我去后院拾柴,就看你们鬼鬼祟祟的。”女人声音很弱,搞得我们像土匪。

胡子道:“咱们进山迷路了,你这不是客栈?吃个饭,再住一宿。”

“那行,进来吧。”

风雨客栈有电,女人开了灯,大厅空空荡荡,几张桌子歪歪扭扭拼在一起。别说,看着真有些瘆得慌。

“吃啥?”女人拿出菜单。

胡子赶紧招呼大家坐下,男生就在大厅换衣服,女人去柜台后面,先把湿衣脱了松活松活。

胡子道:“先给我们来一大壶热水,洗洗脸。这大半夜的,你这有啥?”

女人忽然阴惨一笑:“炒米。”

“嘶!”

一阵寒风吹入大厅,所有人均是一颤。

还记得布丁补充的神女门山鬼故事吗?

风雨中,一男一女来到客栈,他们在大厅换了衣服,老板端上一碗白花花炒米,越吃越香。半夜起来一看,根本不是米,是白乎乎的尸蛆!

胡子留了个心眼。

借灯光去看地上,发现老板有影子。

其实倒斗的,怪事见多了,倒也不怕鬼,就怕开黑店的。

真要蛆炒的饭,毒不死你也恶心死你啊。

胡子干呕:“不要炒米,还有啥?”

女人为难道:“面条?”

“啊!”

众人松了口气,终于不再是鬼故事的发展套路。

胡子一拍板:“就要面条,多放辣椒。”

“好。”

女人飘飘忽忽走向厨房。

我问道:“你们村子里,有没有姓洋的,海洋的洋。”

女人回过脸。

头发遮挡,只看住一半模样:“我们村子大部分人都姓洋。这里以前叫洋家村,建国后与其它村合并,陆陆续续有外姓搬来,才改名叫水村。”

“哦。”

我点点头,看来明天得去村委会问问。

喜欢南派盗墓手记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南派盗墓手记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