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灵异 > 南派盗墓手记 > 第560章 二盗清东陵

南派盗墓手记 第560章 二盗清东陵

作者:十年慰风尘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4-05-14 10:11:30 来源:书海阁

第560章 二盗清东陵

要说世界上,水有源头,山有极巅,唯独人的贪欲无穷无尽,最是深不可测。

盗了定陵,众匪并不满足,还要继续盗掘。俗话说,三百六十行,盗门为王。真正挖了皇陵,才知什么叫天子底蕴,一夜暴富。

既然不愿意收手,王绍义顺水推舟,他也嫌定陵陪葬品太寒酸,想再挖几个。

一则扬名立万,威震江湖。

二则坐拥巨宝,好逃去海外。

王绍义登上定陵的明楼方城,站在上面,可眺望整个平安峪。

指着定陵东边,有一片建筑,隐隐看见古松苍柏下的坟头,大大小小,星罗密布。

打开东陵山海图,王绍义比对,东边那片坟头,是咸丰皇帝的定陵妃园。陪葬了十五个妃嫔,也算块肥肉。

便叫关会增带人,去把定陵妃园给挖了。

妃子墓也就一些首饰、珠宝,虽然值钱,却不算什么大宝贝。王绍义不满足,要盗就要盗个顶了天的。

想想孙殿英当年,那一挖,可比他霸气多了。

王绍义心有不服,发誓一定要挖个比孙殿英还富贵的“蘑菇”。

定陵往东,是十五座妃园。

再往东,则是一片褶皱的山坳,将龙脉藏住,四面纳风。山坳里,还有两座富丽堂皇的墓园。

规格不如皇陵大。

却也是雕梁画栋,天上人间。

穆树轩看了东边,笑道:“大哥,你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东边两个山坳,分别埋了两个大人物。嗯,说起来,都是咸丰爷的老婆。”

“那边,叫菩陀峪,埋着慈禧皇太后老佛爷。再那边,叫普祥峪,埋着慈安太后。慈禧那边,估计没啥油水了,全让孙殿英挖走。这个慈安太后,据说修陵花了二百六十多万两白银,也算个富户?”

王绍义一听,大为心动。

慈安太后,也是晚清有名的女人。

咸丰皇帝驾崩避暑山庄,断气前,封了八个顾命大臣。观慈禧城府极深,有虎狼之相,精于权谋,恐有吕后乱政事,又敕封慈安太后总摄政。

慈安为东太后,慈禧为西太后。

日出在东,压慈禧一头。

传说咸丰驾崩当晚,曾托付慈安太后一道密诏。

若有朝一日,慈禧祸国乱权,败皇家,欺百官,压天子,便请出密诏,赐死慈禧。

此事被太监泄密,告密于西太后。

慈安太后在史书上评价颇好。为人本分,宽厚,性温和,从不乱政擅权。慈禧忌惮咸丰皇帝遗诏,在慈安太后前献媚,花言巧语,哄得慈安烧了遗诏。

不多久,内廷传出慈安太后蹊跷驾崩之事,从此西太后慈禧擅权,一家独大。

京剧里面,东宫娘娘肯定是好人,西宫娘娘大多数是反派,多半就是从慈禧慈安这来的。

也许怕冤魂索命。

谋害了慈安太后,慈禧大费金银,以厚葬将慈安太后埋在普祥峪。

皇陵该有的五供、明楼、方城、宝顶,慈安太后陵一样不差。当年孙殿英盗慈禧太后陵,忽略了旁边的慈安太后。

如今让穆树轩这么一提,王绍义动了心思。众匪水不喝一口,饭不吃一碗,大白天奔入定东陵,以炸药,故伎重演,轰开了琉璃影墙下的地宫玄门。

慈安太后为同治皇帝的嫡母。

尊为皇太后。

同治皇帝驾崩后,又被尊为庄敬皇太后。地位比慈禧还高一截,地宫等级和规模自然不差。虽不比慈禧陵富贵,王绍义等人所获不小。

王绍义后来对人提起,慈安太后陵中,有一九玲珑宝塔,最是昂贵。

一尺多高,宝石缀成。

放在夜空下,亮如火炬,白夜辉煌,还能驱逐蚊虫野兽。九玲珑宝塔让穆树轩分走,王绍义也就捡了几顶凤冠。

一盗清东陵,先挖了咸丰皇帝、十五妃嫔、慈安太后。

王绍义一行陡然暴富,冥器多得装不下,运了两天,大部分藏在马兰峪的松树下。

作为倒斗界的从业人员,之前我就说了,倒斗最难的,压根不是什么机关,也就开穴和销赃。

冥器挖出来了,怎么卖出去,成了摆在王绍义等人眼前一个大问题。

没法折现,所谓的珍宝就是烫手山芋。

盗陵这事,迟早有一天会惊动天下,届时四海逃亡,官府缉拿。王绍义等人急于把冥器换成钱,无意中,犯了销赃大忌。

他们毕竟是土匪,不算专业的土夫子。

不认识堂口,更无足够的销赃渠道。一盗清东陵,光得的黄金白银,按斤来算。王绍义等人好比暴发户,本钱有了,档次却没上去。

四人之中,关会增眼界最窄。

他野心不大,就想做个富家翁,买十几个女人玩玩。他最早拿着定陵的赃物,摸到省城售卖,也没卖什么大价钱。

这么多文物流入市场,你说祖传的,哪个傻子会信?

大部分冥器,烙着前清皇家内务府的火印,实打实的大内奇珍。关会增在省城一出手,盗定陵走漏了风声。有人盯上了关会增。

这人也不是什么好人。解放以前,官府素质良莠不齐,大都是旧社会积有恶习的痞子,一心一意想着捞好处,对国家全无忠诚,甭提有什么操守。

张尽忠是敌工部部长,兼区县情报队队长,当地颇有名望。

绰号“张大胆”,顾名思义,好处到位,什么都敢干。

有个结拜兄弟,叫张森,五毒俱全,刮地皮刮得地矮三尺,绰号“张剃头”。当官的要拿捏一群土匪,可说是易如反掌。

张尽忠听闻东陵被盗,一不声张,二不上报。

打着黑吃黑的心思,任由关会增在省城销赃,指示张森冒充外地老板,收购了一批赃物,确定来自东陵,暗暗开始布置人马。

关会增浑然不知。

他眼睛窄,林林总总卖了几十块现大洋,兴高采烈回了马兰峪。

殊不知,盯上他的不止张尽忠一伙人。

冀州乃京畿要冲,门户所在。

那么多皇家内府珍藏流入民间,动动屁股就知道爆发了惊天大案。没几日,北平军统头头马汉三也知道了。

一面将此事上报重庆方面,一面派遣心腹手下郑恩普、张树庭暗中监视。

所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满清失鹿,群匪共逐。究竟鹿死谁手,还有待分说......

老年间,有一话本,叫做《绿林怪枭奇志》,专挑土匪绿林这些人物的绝技,如何作为如何倒台来吸人眼球。

其中讲到王绍义,单有那么一折。

纵然王绍义并非正统盗门,满清到建国以前,最大的盗墓案就出在王绍义这伙人身上。与之相比,南派北派小巫见大巫了。

关于王绍义的一折,章回是“三探清东陵,二过金水桥”。

所谓三探,实则三盗!

出于尊仰绿林的角度,说法比较委婉。

要把三盗、二过掰开了揉碎了讲清楚,关于王绍义这段建国前的往事,才有个来龙去脉。

一盗,盗咸丰皇帝定陵、十五妃子陵、慈安太后陵。

二盗,盗同治皇帝惠陵、四皇贵妃陵。

三盗,盗康熙皇帝景陵、香妃墓、四十八嫔妃陵园。

两道金水桥,分别在定陵和景陵,各有传奇志怪。

把上面这些合起来,才是完整的“三探清东陵,二过金水桥”。王绍义闹出泼天大祸,可算建国前最猖獗的盗墓分子,搁在五千年历史上,也算泼了天的大案。

与之相比,孙殿英之流,倒小气了。

且说关会增销赃回来,王绍义没太放在心上,浑然不知大祸临头。他与穆树轩商议,趁热打铁,盗同治皇帝的惠陵。

修建惠陵花了四百多万两白银。

由于清末时局动荡,贪污严重,四百多万两银子并没有落到实处。惠陵极为寒酸,地面建筑比定陵还不如。

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大小是个皇陵,想来好宝贝不少。有了定陵的成功,群盗收拾家伙,带齐炸药,二次闯入清东陵,开始计划。

惠陵选址很奇怪。

定陵在清东陵的最西边,惠陵在清东陵的最东边。位于东边偏南的双山峪,离清东陵的中轴线比较远。

王绍义这伙人不认识路。

纵然有山海图,沿孝陵走了一圈,绕着昌瑞山十几里,愣没看到惠陵的圣德神功碑。后来才发现,惠陵在南边,往东才对。

这次王绍义查了资料。

惠陵葬着同治皇帝和孝哲毅皇后。

说起来王绍义这人挖绝户坟可是一绝。才刨了同治皇帝生母慈安太后,又来挖她儿子,抄家株连,九族都不放过!

同治皇帝并无实权,死的时候也才二十来岁。

咸丰于避暑山庄驾崩,传位同治。同治年幼,由慈安、慈禧太后摄政。现在电视里头,宫斗剧没少播,事实上宫廷斗争充满了残酷。

同治只是名义上的皇帝,连选皇后的权力都没有。

慈安支持阿鲁特氏,慈禧支持富察氏。由于慈安握有大行皇帝遗诏,最后阿鲁特氏胜出,死后谥号孝哲毅皇后,同葬惠陵。

惠陵花费四百多万两银子,隆恩殿到明楼方城,清一色采用楠梃木为建材。

有着“铜梁铁柱”的美誉。

王绍义挖了皇陵,胃口大。对于漆金镀金的大殿明瓦毫无兴趣,一众盗匪走隆恩门,过隆恩殿,穿明楼,来到月牙城。

有了上次经验,盗匪用炸药炸开了月牙城下的琉璃影墙。

地宫出现,王绍义觉得有些不对,打发两个小囖囖进去探路。跳下去,两个兔崽子惨叫起来,吓得众人狼奔豕突。

原来惠陵被地下水侵蚀,墓道积水有齐腰深。

当年定风水龙脉时,有相士择在双山峪,称此地“青龙带砂,白虎衔土,少阴金星,落脉结穴”。

话是这么说。

挖开地宫一看,积水甚至深,足有半米。

再往下,甚至超过了一米。也不知是机关,还是巧合。除了积水,惠陵地宫还有毒气,刚才下去的两个已经没了。

喜欢南派盗墓手记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南派盗墓手记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