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王朝1566之高翰文 > 第四百四十一章:王用汲的萧规曹随

这烂摊子说严重倒不严重,但数量还真的不少。聟

王用汲看着眼前厚厚的三大摞,就明白,再小的问题,这么累积又累积也该要出大问题了。

原来从去年年底良民、女户等一系列政策下来,就开始默许这些良民自由结社了。按照高翰文之前给的标准是以家庭为单位参与结社。每社不得多于五百户家庭。社长轮流自选。

就这么粗枝大叶定个大概后,高翰文就当甩手掌柜了。

但一开始就还好,因为虽然按约定社长负责协调公共事务,但一开始压根就没什么事。

但过完年就不一样了,一方面是良民与其他百姓之间有矛盾,另一方面良民之间也有矛盾,最后社内还有各种公共事务,比如对接作坊招牌什么的。

现在杭州的良民结社,一共有十一个。七个在钱塘县,四个在仁和县,其中织造局一家就有两个结社。像织造局这种社内比较一致,大家都低头不见抬头见的,管理起来就好多了。

但其他社可就没这么好运了。就连前几天杭州危局,都有社员因为各种不满威胁撂挑子呢。聟

但这些狗屁倒灶的事,我大明律压根就不管的。大明律、大明会典以及前些年修订的嘉靖新律,都没有这些内容。

自古以来,官府都是只管刑法不管民法的。民法基本都是扔给乡老宗族,让其自行解决的。

但从卷宗记录来看,这两县令一开始也是这么干的,但是没几天就打出狗脑子了。社长是公推的,大家家世、学识、财富都差不多,地位上都是良民,凭什么让其一言而定。

这一刻,才显得人与人之间地位差异的好处来。有差异就有威望,有威望就可以一言而定,而不需要纠结这些狗屁倒灶的事情。

感慨虽然感慨,但王用汲何曾不明白,高翰文的用意就是抽掉这个朝廷治民的中间层,好在都是些城市里面没什么土地的无根之人,所以目前反对都还小。都当是为了方便作坊招工诞生的。

五百六十七份争议,王用汲数了数。

他不信高翰文不清楚这些情况,哪怕下面两县令没明说,但是以其一派宗师的学识,是完全可以预计的。聟

抽查着看了一百来份,对照着之前淳安县的改稻为桑自耕农结社,心里有了个大致的谱。这种小事,按道理本就不该府上管,等次日问问两个同知就清楚了。

----

次日一早,赶着上值的两同知给吓得不轻。因为那三摞卷宗本质是自己留的烂摊子。这不是上班第一天就把单位一把手给得罪了吗?

“王大人,这是下官们的不是,你放心,我们一定处理好首尾,不至于闹出事端来”两人尬着脸同时保证到。

“高大人,当初可有交代?”王用汲看着两的样子也知道,问他们等于不问,干脆直至核心。

“高大人一开始说让他们吵,吵半年再说。”

“对,现在差不多就是半年了”聟

“说是到时这交上来的卷宗自有提示”

“但,下官皆愚钝,没看出什么来”

两人一副榆木脑袋不开窍的样子。

“这样,你把这些卷宗都还给新来的钱塘县令许国,仁和县令王家安,他们会有办法的”

王用汲想了想,干脆按高翰文原本的安排走吧。何况本来知府衙门随意插手这些小案子本来就不太合适。

两同知,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确定王用汲确实不打算收回成命后,吆喝着书吏,一人一边回自己的老衙门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