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王朝1566之高翰文 > 第四百四十六章:社会就需要这样的人才

“说回来,仕林兄,都差点忘了今天真正的正题,你为什么要琢磨一个良吏三年非升即走呢?这比我们流管还要严格了,这么做难道不是搅乱衙门工作吗?”鰂

王用汲消化了好长一段时间高翰文的泰西战国策故事,站起来都要准备告辞了,才想起自己今天过来的真正正题。

“你问这个呀,这个就是向社会输送人才呀?”高翰文对王用汲的这个疑问是毫不诧异的,自己老早之前准备的腹稿自然地脱口而出。

“社会需要这样的人才?”王用汲感觉自己三观好像有点不够用了。

“一旦做吏,难免沾染恶习,这些人流入社会,还保持着跟衙门的联系。这不就是大量培养地方劣绅,霍乱社会吗?我不觉得社会需要这样的人豺”

王用汲一副据理力争的样子。

“哈哈,年前的故事会,有一则海盗分金的故事,五个海盗一词各自提出一个方案,得不到多数人同意,提案人就被扔下海喂鱼,你看过那则故事吗?里面的人可都是好好地活下来了的,可没谁被扔下海”

面对高翰文突然横插一杠,来这一出,王用汲先是懵逼了好几秒,随后想到自己对故事会的内容都是熟读了的。鰂

“跟这个有什么关系?”想了好一会儿,也没想明白其中关联的王用汲只得降低语气问道。

“所有的海盗都全无仁义之心,所以他们活了。如果坏人一定存在,那让多数人都保佑做坏人的途径也是一个克制坏人的选择”

见着王用汲要反驳,高翰文先是摆手示意自己继续说道

“三年一轮,整个杭州,每三年,大约有六百多良吏投入社会,十年,考虑后续扩招。三届就是近三千人。如果这三千人大多是不同的家庭。这意味着三千个家庭。按每个家庭五个人计算,就是一万五千人。现在杭州也还不过百万。意味着每百人就有一人精通衙门的各类渠道。”

“这些人出去,或人情世故,或吹牛放屁。按一人有五十个熟人来算,意味着一半的杭州人都能熟悉衙门的情况,都不至于因为胆怯害怕而被底层官吏要挟”

“你想想,排除女性,是不是意味着每个户主总是有渠道熟悉官府、熟悉衙门的。当衙门不再特殊,这些胥吏还拿什么去欺压良善”

“当然,另一个方面,这些良吏跟衙门关系更好,他们出去后兴办作坊,更不容易被刁难。或者他们不兴办,东家雇佣也行。这样总是能让街面商业更为繁盛,百姓更为太平平”联系后世那最大浪潮的改革开放能够让民营企业发展起来,**十年代的公务员下海潮功不可没。没有这些人给市场的企业主提供潜在保护,真不会有几个头铁的敢出头大办企业。鰂

“总之一句话,如果一条街访就一家胥吏,那确实是问题。如果基本挨家挨户都做过胥吏,或者都跟胥吏沾亲带戚,那就不是问题,而是好事了”

这一点高翰文穿越前在帝都开会转悠时体会是相当深刻。公家单位人与人之间那个礼貌得令人发指。原因无他,谁知道眼前这破落户背地里关联着哪个大佬呢?犯不着得平白罪人。

既然科举做官老百姓不可能大面积参与,这个良吏还是可以折腾一下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