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灵异 > 南派盗墓手记 > 第322章 刀婆子

南派盗墓手记 第322章 刀婆子

作者:十年慰风尘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4-05-14 10:11:30 来源:书海阁

第322章 刀婆子

上来解释:“大伯啊,咱们不是鬼,是人。你瞧瞧,这一个个戴着面具,胸前钢刀,都是纸糊的。幸好那位大嫂踩高跷,否则你们吃了人命官司,今日就走不了了。”

“是是是,我们初来乍到,两眼一抹黑,还望小兄弟指点。”老爷子赶紧赔罪,请对方仔细说说。

寸小头把嘴一努,挪向自己的小吃摊。

老爷子会意。

让乾坤将陪那女人抹药酒,自己和王佐将坐在摊前,要了两碗豆腐脑。

滇地的红油豆腐脑可谓一绝。

豆子好,水质更好。

石磨弄好的豆汁,白得像玉,亮得像云,点石膏凝成水豆腐,口感细腻,没渣子,一口豆香往人鼻子里钻。

洒上翠绿葱花,红泼油辣子,老酱油,细白糖,炒豌豆,干咸菜。

又在上头洒一圈切碎了的虾皮、木耳、香菇,倒一两滴陈年香醋,白蒜泥,和弄和弄,就这么一勺子,甭提多美。

老爷子还想着刚才百鬼闹城的一幕,对民间小吃着实尝不出味道。

王佐将扒拉了豆腐脑,问寸小头刚刚到底啥情况。

眼见生意做出去,寸小头呵呵一笑,向外地人解释起原委。

滇土自古与世隔绝,风俗与中原大不相同。

虽不听中原诏命,自战国以来,多有汉人移居滇土,与当地少数民族融合。文化加之风俗糅杂,形成一套独特的祭祀系统。

俗称“过节”。

现在咱们说的寒食节、重阳节,其实是古代祭祀的日子,不可能工作日放假。

话说回来,一切节日源于祭祀。

像古代的春节,帝王要祭皇天后土。而滇土一地,由于少数民族居多,汉人逐渐滇化,在当时不过清明节重阳节,却要过“三节”。

这是滇土独有的传统,别的地方没处有。

当地童谣唱:一二三,过三节,社火在前闹元宵,鱼灯在后把船摇,独剩一个祭水神,妈妈哭着把娃抱。

寸小头道:“你们刚才遇见的,就是咱们澄江城的社火节,只有咱们这有。难怪你们第一次见,大惊小怪。”

王佐将问老爷子:“把头,啥叫社火?”

老爷子博学,解释:“所谓社,社稷也,土神。火,祭祀也。社火,是古代祭祀土地神只的日子,一般在一年的春天。”

“嘿。”

寸小头竖起大拇指:“大伯你懂的真不少。说实话,外地人一月没有来澄江的,不是本地人,真会被吓出毛病。”

王佐将纳闷:“祭祀就祭祀,为啥要化妆成鬼怪?”

老爷子摆摆手:“据我所知,天底下社火有三种。这种祭祀传统,只有西南西北存在,沿海没有,因此咱们头一回见。听人说,河西的黑社火,关中的血社火,滇土的白社火,为天下三大社火,传承已有千年。”

“不错。”

寸小头相当自豪。

他姓寸,这也是当地独有的姓氏。寸短寸险,听起来不太吉利。

“你们有所不知,澄江城的白社火天下闻名,论规模、声势,人间绝没有第二个。每年一月中开始,夜不闭户,晚不熄灯。家家敞开房门,或伪装吊死鬼,或用木头削成人头放在油锅,假扮十万恶鬼大闹澄江。二月二龙抬头,白社火才算结束。”

如此盛大的节日,竟要持续旬月,老爷子不由赞叹当地富庶,文化厚重。

白社火。

打鱼灯。

祭水神。

这就是滇地三大节。

排在一二三月,每过一次,花掉钱财无数,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居民乐此不疲,每年必办,而且规模很大。

据说可以驱瘟疫,赶灾厄。

这种民间风俗,别的地方确实没有。

紫禁城过春节,也没有连着过三个月的。

老爷子请寸小头仔细说说。

寸小头坐在条凳上,油腻腻的手指拨弄胡茬:“咱们的白社火,比血社火黑社火有意思多了。所谓白,就是出殡。在一月,家家户户必须‘死人’,躺在棺材里抬着满地走,小孩和女人化妆罗刹鬼魅,男人则扮成阴兵大吼大叫,全都不能闲着。”

“说出来,你们别奇怪。这事啊,与抚仙湖的传说有关。今儿看你们是外地人,不懂这些,我生意又不好,索性跟你们唠嗑唠嗑。”

滇土自古为蛮荒之地,人口稀少。

很多年前,还没有澄江城,抚仙湖是大片沼泽水塘,淤泥堵塞了平原,秽乱不堪。

唯独湖水,万顷琉璃,打盘古开天就是一片仙境。

俗话说,水至清则无鱼。

抚仙湖则不然。

水清如玉,却多鱼多虾。一个个膘肥体壮,鳞宽油足。放在锅里煮一煮,鲜美无比,上面浮着一层白油,水都能粘住。

却没有几个敢吃湖里的东西。

土人抓住汉人,或将奴隶投入水中淹死,祭祀水神。

长年累月,湖底满是死尸,像水草立在水中,暗沉沉,也不见腐烂,也不生蛆。

这又是抚仙湖一大神异之处!普通的池塘抛尸,尸体肿胀,发生巨人观,必要浮出水面,只剩一层透明的人皮充气,里面满是蛆卵蠕动。

偏偏抚仙湖的尸体,不腐烂,不发臭。

尸体从来不浮在水面,而是包了一层白色的“蜡”,像兵马俑一排排立在水中。

滇王穷奢极欲,在抚仙湖上修了王城,累死的民工就被抛入湖底喂鱼,再把鱼捕上来进贡滇王。

天神酷爱抚仙湖美景,常常临幸此间。

见土人将尸体抛入水中,天神大怒,欲要覆灭滇土,杀尽澄江城。

于是派遣使者下凡,用装满瘟疫的瓶子在澄江施法。

使者不忍涂炭生灵,就把瓶子吞在肚子里。

瘟疫进入使者体内,使者皮肤发黑,变成獠牙巨眼的怪物,再也无法回到天界。使者决心保护百姓,就跑入城中,向百姓通风报信。

等天神下凡巡查时。

百姓伪装成阴兵厉鬼,扛着棺材,抬着人头,前呼后拥大闹澄江。

天神站在云端一看,澄江已变成一片火海,不见半个活人。阎王出巡,阴兵开路,分明已是幽冥模样,便心满意足,返回天界。

每年一月,滇土都要举行白社火,尤其以澄江地带,靠近抚仙湖规模最盛。

防止天神发觉自己被骗,掀翻抚仙湖杀戮无辜。

听了此事的前因后果,老爷子点点头:“原来如此。果然一方水土,有一方故事,白社火的说法,我还是头一次听说。”

王佐将道:“是啊,难怪一月没有客商敢来。就这场景,胆子小能生生吓死,又是鬼又是怪,不嫌晦气。”

“入乡随俗,不必计较。”

老爷子将豆腐脑一饮而尽,用牙签细细挑出嘴里葱花。

寸小头的小吃摊,摆在冥水庙前。

庙门口有一大片广场。

小吃摊一侧,摞着一串串棺材,都是纸糊的,用来当白社火道具。

冥水庙香火旺盛,比道观佛寺还气派。

这些建筑,集中在澄江城的东城口,在当阳大街左侧。

老爷子拍了拍肚皮,问寸小头:“那庙里,供的什么神仙,是菩萨?”

“哦,那是滇土第一护法神,大黑天。方才我不说了,天神派遣使者去人间放瘟疫,使者不忍,吞掉了瓶子,被瘟疫感染,浑身变得漆黑。百姓为了感激它,尊它为‘大黑天’,为滇土第一护法尊王神,世世祭祀。冥水庙供奉的大黑天,也是镇水用的,有它在,抚仙湖就不会倒灌。”

老爷子了然。

大黑天的信仰,在滇土确实流行。

冥水庙,有鬼王镇水之意,当中的大黑天浑身漆黑,四手三头,有着密宗风采。

寸小头跟老爷子抱怨生意不好做,请他们再吃一碗豆腐脑。

大晚上吃这个,越吃越饿,老爷子拒绝了。

正说着,有个驼背老婆子,打北边走过来。城北是旧时府衙所在,住在那的,都是大户人家,非富即贵。

驼背老婆子阴阳怪气,一脸谁欠她五百万的表情。

三角眼睛,老鼠鼻,嘴唇也豁出来,长相恐怖,皮肤黑黢黢,与大黑天是亲戚。

老爷子多看几眼。

老婆子一股藏香味,衣服挂着零零碎碎的法器,巫婆打扮。

寸小头一见对方,不敢怠慢,点头哈腰走过去招呼,殷勤用抹布把凳子擦了又擦。巫婆态度冷淡,一副皇帝架子,稍稍咳嗽一声,寸小头的魂都飞了。

多给酱汁,多洒葱花。

寸小头把豆腐脑端过来,分量比老爷子他们两个人吃的都多。

巫婆坐在老爷子对面,风卷残云把豆腐脑吞了,一句话不说,又去旁边的酒楼要酒。

街道上,装扮鬼怪的居民见了巫婆,都低头避开,不敢与之碰面。

巫婆虽不是督军,在澄江城却比土皇帝还牛气!

王佐将道:“把头,咱们该找个地方住下了,小二,算账。”

“两位,行行好,九块钱。”寸小头赔着小心。

“啥?”

王佐将可是爆杆脾气:“我们两个吃豆腐脑,你凭啥收三人的钱,当外地来的好欺负?实话说,大晚上谁吃这东西,要不是看你吧唧吧唧讲了这么多,想宰客吗?”

“哎呦,爷爷啊,小声点,这多出来的一碗,是你们替刀婆婆付的。”

寸小头小心翼翼,伸手指向巫婆。

王佐将不干了。

他们身上的钱也不多,还等挖了抚仙湖的水下古城养家呢。

“她吃豆腐脑,凭啥大爷给钱。奶奶的,这还有王法?你给我说清楚,不然掀了你摊子。”

巫婆并没有走远。

听见王佐将叫嚣,立刻把头转过来。

寸小头息事宁人,表示只收六块,请王佐将不要闹了。

“桀桀。”

巫婆嘴里发出几声怪叫,那双眼在夜里像猫头鹰,散着幽光盯住王佐将。

换成普通人,怕是掉了魂。

王佐将是盗门十二将,哪里怕这个,当即掰断一根筷子,像飞镖掷了出去。

半截筷子头,飞出去比子弹还厉害。

啪!

钉在巫婆后面的门板上,凹进去一块。

巫婆出现忌惮之色,不敢再阴阳怪气,只悻悻哼了声,继续走到街上白吃白喝。

见王佐将露了一手,寸小头也不敢说什么,只好自认倒霉。

喜欢南派盗墓手记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南派盗墓手记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