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灵异 > 南派盗墓手记 > 第553章 纸人唱戏

南派盗墓手记 第553章 纸人唱戏

作者:十年慰风尘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4-05-14 10:11:30 来源:书海阁

第553章 纸人唱戏

很快有人扑过来,用脚踩住他们后背。王绍义眼睛爆突,五脏六腑险些碾平。使出一个壁虎打滚,抹身抽出斩仙剑砍过去。

一人手臂破碎,伤口并无鲜血流出。

果真是纸扎的傀儡。

西太后下葬定东陵,工匠不分昼夜,扎了三千文武子民陪葬。放在马兰峪,组成了兵马俑的阵列,年深日久窜了阳,方圆数里变作阴间。

皇家工艺不同寻常。

纸人身上抹了金箔,火烧不入,水浸不开。

王绍义心中叫苦,只得以斩仙剑乱劈。杨芝草和关会增倒了大霉,纸人残忍,将杨芝草的头皮都拽下一块。

关会增更惨,吃了纸人贡品,身上阳火灭了两盏,随时要死去。

王绍义一人斗不过,翻身跃上房梁,想独自逃命。他有快雪靴,夜游日游,纵然鬼市也困不住他。

杨芝草大呼声:“别丢下我。”

王绍义无动于衷,踩着房顶要走。这时候,天空一只大手落下,笼罩了房顶。不等王绍义反应,便被扇飞出去,落在街道七窍冒血。

杨芝草拖着王绍义节节后退。

关会增满地打滚,居然尿了裤子。纸人不怕水火,却也嫌脏,渐渐缓了脚步,只戏谑般猫捉耗子,盯着三人发笑。

王绍义遍体生寒。

街道两侧的屋顶足有六七米。

他方才攀上去,像拍苍蝇被扇了下来。睁开眼一瞧,天空出现一艘飞船,横绝星河,挡住了霄汉。

细一看,竟是一个巨人!

如盘古巨神,顶天立地。那玩意不知多高,肩膀与远处山川齐平,手掌有两个房子那么大,眼睛有水缸直径。

巨人斜睨着王绍义,大脚一踩,就是一个巨坑。

王绍义从未见过这么诡异的玩意。

它身体像山一般,披着前朝布甲,护心镜在里,甲胄在外,俨然武士打扮,莫非守南天门的巨灵神吗?

“快用撑天柱。”杨芝草尖叫,身体被空中形成的气流压入土里。

巨人的手掌缓缓落下,诛天撼地,倾尽世界,还未靠近就有莫大气压。王绍义连忙取出撑天柱,抵住巨人手掌。

撑天柱供奉在红尘殿,本是不周山的一样灵宝。

还真把那只大手挡住。

不待王绍义松口气,街道人满为患,万人乱脚踩来,要把他跺成肉饼。想起杨芝草方才舍命救下自己,王绍义拉着他衣领后撤,又从百宝袋取出翻天印。

一印打下,纸人才退了。

纸人为西太后殉葬之物,有高人开光,受过东陵龙气,又是皇帝下圣旨亲封的“三品御陵侍卫”。翻天印打过去,只将纸人击退,并无杀伤。

关会增命大,竟然还未死。

王绍义知道,今夜无论如何都到不了东陵。只得先舍了撑天柱、翻天印,一手提一人,快雪靴踏风,狼狈逃出马兰峪。

这一夜,可谓生死历险。

离开松林,天也亮了,三人窝在草丛直喘气,四肢酸痛,眼皮都睁不开。

关会增只剩半口气,缓了好一阵,说什么不敢再去马兰峪。王绍义心有不甘,用脚踹杨芝草。

杨芝草爬起来,道:“两位别急,我已有对策。既然知道是一群纸人,火攻不行,还有巧计可用。”

王绍义道:“杨老弟靠谱,你快说。”

“你我先进城,找个纸扎师傅,来个‘以毒攻毒’!对了,还有一事,关老弟你亲自去办。用桑树皮、荔枝柴、枣木杠,做一个大风筝,要长宽三丈,绘以雷纹,上面要写一整部‘太清伏魔经’。”

“这是为何?”

“别问,山人自有妙计。”

杨芝草故意卖了个关子,催关会增速速去办。

风筝,南方叫纸鸢。

南方风力小,山坡多,风筝不算大,横竖两尺便可。纸糊的壳竹篾的框,一年四季都可以放,惠而不费。

相比之下,北方风筝大气多了。

北边风大,地势开阔,风筝有做龙的,有做车的,甚至做了一长串蜈蚣放在天上,铺开十几丈,能把人送上天。

杨芝草昨夜鬼市惊魂,他狗头军师脑袋快,想出对策。

先催王绍义陪他去城里找纸扎匠,其余听他安排。

白事物的,一般有纸扎、纸糊两道工序。做纸人不算复杂,除非家里死了人,还真没谁拿纸人当宝,拿到大街上乱逛。

杨芝草一连定了十八个纸人。

九个扎绿甲绿盔绿锦袍,使大刀;九个扎金甲金盔金黄袍,用金锏。

二人扛着纸扎满街走,可吓坏了不少大姑娘小媳妇,差点被抓起来。定了纸人不算,杨芝草买了香烛纸钱,又去戏班借了戏服锣鼓,顺道买了二斤山里红当胭脂,买了面粉,给纸人化妆打扮。

王绍义一头雾水。

道:“贤弟,你买这些东西,要跟鬼市里的纸精谈判不成?”

杨芝草捋着胡须得意:“谈判有啥用,他们奉命守皇陵,退一步必遭天谴。纸人倒没啥可怕,那个巨人,老哥你能对付吗?”王绍义头摇拨浪鼓。

昨晚拍他一巴掌的巨人,至今想来仍毛骨悚然。

肩膀与山平,头顶凌霄殿,巴掌比房子都大。纵然西楚霸王在此,一巴掌也被拍成肉泥了。

若非撑天柱,昨夜三人早已灰飞烟灭。

杨芝草分析,巨人再威武,终究是个纸扎的货色,分量并不重。既然水火无用,天下万物,无非一个相生相克。

水火不行,不妨使风。

杨芝草成竹在胸,信心满满:“老哥稍安勿躁,今夜我要唱一出大戏,破了西太后的鬼市闹林,打通马兰峪!”

拿了纸人和唱戏的行头,三人折回东陵外。

关会增那边,请人帮忙,将杨芝草要的大风筝也准备好了。风筝特殊,放风筝的线也不是鱼线,十九股棉线搓成的绳索,比筷子还粗。

入夏了,风不大。

三丈长宽的巨型风筝,非WF那种地方才能放得起来。

东陵附近山高林密,普通的纸鸢也很难升空。

做风筝的时候,关会增向同乡打听,得知马兰峪鬼市里的巨人来历。那个巨人,乃前清入关之际,威震南七北六的满洲第一勇士。

天生神力,万夫不当。

曾单枪匹马,大破明军,又在山海关下杀退李自成十万大顺军马,顺治皇爷亲封“第一勇士”,赐予金甲金刀。

满语叫“马哈苏烂”。

顺治死后,此人感叹天下再无明主,自愿殉陵,以身凿像镇守关门。

打那以后,山沟就叫马兰峪,为入皇陵的第一关卡。等闲之人入之则死,断无幸免。

满人下葬,习惯将这个勇士做纸扎镇墓,类似中原的翁仲。西太后下葬,不单宝物多,连纸人都要有模有样。

除去三千真人大小的臣民,还扎了一个头枕青天,脚踏黄泉的巨人马哈苏烂,妄图使地宫坚不可摧,永世不破。

孙殿英入东陵剿灭马福田,不曾走马兰峪,想也是马兰峪怪事太多,不愿节外生枝。

普通纸人倒是威胁不大。

唯独那个巨人,着实是一道天堑。光高大如山岳的身姿,凡人之力万不可挡,非用些手段不可!

天色擦黑,三人再入马兰峪。

杨芝草给纸人画了眼睛,用黑狗血开了灵。买的十八个纸人分成两队,像活人一般能动能跳。杨芝草命令它们,穿上戏班的衣服,到鬼市开台唱戏。

唱什么呢?

新戏,关公战秦琼!

八旗子弟除了遛鸟斗蛐蛐抽大烟,还必须听戏。不会听不要紧,梨园坐一阵,习惯了腔调,词也就无师自通。

听戏是个大讲究的雅事。

旧社会唱戏的属下九流,听戏的却是上九流,不是王爷就是贝勒。听也真舍得花钱,为了捧角,一掷千金,砸几百两如流水,挥金似土。

天子脚下,啥新鲜事没有?

普通戏班在四九城混不到饭吃,必须南北大戏班的名角才够资格。

听也有讲究。

水磨腔太软太糯,才子佳人啰嗦个没完,八旗子弟并不买账。天子脚下的,必须按京剧的路数,讲究个“韵醇味厚”。

题材多样。

有爱情的,有战争的,有喜剧的,有恐怖的,有梁山好汉,有鸡毛蒜皮。

杨芝草使一招调虎离山,以元神附在纸人身上,按旁门左道的路数,驱使纸人入鬼市开台唱戏。

二簧西皮卖劲,鼓板大锣响亮,很快把鬼市的老少吸引过来。

一听要唱“关公战秦琼”,老少爷们来了兴趣。

要唱西厢记、战长沙这些老戏,未必合这些八旗子弟的胃口。纵然死了化为精灵,好逸恶劳的根子改不了。八旗铁杆庄稼,吃过见过,啥名角唱的没听过?

偏偏这出关公战秦琼,闻所未闻。

一个个互相挤着踩着,将戏台子围得水泄不通,被勾着腮帮子往戏台瞧。

关公秦琼都是戏台的老角色,您想想,这二位要打起来,谁输谁赢?有人说是关二爷,有人道是秦二哥。

关公拿刀,秦琼使锏。

这边耍的青龙戏海刀,那边舞的龙虎翻江锏。

还没唱,看戏的纸人就打起来了,你争我喊,好不热闹。

殊不知,唱戏的也是纸人。

套着戏服,化了浓妆,这听戏的不是人,看戏的也不是人,唱的又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事,那才叫有趣!

鬼市空了,都围在牌楼下看戏。

关会增得了机会,偷偷将大风筝运入鬼市,将风筝线缠在街道,并把风筝铺开,随时准备放飞。

王绍义手持百宝袋,爬到鬼市最高处。

那是孔庙的琉璃顶。

站在顶子上,脚下踩着孔圣人,俯瞰鬼市全貌。街口乒乒乓乓,关公战秦琼这出,赫然开锣了。

满洲第一勇士马哈苏烂守着鬼市尾。

听见唱戏声,夜里看不清,只觉远处山脉矮了一截,天上的银河星辰也都消失了。巨人站起来,把天都遮住,大眼巡查街道每个角落。

喜欢南派盗墓手记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南派盗墓手记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