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灵异 > 南派盗墓手记 > 第557章 一过金水桥

南派盗墓手记 第557章 一过金水桥

作者:十年慰风尘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4-05-14 10:11:30 来源:书海阁

第557章 一过金水桥

杨芝草本想找个玉皇庙、关帝庙躲水鬼。

无奈附近没有,跑去省城黄花菜都凉了。死马当作活马医,让其余人抬着尸体,跑到穆树轩说的邓大人庙听天由命。

东陵边缘的这处邓大人庙并不大。

年久失修,破败得很。由于建在深山老林,虽荒芜狼藉,好在风化不算严重。

众土匪躲入庙里,很快外面就传来敲门声。透过门缝看出去,门外连个鬼都没有,只有哗哗臭水拍打门板,很快流进庙里。

杨芝草知道这是水鬼叫门,让人用供桌顶住门板,死都不能开。

缩在庙内,众人身上越来越冷,头发变得和水草黏糊糊,毛孔往外流的汗也如江河不绝。

汗水一干,皮肤有了鱼鳞,越来越厚,越来越清晰。

王绍义经过大风大浪,此刻真是冷静,凶神恶煞坐在庙内,盯着外面不断抖动的门板,忽然喊了声。

“给老子滚,否则老子化为厉鬼,挟了阴兵先屠你满门!”

拍门声戛然而止。

明明没下雨,不断有水涌入庙内。很快庙里的木桌凳子漂起来,淹到供奉的邓大人脚下。

神像面目全非,颜料让水泡落,一片狼藉。

水鬼开始揭瓦,企图从房上进来。

土匪狼奔豕突,跪在水里磕头求邓大人保命。可邓大人自己都成落汤鸡了,神像年久失修,让水又淋又泡,迅速化为尘土。

就在王绍义认为必死无疑时。

正午已至,外面的流水声停了,阳光以从未有过的炽热撕开松林,从房顶照入庙内。

用刀把皮肤的鱼鳞刮下来,一刮连着心肝疼,流血不止。

为求活命,土匪也只得忍了,硬生生把鱼鳞刮干净,皮肤一道一道,无半寸完整。

众人劫后余生,大呼庆幸。

然而贼心不死,一盗清东陵不成,马上有了第二次!

西沟的阴风涧,金水河的水鬼,月牙城的铁棒喇嘛,这三个麻烦不除,盗陵只得落空。杨芝草这个狗头军师再出计策,对穆树轩安排一番。

昨夜有人闯入神道,险过金水桥,引发了铁棒喇嘛的警惕。

早先驻守月牙城的铁棒喇嘛,有四十九人。大清亡了几十年,没人发饷,这些负责超度亡魂的喇嘛没路费回雪区,索性留在皇陵生老病死。

这么多年下来,只剩十来个老得头发花白,快走不动的残兵。

早先大清还没亡时,东陵不但有喇嘛,还有护陵大臣、驻陵大臣、顺陵大臣,归内务府旗下管。

活着的喇嘛,都是满清的遗老遗少,这辈子忠心耿耿,无法收买。

唯恐再出现孙殿英那种事,铁棒喇嘛派了人出关,召集八个村村长。穆树轩假装跟他无关,大包大揽,表示亲自率人抓捕蟊贼。

几天后,穆树轩大功告成,顺利抓到王绍义等人,五花大绑,带人交给铁棒喇嘛。

用这个理由,穆树轩光明正大进入皇陵,一窥顺治以来,皇族最神秘最禁忌的禁区。

铁棒喇嘛没想到穆树轩就是盗墓贼。

穆树轩把王绍义交给喇嘛,又带了酒,说抓到盗贼大功一件,必须喝酒庆祝一番。雪区喇嘛喝酒不算破戒,这些喇嘛晚年无依无靠,生活艰难,遇见穆树轩带来好酒好肉,没有不动心。

被灌得酩酊大醉。

养的十几条藏獒,一道被掺了麻药的骨头弄晕。

穆树轩露出真面目,让手下拿麻绳把喇嘛和狗套了,用铁棒打死,埋在西沟。

西沟之所以形成阴风涧,从猴山下来,气流沿山坡形成了回旋。将西沟填平,地势没了起伏,阴风也就散了。

可怜这些老喇嘛浑然不知人心歹毒。

醉梦中便被砸扁了头颅,和自己饲养半生的狗埋在了西沟。

用十几个老喇嘛打生桩下镇眼,杨芝草的主意真绝。西沟一填,阴风涧果然被破,他们身上的阳火重新燃了起来。

走到金水河,杨芝草让人往下倒铁钉。

铁不通阴阳,可是一**器。

倘若水鬼要抓人,还没出手,就让那些铁钉扎了个千疮百孔,再无法害人。做完这些,障碍已除,一众土匪欢天喜地,浩浩荡荡闯入陵门之中。

通过金水河,是一片金砖铺砌的广场。

广场立着华表、燎炉、坐狮、坐虎、文臣武将。皆汉白玉精雕而成,霸气威武,默默守护这片皇家陵寝。

两块白石落在华表之后。

民间俗称“下马牌”。

纵然皇帝祭拜他老爹,到了下马牌这,天子下轿,亲王下马,都要整肃衣冠,面带哀容,步行进入。

王绍义这帮土匪可没这么多讲究。

铁棒喇嘛已除,诺大东陵除了他们,再无活人,尽可以闹得乌烟瘴气,沸反盈天。

土匪手举火把,红焰向天,燃得天宇都烧起来。两块象征皇权的下马牌,被他们撒了尿,涂了碳,一个个踩在上面,比皇帝还神气,大肆破坏广场。

闹够了,土匪离开那些不会动的石疙瘩,地平线上,出现一座宏伟城关。拔地而起,威严肃穆。

城墙开三扇朱漆金钉大门,每扇都比三人还高,门钉拳头大。民间俗称“大红门”,城门洞子还立着一个小的石碑,一般儿子给老子立的,多赞扬颂德一类。

土匪通过大红门,走入皇陵内城。

内城有神桥。

桥下无水,早已干涸,也不知是建成就这样,还是改朝换代气运已绝。

神桥设有“一百零八蹬”。

说是桥,其实是一条向上的台阶。帝王从这条路,走向冥国,走向生命终点。土匪从这条路,走向财富,走向东陵宝藏!

这里属于内城范围。

关会增的祖宗只参与外城建筑,这内城啥模样,他也不清楚。

王绍义摊开东陵山海图,关于内城,马福田也做了详细标注。过了一百零八蹬,有七八个宫殿一样的房子,单独分列。

果房、茶园、御厨、衣房、班房、牲棚、厨库院。

给死皇帝准备在地府享用的茶水点心、衣食住行、车马仪仗等等。再往前是配殿,规格明显很高,修在两重莲花须弥座上,飞檐斗拱,以至于让人觉得歪斜,被这股富贵压得喘不过气。

明清皇陵地宫不大,地面建筑可是惊人。

汉唐皇陵地宫虽大,地面建筑早已不复存在。王绍义盗墓不少,头一次见着皇陵,不免像土农民进城,左看右看,处处新鲜。

一入皇陵内城,土匪不受控制。

他们也不管什么保护什么替天行道,只知发了财,看见什么就拿。

配殿、班房之中,有给大行皇帝储备的仪仗、用具、享物。土匪一哄而上,爆发争斗。甭管铁的铜的,陶瓷的木料的,香炉木桌都不放过。

所到之处寸草不生,捎带将宫殿的门墙砸开,撬上面的金箔,顺便看看有无夹层。

咸丰皇帝可是倒了血霉。

不到半个时辰,皇陵内城乌烟瘴气,这帮土匪明火执仗,肆无忌惮。穆树轩是头,朝天开了枪,呵令手下安静。

外面这些破铜烂铁都是小玩意,地宫里的冥器才是大头!

土匪又把抢到的官窑梅瓶、米缸、御盆,乱丢在地。这些玩意都是孤品,皇家御用,一只价值几千大洋。这些人不识货,瓷器易碎,稍微碰几下就破了。

过了这些,前面是一栋没城墙的黄楼。

单檐歇山顶,面阔五间。

顶上黄琉璃瓦,下有鎏金鸾凤五只,结为太极之相,展翅高飞。下面有匾额,上写满文,再下面是涵洞,白边红墙银顶,进深极宽。

王绍义手持山海图,对东陵布局了如指掌。

道:“这是一道门,故而不设城墙。皇帝死后要停灵三月,尤其咸丰爷,死了五年梓宫才下葬。帝后棺椁要给臣民膜拜,最早就停在这里。你瞧,地面金砖还有被压过的勒痕。不知埋了多少宝器,得多重把地都压塌了!”

穆树轩道:“合该你我发财,不知地宫在何处?”

王绍义道:“这门叫‘隆恩门’,再往前是‘隆恩殿’。稍安勿躁,这处皇陵大得很,我们才走了一半!”

穆树轩不愿意在路上耽搁。

招呼土匪聚过来,众人踩着隆恩门门槛进去,气势汹汹顺神道冲入隆恩殿。

隆恩殿建在月台上。

左右有五吨重汉白玉石狮,前面安置焚帛炉。

满族信奉萨满,儒释道三教融合,认定死后魂魄归天,必须经文超度才可解脱。举凡大行皇帝驾崩,由内务府请高僧以血,刺于素帛之上,书以三万六千字经文,绘龙虎,画日月,描山河,制成神帛。

帝后入殓之际,要太监宫女在隆恩殿前,将神帛投入焚帛炉化为灰烬。

烧的时候,火焰成山,宝光冲天。

僧道尼一同诵经,哭声动地,如此才可封宫树殿,功德圆满。

隆恩殿,就是一般说的冥殿。

这处大殿规模最盛。明清把地宫很多建筑搬到上面,隆恩殿是相当重要的一环,王公贵族只能叫享殿。

殿前有铜鹤、铜马、铜鼎,置于青石白玉栏杆上。

土匪对这些铜的物件没兴趣。

当年为了气派,隆恩殿前的铜兽全部沥了金。土匪贼不走空,用刀仔仔细细刮了干净。铜兽面目全非,如今已不可辨识。

走上月台,王绍义一行闯入隆恩殿。

殿顶万字不到头,饰有蔓草、忍冬、珊瑚、莲花、宝象等一十八种。镂空藻井,八仙过海、福禄寿三仙栩栩如生。

上垂经幢、香布、经幡、宝具。

地砖阳刻,龙纹凤纹狮子纹。隆恩殿四壁,设下洪福齐天、百福具臻、福寿康宁、福星高照、福地洞天、福齐南山等。

真是琅嬛福地,十福俱全!

咸丰皇帝死时,大清内忧外患,财政窘迫。

最重要的隆恩殿用不起金丝楠木,为了赶工,一律用乌木,让王绍义等人笑骂穷鬼,未遭太大破坏。

喜欢南派盗墓手记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南派盗墓手记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