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王朝1566之高翰文 > 第一百零六章:仁慈的嘉靖

大明王朝1566之高翰文 第一百零六章:仁慈的嘉靖

作者:雪泥鸿爪ad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1 22:21:42 来源:23小说

相比于传统的帝王有一套完整的儒家明君贤臣治国逻辑不同,嘉靖的小点子全是自己临阵抱佛脚总结的。

儒家讲究一以贯之,就是把仁义二字贯穿到所有活动中就能解决所有问题了。所有的问题都能通过仁义的道德规训来解决。

以前嘉靖接手这个皇位的时候也尝试过,将仁义贯彻到新政中。但发现不济事后也就接受了自己做不好一以贯之这个事情。

对于别人在心里接受自己不是明君,可能挺艰难的,但对于嘉靖而言倒是心安理得,只要别让人看出来就行。

既然自己不行,就留给后人当明君了。后人总会有更高的智慧。自己则退居修仙,把自己从朝政中摘出来,保住皇室名声,给要当明君的后人留一个大义名分就行了。

直到看到杂家,嘉靖才恍然大悟。

原来真不是自己错了,是天下真没有一以贯之的方法或者捷径。千百年来,儒学之所以不得寸进,大约都是费尽心力将儒学包装成可以“一以贯之”的捷径而误入歧途了。

事实与儒学理论不符的,那一定就是人心的问题。人心不古可见一斑。于是有了理学、心学来进一步规范人心。不解决问题,只解决人,难怪南辕北辙,事与愿违。

当接受世界没有“一以贯之”之法后,嘉靖的世界一下子变得清澈了。

在杂家看来,万物各有其理,其理不必相通。因此,每个理论、学派都有其适用的场景与前提。简言之,就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正因为“万物各有其理,其理不必相通”,那么就有必要兼容综合百家之长,不能局限于一家一姓之学说故事。

破除了普适万物的绝对“仁义”,嘉靖心情通透多了。

古往今来,迷信儒学的君主多,批判儒学的少,在批判的基础上,找到新的学问的君王更少了。仿佛一瞬间,嘉靖能感到自己达到了圣王的境界,至少在思想上达到了。虽然自己是依赖考古找到的旧学问。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杂家虽老,其命维新。朕虽老,其命亦维新。

有了这些思路,嘉靖开始对各个学说的思想划定边界,特别是对儒学。避免什么分析决策,都得受到儒学评判的干扰。

“吕芳,秦翰林那边什么情况?”嘉靖一开心说话也随意很多。

“回主子,秦翰林好像疯了。据他妻子叙述,翻译万马先生书籍后回家就精神不正常了,说些离经叛道的话。今天上午陈洪去宣旨,意外发现其确实在书房默写很多离经叛道的东西,但不巧在人在今天已经完全疯掉了。只能押在昭狱,暂时关着了”吕芳有些半是遗憾,半是关怀地说道。

“疯了,疯得好啊。人都疯了,就免了皮肉之苦吧。相关文字全部收缴,人就养在昭狱吧,既然疯了传出去,于国于家名声都不好。就让他安心在昭狱养着吧,这钱朕的内帑出了,告诉他的家人,可以探视。”嘉靖对于自己即使放弃了儒家却还如此仁义,多少有些自我感动。

“主子如天之仁啊。”吕芳赶紧拱手拍马屁。

“哎!说我仁慈,那我干脆就再仁慈一点吧。既然他都在昭狱了,也别闲着。四夷馆那帮人恐怕也快要完成剩下基本泰西书籍的初稿翻译了。都拿给他看看。让他帮忙斧正一下,免得关着后面真疯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