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王朝1566之高翰文 > 第二百五十四章:本朝百年无事

大明王朝1566之高翰文 第二百五十四章:本朝百年无事

作者:雪泥鸿爪ad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1 22:21:42 来源:23小说

“高大人还是迟些看信,此次南下,还有皇上的旨意传下,接旨吧”朱七看高翰文看信看得入神,不得已打断了其看信,免得空耗时辰。

“哦,等等”高翰文马上要去后宅沐浴更衣。

“不必了,是中旨。你接下就是。”说完朱七将圣旨双手奉上。

“圣旨里面,说得清楚,高大人仔细参详。我离营数月,得回营校阅训练了。告辞了。”

朱七匆匆地来又匆匆地开,知府衙门里面,就剩下懵逼的刘君墨与柳常青两人。

接待完朱七,又接待两位小伙子。

好在那柳常青本是泰西人,三两句话就打发去泰西坊安顿了。

只有刘君墨留了下来,就安顿在之前莱总旗的那间厢房。莱总旗最近几乎就住在织造局专业打秋风,好长时间不回来了。

吃喝都在织造局,工资全存着,也不知是存着能下蛋还是咋的?

只是金翠兰有些不耐烦,因为莱总旗那屋总是臭臭的。之前反正莱总旗一个人住,不需要打扫,属于是工资不变,平白少了一间屋子的活计。如今来了个读书人,进门不见打赏,工作量却长起来了。

好在刘君墨也不计较这些下人的颜色。自己是来干大事的,事事都斤斤计较,睚眦必报,如何成就大事。甚至主动帮金翠兰收拾起屋子来。这一点,倒是博得了金翠兰的好感。

可惜已经委身于门子了,否则说不得金翠兰还要争取一番。

-----

高翰文安定完人,就继续看圣旨,看信。

圣旨里面的内容,想来已经通过南京镇守太监吕芳发下去了。只是自己这边朱七顺路就代为通传。

结合这段时间与宋应昌与李时珍的来信差不多可以明白,皇帝要用薄荷做点什么,否则不至于下中旨言明要收集薄荷作为未来一年的年节贡品,越多越好那种。

所谓贡品,就是地方在税赋之外,主动上交给皇帝的,比如祥瑞或者其他什么的,价值、多少都是看心意的。很少有这种点名要什么,还越多越好那种的。

“皇帝是要泡薄荷茶吗?”高翰文实在有些百思不得其解。

但想到,薄荷能驱赶老鼠,莫非跟北方零星爆发的鼠疫有关。

但如此没有言明的旨意,还是没有内阁盖章追认与司礼监批红,简直比前任武宗皇帝更像是个昏君了。

这两堂兄弟,还真是打断骨头连着筋,一脉相承了。

看了好几遍圣旨,仍旧模糊不清的高翰文打开自己大弟子的来信,希望从中解惑。

还真是,伴随着薄荷的布置,京城鼠疫被熄灭在萌芽状态了。

信里确认了高中状元与翰林院编修与经筵讲官一事。这样看来,自己弟子也是给皇帝上过课的了,四舍五入,也勉强是个帝师,那自己岂不是成了帝师爷了?

小小地满足一下内心的虚荣,就发现,嘉靖最近一直在让人讲宋史,北宋南宋都讲。而且是各个经筵讲官重复地讲。

由于宋史记录极不完整,导致要么照本宣科,要么穿凿附会。着实艰难。

宋应昌最近轮到讲王介浦的《本朝百年无事札子》,宋朝真宗檀渊之盟后到王安石兵法前恰好百年无事,结果王安石后没几十年就靖康耻了。不是无事,是整个朝廷无了。现在大明土木堡之变至今也是约莫百年左右无事。

只是拿不准皇帝喜好,这番揣测,不知是福是祸?

------题外话------

多谢多谢书友法国队的月票,钯碳的推荐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