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灵异 > 南派盗墓手记 > 第285章 神国谜云

南派盗墓手记 第285章 神国谜云

作者:十年慰风尘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4-05-14 10:11:30 来源:书海阁

第285章 神国谜云

“妈的。”

胡子瞠目欲裂,抄起长矛下水。

我没拦住,急忙回头对白川道:“把百爪钩拿出来。”

胡子抄长矛下水,本是援救青纹。任凭你水性再高,岔了气,肺泡被水撑破,难免一死。

雨水冲击池塘,人想游到中间十分困难,胡子精疲力尽划动手脚,速度并不乐观。

百爪钩,是倒斗的工具。

八条爪子八个面,上有倒刺。大勾套小勾,小勾带子勾,足有脸盆大,每一条爪子用榫卯卡死,也可拆卸,平日能当烧烤架串鸡翅用。

土夫子下地,难得遇见油斗,见尸变舍不得邪财,便稍稍打开棺材,用百爪钩进去将冥器掏出来。

纵然僵尸巨力,一手抓在锰钢的钩子上,人没事,还能用钩子打僵尸的脸。

水村周围种满了黄槽竹。

我跑过去,挑了一根最大的,足有十来米长。伐了竹竿,来不及剔除毛刺,将百爪钩套在顶端,捅入池塘去捞青纹。

胡子游水过去,脚踩波涛,手持长矛,怒目圆睁,正是哪吒闹海的架势。

不料池塘的水怪道行极高,乃是地狱幽魔,专吞人畜。先拉了青纹,又转头去包胡子。十几米身躯稍稍一绕,就将四面八方的乱流截住。

胡子拿长矛捅,也没捅到,反被圈了身体,跟着被拽下水面!

“敢动我兄弟。”

抄起大竹竿往里抻。

竹竿长,双手力道使不上去。岸上,我们三个人抱着竹竿,像挥动搅屎棍一样倒腾。

这一搅和,百爪钩勾到胡子的后背,胡子拉着青纹,二人被一起带了上来。

好不容易到口的肥肉,水怪哪能轻易撒开。我们用竹竿去捅,水怪倏忽散开。

我让白川和布丁稳住,自己也跳下池塘,使出一个浪里白条扎猛子,拉着胡子和青纹就拖到岸上。

岸边水位浅,按理说水怪游不过来。

不料水怪咄咄逼人,竟直接顺着水流扑到岸上。

我一惊,还没反应过来,便被铺天盖地的触角缠住。脑门一黑,皮肤火辣辣疼,像刀子在割。

白川用百爪钩打开水怪,将我三人拖到泥泞里。

我们的手脚结了一层红色绒毛,还在缓缓蠕动。绒毛与皮肉揪成一团,想扯,连着血管,碰一下便疼得厉害。

我身上的红毛还少。

青纹的双脚都被红毛盖住,胡子的肚皮也有一块。

白川走上来,翻出块铁片,用液压瓶点火烧红了,不由分说往我们身上烙。其实也不疼,铁片烙身上,红色绒毛一阵收缩,就是搅得人血管发涨。

白川埋头道:“这玩意是海虫子,毒的狠,钻人毛孔吸血。”

用铁片烫死还不顶用,白川拿盐巴擦我们长红毛的地方,后来盐巴不够,胡子他们用酱油敷,总算弄死了这些玩意。

水里的东西,往往最没道理。

山里头的土坑有雨水,几个月不枯便有小鱼小虾,谁也说不清是怎么来的。

海虫子比头发丝还细,专顺着人毛孔进去吸血,一碰血就发胀,最后顺着血管钻到人内脏里,把人都吃空。

这东西比蚂蟥厉害多了。

说不清是咸水还是淡水才有。

白川说,小时候他在岷江游泳,有人便被海虫子咬过。土办法先拿红铁烫,再用盐巴搓,晚了那人就救不回来。

我们穿好衣服,戴了手套,将所谓的“水怪”拉到岸上。

原来,池塘下十几米的阴影,乃是一片布帛。

年代不小,正面还有颜色,有墨迹,绣了飞鸟神兽之类,是古物。布帛背面,不知怎么沾了层海虫子。

密密麻麻,怕有百十万。

人一旦被这块布裹住,逃不出去,十几分钟便被虫子吸干。

旁人在岸边冷不丁一看,还以为有水怪,不得吓死。

到旁边的树林避雨,我们烧了热茶取暖。白川用木炭把布帛后头的海虫子驱散,那布帛不一般,居然是块神帛!

所谓神帛,就是古代的裹尸布。

大凡贵族尸身入殓,外用木匣,是为椁,内用大漆彩绘木芯,是为棺。棺椁之间,放餐具、衣袍、食物等享品,带去冥界使用。

内棺之上,罩一布帛,为棺帐。

尸体上,也罩一布帛,写上死者生辰八字,姓甚名谁,家族云云,祖先云云,生前功绩地位云云,是为神帛。

神帛覆尸,年深日久,背面浸了满满一层油膏。

不知被哪个缺德玩意丢在水里。

水中海虫子嗜腥,便附在神帛背面,一旦有人下水,神帛在水中顺着人游动痕迹浮起,海虫子趁机裹人吸食鲜血,防不胜防。

满清入关后,神帛就废弃了,改为陀罗尼经被。

所以池塘里的神帛,最少也有几百年历史,应该是五包坡地宫的陪葬品。

外用锦,内衬纱,缂丝了三层,镶金丝银线,故而泡在水中不腐。

上面的字迹幻灭不清。

我们带了白矾。本是驱逐山中毒虫所用,把白矾磨碎裹在神帛里,像洗衣服那样不断揉搓,过十几分钟,淡墨色的字迹就会清晰。趁着这十几分钟,青纹喝了热茶,按摩手脚,说起水下见闻。

原来,水村后的池塘,确实别有洞天。

从外面看,池塘极小,却是个喇叭口。

上小下大。

内里宽阔,有暗流,黑洞洞浑浊不堪,越往下乱石越多,隐隐开辟更大的空间。

胡子的十万流明手电确实好用。

青纹仗着那一缕幽光,大约下了七八米,隐隐看见水底有一四四方方的影子。

本以为是个水斗。

等青纹游过去,底下是个水泥房。撑死不到百年,外头让水泡得脱皮,房口有道大铁门,上面满是秽物,水锈水草结连成片。

铁门上锁,虽被泡锈了,仍严丝合缝。

房子四面没窗户,也不知干啥用。

沾有海虫子的神帛,就是从水泥房的门缝里挤出来的。青纹见是一片布,水下看不清上面有字,就没在意。

青纹的祖先在南洋下海,也曾见过海虫子。据说大的海虫子能有筷子粗细,神帛的海虫子只有头发丝,可见长期营养不良。

“水泥房?”

我摸着下巴,老式水泥不防水,在池塘中心修个房子有啥用。

如果是被淹的村落,不可能只剩孤零零一栋啊。

青纹喝了热水,缓过来,脸上有了红气:“房子很怪,像个大号棺材。水下修这种建筑,颇为麻烦,可能是水村村民搞出来的。”

我道:“看来待会还要下去一次,至少要知道房子里是啥。”

此地与青海湖下的坟墓,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海国云帝,云上天音。

这二者,究竟在古人的图腾和信仰中,代表了什么?占据着何种分量呢?

暴雨没有停歇的架势,我呆呆望着破碎的池塘出神。黑色的水越过堤坝冲入村中,鱼腥味愈发浓重。

“好了,明矾起作用了。”白川叫了声,在风中展开神帛。

中心是一幅四神云气图。

画的极具浪漫色彩,线条流畅,气势恢宏,云气绚烂,瑰丽无比。

云气图下,是一行行蝇头细字,最右侧大书“大汉神国”字眼。底部是一圈海藻缠花纹,绣了凤鸟,工艺不凡。

“还是用的夏篆。”我吃了一惊。

胡子他们靠过来,只有我认识这些偏僻的古文,便让我说。

我整理思绪,抿了口热茶。

在这潮湿阴冷的雨天,坐在火前饮茶,别是一种惬意,仿佛粘稠的雨气都驱散不少。

我道:“神帛,又叫明旌,是记录死者功绩、世家、地位的葬具,非帝后皇族不敢用。也有种说法,神帛盖在尸体上,能防止野兽扰了尸气,引发变动。所以这东西,也算镇物。看内容,是刘弘写给他老婆王淑儿的。”

神女门山的夹子沟,最早由刘弘的信徒搭建村落聚居。

刘弘将他老婆葬在这,谥号“愍哀”。

信徒为其护陵,等待有朝一日刘弘将其复活,所以地宫大门上百年不曾关闭。

严格的说,按照考古的叫法,王淑儿是大汉神国的“愍哀王后”。村民不懂什么谥号,叫做贞烈神妇娘娘,纯粹是吹捧哄抬王淑儿这个造反婆娘的身价。

两晋时,刘弘在西凉作乱,建立西凉国,自号“圣人天王皇帝”。

他这个皇帝没有当几年,将国家大事委托给老婆,自己入山求仙问道。

所以刘弘对王淑儿的感情,并没有多深,按照现代说法,夫妻长期处于异地离异状态。神帛上对王淑儿的生平事迹,实在没什么好介绍。

后面半段,大体是刘弘本人有感而发,记载了他自己的世家出身。

据刘弘自己回忆,他这一支族人,压根不是人!

胡子乐了:“这个神棍还挺有自知之明的。”

我摇头,对胡子解释:“他这个不是人,不是在骂自己,而是吹嘘自己。刘弘的意思,他不是人,从一出生,他的这支家族,就是神仙!”

刘弘并非中原人士。

神帛上记载刘弘的籍贯,他的祖先,曾是海国中人。

说是亘古混沌不知多少万年,大海中有一神国,盖世无双,人民丰衣足食,堪称仙境。

某一日,天怒人怨,海水倒灌,将这神国连同皇帝居民一起埋葬。少数族裔侥幸不死,流散在世界各地。

神帛上的原文,是这般记载:余王之后裔,非天道所容,本该长生不死,以求大道。是年,神国崩,祖先死,余王之后裔西迁,寻一绿影地,可倒映人之灵魂,亡灵乃安。又贼臣作乱,乃北迁,余炼丹制药,希求有朝一日能归祖地矣。

他们先迁徙到一个绿色的地方,那个地方的绿色能倒映人的灵魂。

后来又爆发了内乱,分裂成几支,继续北上,刘弘这一脉是其中的分支。

这些人效法方士,炼长生丹,寻深山古墓,以求找到祖先在大海中存在的证据,返回被海水湮灭的国度!

喜欢南派盗墓手记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南派盗墓手记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