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灵异 > 南派盗墓手记 > 第334章 火烧刀家院

南派盗墓手记 第334章 火烧刀家院

作者:十年慰风尘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4-05-14 10:11:30 来源:书海阁

第334章 火烧刀家院

在拐角地方,立一根杆子。

把镜子放在肩膀固定,往前挖掘。

挖一尺,就看一看肩膀上的镜子。镜面反射,能瞧见身后的木杆,借此矫正打盗洞的偏差。

譬方说,镜子里的木杆往左偏,接下来的盗洞就朝右打。

往右偏,就朝左打,与汽车看后视镜,倒车入库是一个道理。

这套法子,就叫悬锤勘镜法。

总之打盗洞是一门高深的学问。

穿山龙靠挖盗洞异于常人,成为“八奇”,可见盗洞大有学问,不是随随便便的狗刨坑。

长话短说。

有老爷子这个倒斗之王指点。

几十个大小伙快速出师,挖起洞来虎虎生风。再加上老爷子矫正方向,约莫忙活了一天,终于开出地道,绕开了**阵。

等他们从盗洞爬出去,就在镇水关附近。

外头万里无云,天气晴好。

镇水关上彩旗飘飘,大炮立在城头朝天竖起。远远看去,便能瞧见澄江城的大红城门!

众人欢天喜地,抬上金猪匆匆返回。

几十分钟的路程,愣是花了两天,又死了好几条人命。

先把金猪抬到冥水庙,澄江城内的居民躁动了,家家户户抄刀拿棍,去王头海包围了刀家大院,要拿刀婆子。

刀婆子早跑了。

听人说,老爷子他们被阵法困住时,有人瞧见刀婆子去了冥水庙,围着庙后的水鬼塔转圈。

刀婆子跑了,刀家大院还在。

死者家属嚎啕恸哭,挖了金猪的人也义愤填膺,要烧刀家大院泄愤。

老爷子出面,道:“刀婆子装神弄鬼,鱼肉百姓,刀家大院藏污纳垢,一把火烧了也好。把刀婆子的狗窝废了,看她咋办。”

寸小头举起火把:“乡亲们,还等啥,烧啊!”

自从寸小头打死了鱼精,在澄江城说话有了分量。

他带头,家家户户点了火,往刀家大院扔。

这一扔不要紧,又惹出一桩祸事!

俗话说,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

刀婆子跑了,刀家大院跑不了,这点刀婆子心里清楚。为了保住家产,跑之前特意布了阵法,来了个“借东风”。

刀家大院气派无比。

黑漆金底大门,左右侧门,二丈来宽。门前石狮子、拴马桩、照壁,皆青石细啄,六层台阶高出一头,富贵得很。

寸小头带人,拿火去烧。

刀家大院门口,悬了一件百福万寿袈裟。

被火一熏,竟飞出几十只带火的红蝙蝠来!

蝙蝠一头坠入附近人家,把火苗都吸了去。刀家大院没烧成,蝙蝠坠到远处,反而引燃了不少民房,吓得百姓哇哇惨叫,争相灭火。

二叔公跑来劝阻。

刀婆子不是东西,但法术精湛,平头百姓惹不起,还是算了吧。

那件袈裟,着实是个宝贝。

红底的绸缎,金线的收边,上面百福腾云,万寿称尊。所谓百福,就是绘了许许多多的蝙蝠。

西方文化没传进来前,内地认为蝙蝠是吉祥的图腾,谐音“福”。刀婆子每每害人时,披着它当法衣。

袈裟很大,很长。

把刀家正门罩了个严实,密不透风。

只要有人火烧刀家院,袈裟下就钻出红蝙蝠,吸走火苗不说,还点了别人家的房子,险些叫澄江城化为一片火海!

这套阵法着实厉害。

门前袈裟万福字,这叫一衣遮天,乾坤无有。

袈裟保着刀家大院,可谓鬼神避让。寸小头想用竹竿把袈裟挑下来。火蝙蝠凶悍,喷火燃了竹竿,连寸小头的眉毛都燎去半截。

其余人见刀婆子如此厉害,都泄了胆气,不敢再提火烧刀家大院的事。

“岂有此理,妖道猖獗,欺人太甚。”

老爷子动了真火。

不烧了刀家大院,盗门还有何面子!

寸小头捂住被燎了大半的眉毛,苦着脸:“要不咱们还是老办法,打地洞进去?”

老爷子摇头。

刀家大院里,还不知有多少邪术。

邪术都怕火,用火烧最保险。你要是摸进去,指不定还中啥埋伏。

刀婆子有张良计,老爷子有过墙梯。

沉吟片刻,要寸小头去挑几桶大粪来。

刀婆子为了保住刀家院,请了火蝙蝠神助阵。蝙蝠这玩意邪,没眼睛,却比千里眼还灵光,唯独怕臭。

既然火烧不掉,索性来个水淹七军!

家家户户端着痰盂,拿出夜壶,挑上粪桶,朝刀家大院聚过来。

几辆大粪车安了龙头,往刀家大院一个劲猛喷。一时间,白墙变黄墙,刀家成粪坑。

甭管你是混世魔王,九元真君,还是天蓬元帅,真武大帝。刀家大院走一圈,保管一身屎尿,遗臭万年。

火蝙蝠神终于藏不住了。

就是神仙,让他去粪坑游泳也是强人所难啊。

蝙蝠一股脑从袈裟下冒出,逃离刀家大院。

这还不算完呢。

老爷子提前命人准备渔网,爬上房顶。

眼见蝙蝠要走,用渔网罩住,往上泼生石灰。蝙蝠一身粪水,正晕头转向。生石灰遇水发热,将一堆蝙蝠煮熟,烧了个面目全非!破了红袈裟、火蝙蝠。

老爷子再让寸小头拿火去烧。

寸小头百无禁忌,率先点燃了刀家大院正堂。百姓凑热闹,都爱管闲事,一哄而上,也都举了火把,将刀家大院付之一炬!

这就是——斗法镇水关,火烧刀家院。

下面还有一出,炮打冥水庙,水漫镇河营。

按理说,这可结了死仇,刀婆子不拼命才怪。

接下来几天,老爷子深居简出,打发人监视澄江城,一旦刀婆子露面就报信。

左等右等,迟迟不见刀婆子踪影。

莫非老东西被气死啦?

连连被破了阵法,刀婆子如惊弓之鸟,心知遇见硬茬。眼下她在澄江城人人喊打,心思一转,往外搬了救兵。

民国为烽火乱世,从无太平可言。

兵匪一家,上贪下腐。

云贵之地,更多山匪,磨牙吮血,打家劫舍,净是些杀人不眨眼的亡命徒。有枪有炮,当地军营围剿多次,均不奏效,反被山匪打埋伏,损失惨重。

长久以往,便不再管了,让各地招募民兵自行保乡安境。

民兵如何是山匪对手?

滇地多深山老林,老林子一钻,十万兵马也抓不到。山匪靠着这方地利,敢于为非作歹。

其中最大一支,领头绰号大木坨子。

太阳穴高凸,额头地包天,犹如榆木疙瘩,奇丑无比,因此有了大木坨子绰号。

腰插两把二十响,一枪爆头,例无虚发。

背上横着一把宽刃厚脊轧头刀,武艺超群,心狠手辣,为当地一大祸患。

澄江城每年要交三百现大洋,作“安境费”。否则山上的大木坨子领着数百人下来,顷刻之间就要血洗村镇,官家也拿他没辙。

刀婆子明白。

鬼怕恶人。

要报血海深仇,必请大木坨子出山。

刀婆子花言巧语,说了镇河营十八头金猪的事。

又挑唆,居民隐瞒金猪,就是对大木坨子怀有二心。果然把大木坨子气坏,恼羞成怒,扬言屠城。

这是借刀杀人的伎俩。

刀婆子做了两手准备。

要老爷子破了阵法,就用金猪为引,勾大木坨子杀人。

大木坨子果然上当。

一听十八头金猪,个个几百斤,牛车拉不动,眼珠子顿时滴血的红,召集兵马下山。

滇地山匪凶残,不讲究做人留一线。

往往夺了钱财,还要杀人斩草除根,以防被认出来。

普通人遇见大木坨子,十条命不够这活禽兽杀的。

老爷子身为盗门魁首。

盗门在各省设有堂口。抗战期间,雇了贩夫走卒,各样人口打探情报,传递消息,有时也协助刺探军情,发挥了重要作用。

大木坨子前脚下山。

后脚就有盗门眼线,飞鸽传书把消息送来。

老爷子赶紧召集民兵,提前做下准备。

民兵没啥武器。

基本是长矛、火铳、弓箭,也没受过军事训练。看了他们的武器,老爷子心头发凉,几十年前义和团打八国联军,用的刀枪剑戟都比这堆废铁好!

听闻大木坨子下山,家家惶惶不可终日,胆小的裹了细软逃出澄江城。

没跑多远,被大木坨子派出打探情报的哨兵砍死,曝尸荒野,愈发震动人心。

寸小头打死鱼精,正是风云人物,隐隐成为年青一代的领袖。

他道:“咱们澄江城不是没枪炮。镇水关上,不就有一门八千斤大炮?一发下来,三丈厚城墙也能轰个坑子。”

二叔公抽着旱烟,愁眉不展:“你可拉倒吧。那大炮,是明朝年间,防止西南土司造反,朝廷找葡萄牙人定做的。几百年下来,炮膛满是土花,拿来当搓衣板都够呛。”

老爷子道:“以前的炮是实心弹,不容易炸膛,又是生铁铸造,炮管应该很厚。有总比没有好,寸小头你去看看。”

澄江城虽然富庶,久不经战火,城防废弛得厉害。

大木坨子麾下百十人,在城内设了暗桩,只等大王兵马一到,学吴三桂开城献降。

老爷子让二叔公主持大局,将老弱妇孺带到附近山上暂避。

又叫乡勇磨利了长枪菜刀,以冥水庙为圆心,埋伏下去打巷战。

这次入滇,老爷子也带了盗门人马。

要搬空滇王城,几个人哪里够?

盗门人马埋伏在城外,只等大木坨子来,里应外合,关门打狗。

这边,大木坨子威风凛凛,气势汹汹。上百名山匪骑着烈马紧紧跟随,都带了步枪土手榴弹。这些人,大部分是逃兵,手上枪弹都有,战斗力不低。

快到澄江城,大木坨子对刀婆子道:“你献宝有功,等拿了金猪,本王定要重重酬谢你,绝不失言。”

大木坨子是个啥货色?

只要钱给够,亲爹亲妈也一刀被他剁了脑袋卖。

与虎谋皮,刀婆子哪里敢打金猪的主意,谄媚笑道:“大王兵强马壮,神威无敌,要起兵谋大事,没本钱怎么行?我不过借花献佛,哪里能要金猪。只希望大王占了澄江城,别损毁冥水庙,毕竟那里是道场。”

见刀婆子识相,大木坨子和颜悦色。

“那好说,冥水庙的香火钱都是你的。我在当地十几年,之前怎么没听说,抚仙湖下有个镇河营,还埋了十八头金猪?”

刀婆子跟对方解释。

说法与二叔公大差不差。

十八头金猪并非纯金。据说是当年没喂够豆腐渣,否则纯金的,不得买下几个村。

刀婆子有眼线,知道金猪藏在冥水庙。

百十人,想攻打澄江城是不可能的,但有眼线打开城门,进去屠戮一番不叫个事。

喜欢南派盗墓手记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南派盗墓手记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