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王朝1566之高翰文 > 第四百四十四章:大明版非升即走

两人对视一言,瞬间秒懂为什么不上奏了。因为当今天子可不甘心当个主持人看客。内阁会议,哪次不是皇上先有定见,而后让内阁相互攻讦,直到得出天子心目中的定见后才一声铜罄坐吧。脀

内阁议事,说是议事,实则是考验谁先猜出天子的心思,并一通长篇大论论证出来罢了。

大明的朝会,不过是皇帝心思的讨论宣传会吧了。

这一套,在大明注定行不通的。但在民间就还行。因为如果真有效,一定会被使用的。等南京那位上去,或许才真有转机。

萝卜规则只是一个工具,就算到时新学转弱,清流依然会用的。因为固执传统的圣君垂拱而天下治,哪怕听话如裕王,恐怕也难做到。

萝卜规则是先给皇帝预留了角色,所以肯定会更受青睐的。

明白了这个,两人便定下计策。很简单,既然织造局的规矩管用干脆就印发给其余结社就行了。

都是良民,没理由在其他人身上就不管用了。脀

--------

正如王用汲给两个晚辈布置作业,高翰文其实也给王用汲这个杭州知府留下了任务。

这个良吏考试,王用汲抓破脑袋也想不明白,为什么高翰文要惹这么一出。

官吏之别,在明初还不明显,甚至还有吏转官做县里甚至知府的。

但现在是嘉靖末年了。嘉靖初年张骢改革搞过三途并举,就是科举、吏员、监生都可做官,但现在保留下来的,基本也就监生作为朝廷重臣的恩荫渠道还有所保留,其余基本已经停了快十来年了。

而且更让王用汲头大的是良吏考核非升即走。

就是有三年考核期,到时如果不是升职转迁,就都得离职辞退。脀

虽然作为正统文人,大家对吏员打心底里歧视,但这个三年非升即走也太不近人情了吧。就算是有渠道吏转官也是极少数啊,那剩下的大多数都愿意给衙门白打工吗?到时还不乱套。

但既然高翰文早早宣布出去了,人家现在又是顶头上司,王用汲也不好直接就给否决了,还是打定主意去问问到底什么原委才好。

新学的有些东西,似是而非、似非而是,也必须要去问清楚心里才能安生。

-----------

次日,王用汲着急去布政使衙门,却当头吃了个闭门羹。

原因舞台,高翰文领着一队人去视察杭州泰西坊东角的景教大教堂了。这玩意去年就在筹备,今年因为时局动荡一直前沿,这才完成迁移,下桩打地基呢。

对于剪彩这种花里胡哨的,高翰文本人是不热衷的。但是过段时间马上自己要大婚了,这些外国佬朋友也该去看看。倒时才好收礼钱嘛。脀

另外就是年前商量的集资高票号、保险这事耽误了。但佛郎机有一笔在菲律宾的生意却开始集资了。好些大户都参与了进去。说是发现了一处黄金矿场。

听说织造局那边都参合进去了,但具体还不清楚,高翰文也得借机去问问情况,探个底。

正是种种原因,王用汲返回知府衙门,又来布政使衙门,来回三趟,等到太阳落山才等到高翰文的马车回衙落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