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灵异 > 南派盗墓手记 > 第277章 十五韩信点秦灯

南派盗墓手记 第277章 十五韩信点秦灯

作者:十年慰风尘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4-05-14 10:11:30 来源:书海阁

第277章 十五韩信点秦灯

这是在山里,不可能用大开膛的方式。

所谓大开膛,是盗墓一界的术语。

地宫中,暗置毒箭,内伏邪火,中填塞大量可燃气体,这就叫火洞子。或有粽子,或有僵尸,或有脏东西,再铺几万斤塞石堵了墓门,任凭你几个人使出吃奶力气也破不开。

怎么办呢?

人少没辙,人多可行。

管你埋得再深,机关再多,粽子再凶。

几百号人在地上直接开挖,挖一个十米多宽的土坑,一直打到墓顶,把墓砖一层层扒开,这就叫大开膛!

相当于把地宫的房顶揭开了。

毒箭机关遇见氧气氧化,箭杆朽了,毒雾散了,粽子也被太阳照死了。

以前汉赤眉军盗皇陵,都是用的大开膛,这种暴力挖掘没啥机关挡得住,竖穴葬也白给。

偏偏我们就几个人,又是在山里。

莫非还能学愚公,把百米厚的地层开膛了?

白川道:“我有个办法。这机关再厉害,终究逃不开‘物理’两个字。咱们把衣服撕成布条,一个人拉着,一个人在前面走,边走便把布条拉起来。机关再巧,也有极限的半径,不信走不出去。”

“好小子。”

我大为欣慰:“咱们倒斗的,就是要科学倒斗,文明盗墓,接触正气,唯物看世界。就按你说的,大家把绳子拼一拼。”

栈道狭窄,后面的人要走前面,必须抱着前人的身体爬过去。

我,胡子,青纹,白川,布丁,陈默。

算算六个人。

胡子在最后放绳子,我们一个人提着一把绳子头往前走。大概每十米留一个人,试试机关的范围。

按理说,用这种笨办法,鬼打墙也能走出去。

最后只剩我。

我在幽闭的地下顺着岩壁慢慢磨蹭,稍微偏一点,半只脚就悬空了。提心吊胆走着,前头一点荧光,就看见胡子的后脑勺。

这还真不是机关了。

无奈之下,我们所有人又聚了回来。

岩壁上过几米就有灯奴,那样子着实邪恶,我们在两个灯奴之间歇脚。

布丁道:“我有个想法。”

胡子又点了根烟:“你个丫头片子有啥想法。四肢不勤五谷不分,扁担倒了不知道是个一字,刚才还吓得哭呢。”

布丁道:“我只想活着离开神女门山。”

我安慰她:“放心,我们虽然不是好人,却也并非草菅人命之辈,不会丢下你不管。”

布丁说:“我学习成绩好,物理化学自然现象,懂的比你们多。”

这年头啊,当和尚都要大学文凭,咱们倒斗的也不能落后于文化建设啊,时刻加强自我学习。

我道:“物理学得好,倒斗没烦恼。化学学的妙,粽子呱呱叫。你且说说,你的想法。”

胡子嘬牙花子:“你还真信个丫头片子的。”

布丁整理思绪,对我们说:“不要认为物理是现代人的专利,咱们的老祖宗很聪明,认识世界的角度不一样,但原理是共通的。晋朝的杨泉,写过《物理论》,还有炼丹的道士。由此可见,古人也是读物理,知化学的。”

“我听说咱们老祖宗在古代有一门很厉害的法术,能撒豆成兵,呼风唤雨,几人就能困住千军万马,叫做‘奇门遁甲’?”

布丁这么一说,我顿时恍然大悟。

对啊,奇门遁甲!

“奇门遁甲?胡爷还火影忍者。”

“此话差矣,奇门遁甲古来有之,并非现代杜撰。西王母遣九天玄女,传轩辕黄帝天书三部,上为日月星,下顺人鬼妖,中合礼智信。黄帝天纵奇才,悟出四千三百二十局,大破蚩尤。传到汉代,汉初三杰各悟了七十二局。到三国,诸葛武侯布下八阵图,一阵退了东吴十万兵,从此此术仅存残篇,历朝历代没几人会。”

我娓娓道出奇门遁甲的来历。

机关是奇门遁甲的一个分支,真正连奇门遁甲的皮毛都没有。

机关术好比泥土,奇门遁甲好比真金,虽说都是地里长出来的,东西大不一样。

青纹若有所思:“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诸葛武侯的八阵图并非杜撰,据说千军万马进去,被几堆乱石困住,与咱们目前的处境类似。我看啊,就是奇门遁甲作怪。”

白川道:“棺老贼之前说,李淳风率军进入夹子沟,破了贞烈神妇娘娘的老坟。李淳风是道家高人,保不齐就会奇门遁甲。再说,贞烈神妇娘娘的老公刘弘,不也是个神棍?会旁门左道不奇怪。”

“嗯。”

我脸色一沉,众人都不再说话。

下了那么多墓,机关粽子是挺多,遇见奇门遁甲却屈指可数。

历朝历代真正会这个的,无不是凤毛麟角。又说奇门遁甲窥视天道,凡人用之必遭祸殃。会的人少,懂的人更少。

要真是奇门遁甲,一条栈道把我们六个高手困住,那再简单不过。

“往回走试试?”我试探道。

如果能退回宝城,我们拿上装备,用绳索爬到谷底,从谷底走到冥殿,或许能摆脱奇门遁甲的影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然而往回走,还是那些灯奴,来时的路也消失了。

一幢幢怪异奸笑的灯奴与我们擦肩而过,呆久了,让人神经质,好像那些灯奴会跳下来咬我们一口!

“胡子,这里的灯奴有多少?”

“规格、大小、年代,差不多都是隋唐古物。共三十九一循环。你说,咱们要把这些灯奴全部凿了,能不能破阵?”

青纹赶紧阻止:“这些灯奴既是**阵,也是指路标。你要凿了,咱们这辈子都走不出去。”

“三十九个灯奴吗?”

我暗暗琢磨。

要说我最大的优势,就是我家老爷子是倒斗之王,见识绝对不少。

三十九个灯奴,山体中永远走不出的栈道......

灯奴双手在天,托起一盘,高度与人踮脚抬手的距离相当,故意暗示人去点灯。古代没有手电,进入栈道看见灯奴必会去点。

点灯,点灯。

“嘶。”

我惊悚一声,浑身发寒:“这是传说中的‘三十九连盏,十五韩信点秦灯’啊!妈的,还真是李淳风给咱们布的局!”

众人见我有了想法,都伸长脖子等。

我整理思绪,娓娓道来。

汉初三杰,韩信是最具传奇色彩,此人不仅精通旁门左道,还识兵法韬略,奇门遁甲信手拈来,被誉为“兵仙鬼帅”。

古代上不起学,人人可爱听戏。

像什么三国隋唐,那都耳熟能详,还有楚汉之争,都是戏剧里的常客。

京剧中有《未央宫》一折,讲的韩信功高震主,高祖猜忌,授意吕后秘密除之。由于高祖封过韩信三不死,见天不死,入地不死,刀兵不死。

吕后歹毒,命宫娥埋伏殿门之后,只待韩信入宫,麻袋闷住吊在房梁,用三千余根竹签将其插死。

可怜一代兵仙鬼帅落得这个结局,奇门遁甲从此失传大半。

韩信是戏剧里的常客。

除未央宫一折,民间还有话本小说,其中有一节“韩信十五点大将,霸王身困在乌江”,说的就是奇门遁甲的事!

也应了民间“三十九连盏,十五韩信点秦灯”这句俗话。

说是秦朝末年,各地起义。

唯楚汉最有问鼎天下之力,汉为汉王,楚为霸王。刘邦项羽水火不容,张良用计除了项羽身边的范增,霸王缺了谋士,败局已定。

君王少不了贤臣辅佐。

刘邦手下兵马渐多,却缺少一大将统兵覆灭项羽。

那项羽,有万夫不当之勇,力能扛鼎,诸将皆挡不过一合。

再说淮阴之中,出了一奇人。

不知姓甚名谁,只因住在韩王墓旁,为人讲信誉,被叫做“韩信”。

自幼得黄石公传授《韬略》,又在终南山碧波桥下入龙宫,窥得玉帝天书,懂了《奇门》,读《黄帝经》授了《遁甲》。

民间话本传闻,韩信七岁读书,九岁学法,十一岁入楚河汉界游说诸侯,十三为将,十五为帅,二十封王,二十五死于未央宫。

“十五韩信”,就是说韩信十五岁,封大将统兵二十万逼死霸王!

话说战争打响,项羽失了人心,又少了谋士范增,被韩信打的一败涂地,退守垓下等待援兵。

垓下一侧为淮水,一侧为彭祖山。

相传夏商周有一奇人,为彭国太祖,故名“彭祖”。

尧舜时曾服水母流银丹,食灵草,饮红芝,修了仙体,八百岁在山中得道飞升,民间所谓八百岁彭祖。

飞升后的山,便叫彭祖山。

彭祖山四面刀砍斧剁一般平整,高不可攀。山中尽是古藤老树,云深雾绕,猿猴尚不得攀登,再加飞湍瀑流,更非人力可及。

天道有缺。

高不可攀的彭祖山下,有一天然地缝。

不知太古几许岁月,从地心崩开。几十里长,贯穿山体。

狭处只有二尺,宽的有十几丈,是唯一从彭城抵达垓下的捷径,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项羽退守垓下,后面就是淮水,再后面就是乌江。

十面埋伏,项羽也不是饭桶,抵达垓下亲自率数千精兵进入彭祖山,想守住地缝,绝了汉军步步紧逼的态势。

韩信深谋远虑,怎不知项羽心思?

无奈诸侯联军互相掣肘,此时离彭城百里,哪有兵力把守彭祖山?

眼瞧项羽要占据这处险地,可把刘邦急的上火,牙龈都肿了,哭爹喊娘去请韩信。

韩信来了,不慌不忙,手拿羽扇飘飘洒洒,真是道家天师打扮。

刘邦有求于人,软着膝盖,许诺封王,韩信这才叫来身边童子,轻轻吩咐几声。童子拿了三十九面令旗骑马出营,独自往彭祖山去了。

项羽天生神力,勇冠三军。

莫说一个童子,便是十万大军,怕也不敢与项羽正面较量。

刘邦提心吊胆,韩信却胜券在握。

说主公不必忧虑,霸王虽猛,终不过一匹夫,如今天下大运聚在主公身上,项羽亡国灭种只在朝夕。我守彭祖山,不要一兵一卒,只要秦皇陵那组灯人便是。

喜欢南派盗墓手记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南派盗墓手记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