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王朝1566之高翰文 > 第一千七十六章 山西贡生许伟升

“都是朕对不住他们了。老师,你得让河南衙门那边对迁出的百姓好点。对了,最近不是来了好些昆仑奴吗?如果可以也迁过去,算是个安置,也能减少河南一地的背井离乡。”

“多谢提点,河南的百姓哪怕到了西域也会明白皇上的良苦用心的。”看到隆庆哪怕做出决策还如此不放心,高拱也被感染到了,主动代表河南将来的迁移百姓向皇帝表示感谢。

“对了,人有了,他们过去怎么过活呢?西域那边种粮怕是困难?少不得要外地运输。”

隆庆在高拱说话的时候,还在思考这事,突然想到了这一点。由不得他这个皇帝不用心,河南那地方要是真乱起来,可就真的是心腹大患了。

再怎么至少得看起来有粮食把人骗过去过后,到了西域边关,就算乱起来也不怕了。那时粮食在朝廷手里,谁乱断谁粮,还不是一掐一个准。

“皇上圣明,这粮食却是只能外地运输,听说西域之地多适合种棉花,养牛羊。过去了可以用棉花棉布,羊肉羊毛与关内换粮食。”

说完,高拱一拍脑袋,

“老臣还差点忘记了,辽东经过这一年多的开发已经初具规模,那里已经有十数万亩的良田可以种植小麦,还有外围几十万亩中下田地可以种植先帝收集的黑麦。老臣这就给辽东那边下内阁令,问题倒也不大。让辽东与西域互换就好了。”

高拱这一份被逼急了的急智,终于让隆庆安心不少。

都说不惜一切代价,但不至于毫无筹划就把百姓当代价。那也太不当人了。

隆庆与高拱聊了很久,几乎是聊到酉时了,滕详也觉得这太不尊重其他阁臣了,才悄悄走到隆庆跟前提醒一句。

隆庆才恍然大悟地看了看窗外。瞬间尿意袭来,到屏风后解决放水问题,才转出来,让滕详在书架上把高翰文新出的《管理学丛书》送了高拱一份。

“高老师,里面的矩阵制组织结构很不错,你那边安排人事,或许有用。”

皇帝都说或许有用了,那肯定是有用了。

只是这书,前面张居正才借了一份给自己,没想到还是皇帝大气,直接送一份。

高拱谢恩后,就出去了。隆庆瘫坐在椅子上休息。一下午讨论军国大事,还是非常消耗精力的。

最关键的是,隆庆现在已经完全跟不上新学的进度了,很多内容都只能咬着牙看懂前两章,后面就再怎么也看不下去了。不得已干脆把内容直接扔给高拱等自己看好的能臣,希望他们一个个看懂了,总不能都瞒着自己吧。

高拱在出大殿之后,本来是要直接回内阁值房的,却被皇帝吩咐陪着出来送行的滕详拉住了衣角。

“阁老且慢,有个小事还得劳烦询问一下阁老。”

滕详看皇帝对高拱都这么恭敬,自己当然更恭敬了。先前两人没啥交情,所以这才过来主动买卖人情。

“什么事?”今天折腾滕详来回跑了好几趟,高拱也不是个不近人情的,站着询问。

“小事,前门大街那里,有个山西的贡生许伟升,来京城游学。前天一时义愤跟一个叫萧平安的等待科考的士子起了冲突。”

看着高拱那一副,这屁事问我干什么的样子。滕详才发现搁这高拱压根就不认识许伟升啊,于是乎又补充了一句。

“阁老,此事本不该厂卫过问。只是那许伟升以阁老的追随者自居,说宁愿放弃科考也不让天下人误会阁老您。年前多在山西京城一带宣传辽东开发与河南正教新政政绩。而那萧平安是云建明的弟子,算上来该是归乡的张阁老的徒孙。”

滕详这一解释,倒是让高拱明白过来。

原本高拱脸上还有笑意,滕详试探性地问道:“终究是读书人的意气之争,阁老您”

原本的阁老您看还没说完,看高拱一脸由笑转怒,滕详赶紧改口到:“意气之争,也不能当街伤人啊,那萧平安”

“多谢滕公公提醒了。”

“那”看着高拱的预期,滕详觉得自己又猜错了,正想说重惩那投机的许伟升,还没来得及说。

“滕公公,不用为难了。就这样吧,那萧平安现在出去怕是也不安全,就在昭狱待一阵子吧,你们不得苛待人家。就让他在昭狱安心准备科考把,科考前再放出去就行。至于那许伟升,朝廷马上又要开发西域了,正缺他这样的人才,你让他在京城多宣传宣传西域,争取三个月后与第一波移民一起上路。天下不缺这些聪明过头的读书人,这就给他们的聪明找个真正的用武之地。”

喜欢大明王朝1566之高翰文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大明王朝1566之高翰文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