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王朝1566之高翰文 > 第两百四十二 章:胡宗宪的武臣幕僚

胡宗宪满满当当的幕僚团可不止前面三个揣摩朝局,打磨文章书信的文臣,其能够在抗倭过程中指挥若定,更少不了另外三大军事参谋的助力。

首先是胡宗宪的进士同年,茅坤。其以排兵布阵、军事训练见长。现在已经初见端倪的戚家军、俞家军中的训练安排、战阵设计都少不了其抄刀。因是进士出身,虽仕途不顺,但也在三人中排名最高。然后是蒋洲、郑若曾两大情报高手。

蒋洲以画影图形见长,主要就是画各种地图、战阵布局图,通过集中图形化的地质地貌甚至气候展示方便总督衙门集中讨论。

郑若曾则是支撑胡宗宪用间的关键角色,其擅长日语、闽南语、粤语、吴语,语言能力极强的同时还相当具有与海盗、倭寇、强人的亲和力。每每总能探听到用兵对象的机密信息,方便胡宗宪料敌先机。

三个武臣并不是像那三个文臣一样各自散漫,又殊途同归。而是一开始就去了杭州城外,如今一点也不隐蔽,反倒有些明晃晃的幼军大营。

而且,自从有了四轮马车,平整了路面。一大早小半个时辰也就到了。

如今的幼军营虽然一半随高太监与谭伦去问罪日本去了。但仍然保留了一半的员额。谭伦之前是一直反对去问罪日本的,只是不知道怎么的,说是一天夜里收到了中枢的一封信就改了态度。

幼军里面,直接从戚家军、俞家军、以及总督亲兵中抽调了一千人,由于只有五百人的名额,所以完成训练后据说有一半人能保留,一半人会去新成立的上海县充当衙役或者巡检司兵丁什么。

远远地就听到下早操的呼喊声。

三人亮了腰牌,核对了身份与引荐信,又看了看军营边上不远处耸立的好几根又粗又大的黑烟囱,好奇地进了军营。

“这军号还听着新鲜!”茅坤跟副千户吴用一边走着一边张望,听着刺耳的声音就好奇问了出来。

茅坤这一问,后边两人也竖着耳朵听起来。

“这里的训练方法总体而言是按照高翰文高大人的方略进行的。这一点,三位恐怕也不会怀疑。只是这位高大人凡事不说透,只说了三点,第一就是明号令,明号令有主体和客体两个方向,一个是军士要遵从号令,二个就是号令要响亮,哪怕隔上几里路也能听到那种。”

“说也奇怪,古人都是强调士兵听号令,鸣鼓鸣锣就行,没想到这高大人还能想到唢呐与小号。最开始用的唢呐,只是那东西大,又容易坏。最近又一批泰西商人进港杭州,带了十来个弯管号子,我们拿过来再改进了下,就是你们看到的这个小号了。皮实耐用,声音响亮,又小,方便携带。以后再不会出来号令不明的情况。如果有,一定是主将先贪生溃逃。”

“有了这东西,以后但凡发生溃败且无法收拢残兵的情况,就可以直接治罪主将大臣了。朱千户转述高大人这句话时,我等后背都是吓出冷汗的”

------题外话------

多谢多谢书友钯碳的推荐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