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王朝1566之高翰文 > 第一百一十八章:可心疼坏了嘉靖

次日嘉靖早早把所有人都打发了出去,自己一人在精舍里研究刘瑾的档案。

花了一个上午时间,看完真的是哭笑不得。一个太监,居然能指出那么多国朝弊病,同时很多改革方略明显不错的。

比如重新落实军屯,就这一策就得罪死了当朝的武将与文官。多少人占了军户的田地啊,大家心知肚明不说,被刘瑾当朝捅了出来。这事原本嘉靖也是相信后人的智慧,想留给后人去解决的。不过现在发现或许能留给自己期待的后人不多了,甚至自己说不定就不得不成为这个后人了。

又如推行考成法,说实话就是加强对政绩的细分指标考核,而不是普通一句上中下。具体两个方向,一个是赋分制,一个是细化各种指标,然后分数加总。而且还在这个基础上推行不定期考核,讲定期考核与不定期考核结合起来了。

让后世知道的话一看就是个老卷王了,就是一侧,文官武将又被他颠转来得罪了个遍。

就这还不算完,刘瑾还特别重视制衡司礼监,避免太监干政。

额,没有看错就是,避免太监干政。

一方面是设立内厂,强化与东厂西厂独立,一方面是强调司礼监与锦衣卫的独立,同时,还将外朝大臣引入司礼监,改善太监决策。

很难说刘瑾是要个头铁的想要在内廷搞一言堂。因为从每见过宦官靠得罪同僚联络外臣搞一言堂的,这不是自废武功吗?

但要说刘瑾是个理想主义者吧,这家伙还受贿,各种卖官鬻爵也没少干。

案卷上写的多,但最终查抄下来也就折合黄金五万两,白银八万两而已。

这让嘉靖不可思议起来。按道理,如此巨贪,不至于才这点钱财啊。因为嘉靖本人就是个默许手下搞回扣的,只要有分寸就行。

朱会计,稍微匡算了一下,就这点金银,骗鬼呢?

另外一看刘瑾党羽家产查抄更少了,拢共就几万两银子。这更是骗鬼了。

不是,是**裸的欺君才对。

自己的表兄弟被骗了啊。嘉靖就跟自己被骗钱了一样,心脏是痛得一鼓一鼓的。

就这还不算完。

刘瑾覆灭是都御史杨一清和大太监张永去在调兵平乱后,利用献俘之机,向自家表兄揭露了刘瑾的罪状。

这是啥,这不就是**裸的内廷外廷勾结兵谏吗?

想到这里,嘉靖同学瞬间回想起自己接触西学时一开始调查了自己这表兄弟对西学的接触,特别是对南下落水,再到后面重病不治。

以往没有想过,这两个月是越想越疑惑,现在对照刘瑾案,这谜底豁然开朗。

万幸自己登基初年几经折腾把正德的老臣都给折腾走了,不过,肯定有漏网之鱼,要不然自己主政初年跟张璁老伙计的改革怎么会草草失败收场。

原来就是这群害群之马。

此外,对刘瑾的肃清也主要是围绕着改革来的,而不是围绕贪腐来的,大量捐官事后被保留了下来。但只要支持改革的,无论是否捐官投效,都被牵连罢黜,乃至人头落地。

想不到我大明虽大,却已是危机重重。

有了这些认识,嘉靖长叹一口气。让人把卷宗抄送一份给了裕王。

这显然远远超出嘉靖自己的寿命期限能够解决的事情了,需得前后君王励精图治几十年不可。

吕芳刚送出去,嘉靖又比较落寞。因为这次他可没下达什么原则知道。就看自家娃理解得上不上道了。

下午紫禁城内一侧的窗口收到前线江苏巡抚的秘密奏章。这是嘉靖给东南抗倭两位主政大臣的特权。小太监急匆匆地把这一大摞奏章,跑去精舍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